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全国版高中语文2012最新高考信息卷(十)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漫谈中国菜
      国菜是一个总名称。它是由各地区颇有特色的菜系所组成的。如果没有绚丽多彩的各地风味菜,中国菜就不可能如此丰美如此诱人。正像京剧之有“四大名旦”“四大须生”那样流派纷呈,中国菜有四大菜系(川、京、苏、粤)、八大风味(浙、沪、闽、皖、湘、鄂、豫、秦),这是它高度成熟、高度繁荣的一种表现。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物产资源有很大的差别,这是各地人民的饮食品种和口味习惯不同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道理是无需多说的。但是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和转移,也是地方菜系的促成和催化因素。
      从上古到东周,华夏族的主要繁衍、活动地区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因此,以陆产作为主要原料的北方菜,源远流长,对我们民族饮食习惯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战国时期,长江以南的楚、吴、越等国逐渐强盛,出现另一种色调的楚文化。我们只要读一下《楚辞·招魂》,就可以看到南方菜以水产和禽类居多,显然与北方菜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但在当时,无论北方菜或南方菜,都还处在发展的不自觉阶段,远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独立的流派。秦始皇统一中国,扩大了我国的版图,并组织多次大规模的移民,开发了边疆地区,于是西汉时,西南部巴、蜀(今四川省)的经济文化获得发展,风土人情也进一步汉族化。扬雄的《蜀都赋》中胪列的丰富物产和多种烹调技术,升起了川菜的曙光。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迁徙的年代。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后,与汉逐渐融合;而汉族中的贵族阶级移居南方,带来了长江中下游经济文化的繁荣。这对日后出现苏菜、浙菜肯定极有影响。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为南北打开一条通道;他的扬州之行,更使扬州在全国的地位日益显要。到唐代,扬州成了中外、南北的交通枢纽,因而有“扬一益二”之说。扬州菜系,于此已见端倪。南宋时的临安(今杭州)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密集的大城市之一。《武林旧事》中开始有“南食店”“北食店”之称,可见那时还只有南北菜系的分野,其实浙菜也已经崭露头角了。自辽、金、元开始,北京几乎一直是我国的首都。经过数百年的酝酿、积累,北京菜广泛吸收北方菜的众长,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菜系。康熙和乾隆的多次“南巡”,各处地方官百般张罗,美肴纷呈,这对发展地方风味菜大起作用。即以苏菜来说,经过百花齐放式的争妍斗奇,又派生出扬州菜、南京菜、镇江菜、无锡菜、苏州菜等不同口味和不同特色。至于粤菜的出名,也许要到鸦片战争以后,因为它明显地吸收外来成分,是从中外交流中发展起来的。
      各地菜系的最后完成,取决于必须涌现一大批名店、名厨和名菜,还必须有一大批名人、名著和名句的揄扬。北京的“全聚德”,杭州的“楼外楼”都是很好的例子。
      现在外国友人到中国来,对中国菜一般并没有某地菜帮的概念,更无先入为主的偏爱,总想遍尝各种地区风味菜,这就促使很多宾馆、饭店的酒席,常容全国各地名菜于一席,帮派特色逐渐消失,看来这是一种“合”的趋向。经过一番融合,然后在新的基础上分成新的菜系,这就有可能使中国菜“更上一层楼”。
    1.文章开头提及京剧的“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是为了说明(     )
    A.八位著名的京剧演员对中国菜很有研究。
    B.中国菜已经形成了诱人的四大品牌。
    C.京剧艺术像烹调技术一样流派纷呈。
    D.中国菜已经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2.下列关于各菜系的形成原因,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南北朝时的社会变迁,对以后江浙菜系的形成极有影响
    B.扬州菜之所以名闻天下,与大运河的开凿带来的便利交通密切相关
    C.北京在数百年里几乎一直是我国的首都,它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南北各菜的众长,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菜系。
