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模块过关检测卷(二)(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现代文阅读。
      如今的太空“商”味可是越来越浓。不仅有形形色色的商业卫星绕着地球跑,甚至被称为世界上最昂贵科学工程的载人航天也出现了商业化,只要付得起2000万美元,就可以跟着飞船在太空走一遭,在空间站住上几天。也正因为如此,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17日在纪念宇航局成立50周年活动的开场演讲时宣布,“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根据格里芬的解释,所谓“太空经济”包括各种太空活动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和市场。太空旅游就是一个新兴行业,2001年60岁的美国人蒂托成为首位太空游客,而继他之后相继有4名太空游客一圆太空翱翔梦。而且太空旅游的项目越来越五花八门,有花费3500万美元进行太空行走的天价项目,也有相对低廉的10万美元近地轨道游。
      其实,普通人也能享受到各种各样“太空经济”带来的各种便利服务。如果您在电视机前观看一场直播的扣人心弦的世界杯足球赛,那您已经在与“太空经济”亲密接触了:正在太空运转的各种电视卫星及时转播信号,使得您虽然不在现场但犹如身临其境。同样,如果您有幸享用到个大、味美的“太空蔬菜”,也会想起“太空经济”正悄悄改变您的生活。
      美国太空基金会在2006年11月公布的最新太空报告中估算,2005年,“太空经济”的规模已达1800亿美元。然而这还只是可见的冰山一角,更令人激动的是“太空经济”那几乎无穷无尽的潜力。当人们讨论地球增长的极限时,太空中蕴藏的能源和资源财富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比如有“超黄金”之称的氦—3,只要核聚变技术发展成熟,100吨氦—3提供的能源就够全世界用一年,而氦—3在月球上的储量高达300万吨。据悉,俄罗斯的一家大型能源公司负责人已提出,他们准备10年内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大规模开采氦—3。
      从某种意义上说,“太空经济”也许会颠覆现有的整个经济学体系,开启人类文明的一个全新时代。因为经济学的原始出发点是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但如果扩展到宇宙的范畴,这一矛盾几乎可以说消失了。正是由于这种惊人的潜力,“太空经济”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然而,面对这一切,人类是否已经做好了转变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准备?
      上个世纪美苏太空争霸最激烈的时候,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有一句名言:“谁能有效控制太空,谁就能有效控制地球。”与此一脉相承,里根时代的美国又推出“星球大战计划”。2006年,美国近十年来首次修订了太空政策,确立了一系列的战略目标:要建立绝对太空军事优势;追求在太空的“单边行动自由”及用各种手段“先发制人”摧毁敌方太空目标的能力;拒绝签订太空非军事化协议。将霸权主义的思维从地球搬到太空,无疑将使地球上绵延千百年的战乱与动荡向太空延伸,这是人们不愿见到的。
      1967年,联合国通过了《外太空公约》,阐明了和平利用、平等开发太空的宗旨。近年来,国际社会一直推动签订《禁止发展太空武器条约》,中俄都明确表示支持,美国却始终态度消极。“太空经济”带来的究竟是福祉还是灾难,答案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
    1.下列对于“太空经济”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的太空“商”味可是越来越浓,美国宇航局局长在纪念宇航局成立50周年活动的开场演讲中宣布“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B.“太空经济”包括各种太空活动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和市场,其中包括太空旅游。
    C.“太空经济”带来的各种便利服务也能惠及普通人,它正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
    D.“太空经济”具有惊人的潜力,它几乎消除了现有经济学中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正在太空运转的各种电视卫星及时转播信号,让我们在电视机前能够观看一场直播的扣人心弦的世界杯足球赛,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在与“太空经济”亲密接触了。
    B.2006年11月,美国太空基金会公布了最新太空报告,其中估算2005年“太空经济”的规模已达1800亿美元,但是这还只是可见的极小的一部分。
    C.氦—3有“超黄金”之称,只要核聚变技术发展成熟,100吨氦—3提供的能源就能够全世界用一年,而氦—3在月球上的储量超过300万吨。
