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语文高考专题训练25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三)(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高强度新型碳纳米管纤维研制成功
      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科学教授阿兰·魏德尔与美国陆军士兵研究开发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制出一种新型碳纳米管纤维。该碳纳米管纤维上最脆弱的地方也需要1吉帕斯卡的应力才能折断,强度足以与钢铁相媲美。
      碳纳米管是一种棉线状的碳分子,带有仅一个原子厚度的壁。虽然它们具有非常强的导电性能,但可靠性难以保证。为了制作这种超强纤维,魏德尔在热炉中将碳汽化,然后吹出一股碳纳米管流。当这些碳纳米管在空中被捕获并围绕一个轴旋转时,就会形成一根由数十亿个分子组成的纤维,而这些分子沿着碳纳米管紧密排列在一起。
      研究人员认为,强度的改善主要取决于缠绕速度,以便将碳纳米管更好地排列成线以及更紧密地包裹起来。研究人员通过调节炉温和调整缠绕速度优化制作工艺,制作出的纤维强度较其他小组制作的要高出0.3倍。为了使制作的纤维密度更大,他们还在制作工艺中增加了一个步骤,让纤维通过丙酮气体。丙酮气体可在纤维上凝结成一层液体,由于表面张力效应将纳米管拉在一起,从而增强纤维强度。
      新碳纳米纤维一般要在施以大约6吉帕斯卡的应力时才发生断裂,强度要高于制造防弹背心的常用材料芳纶,而且可与两种最高强度的商业材料——基纶和迪尼玛相抗衡。目前,研究人员已制作出一根单独的超强碳纳米管纤维,可承受9吉帕斯卡的应力,表现出具有无与伦比的超强性能,而用别的方法制作的碳纳米管纤维最多可承受3吉帕斯卡的应力。
      魏德尔目前能制作出的最好纤维长度仅为1毫米,这主要是因为纤维越长,包含的细微碳颗粒和其他缺陷就越有可能削弱它的强度。即便调节制作工艺,如调整缠绕速度和利用丙酮方法,都不能改变这些碳素颗粒,因此必须回到化学合成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研究人员称,这种纤维最具前景的应用也许是制作防弹衣和开采油气钻头。(选自《科技日报》)
    1.下列对“新型碳纳米管纤维”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新型碳纳米管纤维是一种棉线状碳分子,它只有一个原子的厚度。
    B.新型碳纳米管纤维是由数十亿个沿着碳纳米管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分子组成的纤维。
    C.新型碳纳米管纤维是一种导电性能强、承受应力强的新型纤维。
    D.新型碳纳米管纤维是通过调节炉温、调整缠绕速度等增强了强度的一种新型纤维。
    2.下列说法不属于“新型碳纳米管纤维制作工艺”的一项是(     )
    A.调节炉温,使碳在热炉中汽化,吹出碳纳米管流。
    B.调整缠绕速度,将碳纳米管排列成线并紧密地包裹起来。
    C.纤维通过丙酮气体时,丙酮在纤维上凝结成液体,通过表面张力将纳米管拉在一起。
    D.用化学合成的方法改变细微碳素颗粒,增强纤维强度。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超强碳纳米管纤维,可承受的应力是普通碳纳米管纤维承受应力的3倍之多。
    B.目前能制作出的最好纤维长度仅有1毫米长主要是受到制作工艺的制约。
    C.新碳纳米纤维能承受大约6吉帕斯卡的应力,强度远远高于制造防弹背心的基纶。
    D.从发展的前景看,新型碳纳米管纤维可能是制作防弹衣和开采油气钻头的最好原料。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前几年,就曾有专家预测,在各色各样虚假保健品被揭露、打击之后,至少还有些医学依据的维生素产品有可能会在中国保健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加之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化学家鲍林生前曾提倡过“维生素C疗法”,于是,社会上便流传开了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能够预防疾病的说法,随之也就出现了一部分消费者盲目超量服用维生素的现象。但是,新近的科学研究表明,这一说法并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相反地,过量服用维生素C却会有副作用,比如,可导致腹泻或增加得肾结石的风险。
      鲍林是科学史上罕见的天才,做出了众多重大的科学发现,他在晚年突然对医学萌发了兴趣,创建“正分子医学”,鼓吹每天服用大剂量(1克以上)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和癌症。他本人身体力行,每天至少服用12克维生素C。1994年他以93 岁高龄去世,死因恰恰是他想极力预防的癌症——前列腺癌。
       鲍林所提倡的维生素C疗法在主流医学界遭到了毫不留情的批评,被认为是无稽之谈,视为江湖医术,但是在民间却有众多信奉者,这当然完全归功于鲍林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崇高声望。一般人并没有去深究,鲍林究竟获得的是什么样的诺贝尔奖,仿佛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人。事实上,他获得的诺贝尔奖,一个是因为基础化学的研究而得的化学奖,一个是因为从事反核试验活动而得的和平奖,都与生物医学无关。鲍林并没有受过生物、医学方面的专业训练,也没有遵循生物医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在这些领域毫无权威性可言。
      事实又是如何呢?医学界并没有简单地否定鲍林的观点,一方面指出鲍林及其追随者用以证明大剂量维生素C益处的研究经不起推敲,另一方面也设计出更严密的试验进行验证。迄今至少有30个双盲对照试验对大剂量维生素C能否预防感冒进行了验证,结果毫无例外都是否定的:每天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并不能预防感冒。其中,大部分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大剂量维生素C不能减轻感冒症状,个别结果表明它能够轻微地减轻感冒症状,但不具有临床价值。
      研究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对癌症的影响的临床试验结果也令人失望。美国梅约医疗中心曾经进行了3项双盲对照试验,发现大剂量维生素C对治疗癌症并无益处。鲍林的学生亚瑟·罗宾逊曾在1973年与鲍林一道创建鲍林医学研究所并任所长,但是他在做动物试验时发现,服用鲍林推荐量的维生素C的老鼠反而更容易患某些癌症。鲍林获悉这个结果后,采取了很不具有科学精神的做法:他将罗宾逊解雇,杀掉实验动物,没收实验数据,销毁实验结果。(摘自《北京科技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鲍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林虽被视为天才式的科学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在生物医学方面却并非权威。
    B.鲍林有众多民间信奉者的支持,而主流医学界也没有简单地否定他的观点。
    C.鲍林希望通过身体力行和试验证明维生素C疗法的正确性,但他的死可能和大量服用维生素C有直接关系。
    D.鲍林出于良知和羞愧,在获悉罗宾逊的实验结果后采取了一系列很不具有科学精神的做法。
    2.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过量服用维生素C会有副作用,例如,导致腹泻或增加得肾结石的风险,甚至反而容易患某些癌症。
    B.3项双盲对照试验证明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对治疗癌症并无益处,甚至反而更容易患某些癌症。
    C.大部分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不能减轻感冒症状,个别临床试验虽能表明它可以减轻感冒症状,但不具有临床价值。