    D.粤菜的发展与成熟稍后于其他菜系,并吸收了更多外来文化的成分。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南方菜以水产和禽类居多,《楚辞·招魂》中就有所记载。
    B.四川菜脍炙人口,《蜀都赋》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川菜食谱,它升起了川菜的曙光。
    C.南宋时,南北东西各帮菜肴在繁华的杭州竞相斗奇,《武林旧事》有详尽的记录。
    D.如今外国友人的到来,使中国菜各菜系的特色逐渐消失,最终融合成为一种新的菜系,以取代旧有各菜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送石昌言北使引
    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苦,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大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①石昌言,苏洵的同乡,也是苏洵的亲戚。“引”,就是“序”。②及第第四人:科举考试中被录取,排名第四。③折冲:使敌人的战车后撤,即制敢取胜。④彭任,蜀入,曾跟随富弼出使契丹;富公,指富弼,北宋大臣。⑤中国:中原。⑥奉春君,刘邦的大臣刘敬。冒顿,秦末匈奴单于名。刘邦派人出使匈奴,匈奴给使者看到的都是老弱的兵和瘦弱的马,使者回来对刘邦说“匈奴可击”。刘邦又派刘敬出使匈奴,他回来说,匈奴故意示弱,是为了引诱我们进攻,不能上当。但是刘邦不听,结果被匈奴出奇兵围困在平城达七天之久。⑦今之匈奴:指契丹。⑧说:游说。
    1.下列各项中,对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数岁——始:才
    B.又以亲戚故,甚——狎:亲近,亲昵
    C.昌言甚喜称——善:友好,亲近
    D.尚心不自禁——掉:颤动,振动
    2.下面的六个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明苏洵和石昌言昔日有友好关系的一组是(     )
    ①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
    ②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③相与劳苦,如平生欢
    ④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⑤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⑥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昌言年长于苏洵,两人家住得很近,又是亲戚,所以交情很好。文章开篇从叙旧说起,情真意挚,亲切动人。
    B.苏洵写本文是为给石昌言送行。当时石昌言奉皇帝的命令出使契丹。苏洵认为,大丈夫不但要在外交场合有作为,也要能做将军,在军事上建立功绩。
    C.苏洵回顾了彭任在出使契丹返回后对自己说的话,感慨中原之人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轻易就被胡虏炫耀的武力给吓唬住,以致被夷狄耻笑。
    D.本文结尾部分,苏洵把“今之匈奴”和汉朝时的匈奴作了对比,并引用孟子的话,激励石昌言要不畏强暴,要长自己的志气和威风,保持民族和国家的尊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
    倦夜
    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注],虚织竟何成。
      【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1.“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以“倦”字引出下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____________,才下眉头,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3)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 新课标全国版高中语文2012最新高考信息卷(十)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话语的姿态
    徐坤
      ①那时候,他还只是用眼睛说话。由于家境穷困,不得已,他辍学了,天天到坡上去放羊。乡人邻里常能看到,一个黑黑瘦瘦、大眼睛、光脚板的蓬头少年,腋下夹着一本书,手里挥动着牧羊鞭,率领一群翻毛羊出没在山冈和河边草地上。人来搭讪,他只用他那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抬眼一瞟,算是打了招呼,过了礼节,而那阴郁的眼神背后及那紧抿的嘴角下边,隐藏的分明是深深的倔强、不甘,不屑于与之为伍,一心要挣脱命运摆布的无限奋勇和焦灼。
