◎ 新课标全国版高中语文2012最新高考信息卷(三)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历史上“和”的概念经历了由实转虚的演变过程,它逐渐从形而下的具体器物与感官经验抽象为形而上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用来表达协调、调和、协和、和谐、和睦、和平、平和等思想观念。“和”成为涵盖自然(天地人)、社会(群家己)、内心(情欲意)等层面与音乐、绘画、饮食和养生等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可以说,一个“和”字,差不多道尽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
      先贤所谓“和”,是“异”中之“和”,无“异”就无“和”。用今人的流行话语说,“和”讲的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而“同”则不然,它旨在排斥异己,消灭差别,整齐划一。“同”的这种单一性、纯粹性的倾向,最终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直至灭亡;而“和”对多样性的坚守,不同事物或对立因素之间的并存与交融,两者相成相济,互动互补,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
      古人对“和”与“同”的异同与优劣有着深刻的洞识。《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国晏婴与齐景公论“和”“同”之别,他指出:“和如羹焉”,和“五味”才成美味佳肴;“声亦如味”,和“六律”、“七音”方为悦耳动听的音乐。相反,“同之不可也如是”,一种调料难免乏味,一种声音让人厌烦。在此基础上,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并把和同与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与《中庸》所载的孔子“君子和而不流”的说法,意义相近。孔子将事事苟同、不讲原则的人讥为“乡愿”,即好好先生,他批评说:“乡愿,德之贼也。”章太炎在《诸子学略说》中说:“所谓中庸,实无异于乡愿……若夫逢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则一国皆称愿人。所谓中庸者,是国愿,是有甚于乡愿者也。”章太炎的这段话是很有见地的,他提出儒家虽然力图划清“中庸”与“乡愿”之界限,但是“中庸”的随时而动,与“乡愿”的见风使舵实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应该说,被章太炎贬为“乡愿”、“国愿”的中庸,并不是先哲追慕的理想层面与理论形态的中庸,而是指它在历史上扭曲变形的社会表现;他所批评的孔子,也并非孔子本人,乃是专制政治的符号性存在。孔子及其价值理念,在后世没能摆脱被毒化与同化的厄运。
      在精神层面,“和而不同”的理念,从被动的方面看,含有反抗政治强权或文化霸权的压迫与同化之意;从积极意义看,则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
    1.下列有关“和”与“同”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完全涵盖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实质,而“同”则忽略个性存在。
    B.“和”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而“同”则排斥异己,消灭差别。
    C.“和”强调事物的相成相济、互动互补,而“同”则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甚至灭亡。
    D.“和”强调多样性的统一,强调多样性的坚守,而“同”体现出单一性、纯粹性的倾向。
    2.下列有关古人对“和”的认识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晏婴与齐景公分别以美味佳肴与动听的音乐为喻,强调了“和”与“同”的本质区别。
    B.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的根本目的在于规范君子与小人最根本的区分标准。
    C.在章太炎看来,不论其实质,还是危害程度,“中庸”与乡愿”没有本质区别。
    D.古人对于“和”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也往往与道德或政治产生某种必然的联系。
    3.下列各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和”字的汉字构成与最初意义来看,“和”主要应该与某种具体的器物有关。
    B.“和”所强调的多样性坚守正是万物相互交融门径,也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
    C.“和而不同”既有反抗压迫、反抗同化的内涵,又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要义。
    D.被章太炎贬为“乡愿”“国愿”的中庸是先哲追慕的理想层面与理论形态的中庸在历史上扭曲变形的社会表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尊卢沙
    宋濂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馆之。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
      王趣见,未至,使者三四往。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关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
      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尊卢沙瞠目视,不对。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王怒,囚之三年,劓而纵之。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
      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盖往往藉是以谋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
      【注】①大夫置:人名。②投璧祭河:古人订立盟誓时的仪式。③奠枕:安枕。④有如日:古代发誓用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之不疑——居:居然
    B.将我楚邦——康:强健
    C.已而晋侯诸侯之师至——帅:带领
    D.莫若割地与之耳——平:平定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尊卢沙“大言”的一项是(     )
    ①吾将说楚王以王国之术
    ②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
    ③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
    ④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
    ⑤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⑥不祸楚国,无相见也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卢沙能获得楚王的任用,既因为他故作高深的夸谈确有迷惑人的地方,同时也与战国的时代背景有关。
    B.楚王对尊卢沙一直是非常敬重的,听其夸谈“即命为卿”,即使他露出真相后,也仅仅割了他的鼻子。
    C.当晋侯率领诸侯军队进犯楚国时,平时口出大言,气势不凡的尊卢沙竟无计可施。最终只好给楚王献上割地同晋侯讲和的屈辱之策。
    D.尊卢沙懂得了“夸谈足以贾祸”后,“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读之令人哑然失笑,颇具讽刺意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1.“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蕴含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___________;各抱地势,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 新课标全国版高中语文2012最新高考信息卷(三)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干涸的眼睛
    [法]吉尔贝·塞斯布隆
      亿万富翁猛一摔眼镜(近几年来他摔得最重的一次),金边眼镜摔了个粉碎。因为用力过猛,呼吸都显得急促起来。他按了按钮,响起了一个讨好的声音:
      “先生,有什么吩咐?”