    D.形形色色的商业卫星绕着地球运转,载人航天也出现了商业化,这都是“太空经济”的具体表现。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空旅游项目五花八门,有花费高昂的太空行走,也有相对低廉的近地轨道游,这应该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B.联合国通过的《外太空公约》,阐明了和平利用、平等开发太空的宗旨,意味着此后人类对太空的开发利用将进入和平有序的轨道。
    C.“太空经济”具有几乎无穷无尽的潜力,太空中蕴藏着的能源和其他资源财富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些必将吸引更多的国家关注太空。
    D.美国对签署《禁止发展太空武器条约》始终态度消极,这必然会给太空经济发展带来阴影。
  • 文言文阅读。
      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使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忸中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注】①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②顿舍:停驻,休息。③怛(cū)中:粗暴。④超距:跳远。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几何,多少。
    B.李信果秦军——辱,羞辱。
    C.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五辈,五批(使者)。
    D.顾令王而疑我矣——坐,因此。
    2.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王翦为将才干的一项是(     )
    ①王翦谢病不能将
    ②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③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王翦坚壁不与战
    ⑤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⑥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派李信攻打楚国,开始频频胜利,却不知道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结果楚军大败李信部队,攻破两座大营并杀死秦军七个都尉。
    B.王翦借秦王重用他为将之机,为了消除秦王的疑心当面请求得到良田大宅,秦王答应后他还不放心,到了武关又先后派出五批使者回去讨封良田。
    C.王翦抵达战场,不肯出兵交战,而是每天让士兵休息,供给好的饭食,楚军屡次挑战,秦王就是不肯应战,楚军就向东去了,王翦趁机追击他们,大败楚军。
    D.王翦为将与李信大不相同,他实事求是,做事谨慎,运用以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古代诗歌,回答问题。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1.你认为这首词属于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根据你掌握的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蔷薇花开,说明夏天已经来临。据此常识,你认为本词结尾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漫江碧透,____________。鹰击长空,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____________。(《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 201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模块过关检测卷(二)(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把钥匙挂在心口
      年纪轻轻,可是我忘性挺大。每逢出门总是得先找到家门钥匙。不然,回家时我一准儿会站在门前束手无策。
      一次,我把这种烦恼讲给朋友听,朋友笑道:“其实很简单,你可以用个红绳把钥匙串起来套在脖子上,让钥匙贴着心口,这样你肯定不会再忙着找钥匙了。”
      一试,果然不爽。再细细地研究一番,又觉得这种做法实在是富有浓浓的意趣。
      人们常常把钥匙拿在手里,可是手里总是满盈盈的:奖券、首饰、职称、学历、荣誉证书、信用卡……然而在这个什么都需要疯狂掠取的时代,手里的东西也并不能让人满足。人们往往是在紧握双手的同时,还在时时刻刻地环顾着周围,想着要再去获取些什么。手是这么小,可要的东西是那么多,哪里还会有钥匙一个适合的位置呢?
      人们也常把钥匙放在口袋里。可是口袋里也往往被塞得不留一丝空隙:股票、期货、房产、存单……凡是人们认为对自己有用而且能够保存一段时间的东西,都要让它们在口袋里占一席之地。口袋被撑得那么鼓、那么胀;似乎随时都会有爆炸的危险。哪里还会有钥匙一个宽松的位置呢?
      人们也常把钥匙放在皮包里。可是现在的皮包本身好像往往比皮包里的东西更重要。人们的皮包不停地淘汰着,变换着,皮包里的东西也在作着相应的增多、减少、搭配和组合:化妆品、手机、计算器,甚至卫生巾……哪里还会有钥匙一个恒定的位置呢?
      于是,我们常常随意地把钥匙放在某个地方。于是,我们便常常需要去寻找钥匙。
      难道不是吗?
