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必修3)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造(chì) 懒 (bèi) 讪(shān) 历井(shēn)
    B.人(gǔ) (yàn) (wéi) 他不过(niù)
    C.缩(cù)  享(xīn) 头(sǔn) 血(shǔn)
    D.求(gòng) (zhuàn) 笑大方(yí) 不容发(jiān)
  • 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俨然 迷罔 炮络 飞湍瀑流争喧豗
    B.放诞 骐骥 巉岩 巫山巫峡气潇森
    C.驯熟 孝悌 踌躇 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 杜撰 寒喧 空闻虎旅传宵柝
  •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以至千里——无以:不可以。
    B.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贬官,降职。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偏僻:偏激,不端正。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梁惠王“五十步笑百步”的做法,是制约他的国家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B.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
    C.自经济适用房登上历史舞台之日起,政策的支持与价格的优势,使其始终处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特殊地位。
    D.刘姥姥走进大观园,体会到一种“侯门似海”的感觉。
  • 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B.蔡校长说:“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
    C.“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远不是制定几条标准那么简单。
    D.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2万多倍,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必需的。
◎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必修3)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B.《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全书120回,由曹雪芹所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C.荀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先秦儒家思想最后的代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一书由荀子及其弟子所著。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 韩昌黎”。苏轼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语言的时代性和规范性统一是个大课题,我们既要讲究包容,又要注重规范。二者不可偏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同时,也要维护公共领域的语言文字规范,防止语言运用低俗之风泛滥成灾。
    ②比如写小说,那肯定得用新词。
    ③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包括“火星文”在内的语文现象。
    ④同时,语言的应用和发展,也是具有一定的规范的,如果失去规范,也必然带来无序和混乱,妨碍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⑤从语言史上看,语言在其发展历程中常常是兼容并包的,几乎没有任何语言是在自生自长的状态下发展到今天的。
    ⑥考虑到维护语言表达的多元化与活力,不妨对新词保持宽容的心态,不应干预个人的语言使用。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   一款用“窃喜”撬动情绪的休闲小游戏,最终演化成几乎全体网民因“窃”而喜的情绪。如今不仅有替人“偷菜”后收取佣金的“偷菜钟点工”,还上演了因为医务人员沉迷游戏导致患儿死在医院的“偷菜门”悲剧。“偷菜”不仅因窃喜成了放松身心的点心,更因为“娱乐过度”闹出人命而成为社会新闻的头条。在公布的“2009IT热词排行榜”中,计算机从业者将“偷菜”列为热度最高的冠军词汇。“偷菜”已不仅是一种游戏和娱乐,而且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一种特殊社会文化现象。
      “偷菜”源于开心网上的一款开心农场小游戏。在开心网上,用户可以购房买车、种地开荒。与“大富翁”游戏类似,种种经营和投资成为现实生活的复制样本。“偷菜”是游戏中的一个环节,玩家可以利用农场游戏种植庄稼、饲养牲口,在播种者收获之前将成熟的“菜”占为已有。有意思的是,虚拟社区中实现目的的途径多种多样,但诸多手段里最终走红的偏偏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去做的“偷菜”。
      “偷菜”让百万计的用户每天乐此不疲。“偷”和“被偷”,甚至“防火防盗防‘被偷’”,都让人欲罢不能。“你今天‘偷菜’了吗?”成了时下流行的见面问候语。心理学家分析说,“偷菜”用低成本满足了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违章窃喜”;社会学家则认为,“偷菜”行为成为朋友间的另类交往模式,简单而富有个性。闹钟一响,白领半夜起床“偷菜”和“防盗”;有人因为上班“偷菜”丢了工作;也有人“偷”出了感情,成了朋友和恋人;还有人“偷”出了事,搞得夫妻不和情侣分手。尽管“偷菜”引发的大多是八卦论坛的笑料,但是与许多娱乐过度一样,“偷菜”也引发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实社会问题。11月惊动大江南北的南京“徐宝宝事件”,就因为医务人员上班玩游戏导致延误救治时机而致使5个月大的患儿死亡。
      其实“偷菜”的乐趣就在于“偷”,“偷的就是一个开心,不是菜”。如果雇人“偷菜”,实在曲解了农场游戏的本意。如果因玩“偷菜”而误事伤人,更是走向了娱乐的背面。游戏本身只是一种放松的工具,“过于关注虚拟的成就感和利益得失,游戏会起到反作用,这是年轻玩家应该警惕的”。
      有评论说“2009年也在我们‘偷菜’时,从指间悄悄溜走了”。无论社会学和心理学将来如何定义2009“偷菜元年”的疯狂,现代人用计算机回归土地依旧只是游戏一场,绿色田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种奢望。(选自《文汇报》2009年12月9日)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偷菜”现象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偷菜”被列为“2009IT热词排行榜”中热度最高的冠军词汇。
    B.“偷菜”是一款会让网民因“窃”而产生喜悦情绪的网络小游戏。