      “告诉吉米,请普雷斯顿把眼科医生叫来,”亿万富翁说道,“戴了新眼镜,我仍然觉得不舒服,真叫人受不了……”
      普雷斯顿飞快地带来了眼科医生和医生的两位同事,一辆满载着药品的货车尾随而至。三位大夫立即给亿万富翁作了检查,接着他们退到相隔较远的一间屋里,讨论最终的治疗措施。
      最后,三人中胆子最大的出来讲话。他咕哝了一通谁也听不懂的术语后说:今后,任何眼镜,任何眼药水,任何外界的治疗手段,都对亿万富翁的眼睛不适用,当然也无法消除他的痛苦。解除痛苦的唯一药物,全靠他本人:只要他经常哭泣流泪,一切都会恢复正常……
      “哭出眼泪?”
      “对!只有这自然分泌物,这形成眼泪的无法人工合成的混合物,才能洗涤眼球,治好眼病。”
      “哭出眼泪!可怎样才会哭呢?”
      专家们只好承认无能为力,普雷斯顿举起双臂,无可奈何。
      “怎样才能使人哭泣呢?……普雷斯顿,去调查一下!”
      整幢大楼的人都开始读书了。一批学识广博的人挑选了世界文学中最悲惨的作品;一群最易伤感掉泪的演员、为亿万富翁读作品中最催人泪下的段落。他们声泪俱下,可他却无动于衷。演员们带着浸透泪水的手帕,灰溜溜地走了。亿万富翁老是抱怨眼睛痛。
      人们特意为他上演了一些令人心碎的节目。他打量着这些化了妆的女演员,心中揣度着该出多少钱让她们来陪他乘车兜风、或是过周末。他已结过五次婚,是个老手,懂得不同的交往所需要的不同花费。
      一场。因为,他除了其他行业不算,还经营着一家电影制片厂。在给他放电影时,他不由自主的计算起拍摄电影所需的费用来了。放了一个半小时电影,他算了一个半小时。当然,他的眼睛痛得更厉害了。怎么办?
      看到亿万富翁紧缩双眉,普雷斯顿和其他人似乎感到了被扫地出门的威胁。他们决定重病用重药。于是,亿万富翁破天荒第一次参观了城里最贫穷的几个区。他坐在世界上最长的卧车里(因为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心情十分愉快,大声地说:“真是景色非凡哪!你不觉得吗,普雷斯顿?”自然,要他从那装有空气过滤器设备和空气调节设备的车上下来,是不可能的。所以,治疗的方法也只能到此为止。眼睛依然干涸无泪。
      事情发展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了。普雷斯顿想了整整一夜之后,终于在黎明时找到了一帖万无一失的药方。他下令把全国各地面目、身材都酷似亿万富翁的人都找来,运气还真不错,他找到的人中,有一个正患着一种非常痛苦的病,在一家肮脏不堪的医院里奄奄一息。普雷斯顿命人将病人抬到他主人的住所。他的主人每天都要在这垂死的人身边呆上片刻。亿万富翁看到自己(两人的面目非常相像)躺在床上,由于痛苦而脸部抽搐,浑身出汗,上气不接下气,双手没有一点血色,这可无论如何也受不了。他晃了晃脑袋,终于哭了,为自身而伤心掉泪……
      就这样,每当他觉得眼睛痛时——不过,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只要他走到隔壁房间里,在病榻旁坐一会儿,就会伤心掉泪,眼睛顿时就不疼了。另一个“他”越是病痛难熬,他的眼痛越是消失得快。
      不幸的是,那穷苦潦倒的病人受到了比以前好的治疗,在某一个晚上溜走了。而那个亿万富翁却不知怎么搞的,染上了一种什么病,卧床不起,受着同样的痛苦。病魔并没有放过他,他很快变成了一具丑陋的僵尸,只有两只眼睛依旧完好无恙。(选自《外国著名短篇小说选读》,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品描写亿万富翁对“最悲惨的作品”“令人心碎的节目”“最悲伤的电影”都无动于衷的几段文字,善于心理勾画,于对比、夸张中展现讽刺色彩。
    B.作品反复写亿万富翁“眼痛”有深刻寓意。“眼痛”才导致眼睛“干涸”。反复渲染才能表现主人公痼疾难治,只有等死。
    C.作品以亿万富翁虽眼睛完好,却变成一具丑陋的僵尸收尾,与穷人病愈恰恰形成对照,表达了金钱是万恶之源,贪财必遭恶报的思想。
    D.作品运用寓言式的手法刻画亿万富翁的个性,主人公与世界文学画廊中的“悭吝人”泼留希金、葛朗台相比,同中有异。
    E.作品情节流畅,“眼睛”贯串全篇。高潮安排于酷似富翁的病人终于使亿万富翁流泪。结尾仍紧扣“眼睛”,使题旨深化,留有回味。
