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1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时2)(必修5)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幕(wéi) (jī) 起(qiào) 首以盼(qiáo)
    B.怨(mán) (shǔn) 门(xià) 高楼大(xià)
    C.点(zhuì) 学(chuò) 色(jiǎo) 凤毛麟(jiǎo)
    D.窿(qióng) 育(bǔ) (kǎn) 直栏横(jiàn)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如鸟斯革 回廊抱厦 额枋梁架 暄宾夺主
    B.宫殿庙宇 直言不违 和颜悦色 随声附和
    C.砖石墁地 繁文缛节 高潮迭起 叠床架屋
    D.招摇装骗 梳妆打扮 世外桃源 桃园结义
◎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1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时2)(必修5)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出于对北极地区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长期考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决定在斯瓦尔巴违德群岛建立中国伊力特·沫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
    B.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将会大大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载货量和乘客人数,进一步缓解京沪间的交通运输压力。
    C.一架载有228人的法航空客A330起飞不久后与地面失去联系。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客机上航速测量仪出现故障引起的。
    D.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而且决定着世界的未来。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粱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
    1.文章中说的建筑“词汇”指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
    A.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各不相同,它完全取决于某一建筑大师的设计理念。
    B.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建筑形式,原本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
    C.中国建筑往往是用木结构形式,而西方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说明这两种建筑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D.为了更好地说明建筑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作者巧妙地用语言和文学打比方。
    E.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与文艺复兴时代窗子使用的“词汇”和“文法”完全不同,这证明各民族的建筑各 有其风格,本没有相通之处。
◎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1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时2)(必修5)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与西方的古建筑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着不同的情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中国的建筑是儒家文化的反映,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西方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中国人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的和庇,“仰视天文,俯察地理”,建筑讲究背靠大山、面对平川,体现了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西方人则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
      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的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的关系。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
      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上平面铺开,体现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宋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的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追求个性化,形成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庄严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的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西方建筑美的构形其实就是几何形体,甚至于像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是呈现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消云散”时,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用实体形象演绎着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比较可看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的不同。 (节选自《品阅中西建筑艺术之美》)
    1.下列有关“集体美”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大型中国古代建筑是众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因此具有一种“集体美”。
    B.大型中国古代建筑是在地面平面铺开,空间格局具有封闭的群体的特征。
    C.北京明清宫殿规模巨大的建筑群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集体意识”。
    D.西方古代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不是“集体美”而是“个性美。”
    2.下面关于西方古代建筑比中国古代建筑坚固耐久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人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重视建筑的经久性;而中国人以新为贵。
    B.西方人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的第一和第二原则,中国注重“天人合一”。
    C.所选建材的质地不同:西方人将石材选作基本建材,而中国人选用木材。
    D.西方建筑追求个性化;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体现一种“集体”的美。
    3.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宗教神秘主义的结构是解释西方人对于古老建筑充满尊崇和敬意的唯一依据。
    B.西方人狂热崇拜神灵为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提供了优良的精神文化基础。
    C.如果说中国的古代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的古代建筑则占领着高空。
    D.西方园林绿化的自然物都呈现出整齐而有序的几何图案,既超脱又自然。
  •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36字以内) 
      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成巨大的“门”字形。象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津塔高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形设计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筑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这组建筑将于2010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