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09年人教版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ɡě) (qǐ) 子洲(jú) (fán)南
    B.音(qióng) (è)飞舟 岁月(chóu) 秦以利晋(què)
    C.佝偻(gōulǒu) (xìnɡ) 秋风(jìng) 而出(zhuì)
    D.(yī)沦 (zhú) (jiào) (sù)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08奥运会运动员入场时,一直在旁边蹦蹦跳跳欢呼雀跃的白衣MM们,连续推波助澜了两个小时,她们穿的可是3厘米的高跟鞋,真难为了她们。
    B.这个青年画家风华正茂,才华出众,朝气蓬勃,在画社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对此不以为然,而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国家寻找丰富的矿藏。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与其他运动是不一样的,教练员需要不断摸索,中国队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理想的配合。
    B.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部分地区出现了奶农卖奶难,生鲜奶滞销等影响奶业生产的问题,政府必须采取相关措施防止这类问题不再发生。
    C.近日,中国民众呼吁“抵制家乐福”“抵制法国货”,是由于个别法国人支持达赖分裂主义势力、奥运圣火在巴黎受阻等造成的。
    D.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将于10月26日正式启动。全国学生将坚持每天长跑。我省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每天跑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至少2000米以上。
  • 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句诗形象地表现了事物间普遍存在的相对关系)
    B.“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思是:(这一切)激起思绪万端,试问广阔的宇宙无垠的大地,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C.“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意思是:同来的许多同志曾在这一带聚会。游览,诗人回忆往昔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D.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死水”可以象征20世纪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旧中国的社会现实)
  • 对下列句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且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B.又欲其西封——肆:扩张
    C.朝而夕设版焉——济:成功
    D.若不秦,将焉取之——阙:侵损
◎ 2008-2009年人教版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马之千里者
    B.是寡人之过也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何陋之有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秋的中国含义
      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
      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愈行愈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专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思乡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弯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梦想;中秋,也是游走异国的海外赤子们遥望祖国的时刻……
      要将传统中秋佳节“升格”,就要改变当前节日商业文化中的落后与庸像,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当然,中秋佳节并不排斥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它们完全可以增添传统节日的时尚元素,让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更多一些时代色彩。
      顺便说一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可传承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
      在已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流行在内蒙古的马头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中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些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
      其实在这些差距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节悼念爱国先人,重阳节登高敬老……为这些节日申遗,其实就是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报评定机制也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各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日本、韩国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类似民间文化保护法,个中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往大里说,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化国度所持有的不凡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身份证。
      中秋的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到今天,我们对历史文化遗存,当然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份呵护。摘自《中国新闻周刊》总第245期,相关链接:国务院2007年12月16日公布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的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把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假日增设为法定节日,各自放假一天。)
    1.下列对“中秋的中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把中秋节与西方的“洋节”区分开来,使之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色。
    B.剔除中秋文化中的商业文化,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
    C.通过中秋“申遗”活动,在全社会重塑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敬畏与呵护之心。
    D.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对中秋文化的本质与功能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2.对于如何“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要在弘扬和传承时了解所有节日所蕴含的“和文化”传统文化本质。
    B.在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中增添一些时尚元素,让传统节日更多体现一些时代色彩。
    C.重视这些民间节日,国家和民族要增加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
    D.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3.对于国务院出台的增加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这一做法的意义,结合文章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是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民意作出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表现,更是对祖先文化的高度重视
    B.中国政府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与日、韩等国有一定差距,但如今这一状况正在改变。
    C.中国人由早先的愈行愈远,对自己民族的节日根本不重视,转变为怀着一份敬畏与呵护之心去留存民族这些独特的文化记忆。
    D.有利于去除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在重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建构。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耶非耶?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耶非耶?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归焉——盍:何不
    B.伯夷、叔齐马而谏——叩:通“扣”,拉住
    C.及父,叔齐让伯夷——卒:士兵
    D.人之肉,暴戾恣睢——肝:当作肝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国人立中子/吾还也
    B.遂饿死首阳山/以其无礼
    C.及饿死,作歌/焉置土石
    D.积仁洁行如此饿死/因人之力敝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就征讨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不“孝”不“仁”,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  
    C.颜渊敏而好学,厌烦吃糟糠之食,竟以寿终。
    D.作者认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

  • 翻译《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句子。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这首《早梅》,回答问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古诗有很多类别。从题材看,可分为山水田园、边塞军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等。从这一角度看,《早梅》应属________________诗。
    (2)下列判断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对比的手法,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
    B.“一枝梅”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C.“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是从正面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
    D.全诗突出了早梅傲然独立的个性,并隐匿着作者的影子,蕴含十分丰富。
    (3)写“梅”的诗很多,这首诗扣住了一个“早”字,显示了自己的特色。联系全诗,简析这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8-2009年人教版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②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
    ③我打江南走过,_______________。
    ④岁岁重阳,今又重阳,_______________。
    ⑤《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__________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__________所作。
  • 阅读《我们在十七岁时干些什么》,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们在十七岁时干些什么
    舒婷
      17岁,有个共同点,就是每天在镜子前,龇牙咧嘴挤压青春痘。
      儿子现在的班级成立文学社,众同仁在冥思苦想给班刊命名时,盯着社长硕果累累的苞谷脸,豁然贯通,遂一致同意叫“青春痘”。社长即儿子,一任而已,其伟大使命莫非就是贡献脸上的那张“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样板?
