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语文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胡适对提倡白话文、白话诗是作出了历史贡献的,但或许是因为矫枉过正,他却走到另一个极端,对格律诗采取了一棍子打死、彻底否定的态度。他提出,作诗要“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认为“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决不能容丰富的材料,28个字的绝句决不能写精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言、五言决不能委婉表达出高深的理想与复杂的感情”。他甚至把格律诗与小脚、太监等并列为中国陈腐文化。尽管新文化运动以来近百年的历史表明,在自由体新诗发展的同时,格律诗并没有被取代、被消灭,相反,经过曲折的发展过程,又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期。但是,当代还有些人认为,格律诗的基本形式、美学范式和表现形式,“已不适宜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和丰富的情思。”有人断言:“汉语诗歌的自由体对古代格律诗体的代替,是中外诗歌运动嬗变的一个历史性必然结果。”
      当然,五四运动以后,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在重视民族文化传统、反对摒弃格律诗的同时,又走到另一个极端,认为既然要作格律诗,就要“原汁原味”地固守规则,不能有丝毫变动。这种观点也延续到现在。2009年有一些人联名发布了一个反对诗词“声韵改革”的《宣言》,认为中华诗词学会倡导新声韵是“短视的改革,把媚俗附势当做与时俱进”,会“导致劣诗泛滥、伪诗横行”。他们坚持当今作格律诗,仍然必须固守七八百年前的平水韵,否则“传统诗歌创作的标准语言系统将不复存续,维系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基石将无法巩固,势必造成民族文化传统的断裂、破碎和消释”。还有些人提出要对平水韵“正名”和“保护”,以反对任何“离经叛道”。一些诗词刊物、集选、评奖等,也以“平水韵”为尺子决定作品的取舍。
      与上述两种观点不同,对格律诗主张既继承又发展的越来越多。近百年来,格律诗经过曲折发展已从复苏走向复兴,出现了一大批格律诗大家,他们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在毛泽东同志那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需要关注的一个看似奇怪其实并不奇怪的现象是:一些格律诗的反对者后来又成了坚定的支持者,像闻一多先生所说的“勒马回缰作旧诗”的人不在少数。60多年前,柳亚子曾经预言:“再过五十年,是不见得会有人再作旧诗的了。”然而他自己和他所领导的南社创作了不少为革命鼓与呼的格律体战斗诗篇。著名诗人臧克家自称是“两面派”,既作新诗又作格律诗,并认为:“声韵、格律,是定型的,应该遵守,但在某种情况(限制了思想、感情)下,也可以突破(李、杜等大诗人几乎都有出格之处)。也就是说,不以辞害意。”聂(绀弩)体诗,承古而不泥古,瓶旧而酒新,平中出奇,俗里见雅,信手拈来,随心流出,堪称现代格律诗既继承又创新的典范。中华诗词学会始终坚持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的方针,在声韵上提出“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主张,编发了新声韵表,是历史性的贡献。
    1.对胡适“对格律诗采取了一棍子打死、彻底否定的态度”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反对阅读格律诗,提倡阅读白话诗。
    B.反对写作格律诗,提倡写作白话诗。
    C.不准阅读格律诗,只准阅读白话诗。
    D.不准写作格律诗,只准写作白话诗。
    2.对格律诗的态度,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胡适认为格律诗是中国众多陈腐文化中的一种,它们就像小脚、太监那样,是封建主义和落后的表现。
    B.当代有些人认为自由体诗歌代替格律诗是诗歌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能再写作格律诗。
    C.五四运动后有些人认为现代人写作格律诗仍旧要按“平水韵”,否则就是“离经叛道”。
    D.对格律诗主张既继承又发展的人认为,写作格律诗既要遵守基本格律,也可以有突破。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一百多年来胡适等人反对写作格律诗,但是格律诗与自由诗一样获得了发展。
    B.反对写作格律诗与反对摒弃格律诗的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思维走向极端。
    C.在近现代格律诗大家中,毛泽东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诗词是格律诗发展中的一座高峰。
    D.“倡今知古、双轨并行”就是指现代人既可以写作自由体诗,又可以写作格律诗。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复鲁絮非书姚鼐絮非先生足下:相知恨少,晚遇先生,接其人,知为君子矣;读其文,非君子不能也。尝论古今才士,惟为古文者最少,苟为之必杰士也。况为之专且善如先生乎?