    (2)作品取名“干涸的眼睛”有何深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亿万富翁为何参观最贫穷地区流不出泪,而看到面目、身材“酷似自己”的奄奄一息的病人却流了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文章最后一段改为“干涸的眼睛能流泪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会受到什么影响?请结合文章进行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爱人者,人恒爱之
    ——从口碑看杨善洲
    姜洁 宣宇才 徐元锋
      在保山,在云南,提起杨善洲的名字,人们会说:“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很亲切,很和蔼,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会喜欢他!”爱人者,人恒爱之。人们给予杨善洲这么高的评价,就是因为他这一辈子一直坚持行善,把爱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爱家人,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
      很多人认为,杨善洲为了大家舍了小家,对家人有点“冷血”。
      太多的例子似乎可以证明这一观点:他从不让家人搭顺风车,不给任何亲戚开后门托关系……
      这样一个“不念亲情”的人,一定寒透了家人的心吧?
      “你错了,他爱家人,只不过是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小女婿杨江勇否讥了记者的猜测,“我们都一直能感受到他对家人浓浓的爱。”
      提起丈夫,83岁的张玉珍老人眼里噙满泪花。在别人眼里,杨善洲常年在外工作,夫妻俩聚少离多,按说老人应该对丈夫充满了抱怨。可张玉珍却只记着丈夫的好:两次住院丈夫都一直守在身边,每天早早地买好早点端到床前,一直守到夜里很晚才回去。
      杨善洲是出了名的孝子。“奶奶在世的时候经常念叨,说保山的万金油比老家的好用,其实是想让他多回来看看她。爹爹信以为真,每次托人带东西给奶奶,都一定不忘放一盒保山的万金油。”杨善洲的大女儿杨惠菊说。
      尽管杨善洲的儿女子孙没沾到他的“光”,却没有一丝抱怨。大女儿杨惠菊已经60岁了,在老家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她从药箱里掏出一大摞胃药,哽咽着说:“这是爹爹去年住院,我去看他时拿给我的。他说,知道我胃不好,就给我买了,本想托人带给我。那时他已经病得下不了床了,却还想着我……”
    他爱同事,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在杨善洲住院的最后几十天里,一直陪伴着他的除了家人,还有两位特殊的“亲人”:一位是大亮山林场原场长自学洪,一位是他以前的秘书苏加祥。
      “如果不是老书记,我一定不可能坚持在大亮山干这么多年。”自学洪坦诚地说,“十多年的交往,他拿我当家人一样,我觉得有义务陪他走到最后,这也是全体林场人的共同心愿。”
      朱家兴,曾是大亮山林场的职工。1997年7月,他突然昏迷不醒,医院发了病危通知书。家人六神无主地痛哭着。杨善洲闻讯找到主治医生:“只要对病人有用,要什么药尽快去调,医药费我负责!”两个多月后,朱家兴的命捡回来了。2.6万余元的医药费,全部是杨善洲一人掏的腰包。
      受到过杨善洲关心的同事太多了:他自己住油毛毡房,把砖瓦房让给新来的技术员;他把工资偷偷拿出来安排炊事员为大家改善伙食;他不肯为自己的家人农转非,却主动为家在农村的科技干部家属转了城镇户口……
      “我的对象也是老书记给我落实的。”苏加祥忘不了,1986年5月29日晚上,市委正在开常委会,杨善洲却说:“现在休会15分钟,大家去后院参加一下小苏的婚礼。”原来,苏加祥参加工作四五年了,一直找不着对象。作为直接领导,杨善洲托人给苏加祥介绍了一位姑娘,帮他解决了终身大事。
    他爱百姓,永远把别人放在自己前面
      杨惠菊很少看到父亲流泪,除了奶奶过世,她印象中父亲还流过一次泪。那是2007年的除夕夜,坐在堂屋椅子上的,杨善洲默默地抹着眼泪。大女儿杨惠菊赶忙凑上前去,问父亲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老人轻轻摇了摇头:“这大过年的,那老两口也没人照顾。我要是死了,他们可该怎么办啊!”
