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版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弹 能 言简意 人听闻
    B.边 炼 手可得 胸顿足
    C.下 重 怨声道 歌载舞
    D.腾 耗 令人服 百不挠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厮打 瑕疵 潜移默化 人才辈出
    B.辐射 急躁 按步就班 相形见拙
    C.馈赠 寒暄 凋虫小技 根深蒂固
    D.影相 辍学 不容置疑 估名钓誉
  • 依次填人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______是低碳环保,还是可持续发展,都是尊重自然规律,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______人类的福祉。碳减排的目的是要把环境中的二氧化碳降低到大自然可_______的水平,使其不至于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_______。
    A.不仅 牟取 承受 威慑
    B.无论 牟取 承担 威胁
    C.不仅 谋求 承担 威慑
    D.无论 谋求 承受 威胁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州之门”是以代表中原文化内涵的龙形图腾为依托而设计的恢弘建筑体,建成后将使周边建筑成为过眼云烟
    B.面对严峻的抗旱形势,县委县政府处心积虑地研究应对方案,及时采取引水灌溉措施,有效地缓解了旱情。
    C.邻里之间的纠纷大多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引起,不必寻根究底,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D.文化是发展的,在川流不息的时间长河中,我们应该不断地以当代意识对文化进行新的诠释,赋予其新的含义。
◎ 新课标版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着力生产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表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创造力。
    B.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是否百花齐放,是判断一个时代诗歌盛衰的重要标志。
    C.《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中国人最易读错的近200个字为对象,分析错读原因,实用价值较高。
    D.高考的探究类试题,对一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头疼,训练时应该强化审题意识,明确答题规范。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鲁迅和胡适堪称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双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二者之成色、质地、纹理、用途皆有殊歧
    ②一块供放书架,但由风雅浸润,煨成了谦谦温玉
    ③但双璧的性情、境遇和生长方式相去甚远
    ④一块沉人民间,忍受雨雪煎砺,铸就了冰魄寒魂
    ⑤他们都背叛了旧文化,肩负起民主启蒙的使命
    A.①②④③⑤
    B.②④①③⑤
    C.③④①②⑤
    D.⑤③④②①
  • 下面一段文字后的相关注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易中天教授在谈到先秦诸子时说:“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孔子的仁爱、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作为普通人,我们虽然很难同时具备这些品质,但至少应该为具备其中的一两种而努力。
    A.孟子: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孟子》与《诗经》《论语》《大学》合称“四书”。
    B.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墨子》是墨子及其弟子的著述。
    C.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散文想象奇特,意境阔大,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D.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在《劝学》一文中,他阐明了学习的意义、作用以及学习的方法、态度。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为语文版教材所用,标点依据人教版教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B.奉圣朝,沐浴清化——逮:等到
    C.凡在故老,犹蒙育——矜:自夸
    D.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明察
    2.以下句子中,全都是李密必须尽孝的理由的一组是(     )
    ①祖母刘悯(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⑥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表达了对祖母的孝情、对朝廷催责的畏惧、处境狼狈的忧虑、感念国恩的忠诚等情感,诚恳真挚,感人至深。
    B.文章开头的“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概括了李密早年遭遇的不幸,起笔酸楚,奠定了全文悲凉的基调。
    C.李密提及曾在蜀汉做官的经历并极力自贬,其实暗含怀念旧朝之情,委婉地表明了不事二主之心。
    D.在最后一段中,面对忠与孝的矛盾,李密申述自己的难处,恳求允许他终养祖母,先尽孝后尽忠。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新课标版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崩云),惊涛拍(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樽)还酹江月。
    [注]括号里的词语为语文版教材所用,标点依据人教版教材。
    有人评价这首词“写壮景,抒豪情”,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舞榭歌台,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当间谍的小孩
    [法]都德
      他叫斯特纳,巴黎人,十二岁。
      父亲老斯特纳以前是海军士兵,现在管理着小公园。带折凳的老婆婆、贫穷的母亲都认识他,敬重他。他粗硬的胡子下面,隐藏着温和的微笑,若想看见这微笑,只需问:“您的儿子好吗?”