      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时其人,告语之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果日,如火,如金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鸪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渗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且夫阴阳刚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则品次亿万,以至于不可穷,万物生焉。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文之多变,亦若是已。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今夫野人孺子闻乐,以为声歌弦管之会尔;苟善乐者闻之,则五音十二律,必有一当,接于耳而分矣。夫论文者,岂异于是乎?宋朝欧阳、曾公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观先生之文,殆近于二公焉。抑人之学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陈理义必明当,布置取舍,繁简廉肉不失法,吐辞雅驯不芜而已。古今至此者,盖不数数得。然尚非文之至。文之至者通乎神明,人力不及施也。先生以为然乎?(节选自《惜抱轩文集》)
      【注释】①告语:一种文章的体例。②廉肉:肥瘦,此指文章的繁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人,知为君子矣——接:接触
    B.其时其人——值:遇到
    C.其音——讽:讽谏
    D.而偏胜可也——糅:夹杂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关于文章写作的观点的一组是(     )
    ①古今才士,惟为古文者最少,苟为之必杰士也
    ②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
    ③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者
    ④渗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⑤文之多变,亦若是已。糅而偏胜可也
    ⑥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皆不可以言文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鼐认为絮非先生如果专门从事古文的写作,就会写得很好,会是一位当时少有的才华杰出的长辈。 
    B.姚鼐根据阴阳刚柔是天地之道,认为文章是天地的精华,它也体现出这天地之道来。
    C.具有阳刚之美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气势磅礴,具有阴柔之美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清新幽美。
    D.阴阳刚柔虽只有两样,但互相夹杂,能产生出数不清的品次来,因而文章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惟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花下醉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1.两首诗都描写了夜里持火赏花的情节,表达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说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表现力最强的词,那么这两首诗的诗眼各是什么呢?各是怎样突出它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______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
    (2)________________,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3)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数罟不入湾池,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6)___________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 2011—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语文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花婶婶
    连接鱼
      花婶婶并不姓花,她是我的邻居小林叔叔新娶的媳妇。
      之所以叫她花婶婶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她长得太漂亮了,二是因为她是小林叔叔的媳妇。小林叔叔家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贫困户,家里穷得叮当响,托媒人跑了一趟又一趟,就是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小林叔叔一气之下跟着村里的建筑队外出去打工了。
      没想到不到一年工夫,小林叔叔竟讨回了一个新媳妇,那就是花婶婶。花婶婶是个孤儿,也是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
      记得成亲那天,小林叔叔家里人山人海,大家听说小林叔叔讨了个“赛貂蝉”的新媳妇,都跑过来一饱眼福。反正也快过年了,大家都难得清闲。
      大家一拨接一拨地涌到屋里看花婶婶。花婶婶穿着大红棉袄,红绣鞋,头上戴着大红花,带着好看的笑容望着围在旁边笑嘻嘻的人群,一点儿也不见生。小林叔叔站在旁边一个劲儿地傻笑,他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傻站着干吗,快,招呼大妈大婶们坐,给小孩子拿喜糖啊。”花婶婶用脚踢了小林叔叔一下,小林叔叔这才恍然大悟,抓起桌上的糖就往小孩子手里塞,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新婚不久,小林叔叔就又外出打工了。
      小林叔叔一走,家里地里的活儿全都落在了花婶婶的身上,胖奶奶身体不好,至多只能在家里帮忙做做饭。花婶婶特别能干,别人锄地一次锄一垄,她一次锄三垄。别人早上八点上工,她六点就到了田里,中午大家回家吃饭,她却拿出自己带的馒头咸菜,三口两口吃完了接着干。
      花婶婶人还特别好,不但把胖奶奶照顾得妥妥帖帖,邻居家谁家有事儿需要帮忙,她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活儿,卷起袖管就去。村里人都说,花婶婶看着娇嫩,其实是个孙二娘,风风火火,厉害着哩。
      小林叔叔走后不久,花婶婶就发现自己有了身孕,把胖奶奶高兴得,要不是家里穷,非得再摆一次喜宴不可。
      小林叔叔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在建筑队两天都没有睡好觉,干起活儿来更有劲儿了。