      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我所说的手,是心灵的手;我所说的口袋,是心灵的口袋;皮包,是心灵的皮包;钥匙,当然也是心灵的钥匙了。
      所以,才需要把钥匙挂在心口。
      也许,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只有心灵才是最易空旷的地方。我们只有把钥匙挂在心口,才能时时听到钥匙敲击心灵的声音。
      也许,在这个浮华轻飘的世界,只有心灵才是最为真实的福地。我们只有把钥匙挂在心口,才永远不会忘记回家和失落家门。
    (1)文章题为“把钥匙挂在心口”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说如今许多人的“手里”、“口袋里”、“皮包里”都被各种东西占据,因此没有放“钥匙”的地方。你认为“手”、“口袋”、“皮包”象征什么?“钥匙”又象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揣摩文章结尾两段中的首句,一句说这个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一句说这个世界是“浮华轻飘”的。你认为这两个词语意义一样吗?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通过常常随意放钥匙,又常常找钥匙的原因的具体描述,说明了要把钥匙挂在心口的道理,赋予“把钥匙挂在心口”以深刻的含义。
    B.第二段朋友一句笑谈,为“我”解除了经常找钥匙的烦恼,并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说明文中阐述的哲理具有极大的普遍性。
    C.作者因事喻理,表达中叙议结合,既写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生活的紧张节奏,又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D.全文由己及人,按照“要把钥匙挂在心口一为什么要挂在心口一挂在心口的作用”的逻辑结构全文,构思自然顺畅而又严谨周密。
    E.文章由实到虚,说理形象生动,语言规整而又耐人思索。它启示人们:只有清心寡欲,才不会在生活中迷失自我。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间:牛顿和爱因斯坦

      要是哲学里的时间使人失望,科学里的又如何?十七世纪中叶,惠更斯发明成功第一部摆钟,随后“计时”的精度不断提高,逐渐令人觉得自然界是机械性的,是可预言的。时钟技术的发展把时间从人类的事件中解开,①使我们更相信独立的科学世界。十七、十八世纪产生的“经典”科学所描绘的宇宙里面,自由意旨和偶发事件都是多余的;那个宇宙从各种观点来看,都无异于一座机器。
      真正“科学时间”的诞生,我们可以上溯到发现物体运动数学表达式的牛顿。他的成就的确令人惊叹。他的运动公式,从苹果到月亮都能适用;地球上的动力学,天空上的动力学,被他融汇成一体。②如此有力的表达式仅仅牵涉到很少几个假设,给人十分优美的感觉,因此人们很快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于是,牛顿成为现代科学的奠基者。
      牛顿无疑受到数学家巴罗的影响。1669年巴罗从剑桥著名的卢卡逊教授席退休时,设法保证该席由牛顿继任。巴罗曾说过:“既然数学家经常讲时间,他们对该词的意义应有明确的观念,否则他们不过是江湖术士罢了。”然而,尽管牛顿的科学成就如此辉煌,他方程式里的时间却只是一个未经定义的原始量。就像牛顿的空间一样,牛顿的时间也是绝对的。这就是说,所有任何事件,都在空间里有个一定的位置,都发生在时间里某个特定的时刻。③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说:“绝对的、真实的、数学的时间,由于它自身的本性……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地、均匀地流逝。”
      牛顿力学具有极高的预测能力,它使每个时刻都有能力提供宇宙过去未来所有可能的信息。我们只要把宇宙某个时刻所有星球的位置、速度,放入一个解牛顿方程的巨大计算机就行了。冻结在那个时刻的,是整个的过去和未来:计算机能算出别的任何时刻星球的位置和速度。但是牛顿方程式不会做的是,它不能断定时间的哪个方向是我们宇宙的过去,哪个是未来。牛顿方程式从时间里把方向抽走了,没有为时间的不断前进性腾出任何地方。他这种对称式的时间,可以用拍摄行星运动的影片来阐明,好比说,用1977年发射的探测外太阳系的旅行者二号飞船拍的影片。牛顿首次对这种运动定下了数学规律;然而,顺放也好,倒放也好,影片总是符合他的天体力学定律的。过去和未来都是预先注定的世界,对这种决定性世界的信仰,在物理学发展上起过极大的作用。
      现在我们知道,牛顿的运动理论,在有些场合之下不适用: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它不适用;在大质量、高引力场,包括黑洞的情况下,它也不适用;它也不适用于牵涉到原于和亚原子粒子的极小尺度上。可是主管这些场合的二十世纪两大革命,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同样建立在时间无向的概念上面。因此,要想在历史文学的不可逆时间和牛顿定律的对称时间之间搭桥梁,这两套理论同样是束手无策。
      这并不是说它们没有对于时间提出新的、引人入胜的观念。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砸碎了牛顿绝对时间的通常观念——宇宙中任何事件都发生在空间的某一点、时间的某个时刻,而那时刻是到处一样的。爱因斯坦认为存在是四维的,是在合并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四维时空中的存在,而不是一个三维存在外加它在时间上的演化。我们的时间感会被疾病或者药物搞乱。④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时间对不同运动状况的观察者是不同的:对某个观察者来说,一台钟如果钟本身移动得越快,它的时针、分针、秒针就走得越慢。⑤相对论兴起以后,经过逻辑学家戈岱尔的研究,连时间旅行的可能性,也登上了科学的大雅之堂。
