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语文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一)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简繁字争论的几个问题
      简体字与繁体字孰优孰劣?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作为信息载体的汉字,在使用中,必须经过认读和书写两个互相衔接的过程。使用者在这两个过程中的要求是矛盾的。认读时要求信息量大、区别度高,也就是繁比简好;书写时却要求迅速、便捷,也就是简比繁好。最优化的办法是寻找一个简繁适度的造型。有人说,现在都用计算机了,书写不怕繁难。首先,汉字真的不需要写了吗?其次,当汉字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笔画到了18画以上,5号宋体的笔形已经难以辨识,更不用说做注的小5号字体了。优劣互补,衡量利弊,孰留孰废,可以一刀切吗?
      简繁字之间存在一对多的情况,有人要求恢复一批繁体字,为什么不赶紧去做?汉字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恢复几组繁体字,专业领域内的人士恐怕认为只是一种修修补补,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而在我国教育普及还没有完全到位,人民的汉字素质还不很理想的情况下,会在普及层面上引起什么波动,是很难预料的。至于计算机简繁字自动转换产生的问题,也不都是简化字本身的问题,很多是可以通过扩充和修改词库、设计更多的自动转换技术来解决的,并不会过多地影响海峡两岸的沟通。
      照这样说,汉字规范就不能改动吗?规范汉字要不断修订。因为社会在变化,用字必然有变化。新地名的产生、新科技概念命名等都有用字问题。但是,在处理一些问题、对某些已经规定的事情做个别调整时,最忌在没有全面研究的基础上,灵机一动,想到什么就改动什么,结果常常是改了这里,那里又显露出问题,人们把这种缺乏总体规划的个别改动称为“添乱”。例如一对多的问题,对群众的意见不能置若罔闻,但为了避免“添乱”,应当考虑到全民的需要,应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统一改动。这样做,并不是有意违背汉字的科学性,而是避免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产生新的矛盾,造成社会的波动。
      有人提出“识繁写简”,是否可行?提出“识繁写简”这个口号意义不大,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识繁写简”在专业层面实际上已经实现了,高等院校学习历史、古汉语的学生由于专业需要必须读55年以前的书和港澳台的书,也要读古书,识繁是必然的,无须再提。第二,在基础教育层面,我不赞成这样的口号,现在的孩子们负担已经很重了,学习简化字不影响他们阅读现代书籍,他们长大了自然会认识繁体字,何必那么早去“识繁”?(选自王宁《从汉字改革史看“简繁之争”》,有删改)
    1.对“简繁字争论”中的几个问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简体字与繁体字互有优劣,所以,在还存在书写的前提下,就必须想办法寻找一个简繁适度的造型。
    B.简体字与繁体字孰留孰废,需要辩证地认识简体字与繁体字孰优孰劣,绝不可搞一刀切。
    C.规范汉字要不断修订,主要是因为社会在变化,特别是新地名的产生、新科技概念命名等都有用字问题。
    D.作者认为提出“识繁写简”没必要,因为“识繁写简”在专业层面实际上已经实现了,一些人在工作、学习时就需要读古书。
    2.下列关于不急着恢复一批繁体字的理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B.恢复几组繁体字,只是一种修修补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C.我国教育普及还没有完全到位,人民的汉字素质还不很理想。
    D.利用计算机更加先进的简繁字自动转换技术,不会影 响海峡两岸的沟通。
    3.下列理解与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字造型的繁简适度,是指汉字的理想造型,它具有书写迅速、便捷,信息量大,区别度高的特点,但是汉字认读和书写的矛盾决定了这种造型是不可能存在的。
    B.当前计算机简繁字自动转换会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是出现这样的问题不能被当做匆匆恢复一批繁体字的理由,况且这样的问题也不都是简化字本身的问题。
    C.在汉字修订这一问题上,如果考虑到全民的需要,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对汉字进行统一改动,就不会违背汉字的科学性。
    D.作者认为不应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出“识繁写简”的口号,因为现在的孩子负担已经很重了,而且他们长大了之后自然会认识繁体字。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吴元年召议礼仪,除中书考功博士。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 “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种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一日览牒,有青蛙立案上,鼎曰:“蛙非黎异乎?果异,止勿动。”蛙果勿动,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
      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寻进副使,徙晋王府右傅。坐累左迁,复授王府参军,召为刑部主事。
      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帝闻,悼惜,命葬之黄羊川,立祠,以所食俸给其家。(选自《明史》,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愈镇江西,延见——数:多次