      花婶婶要给小林叔叔生个大胖小子,让他高兴高兴,可是,最终,花婶婶没有等来小林叔叔,却等来了一个噩耗。小林叔叔干活的时候,不小心从高脚架上摔了下来,当场就死亡了。
      花婶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两只眼睛都直了,她双手放在自己隆起的肚子上,身体慢慢地瘫倒了。
      后来工友送来了小林叔叔的骨灰和抚恤金,胖奶奶经受不住打击,瘫痪了,脑子也变得神志不清。
      再后来,我就去了城里读书。
      再回来的时候,花婶婶的小孩儿已经抱在怀里了,她果然没有食言,为小林叔叔生了个大胖小子。
      不久,胖奶奶也去世了,花婶婶没有再嫁,她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做起了生意,一步一步,她靠自己的双手给家里盖起了一栋二层小楼。
      如今,花婶婶的儿子已经是一个帅气十足的大小伙子了,花婶婶送他到城里读书,他很争气,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马上他就要参加高考了,现在住在我家里。
      “花婶婶。”看着他与小林叔叔出奇像的脸,我忍不住念叨了一句。
      “姐姐,你说什么?花婶婶?”他抬起头好奇地看着我。
      我笑了,拿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一定会考上大学的,因为你的妈妈是花婶婶。”(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我”叫主人公为“婶婶”,这是表明两人的辈分;而在“婶婶”前加“花”,则是因为其漂亮。所以“花婶婶”即“漂亮婶婶”之意。
    B.作品写“花婶婶是个孤儿,也是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这是为后文写花婶婶成了寡妇作铺垫,突出其一生的不幸。
    C.作品写“大家听说小林叔叔讨了个'赛貂蝉'的新媳妇,都跑过来一饱眼福”这是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花婶婶的漂亮。
    D.小林叔叔摔死后,花婶婶没有再嫁,是因为要赡养胖奶奶;而胖奶奶去世后,花婶婶也没有再嫁,是有着“从一而终”的封建意识。
    E.小说的结尾通过写参加高考的花婶婶的儿子,从侧面表现了花婶婶承担一家重担的艰辛和顽强意志,以及她对儿子的影响。
    (2)作品开头为什么要写花婶婶“太漂亮”了?为什么要写她从小是个孤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析作品中“我”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作品的最后四段可以删去,理由是这部分内容与刻画花婶婶没有多大关系。说说你的意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段文杰:令世界刮目看敦煌
      2011年1月25日上午9时,甘肃兰州华林山殡仪馆怀远厅,哀乐低回,厅堂堆满了花圈,数百名社会各界人士来到这里,深鞠一躬,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段文杰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
      这位老人,与莫高窟默默厮守了60年,对莫高窟魂牵梦萦了一辈子。他就是我国著名敦煌学家、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2011年1月21日17时,这位敦煌学泰斗在兰州的家中永远地合上了眼睛,享年95岁。
      1944年,张大千将自己临摹的敦煌壁画带到四川展览,段文杰站在画前,暗下决心:“要去敦煌向古人学习。”
      1945年7月,刚刚毕业的段文杰辗转来到自己魂牵梦萦之地——敦煌。放下行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向洞窟。老人后来回忆说,“真像一头饿牛闯进了菜园子,精神上饱餐了一顿。”精美绝伦的壁画深深震撼了段文杰,但风化脱落和人为破坏也让他心如刀绞:“不能让它再支离破碎、再损毁失散了。”
      从1946年开始,段文杰陆续临摹各洞窟不同时期的壁画340多幅,在敦煌莫高窟个人临摹史上创下了纪录。
      人们不会忘记:1947年和1948年,段文杰及其同事们对莫高窟洞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编号、测量和内容调查,这套编号沿用至今。他临摹的莫高窟第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第158窟《各国王子举哀图》等,成为复原临摹的典范之作。他还总结了壁画临摹的技法,将前人不曾留意但却积聚“莫高窟人”心力的学科——“临摹学”的轮廓呈现出来。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段先生从美术史的角度,颇为清晰地勾画出敦煌石窟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他提出,以往的“东来说”、“西来说”各持一端,未免都失之偏颇,敦煌艺术是华夏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在具有深厚汉晋文化传统、又大量吸收外来艺术营养的沃土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式佛教艺术。
      人们不会忘记:由段先生整理写出的《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莫高窟唐代艺术中的服饰》两篇文章,使蕴藏于敦煌壁画中1000多年的服饰资料首次得到系统发掘。人们说,正是他“建构起了敦煌石窟艺术发展史的宏观体系,使敦煌石窟艺术在学术层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弘扬”。
      人们更不会忘记:已近60岁的段先生有一种“只争朝夕”之感,不仅自己整天埋头研究,还鼓励大家把科研课题努力搞下去。
      1982年,段文杰出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1984年,敦煌研究院正式成立,他担任院长一职直至1998年。
      正是段先生和大批敦煌人的努力,《敦煌研究》刊物的创办,第一次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的举行,敦煌石窟保护基金会的成立,敦煌研究队伍的建设……敦煌学术研究一步步走向世界。
      而学术之外,先生的大师风范更让人们铭记。
      先生将自己的终生所得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如慈父般滋养着后辈们在学术之路上茁壮成长。新疆博物馆研究员贾应逸在唁函中深情地说:“段先生是我的导师,我将终生怀念!”。第一代敦煌学大师常书鸿的女儿常沙娜在唁函中说:“始终把敦煌历代石窟艺术作为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脉络,代代继承发展,不辜负前辈们的期望。”
      在段文杰先生和全国敦煌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中国的敦煌学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段文杰实现了让敦煌学“回归故里”的愿望。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开头两段突出时间的交代,是为了突出段先生对莫高窟魂牵梦萦一辈子;“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则委婉地表达对段先生逝世的悲痛心情。
