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全国版高中语文2012最新高考信息卷(十三)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古代中国,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封禅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礼,是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风俗通义·山泽·五岳》写道:“王者受命易性,改制应天,功成封禅,以告天地。”秦汉时期,在封禅的理论中,都是以泰山作为确定的封禅地点的。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做封,辟场祀地叫做禅。泰山何以成为封禅的圣地?显然不仅仅因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文化高度。
      封禅泰山的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东方关于封禅泰山的理论和文化,不管是语焉不详的传说还是相互矛盾的故事,都在证明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的存在。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泰山只能接受鲁国国君和周天子的祭拜。即使很多细节都无法证明,即使所有礼仪都无法施行,但是,要封禅就只能到泰山。面对传统,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头妥协。
      秦始皇封禅之时,距离传说中的封禅已相去太久,封禅之礼,几乎无人能知。学者认为,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只有封禅理论而没有封禅实践,也是很有道理的。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但是,他们都还是请来众多儒生,认真讨论,直到最后讨论没有结果。主张封禅者,多来自东方,不仅有鲁国的儒生,也有滨海的方士,笼统可以如是观: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和长生必然无果而终,但是封禅泰山却是成功的。泰山封禅,终于走出了传说的迷雾,变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禅大典,几乎就是一种历史创造,所以司马谈才会因为不能参与而痛心疾首,终生为憾。因为封禅不能随时进行,封禅的条件常常难以具备,所以古代帝王无数,而真正能够封禅成功者寥寥无几。
      泰山封禅,可以看做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了儒家的思想体系。
      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体系由精神光芒的闪耀向可以操作的礼制转化。
      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秦始皇封禅泰山,汉高祖祭祀孔子,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这个思想传播的过程,方向是一致的。以封禅泰山为代表的儒家礼制思想,因为与天地祭祀有关,与帝王的合法性证明有关,所以最先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青睐。而这正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的开始。
      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礼典,封禅终于成为事实,而泰山几乎永久地独占了这个荣耀。
      可以说,自从秦皇汉武封禅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独尊地位才真正确立下来。泰山地位的提升,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泰山于是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与符号。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来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用一座山来代表,那就是泰山。(摘自孟宪实《泰山的祭祀与封禅》,有删改)
    1.下列与“封禅”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封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是筑坛祭天、辟场祀地,向世人宣告帝王执政得到了天地认可的盛大仪式。
    B.封禅泰山,不仅与泰山的地理位置、自然高度有关,更与它的文化高度有关,它代表了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
    C.传说中的泰山封禅礼仪不详,一些学者认为,从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禅的实践,而汉武帝封禅基本照搬了他的模式。
    D.秦始皇和汉武帝泰山封禅,昭示一个事实,即来自西方得征服者和统治者,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创立了泰山封禅的理论,他认为只有鲁国国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拜,从而确立了帝王祭拜泰山的传统。
    B.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前,都曾请来诸多儒生,试图商讨出封禅大典可操作的礼制,但讨论均无果而终。
    C.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礼典的封禅终于在秦汉时期成为事实,是当时儒家思想已转化为可操作的礼制的必然。
    D.如果说建筑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那么几乎永久地独占封禅荣耀的泰山,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了儒家的思想体系。”可以说周公的礼乐制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基础。
    B.司马谈因不能参与泰山封禅而遗憾终生,看来无论是帝王还是一般官员,都把参与几乎是历史创造的封禅大典看做一大幸事。
    C.“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可见无“封禅理论”就难有儒家特殊的政治地位。
    D.封禅代表了儒家礼制思想,暗合帝王身份合法性证明的需要,在帝王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因此帝王首先主张封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堡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缝攒代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竞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矩破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袱葬顺冢,立双庙祀之。(选自《宋史》)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水方生,发舟百艘,进团山下——稍:稍微
    B.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之——祀:祭拜
    C.乘夜顺流断短破围冒进,众皆易——辟:通“避”,躲避
    D.贵战已困,出于不,杀伤殆尽——意:料想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顺张贵英勇无畏的一组是(     )
    ①贵先登,顺殿之
    ②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
    ③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
    ④众乘锐凡断铁短攒卡弋数百,转战百二十里
    ⑤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