      ②接着他开始用嘴说话,绷紧的厚唇如遭挤撬的蚌壳一样艰难地张开了。他投的一篇小稿被乡广播站播发,命运从此出现转机。他被录用为乡播音员,国情民意大事小事都从他乡音浓重的厚唇里吐露出来。他的双唇开闺翕动得勤奋,很快乐,很艰辛,嘴角常常挂满小泡,唇上的死皮也一层层脱落,但那眼神却逐渐清澈而幸福,完全被茁茁向上的欢欣布满了。
      ③然后他开始用形体说话。被调到县文化馆的他,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喉舌部位,户口编制及其身份等等都变得正规了。这时他说话的部位是脊柱,并且是颈椎以下腰椎以上的那一段短暂的部位。这一部分的整体经常是弯曲着的,并且还要时时高低起伏唯唯诺诺地在别人的语音下振动,卑躬屈膝的幅度要依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而定。口和眼等诸器官这时都已暂时闭塞,从不直言直视地参与肢体动作。他的睫毛永远低垂,嘴角永远上翘且缄默而含笑。而大脑,这时却架在颈椎上面急遽地内部动作着,一刻也未停止过审视、揣度和暗算。
      ④再后来,当上了县领导的贴身秘书以后,他的话语才能就达到了峰巅。这时他浑身各器官开始一同动作共同加入话语的姿态里来,身、形、步、手、眼配合默契,说、唱、坐、念、打技巧俱全,待人接物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腿到身到,真是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什么难事能在他的话下。他的肢体各个部位运筹帷幄,意趣横生,无论是眉飞色舞抑或是愁苦满面都可能是他故意做出来的面相。各门语言这时都已被他修炼得炉火纯青真正到家。
      ⑤后来再见到他时,他已用肚子说话了。啤酒肚,蓦地从裤腰以上胸乳以下山包似的凸起,无论何时肚子总是要先塞入对方视觉,如七月怀胎的妇人在向人诉说某种秘而不宣的骄傲。整个身体的中心这时集体后移隐藏开去,只剩两手交叠着,习惯性抚在肚皮上方,有时时左手压着右手,有时又是右手压着左手,胖胖嘟嘟,长出满手酒窝。从前黑白分明的大眼,现在则变得酒汪汪的,夹一些红丝在里面,神情之中有一些心满志得俯视众生的漠然。看不大清楚他的嘴,只有一些朦胧含混的单词语意从皮带勒紧的肚脐眼中嗡嗡地传了出来:啊,啊,好,好……从前那只无比玲珑伶俐的大脑,此刻也似乎躲在漠然的眼神后面休眠。
      ⑥据说,此时他已是撤县建市后市领导班子中的一名要员。(选自《名作欣赏》2006年第5期)
    (1)在文中,作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人物不同的话语姿态,每种姿态就是一种性格一种人生。请选出对“话语姿态”分析错误的两项。(     )
    A.用眼睛说话:突出了一个不甘命运摆布的少年无限的奋勇和焦灼。
    B.用嘴说话:突出了一个茁茁向上的青年艰苦快乐的奋斗。
    C.用颈椎说话:突出了一个初人官场者的小心谨慎和理直气壮。
    D.用浑身的器官说话:突出了一个深入官场者的圆滑世故与真真假假。
    E.用肚子说话:突出了一个官场得意者的理性和清醒。
    (2)本文以“那时候,他还只是用眼睛说话”开篇,第五段又写到“从前黑白分明的大眼”“漠然的眼神”,作者多次写眼睛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表达有何特色?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说,此时他已是撤县建市后市领导班子中的一名要员。”有人说结尾这句话画蛇添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扬州八怪传》序言
      扬州八怪是指康乾年间活跃在扬州的一批大艺术家,他们往往书画俱佳甚至是诗书画三绝,不少人还善治印。八怪也不就是指八家,趣味相近而又画风相似的有李鳝、汪士慎、高翔、金农、郑燮、黄慎、李方膺、罗聘、高凤翰、华喦、闵贞、边寿民、陈撰、杨法、李勉诸人。神有八仙、人有八元、马有八骏,唐宋散文也有八大家,这些“八”,都有“八”的内容。“扬州八怪”之“八”,诸人说法不一,说法比较集中的还是李鳝诸人中的前面那八位,取得共同语言,也无妨凑个“八”数。扬州人讥讽相貌丑陋者为“丑八怪”,现在以“八怪”实指这一批大艺术家,明显地是出于贬抑。“八怪”怪在哪里?说得简单些,一个是做人不合时俗,一个是为艺我从我法。不合时俗倒也罢了,偏偏又要大张挞伐,攻讦时俗;作画另成一格倒也罢了,偏偏社会上又有许多人赞扬备至,声名越来越大,许多人都想从他们的笔墨中间领略一点罕见的怪味。
      关键在于,觉醒的人群日益改变了对于异端的态度。一个特定的时代都有他足以维持统治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不蹈规矩者,重则为逆,轻则为怪。立身如此,为艺也是如此。八怪被人攻讦的地方,离不开不遵成法,不追古风,笔墨恣肆,啸傲士林,再则便是好出狂言,臧否人物之类。封建专制的权威已成明日黄花,拟古的山水充其量不过在华夏艺术史册中占并不显眼的一页之地位,这样的怪又何悖之有?变换角度观察,这样的怪,宛如磐石之下曲折昂首的黄山之松,宛如撕破黑幕的耀目之电。说为人,这样的怪,又正显示着智者痛苦之变形;说为艺,这样的怪,也正显示着大胆革新辉煌之实迹。