    B.文章主体部分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了段先生作为个人和研究院院长在.研究敦煌艺术方面做的开创性工作和巨大成就,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C.文章从三方面叙述了段先生的研究成就:对洞窟进行编号、测量和内容调查,勾画出敦煌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发掘敦煌壁画中的服饰资料。
    D.文章寓情于叙事之中,反复运用“人们不会忘记”和“更不会忘记”、“更让人们铭记”等句式,表达了作者对段先生由衷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E.题目是“段文杰:令世界刮目看敦煌”,而结尾却说“在段文杰先生和全国敦煌学者共同努力下”,这是作者的疏忽,首尾照应不周密。
    (2)简析文章开头场面描写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作品中加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①真像一头饿牛闯进了菜园子,精神上饱餐了一顿。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⑨段说“人们更不会忘记……”,第12段说“先生的大师风范更让人们铭记”,有人认为作者对这两方面的内容应该详写,文中却反而略写,这是不适宜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
    B.当你面对失败而优柔寡断时,当你面对困难而怨天尤人时,当你错失机遇而自暴自弃时……你是否会思考,你是否会反问:我的自信心呢?
    C.世界气象组织气候专家巴杜尔在接受联合国电台采访时指出,“拉尼娜”确实是引发澳大利亚和斯里兰卡洪灾的当之无愧的罪魁祸首。
    D.辽宁本溪钢铁集团公司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大刀阔斧、翻云覆雨地淘汰落后产能,淘汰的产能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整个本钢集团的产能。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解剖上,尽管用怎样精致的显微镜,结果所见仍是粗浅的;尽管用如何高等的功夫,结果所产生的观念亦终是想象的,而非整个一体的生命。
    B.当你遭遇厄运的时候,坚强与懦弱决定着你的成败。一个生命能否战胜厄运、创造奇迹,取决于你赋予它一种信念的坚强力量。
    C.先生多次在各种场合呼吁人们重视吟诵,他本人也常常为大家作现场吟诵示范。吟诵时,那种余音绕梁的情境确实令听众久久陶醉。
    D.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人们享受海量信息的便利,也饱受“雾里看花”之苦:凭空捏造的信息四处散播,似是而非的观点以讹传讹。
◎ 2011—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语文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的第三部分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各篇都相对独立,可以单独成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本书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意绪便显得十分复杂。
    ①成为深藏于作者胸间的锥心透骨的痛
    ②全书整体上又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
    ③湘西居民古朴原始的生活与生命形式固然使人倾心神往
    ④其中人事情景、古今未来滚动交织融成一片
    ⑤浸透着作家发自内心的乡土悲悯情怀
    ⑥未来湘西的何去何从又让作者困惑迷茫
    A.④①②⑤⑥③
    B.③②⑥①④⑤
    C.⑤②⑥③④①
    D.②④⑤③⑥①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概括其主要内容,以“重温‘补丁’精神”为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待节约的态度,是那么认真、端正、一丝不苟。
      如今我们的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身边所用的物件,已不再没完没了地缝补了,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永远是我们的传家宝,追求节约不是非要回到那个年代,非要“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是要弘扬那个时代的精神,要知道中国的资源对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说,并不充裕,国情不允许我们挥霍和浪费。眼下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实质就是要厉行节约,节省能源。我们真的该从点滴做起了:再不要“一桌人,点两桌的饭”了,也不能“散会后,桌上又是一大片半瓶的矿泉水”了,更不能“公家的油公家的车,不烧白不烧,不开白不开”了。说句实在话,我们这点家底,禁不住如此的大手大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放日报》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开展了对“市民理财投资取向”的调查。请根据下面两张统计图填空。
    以下经济事件影响了您的理财吗?选择各项的受访者比例(%)

    对个人理财产品,您最看重什么?选择各项的受访者比例(%)
      调查数据显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对市民的理财观念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个人理财产品,您最看重什么”的调查中,有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最看重理财产品的回报率稳定,42.7%的人表示最看重风险控制功能,32.2%的人希望保本,23.1%的人希望有高额回报。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材料1每年春节前夕,我国各地年夜饭预订都火热非凡,不少星级酒店纷纷挂出年夜饭“客满”的招牌。2011年春节前,有地方竟出现了38万天价年夜饭,这也是目前国内价格最高的年夜饭。
      材料2“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这段名言出自有“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之口。“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陈光标如是说。
      读了这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看法?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