      2005年冬天,两位老人到大亮山林场找活干。60多岁的人还来找活干,杨善洲感到很奇怪,就仔细询问老人家里的情况。得知两位老人家因为子女不孝生活无着后,杨善洲一边想办法做他们子女的工作,一边开始接济两位老人。每年除夕,他都要把老人接到自己家来过年,逢年过节还要托人给老人送去礼品。
      2007年,保山市一位市民段某的一只眼睛被人无故打瞎,多方求助,却迟迟得不到合理的赔偿,最终找到了杨善洲。“把人眼睛打瞎了还能不管?”气愤不已的杨善洲出面主持公道正义,帮受害人讨回了7万元的医药费和伤害赔偿。杨善洲过世后,段某在他的灵堂整整守候了一夜。
      “老书记住院的时候,我们都管他叫‘爷爷’。他就像爷爷一样慈祥,凡事都先为我们着想。”保山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士李毓奕说,“他本来可以住高干病房,可他不想麻烦人,就直接住选了普通病房。住院时,癌细胞已经扩散了,可他从来不大声呻吟,实在疼得受不了,就叫我们给他打一针止疼针,还会抱歉地说麻烦了。半夜家属给他熬粥,他每次都先分给我们护士吃一点。”
      没有人知道,84载春秋中,杨善洲帮助过多少普通的老百姓。我们只是听医护人员说,在他生病住院期间,每天总有老百姓挤满了病房,只为了问候一声,看他一眼;我们只是听当地百姓说,在他去世的那天,人们的哭声撼动了保山城。(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两项是(     )
    A.“爱人者,人恒爱之”这个题目恰当地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文章正是写了杨善洲是如何爱人和自己又是如何为人所爱的。
    B.杨善洲“从不让家人搭顺风车,不给任何亲戚开后门托关系……”,从文中的叙述可知,杨家人一直都过着清贫的普通人生活。
    C.杨善洲与大亮山林场有着不解之缘,在这里他帮助过一个个普通的干部职工。
    D.文章安排的事例繁杂,但安排详略得当,杂而有序,没有给人记流水账的感觉。
    E.由文章内容可知,杨善洲是一个在普通岗位上切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好干部的典型,作为一篇报告文学,本文语言朴实感人,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2)文章三个小标题有怎样的作用?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通过别人的叙述,侧面来写杨善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杨善洲的事迹深刻诠释了爱的真谛,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青年人当充满雄心壮志,应当有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应当有挟泰山以超北海的勇气。
    B.老张晚年丧妻,自己又官司缠身,身患疾病,真令人疾首蹙额
    C.有的青年人用青春赌明天,整日逛歌厅、入网吧,无所事事,乃至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已到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境地了,还执迷不悟。
    D.2011年1月4日至6日这几天,由于高二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学业水平测试,所以其他年级的学生在考试时段就必须顾全大局,只能在警戒线以外活动。希望同学们理解学校这一画地为牢的特殊举措。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迎接伟大祖国的62周年华诞,《楚天都市报》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围绕“我与祖国的故事”为主题展开大型征文活动。
    B.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推动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既是中日两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期盼。
    C.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说,朝鲜人民军已经发展成为现代进攻和防御手段的、坚不可摧的革命武装力量。
    D.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为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基调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
◎ 新课标全国版高中语文2012最新高考信息卷(三)的第三部分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①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
    ②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
    ③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④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⑤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
    ⑥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A.④③⑤①⑥②
    B.③④①②⑤⑥
    C.③②④①⑥⑤
    D.④①③②⑤⑥
  • 下面是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设计的两条广告词,请从其中选出你认为最佳的一条,并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简要说出你的理由。
    ①规范现代汉语半世纪居功至伟,传播中华文明五大洲声名远扬
    ②一本词典,一位良师,一生收获
