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度苏教版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cuán)聚 (qiāng)害 廿(niàn)七 自怨自(ài)
    B.什(shà)海 (máo) (chuàng) (qiè)而不舍
    C.江(zhǔ) (sù) (nà ) (biān) 时弊
    D.(zhí)拾 (rèn)席 (pì) 余音袅(niǎo)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焦躁 苍茫 蛰居 世外桃源
    B.慰籍 黏合 亦或 沧海一粟
    C.丰腴 掂念 雾霭 直截了当
    D.蓦地 迁徙 遨翔 毛骨悚然
  • 下列加粗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老舍先生的散文给人的感觉是:如茶余酒后的闲聊,是有趣味的闲聊,恰恰和当今一些沉湎于“纯文学”,孤芳自赏、远离大众的“美文”形成鲜明的对比。
    B.在山水游历中,柳宗元如饥似渴地寻觅着,发现着存在于自然中的真、善、美,以此实现自己所崇尚、所具有的完美人格的再现。
    C.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农耕社会,一大特点是安土重迁、固守本位。轻易不迁徙,背井离乡被视作不得已之举。
    D.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B.我读过一个父亲因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
    C.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D.灾区各级财政尽管都有困难,但还是积极筹措资金,采取发放补助等方式,改善灾区干部群众的经济状况,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
  • 以下各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意,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
    B.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C.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
    D.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 2011-2012学年度苏教版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以下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赋”这种文体,讲究文采和韵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宋代的赋进一步趋向散文化,如欧阳修的《秋声赋》。现代散文的“赋”是“赞”、“颂”之意,如峻青的《秋色赋》。
    C.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等,1951年因创作《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D.“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古文”是指先秦两汉的散文,韩愈大力提倡这种文体,以反对六朝以来浮艳颓靡的形式主义文风,他的《师说》、《马说》和《祭十二郎文》是流传千古的优秀散文。
  •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想北平》《我心归去》和《前方》三篇文章虽然都是写对“家”的思念,但侧重点各不相同,相对而言,后两篇重哲理思考,《想北平》重描摹抒情。
    B.《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之所以最终流连于西山而不欲归,不仅仅是因为西山的高峻峭拔,更是因为西山的卓尔不群和作者虽受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精神相契合。
    C.《我心归去》中有许多生动的细节,如“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夸张地表现了作者在极度孤独的情况下研究吊灯次数多得数不清了。
    D.《前方》中最后说“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这里的“家”是指人的精神归宿,“无边的旷野”指人没有精神归宿。
  • 以下各项中加粗字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横渡)江河——(没有)贵无贱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困惑)矣——(即使)一毫而莫取
    C.其曲(合于)规——则天地(竟然)不能以一瞬
    D.梦亦同(情趣)——(这)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马之千里者
    ②而今安在哉
    ③不拘于时
    ④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月出于东山之上
    ⑦固一世之雄也
    ⑧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⑨何为其然也
    A.①⑤/ ②⑨ /③/ ④⑦ /⑥⑧
    B.①⑤/ ②⑨ /③④/ ⑥⑧/ ⑦
    C.①②⑨/ ③④/⑥⑧/⑤/⑦
    D.①②⑤ /③④ /⑥⑧ /⑦ /⑨
  • 以下各项加粗字词类活用不属于同类的一项是
    [     ]
    A.与其徒上高山——顺流而
    B.学而大遗——益圣
    C.粪土当年万户侯——始指
    D.襟危坐——幽壑之潜蛟
◎ 2011-2012学年度苏教版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根据下列语段的描述,请把后面的诗句分别填入语段中的空白处,做到前后语意一致。
      流浪天下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侘傺而归,以家自慰,“___________”(1)。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_____________”(2)。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____________”(3)。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誓归田园,“___________”(4)。——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③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 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依次填入文中(1)-(4)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则草而坐——披:分开
    B.攀援而登,箕踞而——遨:游览,这里指观赏。
    C.萦青缭白,外与天——际:边界,边际。
    D.心凝形,与万化冥合——释:解除束缚。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指代对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其:那些,指空闲的日子。
    B.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所穷——其:作者本人。
    C.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西山。
    D.故为文以志——之:宴游西山这件事。
    3.下列不属于描写登西山所见“怪特”景色的一项是(     )
    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B.若垤若穴,尺寸千里
    C.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D.高下之势,岈然洼然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始得”为线索,将作者情绪与自然景象相融合,使文章形神具备。
    B.西山之游使作者获得精神慰藉,懂得游“未始游”之地是真正的游历。
    C.选用精当词语将西山所见的幽泉怪石、浩然气韵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来。
    D.作者先写游众山时的感受,意在衬托西山之游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
  • 文言文翻译。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肱: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句默写。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山 的 呼 唤
    琼 瑶
      (1)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2)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神奇与旖旎。
      (3)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风声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
      (4)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5)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6)那山高达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7)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8)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你身边所有的一切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9)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的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来吧!来吧!来吧!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来吧!来吧!来吧!”
      (10) 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
      注:琼瑶,原名陈吉,湖南衡阳人,生于1938年,1949年离开大陆,本文作于1970年5月17日。
    1.“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在本文中,“山”具体是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第(3)段,结合语境并联系文段内容,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
      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9)段中划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可以从修辞手法、句式特点等角度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标题是“山的呼唤”,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有“总听到那山的呼唤”,请联系全文理解“山的呼唤”的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