    C.“偷菜”游戏成本低,满足了人们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违章窃喜”。
    D.“偷菜”行为已成为朋友之间简单而富有个性的另类交往模式。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偷菜”作为一款用“窃喜”撬动情绪的休闲小游戏,并列为“20091T热词排行榜” 热度最高的冠军词汇,它的“走热”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B.在开心网上,网络用户注册了自己的用户名后,可以随意购房买车、种地开荒,与“大富翁”游戏类似,犹如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经营和投资。
    C.网民过度痴迷“偷菜”游戏也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有人因为上班“偷菜”丢了工作,也有人因为“偷菜”,造成对生命的威胁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D.“偷菜”的“开心”是网络上的虚拟开心,承载了现代人借助计算机回归土地的梦想,但毕竟只是游戏一场,绿色田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种奢望。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虚拟社区中实现目的的途径多种多样,“偷菜”这一实现目的的手段之所以走红,主要是因为这一手段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去做的。
    B.“你今天‘偷菜’了吗?”成了时下最流行的问候语。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偷菜”这一行为让百万计的网络用户每天乐此不疲。
    C.其实“偷菜”的乐趣不在于“偷”,“而是一个开心”,如果雇人代替自己从事这一游戏,实在曲解了农场游戏的本意,走向了娱乐的背面。
    D.过度痴迷于“偷菜”游戏的玩家应注意,游戏本身只是一种放松的工具,如果玩家过于关注虚拟的成就感和利益得失,游戏将会起到反作用。
  •   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列子曰:“ 愿闻持后。”曰:“顾若影,则知之。”列子顾而观影: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谓持后而处先。
      关尹谓子列子曰:“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名也者,响也;身也者,影也。故曰: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汤、武爱天下,故王;桀、纣恶天下,故亡,此所稽也。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尝观之神农、有炎之德,稽之虞、夏、商、周之书,度诸法士贤人之言,所以存亡废兴而非由此道者,未之有也。”
      严恢曰:“所为问道者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用道?”子列子曰:“ 桀、纣唯重利而轻道,是以亡。幸哉余未汝语也。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疆食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为鸡狗禽兽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列子?说符篇?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屈任物而不在我——申:通“伸”
    B.度在身,在人——稽:考察、验证
    C.汤武爱天下,故——王:称王
    D.度法士贤人之言——诸:各位
    2.全文阐述的是道家的操行原则,下列句子未能表明人的言行节操应遵守道的法则的一项是
    [     ]
    A.此之谓持后而处先
    B.故曰: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
    C.所为问道者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用道
    D.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壶丘子林对子列子说知道保持后进就能保持自身。列子提出疑问:身体不正影子就弯,身体直立影子就正;那么不正与端正都是随从影子而不在身体。
    B.文章第二段意在说明人的言行必须重视影响而经受考验。
    C.作者引用汤、武爱天下,桀、纣恶天下,意在论证“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的观点。
    D.子列子曰:“桀、纣唯重利而轻道,是以亡”,从反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只有重道轻利,才能获得尊敬。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之谓持后而处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幸哉余未汝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必修3)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晚 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
    (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3)孔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
  • 翻 浆
    毕淑敏
      那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辆地方上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
      突然在无边的沉寂当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你!你个兔崽子!”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不是找死,我要搭车,我得回家。”“不搭!你没长眼睛吗?司机楼里已经有人了,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没想坐司机楼子,我蹲大厢板就行。”司机还是说:“不带!这样的天,你蹲大厢板,会生生冻死!”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就在那儿……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司机说:“我有一个同事,是个很棒的师傅。一天,他的车突然消失了,很长时间没有踪影。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有个青年化装成一个可怜的人,拦了他的车,上车以后把他杀死,甩在沙漠上,自己把车开跑了。直到案发我们才知道真相。从此我们司机绝不敢搭不认识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上车。你是我的老乡,说了话我才破例的。” 我心里一沉,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如一团肮脏的雾,抱着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