    ⑥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将领将三艘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
    B.张贵率军突围时,元军“皆辟易”,只是由于叛兵的出卖,使得元军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才导致突围失败,自己被擒,被杀。
    C.张贵突围前派遣两名士兵赴新郢求援。这两名士兵,在重围中置生死于度外,成功突围,最后竟然到达了郢,表现得无比英勇。
    D.在各船中装备各种作战工具,入夜过了三刻后才起航出江,并用红灯作为信号,能看出张顺张贵在率军解救襄阳之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注】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注】这是元好问借海棠花教育儿辈的一首诗。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 新课标全国版高中语文2012最新高考信息卷(十三)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分析题
    安勇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他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着会更有意思些。
      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成绩不错,但经常搞一些恶作剧。他不直接回答,反问老师:“那个女人长得漂亮吗?”老师愣了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含糊其辞地说:“你就当她漂亮吧!”“因为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所以故意用这个方法套近乎。”
      教室里一阵大笑。
      数学科代表站起来说:“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要收费。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就有一个男人靠来回背人挣钱。一次收十块,不讲价。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雨。他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老师点点头:“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有些得意地说:“你们可能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后抢东西。”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老师,那个男人会不会是搞推销的?”老师疑惑不解,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女生接着说:“那个男人是卖伞的,女人用了他的伞,就不得不买了。”
      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站起来,笑笑说:“我也有一个答案,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做,因为他是那个女人的丈夫。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同学们哄堂大笑,纷纷说老师的答案最巧妙。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服气,要求老师公布书上的答案。老师不想公布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踊跃,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正确答案。
      这时候,老校长走进了教室,他是被教室里的讨论声引来的。校长先对同学们说:“大家的发言都很好。”然后又对老师说:“不妨公布一下答案,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道:“不为什么,因为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雷锋。他不仅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了家。”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这不现实。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那个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的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校长点点头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二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因为大家看到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主要围绕着一道分析题展开情节,突出了当今社会的教育、道德及社会风气等存在的问题。
    B.四位同学对“分析题”的分析回答反映了他们都是一些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C.小说中出现了两次学生的“大笑”,这既反映了同学们对两次回答的认可,又在结构上前后照应。
    D.年轻老师与他的学生对分析题的解答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令学生们沮丧、气愤,因此教室里一片大乱。
    E.文中的年轻老师从出题、答题到告诉答案,起着串联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小说中回答问题的四位同学具有什么样的共同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分析题”这个文章题目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小说中学生、年轻老师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结尾写了老校长流泪,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校长流泪”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物理学定律“错”了吗?
      20世纪20年代发现了宇称守恒定律,人们运用这个定律解决了不少难题,科学家们为之欢欣鼓舞。1947年,有人在宇宙射线的云雾照片留下的径迹中看到一个新的奇异粒子,该粒子发生衰变时宇称不同;1953年美国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这种和宇称守恒定律不符的奇怪现象,让科学家们伤透了脑筋。
      起初,李政道、杨振宁也都力图在不改变守恒定律前提下,从理论上解释这一现象,并先后提出不少假说,从实验上加以检验,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也许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本来就是不守恒的”这个念头在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头脑中萦绕,这意味着拒绝承认物理学最基本的定律,这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一天深夜,李政道家的电话又响了,是杨振宁的声音:“我借来了西格本所编的有关核谱学的书,厚厚的一大本,明天你到我这来,咱们逐个推算,我感觉到原来的宇称守恒实验好像没有一个是属于弱相互作用的。”
      “行!我明天一早就过去。”李政道兴奋地回答。
      第二天,李政道一跨进杨振宁的办公室,就看到杨振宁桌上的一大堆书和一大摞稿纸,再看看杨振宁那熬红的双眼,笑着说:“杨兄,要注意身体啊。”
      “彼此!彼此!来,坐下来!”杨振宁捧出一大堆书,“我已经算了几个,确实都以极大的精确度证实了宇称守恒定律,可是这些实验没有一个是属于弱相互作用的。虽然在以往分析实验数据时都假定了宇称守恒,但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必要的。”