      八怪所处的时代不是康乾盛世吗?但是,我们应看到,康乾之治不同于汉唐的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简言之,这是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康乾之治,估计得充分些,也不过是封建专制时代的回光返照。更何况,康乾两代的文治都不是呈水平状态发展的,他们的晚年,特别是乾隆中期与后期为帝国的安宁留下了众多的隐患。这是一个希冀与失望并存,光明与阴暗交迭,处处似乎还有生机但又处处使人窒息的时代。这样的时代造就不了揭竿而起的大英雄,因为时机尚未成熟,但这样的时代为造就一批思想性格中充满矛盾的、被世俗目为怪异的人物,则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这批人物的出现,是沉沉黑屋中的智者的觉醒,也是社会即将发生大变动的一种征兆。
      八怪的艺术品,今天看来,依然有清新活泼之感。回话首先要画出他对事物的认识,这是西方艺术大师的语言;“师古未若师物,师物未若师心”,这是中国艺术大师的语言。有出息的画家要从物象里画出他自己来。明清之际,画风日颓,由于皇室贵族的宠爱,师古拟古之画被尊为主流,他们绘画题材狭仄,笔色浓润,摹仿逼肖。他们画出的只是一种未敢越雷池一步的自己。但是,他们的影响遍于各地画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画风,把中国的绘画艺术引入了绝境。在艺坛严寒肃杀的季节里,无法避免会有春雷。石涛、八大山人的艺术是春雷,八怪诸人所形成的声音更是隆隆的春雷。他们在绘画里表达了平民对于生活的见解,为后代艺术的长足发展拓宽了道路。说他们是磐石之下曲折昂首的黄山之松,是并不为过的,他们真正是不怕丢官、不怕坐牢、不怕终身贫贱而顽强地表现着自己的一群,在中国艺术史上,他们是屹立于历史潮头的人物,是值得人们缅怀追忆的革新的一派,幸勿以派轻视他们。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八怪诸人来自四方,汇为扬州八怪,是什么原因促进了这种历史的偶然?说偶然也是偶然,但偶然源于必然。应当说,康乾之世,号称东南一大都会的扬州有一种磁力,吸引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异端人物聚集在这里,形成一种气候、一种流派。这种磁力的形成,主要是商业的繁荣。清初帝国一统,中枢的供给,大半仰于东南。从中央到达东南的生命线是这条运河。扬州居运河与长江之交汇处,自然地成为漕运、盐运的枢纽,成为吸引万商云集之繁华都市。和南京北京相比,商业的自由多少保护与纵容了思想与艺术的自由,初见端倪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和风,把一批自由的种子吹聚在这里发芽滋长。当日苏杭自然也属商业大埠,金农便是杭州人,杭州人所以要赶到扬州来充八怪之数,考其原因,盖出于扬州画坛传统势力,相对地显得比较薄弱,这里画坛的冻土层易于冲破。先是来了石涛,若干年后,福建的黄慎、安徽的汪士慎、浙江的金农、南通的李方膺也来了。他们和本地的高翔、李鳝、郑燮以及他们的晚辈罗聘或为风雨至交,或为诗画之友,客观上形成了一种风格相近、趣味相似的画派,人杰与地灵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将“扬州八怪”与神有八仙、人有八元、马有八骏、唐宋散文有八大家相提并论,明显地是出于贬抑。
    B.“这样的怪,宛如磐石之下曲折昂首的黄山之松,宛如撕破黑幕的耀目之电”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智者痛苦之变形和大胆革新辉煌之实迹。
    C.作者通过“简言之……”“估计得充分些……““更何况……”等句子,导出康乾盛世“是一个希冀与失望并存,光明与阴暗交迭,处处似乎还有生机但又处处使人窒息的时代”的结论,意在表明“八怪”的出现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离不开时代的造就。
    D.作者引用西方艺术大师和中国艺术大师的语言,并通过对比,抑彼扬此,指出只有遵循“师古未若师物,师物未若师心”的艺术准则,画家才能从物象里画出他自己来,而成为“有出息的画家”。
    E.明清之际,师古拟古之画题材狭仄,笔色浓润,摹仿逼肖。作者批判此类画风,正是为了凸显扬州八怪画风的清新活泼。