    D.维生素C疗法拥有众多信奉者,这完全归功于鲍林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崇高声望。
    3.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反对者众,但鲍林所提倡的维生素C疗法毕竟曾为人们预防某些疾病起到过积极作用。
    B.美国梅约医疗中心先后进行的30个和3项双盲对照试验为驳斥鲍林的观点提供了直接依据。
    C.从文中我们会发现科学与伪科学较量绝非易事,往往需要多次的试验才能明确结论。
    D.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告诫人们不要盲从权威和不要通过服用维生素C来预防某些疾病。
◎ 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语文高考专题训练25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三)(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
      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迷信。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盒子。
      20世纪后半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20世纪60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1969年,DNA限制性内切酶被发现。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重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SV40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播,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格的工作后,立即与他通电话,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这使伯格非常犹豫,他深知DNA重组技术的革命性意义,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担忧。在与其他分子生物学家讨论后,他毅然决定暂停此项研究。
      但是,DNA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1974年7月,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伯格等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信,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因为“伯格信件”的倡议,1975年2月,16个国家的140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加州举行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基因重组技术会促进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了一个题为《DNA争论: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目,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
      在伯格信件中,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选自《环球科学》2009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A.伯格信件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年7月联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
    B.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
    C.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的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
    D.“伯格信件”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中称科学为一种新的“偶像”,这是对在欢呼声中登上神坛的科学的批判。
    B.DNA重组技术虽然具有革命性意义,但也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
    C.杰出的科学家主动停止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D.加州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分子生物学革命产生的生物新类型。
    3.本文原标题为“科学反对它自己”,依据文章,对该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反对它自己并不意味着反对它的全部,而是反对它有悖于科学伦理的部分。
    B.只有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害人类的科学研究,才能真正推进科学的发展,造福人类。
    C.防止科学技术在运用中对人类造成危害,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
    D.新科学反对旧科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得到进步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道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赶超世界的契机。”日前,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中国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时如此认为。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斯特恩指出,走向低碳经济可以有各种发展方向,如开放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或者发展碳搜集和埋藏技术,具体选择可以由各国根据国情做出。目前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尚未有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但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跨越式赶超世界的契机。他建议,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高新去碳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
      斯特恩称,估计减少排放只需花费占全球GDP1%的成本,但不行动导致的损失将达到全球GDP的5%~20%。因此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完成温室气体的减排行动。他同时呼吁,中国应在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起到大国表率作用。他预测,中国要在2050年之前削减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年经济增长率(GDP)可能下降2%~3%个百分点。但是,这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摘自《中国信息报》,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发展“低碳经济”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