      李政道颇有同感地说:“对,因为不管我们假定宇称是否守恒,都同样说明以往的实验事实。”整整一个夏天,两人都在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所有的实验结果,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1956年10月,李政道和杨振宁发表了一篇题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问题》的论文。这篇后来被誉为“战后最激动人心的发现”的论文指出:虽然在所有强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证据是强有力的;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证据一个也找不到。因此,可以认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定律也许根本就不成立。不过,他们又谨慎地补充:因为目前我们关于奇异粒子的知识仍很缺乏,所以上述论证是不能认真对待的,倒不如把它看做是考查宇称守恒问题的一个推动力。
      论文发表后,几乎没人相信他们不同寻常的大胆声明。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泡利在给一位朋友写信时说:“我已准备好了一大笔赌注,我敢打赌实验将获得对称的结果。”实验学家诺尔曼·拉姆齐对费曼教授说:“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宇称在衰变中是否不同。你是否愿意以一百元和一元跟我打赌?”费曼教授说:“不,但打五十元的赌我倒是情愿。”
      仅靠一篇论文不具有说服力,重要的是要有令人信服的实验。他们不约而同想起美籍华人、著名的女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素以严谨著称的吴健雄教授,对实验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亲自把关,李政道和杨振宁也常常泡在那里,一起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案。在100天的实验日子里,吴健雄一步也没有离开实验室。1956年12月,吴健雄走到每个人身旁,叮嘱大家检查好各种仪器,她自己紧张地注视着计数器。计数器快速显示,与原来的设想吻合,她沉着地下令:改变磁场方向。计数器的荧光液晶数字显示着,在跳跃着,全组人员的心紧张得不可名状……
      显示器上的数字准确无误地告诉人们:实验成功了!吴健雄两眼盯着显示屏,咬咬牙,向大家说了句:“再来一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准确无误。紧随吴健雄实验之后,全世界有近百个不同实验得到同一结论。至此,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已成定论。李、杨的理论告诉人们:科学总是要前进的,每一次的革命都迫使科学界推翻一种盛极一时的理论,以支持一种与之不相容,然而却是更有生命力的理论。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应该提到的是:1928年,美国物理学家考克斯曾在衰变中观察到了宇称不守恒现象,因对宇称守恒定律深信不疑,以为实验出现误差而与重大发现失之交臂;大物理学家朗道的研究生曾写了一篇关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文章,被朗道遭斥为“开玩笑”,这位研究生出于对朗道的崇拜而放弃了这一想法。(摘自蒋东明《李政道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宇称守恒定律自发现以来,解决了不少科学难题,成为物理学最基本的定律,一直被物理学界奉为不可逾越的信条。
    B.李政道、杨振宁一开始就怀疑宇称守恒定律,经过大量推算和深入研究,发现宇称守恒定律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C.因为一次实验的成功具有偶然性,人们难以信服,所以吴健雄教授在第一次实验成功后,宣布“再来一次”。
    D.距李政道、杨振宁的理论提出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两人就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足以说明这一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E.美国物理学家考克斯曾观察到宇称不守恒这一现象,但因为实验误差错失机会,致使这一重大发现推迟了近30年。
    (2)尽管李政道、杨振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但在发表的论文中却“又谨慎地补充”,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李政道、杨振宁的论文发表后,几位著名物理学家打赌,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被誉为“战后最激动人心的发现”,请从“勇气”“发现”“执著”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救助了100名贫苦儿童的事情,是在近期见诸报端之后才昭然若揭的。
    B.岁月行云流水般静静流逝,白发悄悄爬上了他的鬓角,三十多年桃李芬芳的教学生涯成为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C.和这群家伙相处,我说话常常一言九鼎,算是非常讲信用的,因此他们都非常信任我。
    D.巴金先生对许多重大问题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义。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2011年本市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报考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B.由于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已占据一些重要原油产区,并宣称将该国原油产量恢复到每天150万桶,利比亚局势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目前正在逐步缩小。
    C.著名科学家朱光亚任中国工程院院长4年,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比较完善和规范的一整套增选制度以及实施办法,保证了增选工作顺利、健康地发展。
    D.我国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鼓励劳动者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就业岗位,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市场导向就业机制。
◎ 新课标全国版高中语文2012最新高考信息卷(十三)的第三部分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文学创作离不开技巧和形式,但是,它又不仅仅是技巧和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发挥文学对文明进步、社会进步的作用
    ②技巧再高超,形式再华丽
    ③没有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和提升
    ④也只能使作品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初级阶段
    ⑤文学更核心的力量和价值来源于它所提供的精神内涵
    ⑥而不能“悦心悦意”“悦神悦志”
    A.①④⑥②③⑤
    B.②③④⑥⑤①
    C.③④⑥②①⑤
    D.⑤③②④⑥①
  •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添加必要的词语)
      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的尼采的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喻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个与之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的句子。
    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他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的人事豁达的,他多看了几道风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仔细观察下面题为《刚出壳的鸡》的漫画,根据要求作文。

      刚出壳的鸡这幅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