    (2)作者为什么说“扬州八怪”的出现“说偶然也是偶然,但偶然源于必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扬州八怪”怪在何处?请结合文本从“做人”和“为艺”两个方面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扬州八怪的为人为艺,有人赞美,认为他们是“艺坛严寒肃杀的季节里,无法避免”的“春雷”,而有人认为他们标新立异,有类于当今社会上炒作自己的哗众取宠之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结合文章,给出自己的见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朝鲜、韩国发生炮击事件后,西方一些媒体认为,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朝鲜都处于下风,朝鲜不应该班门弄斧,和韩国以硬碰硬。
    B.清代著名学者汪月桢的学术著作《月日考》,以史书卷次为顺序,逐卷逐条,不胜其烦地将所有的干支纪日换算成月、日形式,详加考辨。
    C.北京奥运会上,曾有记者说这将是姚明最后一次代表中国参赛,没有想到一语成谶,再一次应力性骨折可能使姚明彻底告别国家队甚至蓝球事业。
    D.冯友兰先生曾在其八十岁华诞的庆贺宴会上说:“我虽然已经是老气横秋,但仍然要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勉励自己,为社会做贡献。”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谁能否认中国的经济不会受到华尔街风暴的影响呢?难道我们不应该迅速采取应对策略吗?
    B.众多明星的加盟成为《赤壁下》吸引观众追捧的卖点,首映4天半,以10147万票房和288万多观影人群,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
    C.尽管灾区各级财政都有困难,但还是积极筹借资金,采取发放补助等方式,提高灾区干部群众的经济状况,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
    D.中国人民解放军舰艇编队于亚丁湾当地时间6日凌晨抵达预定海域,开始执行护航任务,保护本国商船,使其免受海盗袭击。
◎ 新课标全国版高中语文2012最新高考信息卷(十)的第三部分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⑤①②④⑥③
    B.②④⑥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⑥③
    D.⑤①②③④⑥
  •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常根据其特点以动物之名名之,比如变色龙,指的是见风使舵的人;糊涂虫,指的是不明事理的人。下面的各种称呼指的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每条答案不得超过8个字。(任选两个作答)
    (1)孺子牛(2)癞蛤蟆(3)中山狼(4)应声虫(5)替罪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毕业的一个必备条件,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新闻系的系主任张小元认为大多数本科生很难发表真知灼见,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大量复制、粘贴,等于把学生往剽窃上赶。因此,毕业论文不仅学生写起来痛苦,社会又指责论文太水,与其面对这种尴尬局面,不如放弃。此举得到许多网友的响应,他们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早就该废除。但川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放认为,理工类专业的论文大多是实验性研究,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训练等都是很重要的锻炼过程,是绝对不能取消的。
      材料二西华大学校长孙卫国认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可以让毕业生们梳理一下4年所学,它和研究型论文不同,要求不高,关键看学生在思维能力上有否创新。而且目前存在的一些本科生抄袭论文的现象是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和本科生论文本身是否有存在价值是两个问题,不能因为有些论文东拼西凑就取消毕业论文,这就相当于不能因为大学考试有作弊现象而取消大学所有的考试一样。也有网友认为不写论文,换成在媒体上发稿,要造假的还是一样造假,而且可能更容易。
      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韩国《文化日报》报道,韩国的大学教授们选出了“反求诸己”这个成语,作为对韩国社会期许的代表性词语。“反求诸已”出自于《孟子公孙丑》,意指“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它的上下文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要求:请以“反求诸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