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 谈中国诗(课时2)(必修5)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jiǎo)色 (ān)熟 悲天(mǐn)人 (shuò)见不鲜
    B.颦(cù) (kuō)展 情不自(jīn) (biān)时弊
    C.执(niù) (xiāo)遥 (yì)飞鱼跃 (gèn)古未有
    D.(bēi)负 (chú) (cù)而至 (chuò)绰有余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春秋》正因为简短,所以用词颇费斟酌,很艺术地体现了微言大义,形成了后世所谓的“春秋笔法”。
    B.第八届园博会将于2011年9月在重庆开幕,港澳台地区及数个国外城市也表达了参展意向,届时市民与游客不出重庆就可看遍万水千山
    C.李一的仙术,其实也并不复杂:一堆不知真假却大得吓死人的头衔和帽子,一段似是而非讳莫如深的传奇人生经历,一个把普通人骗得如坠云雾的一家之言
    D.美韩两国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同室操戈,执意在黄海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将矛头明显指向中国。
◎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 谈中国诗(课时2)(必修5)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寻求与古巴关系的“新开端?,并承诺将与其他美洲国家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进这一陌生的境地。
    C.许多学校围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课改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课改的认识和技能。 D.电动自行车引发的治安案件逐年增多,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制度,将会得到许多城市的市民的理解。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 “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1.“中国诗可不然”一句中“然”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文中“早熟的代价是早衰”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举梵文的《百喻经》的例子具体想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 谈中国诗(课时2)(必修5)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
      这里所说的“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诗歌的美感;“理”则不只是一般的“理趣”,更侧重指一种人生体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我以为没有纯粹的“情”或纯粹的“理”。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情”和“理”总是共生交织的,也就是说,情感和体悟总是同时出现的。凡体悟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而从情感中也总能得到一些体悟。这些情感和体悟是超越了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有投入一己的人生体验,拿它去和古人碰撞,你才能读懂古人,和他们息息相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去,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人生,进而思索探求自己的人生。这样,读诗就不再是文学鉴赏或研究层面的一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种生命方式,一种活法。这才是高境界,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那么豪隽,那么豁达,那么纯净,那么不经意,他把自己的人生浓缩在一场雨中,我们的人生也随之绽出洗礼过的清新和芬芳。再读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那种孤寂,那种落寞,那种忧患,那种清醒,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吗?可谁能像黄仲则说得这样透彻?
      名篇之所以为名篇,名句之所以为名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可以挑动别人的生命之弦,形成长时间的共振和回响。我在读古诗词时经常有一些篇句萦回脑际。仅以近古的创作而言,比如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比如吴文英的“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比如袁凯的“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比如张文光的“偶得故人天上句,如怀明月夜中行”,他们会让我感到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这些诗句像烙铁一样,会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
      在为一家期刊作龚自珍诗选时,我在很有限的篇幅中略去了不少名篇,而选入了一首一般选家都不会注意的《己亥杂诗》第八十首:“夜思师友泪滂沱,光影犹存急网罗。言行较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为何如此?龚定庵写出了我的心声!在讲解部分我写道:“诗有多种读法;其中一种与年龄和阅历有关。如上这一首不太引人注意的诗,以前我读不懂,大概也是不会选的。但近日先师严迪昌先生遽归道山,在写完一篇纪念他的文章之后读到这篇作品,则如中雷击,轰然而有共鸣,刹那间体会到了定庵写下此二十八字时内心的沉痛和悲凉。”
      读诗,说到底是读人,读人生,能读到这个境界是一种幸福。
    1.下列关于“情理交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情”,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所谓“理”,则更倾向于指人生体悟。
    B.在优秀诗歌中,没有纯粹的“情”和“理”,两者常常共生交织,同时出现。
    C.我们只有做到和古人“情理交通”,才能真正读得懂诗歌,而技术层面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D.“情理交通”不仅指诗歌中的“情”“理”共生交织,更指读者要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和古人“交通”。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深透地道出了对孤寂与落寞的感悟,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很有这样的感触。
    B.名句之为名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道出了人们普遍存有的情感、体悟,从而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C.“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和上文黄庭坚、吴文英、袁凯、张文光的诗句内涵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D.由于作者悲痛的心情和《己亥杂诗》第八十首“思师友”的情境十分契合,所以读后作者“如中雷击”,于是他读懂了诗歌的“沉痛和悲凉”。
    3.作者以前读不懂《己亥杂诗》第八十首,现在读懂了。请根据原文说说其读懂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分别说说钱钟书先生表达的两层意思及其效果。
      一位华裔英籍作家翻译介绍了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回国时想拜访一下先生,钱先生说:“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感觉味道还不错的话,有什么必要一定要见下这蛋的母鸡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