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三单元第九节 说“木叶”(必修5)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袅(niǎo) 得鱼忘(shuān) 朗(shū) 翩起舞(piān)
    B.皎(jiǎo) 窸窸窣(suō) 绿(hè) 缠绵悱恻(fěicè)
    C.灼(zhuó) 四处漂(bó) 及(chù) 空气湿(rùn)
    D.寒(zhān) 冉升起(rǎn) 清(qī) 笑声朗(shuǎng)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干燥 传颂诗文 钢锭 天高地厚
    B.精采 语言洗练 桅杆 随心所欲
    C.钟爱 精巧无比 启发 精神饱满
    D.典形 无人问津 联想 月白风清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
    (2)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_______的形象。
    (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_______,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A.启示 钟爱 奥秘
    B.启发 钟爱  奥妙
    C.启发 喜爱 奥秘
    D.启示 喜爱 奥妙
◎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三单元第九节 说“木叶”(必修5)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C.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D.中学生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常常自以为确凿无误,一经老师点拨,方知大谬不然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不但“木”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B.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潜在的更为普遍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
    C.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
    D.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的鲜明形象。
  • 填入下面语段画线处连贯、恰当的语句是
    [     ]
      ________。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强的气质。书能使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
    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
    B.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
    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
    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
◎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三单元第九节 说“木叶”(必修5)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计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B.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C.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D.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1.下列关于“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其实就是说诗歌语言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B.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故意不让人察觉。
    C.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是暗示性语言的创造者,没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就没有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D.具有暗示性语言的诗歌往往给人以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感觉。
    2.对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代替“树叶”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是(     )
    A.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B.用“树叶”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C.“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
    D.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树叶”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
    3.对这段文字主要内容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说明了“木叶”与“树叶”的本质区别。
    B.这段文字说明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启发性的特点。
    C.这段文字说明了诗歌语言应力求做到丰富多彩。
    D.这段文字说明了诗歌具有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读者的特点。
    4.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与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以“木叶”和“树叶”为例,说明了诗歌语言的特征。
    B.文中“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中的“筌”喻指诗歌的语言。
    C.文中引用周邦彦《满庭芳》中的诗句,意在说明“树叶”与“木叶”在诗中的意象效果不同。
    D.这段文字中表现了作者厚“木叶”而薄“树叶”的思想倾向。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林庚:林间学者的诗人情怀
    曾华锋
      当倦鸟归林,暮云合璧时,在燕南园树影婆娑的林中小路,时常可见一位清癯的老者在蹀躞漫步。他就是闻名遐迩的“诗人学者”、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林庚,这条路他已经走了52年。
      “以前晚上还能到未名湖边散步,现在只能在这里走走了。”林庚先生有点感伤地对记者说。岁月不饶人,已经92岁的他疾病缠身。“我听力不好,又患有白内障,看书很吃力。手也发颤,几乎不能写字。上半年大病一场,现在正在恢复中。”
      林庚的年龄与新诗的年龄相仿,他的一生和诗联系在一起,是诗意的一生。1935年,他发表论文《诗的韵律》,“在追求韵律的声浪已因此路不通而消歇”的诗坛上,重新提倡创造新诗的“新的韵律”。1933年至1936年,他先后出版了自由诗诗集《夜》《春野的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名动诗坛。
      说起新诗的写作,林庚的话开始多起来:“我的写作先是从旧诗词开始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旧诗词已经不适合表达现代的生活和情感。1931年,我便从旧诗词写作转入新诗写作。在新诗写作上我没有受到谁的影响,也不属于什么流派。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流派,我认为是浪漫主义流派。诗歌流派从总体来看,只能分为两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如果再细分,就是一些小流派了。通常所说的现实主义是小说的流派,讲究细节真实,诗如果太讲求细节就成散文了。所谓流派,就是在没有大路走的情况下,找小路、新路走,然后希望将小路能变成康庄大路。如果新路越走越窄,最后就只有放弃。”
      “写作和教学您更看重哪个?”记者问。“我曾经说过,教书为业,心在创作。我先是诗人,后是教授。我在研究唐诗的时候,就在想着新诗。我写的《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一书,好几篇就是从《唐诗综论》中起出的,我经常在想怎样才能使新诗像唐诗一样辉煌。”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是一个万马奔腾、千帆竞发的大.舞台,但“现在诗坛萎靡不振,公开发表诗歌的报纸杂志寥寥无几,知名的诗人像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食指进了昌平精神病医院、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妻后自杀,当代的诗歌是不是已濒临绝境?”记者问。
      林庚沉吟一会说:“当代诗歌路子不对。诗人们想走一条新路,但走错了,结果越走越窄。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它需要从日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诗歌包括句式、语法、词汇。句式是基础,现在连基础都没建立起来,更别谈最重要的诗化。”
      林庚与季羡林、吴组缃、李长之在早年并称为“四剑客”,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为“北大中文四老”。北大教授葛晓音曾以“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来概括林庚的学术道路。林庚在学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研究中国文学史,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留给了后人“太阳般明朗的形象”。
      林庚对盛唐诗歌情有独钟,“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是他拈出的两个极为传神、深入骨髓的概念,不但在当时产生了强烈反响,在今天也具有积极影响。“当唐诗上升到它的高潮,一切就都表现为开朗的、解放的,唐人的生活实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为它的骨干。”林庚说,“少年没有苦闷吗?春天没有悲伤吗?然而那到底是少年的,春天的。”
      林庚用诗人独特的眼光和艺术感悟撰写了《中国文学史》。在序中,朱自清先生说:“他将文学的发展看做是有生机的,由童年而少年而中年而老年;然而文学不止一生,中国文学是可以再生的,他所以用‘文艺曙光’这一章结束了全书。”“著者是诗人,所以不免一方面特别看重文学,一方面更特别看重诗;但是他的书是一贯的。”这本书后来又增编成《中国文学简史》,被一些高校作为教材,至今流传。
      林庚讲课很有风采。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吴福辉曾陶醉于他在讲坛上“忘情地长吟诗词,一黑板一黑板的漂亮书法”。北大中文系教授董学文说:“当年我在读本科的时候,就有游国恩、王力、林庚等大学者给我们上基础课,大师引我入门,大师们的教诲影响了我一生。”
      孔子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中文系四老中的三位相继仙去,唯林庚硕果仅存。他对学术的研究无止境,90岁华诞时,送给来宾的礼物是刚出版的新著——《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空间的驰想》。“我这两本书的出版,只想说明:我还在工作。”
      在采访结束时,林庚幽默地说“答卷完毕”。之后,他用颤动的手一笔一画地写下风清骨峻的八个字:“盛唐气象少年精神”。
      暮色降临,窗外迷离一片。记者忽忆起林庚早年的诗《朦胧》:常听见有小孩的脚步声向我跑来/中止于一霎突然的寂寞里/春天如水的幽明/遂有一切之倒影//薄暮朦胧处/两排绿树下的路上/是有个不可知的希望在飞吗/是的,有一只黑色的蜻蜓/飞入冥冥的草中了。
    1.本文开头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林庚的一生是“诗意的一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是如何从诗人和学者的角度介绍林庚先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