    最佳的一条是:_______(填序号)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老刘想与某保险公司订合同,可合同中有一项很长的条款。请你帮他解读,告诉他被保险人出险时需同时具备哪五个条件才能获得赔付。
      被保险人于本合同有效期内,以乘客身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因遭遇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并以此意外事故为直接且单独原因导致其身体伤害、残疾或身故的可获得赔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长跑的要诀却是保存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材料二: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
      材料三: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几乎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历史上“和”的概念经历了由实转虚的演变过程,它逐渐从形而下的具体器物与感官经验抽象为形而上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用来表达协调、调和、协和、和谐、和睦、和平、平和等思想观念。“和”成为涵盖自然(天地人)、社会(群家己)、内心(情欲意)等层面与音乐、绘画、饮食和养生等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可以说,一个“和”字,差不多道尽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
      先贤所谓“和”,是“异”中之“和”,无“异”就无“和”。用今人的流行话语说,“和”讲的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而“同”则不然,它旨在排斥异己,消灭差别,整齐划一。“同”的这种单一性、纯粹性的倾向,最终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直至灭亡;而“和”对多样性的坚守,不同事物或对立因素之间的并存与交融,两者相成相济,互动互补,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
      古人对“和”与“同”的异同与优劣有着深刻的洞识。《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国晏婴与齐景公论“和”“同”之别,他指出:“和如羹焉”,和“五味”才成美味佳肴;“声亦如味”,和“六律”、“七音”方为悦耳动听的音乐。相反,“同之不可也如是”,一种调料难免乏味,一种声音让人厌烦。在此基础上,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并把和同与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与《中庸》所载的孔子“君子和而不流”的说法,意义相近。孔子将事事苟同、不讲原则的人讥为“乡愿”,即好好先生,他批评说:“乡愿,德之贼也。”章太炎在《诸子学略说》中说:“所谓中庸,实无异于乡愿……若夫逢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则一国皆称愿人。所谓中庸者,是国愿,是有甚于乡愿者也。”章太炎的这段话是很有见地的,他提出儒家虽然力图划清“中庸”与“乡愿”之界限,但是“中庸”的随时而动,与“乡愿”的见风使舵实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应该说,被章太炎贬为“乡愿”、“国愿”的中庸,并不是先哲追慕的理想层面与理论形态的中庸,而是指它在历史上扭曲变形的社会表现;他所批评的孔子,也并非孔子本人,乃是专制政治的符号性存在。孔子及其价值理念,在后世没能摆脱被毒化与同化的厄运。
      在精神层面,“和而不同”的理念,从被动的方面看,含有反抗政治强权或文化霸权的压迫与同化之意;从积极意义看,则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
    1.下列有关“和”与“同”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完全涵盖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实质,而“同”则忽略个性存在。
    B.“和”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而“同”则排斥异己,消灭差别。
    C.“和”强调事物的相成相济、互动互补,而“同”则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甚至灭亡。
    D.“和”强调多样性的统一,强调多样性的坚守,而“同”体现出单一性、纯粹性的倾向。
    2.下列有关古人对“和”的认识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晏婴与齐景公分别以美味佳肴与动听的音乐为喻,强调了“和”与“同”的本质区别。
    B.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的根本目的在于规范君子与小人最根本的区分标准。
    C.在章太炎看来,不论其实质,还是危害程度,“中庸”与乡愿”没有本质区别。
    D.古人对于“和”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也往往与道德或政治产生某种必然的联系。
    3.下列各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和”字的汉字构成与最初意义来看,“和”主要应该与某种具体的器物有关。
    B.“和”所强调的多样性坚守正是万物相互交融门径,也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
    C.“和而不同”既有反抗压迫、反抗同化的内涵,又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要义。
    D.被章太炎贬为“乡愿”“国愿”的中庸是先哲追慕的理想层面与理论形态的中庸在历史上扭曲变形的社会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