    A.开发包括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在内的新能源。
    B.根据各国国情选择合适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向。
    C.建立对碳排征税、进行碳排放交易等强有力的价格机制。
    D.联合全球力量研发部署碳搜集和埋藏等高新去碳技术。
    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斯特恩在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低碳经济问题时,不仅指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同时也指明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B.发展低碳经济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操作性诠释。
    C.传统型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这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
    D.斯特恩认为中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会下降年经济增长率(GDP),但是,并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3.结合全文,简述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阐释“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赶超世界的契机”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语文高考专题训练25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三)(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学究竟能否被真正普及
    钮卫星
      ①科学的历史无疑就是人类智性进步的历史。那么科学普及的历史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伯纳姆在他的著作《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中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出人意料的科学普及史图景:起先科学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但在逐渐兴起的美国消费文化中,科学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科学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
      ②这样一部有点令人沮丧的美国科学普及史,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普及工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前中国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由于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科学素养相对缺乏,所以迷信有额外的生存维度。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迷信没有被真正破除干净过。至今走在居住区内和附近的马路上,还经常遇到泼洒在路面上的一团团药渣,这种乞求药“倒”病除的现象不能简单地被归类为一种无害的民俗——至少在污染环境这个层面上是有害的,它反映了老式迷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存力。
      ③有一些古代迷信则以改头换面的方式继续留存着。譬如原本比较复杂的古代术数系统,现在退化为只通过某种方言对数字的发音来附会吉凶宜忌,如“4”谐音 “死”是不吉利的,“8”谐音“发”是吉利的,等等。于是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数字就有了吉凶之分,人们选择号码时纷纷避凶趋吉。某省甚至把认为是不吉利的车牌号人为地删除,以便避免用得起小车的富人们花钱买不吉利。而把某些重要活动的举办时间定在“8月8日8时”之类,显然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这些行为,无疑直接、有力地推动了迷信思想的流行,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努力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④在当今的报纸和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这种对孤立科学事实的强调和对科学产品的推销。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航天技术的报道。媒体放弃了向公众普及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航天活动基本上被看做一种政治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媒体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和尊贵性大肆渲染,似乎发射飞船的物质代价都被附加到了这些物品上。如果说是搭栽植物种子,希望在高能环境中诱发基因突变,以改良品种,这还有一点点科学的味道——实际上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搭栽种子以改良物种的效率和科学性往往被夸大;而一些搭载的纪念品、会徽、会旗等被赋予的价值和神圣性,则纯粹是巫术色彩的.是毫无理性基础和科学意义的。
      ⑤在美国科学普及史上出现过一些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他们一般从文化和社会的层面用较宽的视野看待科学,他们出版科普书籍,为杂志撰写科普文章,把理性带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到了二十世纪这样的科学家从科普阵地上撤退了。反观中国的情形,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群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科学的普及,但应者寥寥,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
      ⑥“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给科学家们去做。”这句话便是在强调公众应该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科学中去。同时科学也需要在更广泛的公众层面上被理解。因此,政府、科研机构组织者等应通过科学普及来让公众理解科学,做这件事尽管有很多困难,但还是值得和应该首先做的。(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下列有关“中国科学普及的现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将一团团药渣泼洒到路上,以乞求药倒病除;人们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码时以数字区分凶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在大众层面上的普及。