    B.帝遣御史之——廉:廉洁
    C.复以细烦御史——故:事情
    D.鼎欲官吏利弊——稽:考查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熊鼎政绩的一组是(     )
    ①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②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③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④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
    ⑤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友谅胁迫熊鼎投降,他不加理睬;皇帝要授予熊鼎官职,他不为所动,等到为母亲守孝期满,他才到了京城。
    B.当耿忠将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上奏皇帝后,在已经颁布大赦令的前提下,皇帝仍要派遣御史去查访,这引起熊鼎的不满,并极力进谏,最终使皇帝改变了决定。
    C.熊鼎治理台、温时,大力打击那些残暴凶恶的伪官悍将,使老百姓安居。他治理山东时,又采取郡县各备两份日历的办法来考查官吏。
    D.熊鼎担任岐宁卫经历后,却发觉敌寇是假投降,他没有打草惊蛇,而是将情况悄悄报告给了皇帝。虽然熊鼎事先已知此事,但到敌寇反叛后,他还是被敌寇杀害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八月
    章孝标
    徙倚仙居绕翠楼,分明宫漏静兼秋。
    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
    1.诗歌讲究炼字,“分明官漏静兼秋”中的“静”字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主人公的“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语文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一)的第二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________________,不能喻之于怀。(王羲之《兰亭集序》)
    (3)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__;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妈妈的银行存款
    凯瑟琳·福伯斯
      每星期六的晚上,妈妈都会坐在擦干净的饭桌前,皱着眉头处置爸爸小小的工资袋里的那点钱。
      钱分成好几摞。
      “这是付给房东的。”妈妈嘴里念叨着。
      “这是付给副食商店的。”又是一摞银币。
      “凯瑞恩的鞋要打个掌子。”妈妈又取出一个小银币。
      “老师说这星期我得买个本子。”我们孩子当中有人提出。
      妈妈脸色严肃地又拿出一个5分的镍币或一角银币放在一边。
      我们眼看着那钱堆变得越来越小。最后,爸爸总要说:“就这些了吧?”妈妈点点头,大家才可以靠在椅子背上松口气。妈妈会抬起头笑一笑,轻轻地说:“好,这就用不着上银行取钱了。”
      妈妈在银行里有存款,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我们都引以为荣。它给人一种暖呼呼的安全感。我们认识的人当中还没有一个在城里的银行有存款的。
      莱尔斯中学毕业后想上商学院。妈妈说:“好吧。”爸爸也点头表示同意。大家又急切地拉过椅子聚到桌子面前。我把那只漆着鲜艳颜色的盒子拿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妈妈面前。这就是我们的“小银行”。它和城里的大银行的不同之处在于有急需时就可以用这里面的钱。昆斯廷摔断胳膊请大夫时动用过,戴格玛得了重感冒,爸爸要买药的时候也用过。
      莱尔斯把上大学的各类花销--学费多少,书费多少,列了一张清单。妈妈对着那些写得清清楚楚的数字看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把小银行里的钱数出来,可是还不够。妈妈闭紧了嘴唇,轻声说:“最好不要动用大银行里的钱。”我们一致同意。
      莱尔斯提出:“夏天我到德伦的副食商店去干活。”妈妈对他赞赏地笑了一笑。她慢慢地写下了一个数字,加减了一番。爸爸很快地心算了一遍:“还不够。”他把烟斗从嘴里拿下来端详了好一会儿之后,说道:“我戒烟。”妈妈从桌子这边伸出手,无言地抚摸着爸爸的袖子,又写下了一个数字。我说:“我每星期五晚上到桑德曼家去看孩子。”“好。”妈妈说。
      大家一起出力干活,使得去大银行取钱的事一再拖延。这简直像游戏一样有趣。
      在罢工期,妈妈到克茹帕的面包房去帮忙,得到的报酬是一大袋快发霉的面包和咖啡蛋糕。妈妈说,新鲜面包对人并不太好,咖啡蛋糕在烤箱里再烤一下吃起来和新出炉的差不多。爸爸每天晚上到奶制品公司刷瓶子,老板说那里的发酸牛奶可以随便拿,妈妈把酸了的牛奶做成奶酪。最后,罢工结束了,爸爸又去上工了。那天妈妈的背似乎也比平时直了一点。
      她自豪地环顾着我们大家,说:“太好了,怎么样?我们又顶住了,没上大银行取钱。”
      后来,好像忽然之间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们一个个结了婚,离开了家。爸爸好像变矮了,妈妈的黄头发里也闪烁着根根白发。在那个时候,我们买下了那所小房子,爸爸开始领养老金。
      也在那个时候,我的第一篇小说被一家杂志接受了。收到支票的时候,我急忙跑到妈妈家里,把那张长长的绿色的纸条放在她膝盖上。我对她说:“这是给你的,放在你的存折上。”她把支票在手里捏了一会,说: “好。”眼睛里透着骄傲的神色。我说:“明天,你一定得拿到银行里去。”“你和我一起去好吗,凯瑟琳?”“我用不着去,妈妈。你瞧,我已经签上字把它落到您的户头上。只要交给银行营业员,他就存到您的账上了。”
      妈妈抬头看着我的时候,嘴上挂着一丝微笑。“哪里有什么存款,”她说,“我活了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进过银行的大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善意的欺骗”的故事,“我”家生活拮据,妈妈却一直骗家人说家里在银行有存款。