      他老爸17岁时,引为己任的是作家使命感,社长交椅一坐好几年,几至坐穿。文学自是圣殿一般,班刊非“采贝”即“鼓浪”,满纸豪言壮语。脸上火力更足,未有“珊拉娜”洗痘水、敷痘霜之类济世良方,常常这瘤那瘤叠罗汉,冒冒尖尖,岌岌可危。至今太阳穴两旁还赫然留有遗迹,雨天可存好几盅水哩。
      我17岁时下了乡,水清风净滋润,缺鱼少肉没有油脂浪费在脸上。偶尔鼻尖眉头爆出一两颗信号弹,便忧心如焚,有男知青来串门,将刘海儿拉来拨去设法遮丑。就着油灯读名著,唱“外国民歌两首”,抄古今中外格言,写华丽动情的信。技痒时诌几行诗,随着手抄本四处乱飞,没有刊名,捞不到社长当,时时提心吊胆。
      17岁,儿子不叠被不整理书桌,更不洗衣服和臭袜子,喊泡茶来饭盛好,鞋要自选衣要名牌,每月上一次发廊,整天问有什么好吃的,惟一自己动手的只有开冰箱和打电脑游戏。不过,长途旅行时他是家中的全劳力,因为老爹老妈的颈椎、腰椎、肩周关节遭岁月风化,儿子便手提肩扛,嘴里咬着自己的机票和身份证。同学中有“月薪、周薪”的,儿子领“日薪”,从未超支略有节余。压岁钱、奖金(提琴或作文比赛所得)或生日红包统统自觉上缴,尚无经济头脑不懂回扣。
      他老爸17的上半岁紧锣密鼓地打拼,准备上中文系。屁股和膝头的补丁厚如烙饼,而且颜色迥异。海外频频寄来的进口布料、纯毛衣服,窝赃般地压在箱底发霉虫生蛀。他身任学生会副主席、团委书记、对敌斗争积极分子兼足球队长,该足球队转战全省没有失过一个球,遂去大连参加全国少年足球比赛度过17岁生日。下半岁碰上文化大革命,忙着写大字报、贴标语,早请示晚汇报,被抄家和去串联。绘画学3个月,小提琴练半年,饭不会做衣服不会洗,直到两年后去插队。
      我17岁体重只有42公斤,要挑50公斤的谷担,摸田、育秧、割稻,学一样哭一场。自留地里栽菜秧子,不长叶子只生虫,幸亏种番薯倒是光长叶子,便不绝采来炒着吃。跟着新华字典每天学5个生字,翻英汉读物,背唐宋诗词,做大学梦。腋下夹一本禁书,到各知青点去投桃报李,换来各种意外的惊喜。衣裳、头发每日一洗,抽屉、衣箱纹丝不乱,学会用二两肉、一板豆腐、几棵芥菜做一桌佳肴。和伙伴过中秋节,然后佯醉,为了不必到结霜的小河边刷碗。
      17岁的儿子崇拜贝克汉姆、谢霆锋和麦当劳。小时候口必称郑渊洁,从未仰视过老爸老妈,称班主任“凡姐”,直呼物理老师“阿弟”,说班上男生都叫女朋友“老婆”。趁机追问儿子有没有拍拖?答:还没有那么畅销。上网聊天,打又臭又长的电话,时而卷着舌头说两句英语。从幼儿园开始,音乐小学、音乐中学、小提琴专业浸泡10年,一打开私房音响,还是张信哲和王菲。功课百忙之中,不忘见缝插针频频跟电视机接吻,因近视已达750度,不肯戴眼镜。
      17岁时,他老爸开始写小说,至今没得发表;再写诗,发表以后除了他的老娘将《诗刊》放在菜篮里向左邻右舍显宝外,似无追星女青年;改写寓言、随笔、科幻小说,书出得薄薄的,反响也是小小的。喜欢马雅可夫斯基、雷锋、贝多芬、郭小川,其中没有我。有心栽花无心插柳,而今所出版的书大多是数十万字一本的诗歌理论,这是后话。
      17岁时我梦想的是一斤膨体纱毛线,可以打件时髦的套衫;一柜满满大部头小说,最后是卷了边,发了黄,略有破损,这样的书才好看;梦想不用向队长赔笑脸,不必上大队部去送礼,也无需走县城“四个面向办公室”找关系,忽然一纸通知书便腾云驾雾进了大学。猛听一声吆喝:“翻谷咯!”震醒过来,还在晒场边打盹。
      从未想过成为一名作家或诗人,更不懂得梦想当母亲。
      咳,17岁!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1)社长即儿子,一任而已,其伟大使命莫非就是贡献脸上的那张“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样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课百忙之中,不忘见缝插针频频跟电视机接吻,因近视已达750度,不肯戴眼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1题中的两句话以及文中其他类似的语句,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概括两代人17岁时各自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下文空缺处填上相关的句子,使前后文意贯通,构成排比句。
      生活是一本教科书。在这本书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我学会了坚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活这本书的引导下、启示下,我不断地成长、成熟。感谢生活!
  • “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请阅读下列语段,将言外之意写在横线上。
      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门采尔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东家长,西家短”,“家人”,“家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家给人的感觉是多么温暖,可有时家给人的感觉却又是那么复杂。身为家庭成员的你,对家一定有一番特殊的感受吧?还记得妈妈的那双茧手吗?还记得父亲的背影吗?还记得……其实,家的含义好丰富啊,我们的宿舍是家,我们的班级是家,我们的祖国是家,我们的地球更是全人类的家啊!
      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