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 8 咬文嚼字(课时1)(必修5)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各组加粗的字注音。
    ①下____虚而入____兴____万之国____
    字____舌____  倒____咀____
    胱____肿____  阔____肩____
    岛____陆____  商____祸____
  • 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chán____娟  貂chán____ 肆无忌dàn dān____精竭虑
    ②荒dàn____  垂xián____ tǐng____而走险 tǐng____身而出
    ③烟tà____   坍tā____ 刻苦自lì____ lì____行节约
    ④lǎn____惰  旱tǎ____ 齐心xié____力 xié____手并肩
◎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 8 咬文嚼字(课时1)(必修5)的第二部分试题
  • 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援例:________________②岑寂:________________
    ③蕴藉:________________④深恶痛绝:________________
    ⑤锱铢必较:________________⑥清沁肺腑:________________
    ⑦学富五车:________________⑧推陈翻新:________________
    ⑨不即不离:________________⑩点铁成金: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版印刷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情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来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唯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1.什么是“套板反应”?作者是如何评价“套板反应”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提到了韩愈的一句话,“唯陈言之务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 8 咬文嚼字(课时1)(必修5)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3题。
    “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
      “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看似矛盾,实质上却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在阅读文章时,“咬文嚼字”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和炼字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如朱光潜先生举的“韩愈推敲”的事例,用“敲”而不用“推”暗示了诗人内心倾向于温情、热闹而非孤寂、冷漠。所以仔细研究文章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可以为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提供一些捷径。
      与“咬文嚼字”不同的是,“不求甚解”则是舍弃枝叶、直奔主题的一种阅读方式。读书时不固执一点,而是统观全局,从整体出发,有利于准确地把握整个文章的脉搏。所谓“站得高,看得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一旦你已经准确地把握住了整个文章的中心思想,那么即使你在初读时有个别字词当时不太清楚,这个时候我相信肯定也会迎刃而解了。仍以“韩愈推敲”为例,如果你已经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对温情的一丝渴望,我想你肯定会明白“敲”字的妙处所在。
      那么究竟是“咬文嚼字”好,还是“不求甚解”好呢?究竟什么时候该用“咬文嚼字”,什么时候该用“不求甚解”的方法呢?许多书刊资料上都推荐“当精读一篇文章时,要‘咬文嚼字’,泛读时则要‘不求甚解”’。然而我认为这两种方法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没有必要分而用之,因此它们是统一的。
      当我们拿到一篇文章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在这一过程中,对于简单的字词,我们可以轻松地理解其含义,也没有必要深究;偶尔遇到几个感觉比较特别、一时难以理解的词,可以先作存疑记号,继续往下读,一遍看下来,我们可能一时还不能全面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思想,但一般来说,只要认真地通读了全文,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主旨一般还是可以略知一二的。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反复认真地阅读,仔细推敲自己认为有必要思考的字词,我相信大部文章的作者的写作意图都是可以被揣摩得八九不离十的。由关键词的作用去推敲文章的主旨,从文章的主题去理解、欣赏关键词的妙用,双管齐下,既读懂了文章,品味了文字,又节约了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1.为什么说“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两次使用“韩愈推敲”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样的观点?作者为什么单单使用同一个例子说明自己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否同意许多书刊资料上都推荐的“当精读一篇文章时,要‘咬文嚼字’,泛读时则要‘不求甚解’”这种方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杜甫有首小诗叫《水槛遣心》:“去郭轩楹敞,无村晚眺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叶梦得在《石林诗话》评价这首诗说“缘情体物,自由天然之妙”,尤以“出”、“斜”遣词用意精微。请采用“咬文嚼字”的方法,联系本诗的意境,体会这两个动词的“天然之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答题。
      “神马都是浮云”乃是“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而这一句式的流行则源于2010年国庆期间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小月月”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神马”和“浮云”的神奇之处,则是当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时便可组成万能句式,推之四海皆可用,成为无数网友的口头禅。你对这种语言的流行有怎样的看法?谈谈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