      城市被普鲁士人围困,不上学了,小斯特纳从早到晚在外边逛荡。在水塔广场的赌博场,一个大个子男孩每次都下很大的注,跑起来时,钱币在他裤袋里叮当作响,这让小斯特纳羡慕不已。一天,大个子要他跟着一起去把报纸卖给普鲁士人,说一趟可以赚三十法郎,小斯特纳十分气愤地拒绝了。可他吃不下,睡不好,梦里,他看见闪闪发亮的钱币飞来飞去。第四天,他上钩了。
      他们把报纸藏在罩衫下,扛着布袋,假装去捡马铃薯,骗过哨兵,出了城。
      一路上,只看见变为军营的工厂,无人守卫的路障,缺了口、不冒烟的高烟囱。每隔一段距离站着一名哨兵。大个子熟悉路,从田野穿过,避开岗哨。但是,当他们走到一个义勇兵的大哨所时,却没法避开,大个子怎么编故事士兵也不让他们通过。小斯特纳又害怕,又羞耻,浑身哆嗦。一位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老中士说:“进来暖暖身子,这小鬼冻得快要结冰了!”哨所里,几个士兵蜷缩在微弱的火苗旁,用刺刀尖穿着硬饼干在火上烤。老中士喜洋洋地宣布:“今晚有仗打了……截获了普鲁士人的情报……布尔歇能夺回来了!”欢呼声里,他们逃了。
      翻过壕沟,平原的尽头有一道满是枪眼的白墙。他们每走一步都停一下,假装捡马铃薯。“我们回去吧……别去了。”小斯特纳一个劲地说。大个子耸耸肩膀,继续向前。
      普鲁士人这边的防弹掩体中,士兵在旺火堆上烧汤,白菜、肥肉散发出香气。两个小孩拿出报纸,交给他们。一个年长的普鲁士军官盯着小斯特纳,慈爱又饱含责备,仿佛说:“我宁愿死,也不愿看到我的儿子这样。”小斯特纳感觉到有一只手压在他的胸口,不让心脏跳动。
      突然,他听见大个子正压低嗓门把义勇军进攻的情报透露出来。小斯特纳气愤起来:“大个子,不要说……”大个子付之一笑,继续讲。
      出来时,从那个目光使他窘迫的普鲁士人跟前经过,小斯特纳听见了那人伤心的声音:“不光彩,这不光彩。”他不由得泪水盈眶。
      装满了普鲁士人给的马铃薯,两个孩子顺利通过了义勇兵的壕沟。战士们正在为晚上的进攻做准备,老中士朝他们友好地一笑。这微笑使小斯特纳多么痛苦啊!他真想喊:“不要去……我们背叛了你们。”但大个子说:“如果你说了,我们会被枪毙。”
      分钱了。可当他一个人时,他的口袋变得沉重了,那压迫他胸口的手压得更紧了。“间谍”这个词在巴黎的滚滚车轮声中、在沿着运河的战鼓声中,响在他耳畔。回到家,他慌乱地把钱币藏在枕头底下。
      斯特纳老爹从来没有像今晚回来时那样兴奋。这个从前的士兵看着挂在墙上的枪,亲切地对儿子说:“如果你是大人,你会多么狠地对付普鲁士人啊!”
      八点钟时,他们听见了炮声。
      小斯特纳脸色刷白,他脑海中闪现出义勇兵遭遇伏击的情景。他想起朝他微笑的老中士,看见他倒在血泊里……不幸的孩子忍不住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斯特纳老爹问。
      孩子跪倒在父亲脚下,那些钱币跟着滚到地上。小斯特纳一口气把去普鲁士军营所做的事告诉了父亲。老人脸色可怕起来。
      “钱都在这里吗?”他问。
      小斯特纳点头。老人取下墙上的枪和子弹带,把钱装进口袋。
      “我去还给他们。”他说。
      他没再多说一个字,没再回头。他下楼加入夜里开拔的国民别动队的行列。此后,再也没有人看见过他。(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标题“当间谍的小孩”,既点明了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又显示出小说从孩子角度写战争的独特视角。
    B.微弱的火苗和刺刀尖上的硬饼干,旺火堆和散发着香气的白菜、肥肉:生活条件的巨大反差突出了战争形势的危急。
    C.年长的普鲁士军官的责备眼神和伤心自语震动了小斯特纳,胸口的重压和盈眶的泪水表现了他的负罪感。
    D.大个子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间谍,但当他说“会被枪毙”时,也能看出他对小斯特纳的关心和他内心的动摇。
    E.“八点钟时,他们听见了炮声”,既照应前文,表明战斗如期打响,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小说写“变为军营的工厂”“无人守卫的路障”“满是枪眼的白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特纳老爹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全文,探究“间谍”小斯特纳的心理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中国教育报》北京11月1日讯获得北京大学2011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的161所中学及其校长名单,今天在北大招生网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2009年年底,北大正式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率先在全国13个省份的39所中学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北大决定2011年在全国推广“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迄今为止,北大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近200所中学递交的申请。经过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评议,最终确定161所中学(含首批试点的39所中学)获得2011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上边这幅漫画题为“老子·儿子·果子”。(1)请描述画面;(2)写出你得到的启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江西床上用品商王仁德,有一次购进大批便宜蚊帐。蚊帐网眼儿太大,起不到防蚊作用,卖不出去,老王亏损惨重。他没有认输。他打听到非洲有一种蚊子体态庞大、吸血多、传病率高,决定把大眼儿蚊帐卖到那里去。他带着蚊帐到了苏丹,顶着55℃的高温考察市场,却发现当地人根本不知道蚊帐是干什么用的。王仁德认为这个未开发的市场前景无限。他执著地一次次钻进蚊帐,为当地人作示范,让人们看到在蚊帐中可以避免蚊子侵扰,舒适地睡觉。他又免费发放两万顶让人们试用。终于大眼儿蚊帐被接受了,他的销售量逐渐增加到了二百万顶。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