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一课训练检测案(十一)(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密(zhěn) 喝(yāo) (shuì) 透(qìn)
    B.繁(yǎn) 养(sì) (shān) (yáo)
    C.吟(shēn) 褛(lán) 水门(dīng) (lóu)
    D.油(kāi) 睡(kē) 待(nuè) 着(līng)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拷惆 籼米 莴苣 见机
    B.玄色 噩梦 裸体 胆却
    C.惩戒 欺侮 欧打 搽粉
    D.咳嗽 贿赂 难堪 迟钝
  •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1)东洋婆望了一会儿,也许是她不喜欢这种不文明的殴打,也许是她要介绍一种更合理的______方法,走近身来,揪住小福子的耳朵……
    (2)她们嘈杂起来,有的在公共自来水龙头边舀水,有的用断了齿的木梳梳掉_______地粘在头发里的棉絮……
    (3)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______也已经不存在了!
    A.惩罚 执拗 温情
    B.惩罚 执著  感情
    C.惩戒 执拗 温情
    D.惩戒 执著 感情
◎ 201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一课训练检测案(十一)(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
    B.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C.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所以,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
    D.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同学们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提高。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就好像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
    B.老乡!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
    C.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等……
  •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端午节
    振鹏
      “明天不准停工。”
      这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在下午将要放工的时候,C厂一间机器隆隆的屋子外面,庄严的写字间的对面墙上——叫工人抬头发抖的布告处,张贴了这样一张新的布告。
      悲鸣的汽笛第三次拉放之后,这些流血冒汗的动物(从他们的生活状况上着想,根本就不能说是“人”)都陆续从花絮飞舞、浊气蒸发的车间(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没精打采,很狼狈地走出。出了车间,首先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就是厂主方新贴的赫赫布告,在“不准停工”的字样之前,放工的伴侣们都不知不觉地呆立着,一些教育权在先天就被褫夺了的工人,张望了一会儿不觉就一致发出懒人“又是什么”的疑问,少数略微认得几个字的看后,即垂头丧气地发出了微微的叹息,从幽怨不平的叹息声中,可以听出“明天——不准停——工”的断句。去看亲友、打牌、玩耍、休息的幻想和计划,都在这“明天——不准停——工”的断续声中化为轻烟——飘渺了而不可触摸了。
      “呜——”早晨第一次的汽笛响了,提了饭篮,拿了衣包,一个个工人依然照例陆续走进那数千劳动者的总压榨机关内去拼滴血汗。花絮依旧飞舞着,浊气依旧蒸发着,机器依旧转动着……这正是“不准停”的“明天”——旧历端午节。
      又是汽笛一声,上午十二时放工的信号悲鸣了。
      车间里的机器,不停地转动,花絮不停地飞舞,工人们在车轮转动花絮飞舞中,各自拿了饭篮,在机器旁的气管中吸取那黄色的带有强性锈质的蒸汽水,将饭泡热,用他们的午餐。花絮不时地落入碗内,随之就进了他们的口腔;纱头不时地断脱;饭碗便时常离开手而去从事工作。——这是每日的经常情形;不过在今天,车间似乎是处在一种异样的哀怨、悲愤、沉闷、凄惨的气氛里。
      沉默着……只有机器转动声……
      一张字数较多的公告,又出现在黑色的魔鬼似的牌子上了:
      “王阿三、张小毛、李定国、胡小妹、余国香、朱长富、卫炳生、刘阿桂、张翠芝等九人,不服命令,擅自停工,着即开除,以警将来,此布。”
      第三次汽笛呜咽了,工人们机械似的又走出车间,拥挤到黑牌子旁边张望。
      只有“唉……唉……”“王阿三、张小毛……开除了“开除了九个”的低微叹息声,在死的沉默中颤动着……
      一切依然继续着——飞絮的白花,出门时严密的搜索,疲乏躯体的挣扎……(有删改)
    1.写出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厂主方新贴的赫赫布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飘渺了而不可触摸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描写工厂汽笛,这些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几次出现工人去看“布告”,关于“布告”在文中也有不同的说法,请找出一两处,试分析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以“端午节”为题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第四单元第十一课训练检测案(十一)(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高堂在上
    王延辉
      ①去冬至今冬,在乡下呆了一年。不得近侍母亲,只匆忙回家望过几番,除此惟于梦中相见相慰。而梦有吉凶,便吉梦怕反,凶梦疑真,好梦坏梦,总难释怀。就常寄钱寄药,常寄语。但内心总难消停。
      ②从乡下返回不几日,速速接了母亲来。母亲已近八十岁,脸面上倒无多大变化,只是腿脚更加不利索,反应愈发迟钝。母亲老了。我的心掠过一阵悲凉。
      ③母亲一辈子生了九个孩子,活了我们姊妹兄弟七个。如此不停地辛勤劳作,晚年就见了后果,尤其以肾为甚。搀母亲去卫生间时,母亲怕摔倒,总用一只手将我的手腕攥得极紧。便想起那年我患“百日咳”,咳得一张脸成了大头娃娃,是母亲背着我往来医院,两只小脚颠簸着母子一百多斤。那时,母亲总用手将我勒得极紧,怕摔着我。
      ④如果母亲一时走不及,就得拿便盆来接尿。执盆片刻,又想象儿时让母亲把尿的情景——母亲现在再也无法在儿子面前讳忌自己的身体了。人生果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吗?
      ⑤为母亲备水送药之际,常想起有次放假回家,陪母亲去医院。一路上母亲直说有个女医生对她如何如何好,去了一定找她看。不料,到了医院,母亲的微笑却遭到了一脸的冷漠。当时,我简直不敢直视母亲的尴尬,只一个心思地想杀了那个女医生。如今想想,人家也没大错,也许人家对每个患者都有意无意地很和蔼很冷漠,也许这要看情绪。那位女医生,若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给病人一个笑脸,该是何等的功德无量,尤其对母亲这样一个不忘别人半点好意的人。
      ⑥二十年前来济南就职,家离车站太远,母亲只送我出家门。但在那之后的许多日子里,母亲则总站在那个位置上,盼我想我,恨不能我一步就能站到她的面前。如今,目睹母亲日渐衰老,想到母亲将永远走出家门的那一天,想到那时盼母想母的位置只能划在心里,所有的劳顿疲累遂全如轻烟散尽。
      ⑦传说罗贯中作《三国演义》,某天写得正上劲,其母送饭,见他无暇回顾,就把饭搁在一边悄悄离开了。母亲去世后,他每忆及此事,辄悔恨难消,自责一生一世愧对母亲,并把此心情写进了《三国演义》的后记。初听这个传说时还年轻,品不出滋味儿。如今,才算体味了个中的悲苦。于是,我时时提醒自己:不管你做的是何等锦绣文章,与母亲之于你的创造相比,都一钱不值。那么,为了母亲,你当在任何时候放下所有的事。否则,你定将悔恨终生。
    1.文章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第③自然段中回忆自己小时候生病,母亲背着自己去医院的情景,采用什么叙述方法?请分析这种叙述方法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第⑤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不管你做的是何等锦绣文章,与母亲之于你的创造相比,都一钱不值”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扩写句子,使之更加生动、形象。
    每到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带工就用他们的嘴巴去游说同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相约上海》用欢快的歌舞、款款的深情,________;《江河情缘》通过多瑙河与长江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世界共襄》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诚祝愿。
    (1)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入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A.描写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真实故事
    B.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
    C.吹响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时代号角
    D.勾勒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美妙景象
  •   《包身工》一课中,作者运用的细节描写十分突出,请你也运用细节描写写个片段,可以描写环境,也可以描写人物。(30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