    B.从中国民众在日常行为中对迷信的延续,到目前中国的媒体对航天飞行的神秘性、尊贵性和神圣性的倾心,作者认为目前社会已由传统的迷信步入新的迷信,科学启蒙任重道远。
    C.作者认为中国的航天活动应该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而不是一种政治活动,而新闻媒体在宣传上更应该注重对公众的科学启蒙。
    D.前沿科学工作者参与科学普及的力度不够,响应者不多,是导致中国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的原因之一。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与迷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起先以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冲破迷信的阻碍,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科学又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将被迷信击败。
    B.本文将中国科普现状与美国科普现状进行了对比,从而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科普现状的问题本质,并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C.对于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张贴“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标语,报纸和电视节目强调孤立的科学事实等做法,作者认为这不足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破除迷信。
    D.正是因为美国有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的普及,从而形成了目前的这种科学意识与理性精神深入美国公众心灵深处的局面。
    3.要实现“科学在中国真正普及暠的目标”,中国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请联系全文简要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热浪一阵比一阵热,飓风一场比一场猛,海平面越来越高,这些都是地球暖化对人类发出的警告。但科学家指出,地震频发也与地球变暖有关。
      据加拿大新闻社报道,加入全球暖化争论的最新科学学科是地质学。一些地质学家解释说,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其中包括地震、海啸及火山喷发。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接近一吨,而一些冰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地质学家帕特里克·吴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解释了这种效果:他用拇指压着足球,当拇指抬起,对球的表面压力除去之后,足球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地球两极这些厚冰层像拇指按压地球一样,给地球带来大量的压力,压制住地震的发生,但在它们融化之后,便会引发地震。当地震发生在海洋下,就会形成海啸。当然,对地球来说,由于地壳非常坚硬,这个恢复原状的过程相当缓慢。比如,目前,加拿大东部偶然发生的地震,其实与一万多年前的最后一次冰河期的反弹有关。南极洲及格陵兰积雪的融化也会有相同的影响,但过程将因温室效应而加速。
      帕特里克·吴还表示,冰层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而这也可能对地层深处的板块造成影响。
      地壳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更敏感,之前已有很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修建大坝后,大坝拦截而成的水库水量增加,引发地震。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火山专家阿兰·格拉比尼尔表示,当他发现加州海岸的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之间有关时,一开始还有些怀疑。可是,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后发现,在世界许多地方,特别是地中海地区,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的这种联系尤其明显。他说:“冰层融化,地壳的负载减轻,在压力的作用下,地壳下面的岩浆就更容易喷出来,这就是火山。”
      英国地质学家比尔·马奎尔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也指出:“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着地震、火山喷发和灾难性海底滑坡发生的频率。这种现象已经在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而且证据显示,它正再度发生。”
    1.下列各项中,对地震频发与地球变暖有关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
    B.地球两极这些厚冰层像拇指按压地球一样,给地球带来大量的压力,压制住地震的发生,但在它们融化之后,便会引发地震。
    C.冰层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而这也可能对地层深处的板块造成影响。
    D.修建大坝后,大坝拦截而成的水库水量增加,引发地震。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有一吨,而一些冰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
    B.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地质学家帕特里克·吴用拇指按压足球的例子,生动解释了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从而引发地震的原理。
    C.地壳其实比很多人想象得更敏感、更脆弱,之前已有很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
    D.有地质学家证实,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着地震、火山喷发和灾难性海底滑坡发生的频率。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质学成为了加入全球变暖争论的最新科学学科,因为一些地质学家认为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从而将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
    B.科学家通过资料研究,发现了地中海地区的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的明显联系,这从一角度说明当前地震频发与全球变暖有关。
    C.冰帽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替代了冰帽压制地球的压力,因而使地壳的负载减轻。
    D.地球两极的冰层如果因地球变暖而加剧融化,将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当务之急是控制全球气候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