      尽管如此,爱因斯坦惊人的相对论对时间的单向性,还是无话可说。就跟牛顿方程式一样,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系统——例如围绕一个黑洞的一颗星,或者整个宇宙——在某个时刻的所有细节的话,那么爱因斯坦方程式的结构便能使我们知道它的整个过去和未来。可是,究竟哪个方向是过去,哪个方向是将来,它并未留下任何线索。此外,与它有关的数学中出现令人为难的“奇点”,在那里,空间、时间和物质无法描述,因而引起对它基本性的怀疑。最有名的奇点就是所谓的“大爆炸”——那个普遍被认为产生宇宙的超高密度火球。在这个奇点,巨大的能量都集中到一点,理论中的可测量都变为无穷大,从而变为无意义。正如宇宙学家西亚玛所说:“广义相对论孕含着自戕的种子。”
    (1)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牛顿力学里过去、现在、未来的任何时刻都是一样的;因此,力学没有时间性。
    B.十七、十八世纪时产生了“经典”科学,让人们相信自然界是机械性的、可预言的。
    C.惠更斯发明了第一部摆钟,随后“计时”精度越来越高,标志着“科学时间”真正诞生。
    D.天体物理学认为“奇点”是宇宙刚生成时的那一状态,是大爆炸宇宙论所说到的一个“点”,即“大爆炸”的起始点。
    (2)以下文字是从原文中截取的,应还原至文中的①②③④⑤哪一处?(只填序号)(     )
    格林尼治天文台也好,远处旋涡星系的一个角落也好,每个地方都被现在这个同一时刻所连接。
    (3)本文介绍了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有哪些异同?请分别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国制订的《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令人期待,它必将促使我国人民的素质蒸蒸日上
    B.媒体上关于《阿凡达》的影评已经汗牛充栋,可惜其中大部分只是营销程序中的标准动作所产生的泡沫。
    C.近来,从中国足协高层被依法刑事拘留,再到足协改组、涉案球队被处罚等,如此紧锣密鼓的行动确实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
    D.当看到小岗村村民按下的一个个红手印时,大家深深地感到,他们怀念的沈浩不仅是一位村官,更是一位和他们休戚与共的亲人。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B.在吴征镒担任《中国植物志》主编的时候,凡是拟用稿件,都要仔细审核校对,在稿子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修改意见,有时候审稿的意见比稿子本身的字数还多。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违背公众利益的行为。
◎ 201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模块过关检测卷(二)(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珍珠滩的美,是静与动的结合而产生的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便在这宽大的钙化滩上舒展靓丽的胴体
    ②激荡成朵朵水花,滚动成颗颗珍珠
    ③把九寨沟的美幻化成另一种美倾诉给人们
    ④忽聚忽散,忽疾忽缓
    ⑤一湖丽水,经过丛林的精湛修饰
    ⑥簇拥着,飘然而来,拂袖而去
    A.⑤④⑥②①③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②①⑥⑤④
    D.⑤①④②⑥③
  •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两个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衔接自然,一气呵成。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物形象都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橘子洲头追问大地主宰的热血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艺术形象都绽放着人性的光辉,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偶像。
  • 阅读下面的文字,尝试续写一个鲜明、生动的结尾。(6分)
      天下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爷的事”。人的烦恼是因为: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所以,想要轻松自在,很简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10年,一场特大的象鼻虫灾害狂潮席卷了阿拉巴马州的棉田。由于这种害虫数量极多,繁殖迅速,当时没有对付它们的根本方法,农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辛苦的汗水付之东流。灾难过后,棉农们开始思考避灾之法,最后决定:放弃棉花,改种其他作物。于是,玉米、大豆、烟草等农作物相继落户阿拉巴马州。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一个公共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一行大字:“永远铭记象鼻虫在繁荣经济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根据材料内容,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