      “他好像有点冷,别的就看不出什么了。”我说。
      “再仔细瞅瞅。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
      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很冷静地说:“怎么样?我说得不错吧。”“然后会怎么样呢?”我带着哭音说。“你也别难过。我有个法子试一试。”只见他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石像般凝立着,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我把所见同司机讲了,他笑了,说:“这就对了,他偷了东西,原本是要跳车了,现在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
      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地几乎大叫,就在这时,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身剧烈倾斜,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
      再看青年,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
      我一时没明白过来,但司机凶狠的眼神启发了我。就在他的右腿狠狠地踩下去之前,我采取最紧急的自救措施: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
      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青年,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可能要被卸成零件。“怎么样?最低他也是个脑震荡。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我想到贼娃子一举伤了元气,一时半会儿可能不会再打我提包的主意了,心里安宁了许多。只见那个青年艰难地在轮胎缝里爬,不时还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在口袋上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师傅,他……他还在偷,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是吗?”师傅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
      “到了。”司机干巴巴地说。我们到一个兵站了,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至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司机打亮了驾驶室里的大灯,说:“现在不会出什么事了。”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地往下爬,狼狈地踩着轱辘跌下来,跪坐在地上。不过才个把时辰的车程,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学”。
      我们微笑地看着他,不停地点头。
      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怕我的母亲喝不上小米粥,现在到天亮前,我赶得到家了……学学……”他抹一把下颌,擦掉的不知是眼泪、鼻涕还是血。
      司机一字一顿地说:“甭哆唆了。拿好你的东西,回家吧!”
      他点点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
      “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很严正地对他说。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爬上大厢板,动作是从未有过的敏捷。我看到了我的提包,像一个胖胖的婴儿,安适地躺在黝黑的轮胎之中。我不放心地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
      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
      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选自《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为了生病的母亲能吃上小米粥,连夜奔波在荒寂寒冷的沙漠戈壁,虽然有幸搭上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却遭到了“我”与司机的误解的故事。
    B.“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这句环境描写暗示青年即将像之前的搭车人一样干坏事,营造了一种恐怖的氛围,推动了后文的情节发展。
    C.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那个要搭车的“青年”,而他的形象却是通过“我”和司机两个人物表现出来的。因此全文主要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D.从全文看,我对搭车青年的情感经历了怜悯、痛恨、感动这样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完成了情节,完善了人物形象,与读者形成共鸣。
    E.作者细写“我”与司机对那个青年的猜疑,其作用在于衬托,旨在形成反差,更加凸显那个青年的美好德行与善良人性。
    2.小说以“翻浆”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情节构思方面的主要艺术特色有哪些?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结合文本,联系现实,你有怎样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教育”方面的内容为话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破折号后写一句子。句式可以与示例不同。
      示例:火把理论——优秀的教育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钢琴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美洲有一种会走路的植物——卷柏。当水分不充足的时候,它就会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起来,把整个身体所卷成一个圆球状,随风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当水分有一次不足时,它会继续游走,寻找充足的水源。
      一位植物学家用挡板圈出一片空地,把卷柏放入其中水分最充足的地方不久,卷柏便扎根生存下来。几天后,水分减少,卷柏便拔出根须,卷起身子准备换地方。可是挡板阻止了它的游走。卷柏又重新扎根生存在那里,而且在几次将根须拔出,几次又动不了的情况下,便再也不动了。此后卷柏的根便深深地扎入泥土,而且长势比任何一段时间都好,因为根扎得越深,水分就越充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