    B.妈妈在生活上的勤俭深深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莱尔斯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到副食店干活养家,爸爸也把烟戒了。
    C.事实上,“我”家在银行并没有存款,但妈妈的“谎话”让家人感到安慰,让家人在困境中总是对生活充满希望。
    D.这篇小说的故事很简单,但布局却很精巧,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妈妈的话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也让读者知道了真相。
    E.文中多次写到了妈妈的笑,不同的笑传达着不同的信息,文章最后一段的微笑说明妈妈为鼓励全家渡过难关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2)纵观全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赏析文中妈妈的形象。(不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的妈妈用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银行存款”一直“骗”着全家,你对此有何感受和想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编辑出版学研究目前多是从理论到理论、从观念到观念的演绎,重复太多,实感太少,空洞太多,创新难得一见,读者不忍卒读,长此以往,编辑出版学研究将难以持续。
    B.现在,人类每年消耗的资源量是生态系统提供给我们的资源量的120%,相当于每年20%的“本金”被消耗掉,“啃老本”导致生态系统江河日下,一泻千里
    C.“忧国不谋身”,其深意在于,一个人要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不为自己的利益而斤斤计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有故
    D.我喜欢玉,喜欢它的温润、温文尔雅,它就如谦谦君子一样不露锋芒,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 2011—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语文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一)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关于丰田公司全球召回有问题汽车却忽略中国大陆这一行为,我围质检部门“主动出击、主动作为”,中国消费者对此一致叫好。
    B.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C.3月24日,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发表讲话,对当前有关国家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造成平民伤亡深表关切,呼吁有关各方立即停火。
    D.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向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转变期间,不少学校正以具体的举措探求如何在过渡期促进素质教育质量,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注视着这些古典书籍,抚摸着它们厚实的脊梁,我能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撑起的时代魄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而它们又是那样宁静
    ②那么质朴、厚重,牵着我走向文字的源头
    ③一行行时长时短的句子,一页页时近时远的思绪
    ④这些源自第一张植物纤维构筑的纸片的灵感
    ⑤我不敢想象没有《诗经》、《楚辞》的时代叫什么先秦,没有唐诗宋词的时代算什么唐宋,没有小说的明清是什么样的明清
    ⑥在千百年漫长的时光中,抚慰着人类的精神与灵魂
    A.④⑥①⑤③②
    B.①⑤④⑥③②
    C.①⑤④②③⑥
    D.③②①⑤④⑥
  • 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前后两个分句的内容、句式互相对应,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
      我多么愿意住在这样的树林:在林间幽静的小径徘徊,看或枯或荣的草在夕阳下泛着柔柔的光,像长发飘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为下面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并就漫画的寓意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1)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抓螃蟹的渔民往往会携带一只头小肚子大的竹篓。捉到第一只螃蟹后,渔民会把它放进竹篓,将盖子盖严,以防螃蟹逃走。捉到第二只螃蟹以后,渔民把它放进篓里后,就不再盖盖子了。
      原来,当一只螃蟹独自关在篓里时,它就会依靠那有力的大钳子攀援而上,用劲顶开篓盖,从竹篓口逃逸。当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爬。但是,竹篓口很窄,只能允许一只蟹通过。于是,当一只螃蟹爬到竹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用那同样有力的大钳子钳住它,最终把它拖到底层,另一只强大的蟹则会踩着它往上爬。这种情况周而复始,没有一只螃蟹能够幸运地脱离牢笼。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自拟标题;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