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4月人教新课标版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必修3)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笑(yè) (yǎn)然 (hái) (xǐ)不前
    B.(guā)噪 (luò) (lìn) (qì)而不舍
    C.反(kuì) (tuò) (sù)缚 惴(zhuì)不安
    D.徘(huí) (yān)没 (méng)懂 (cuǐ)璨夺目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诡秘 搏得 兴高彩烈 五彩斑斓 病入膏肓
    B.暇想 环珮 众说纷纭 苍海桑田 纨绔子弟
    C.嬉闹 寒喧 穿流不息 撒手人寰 弱不禁风
    D.厮打 磨砺 放诞无礼 沸反盈天 前倨后恭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游戏行为在动物行为中即兴发生,没有一定模式,没有不变的规则,内容复杂多变,实在令人______不透。
    ②当代青少年既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提高思想品行的修养,若只有才学而无美德,也会成为 _______子孙。
    ③谦和能让人的心灵保持清亮,并_______着一种确实而永恒的宁静。我们的心念意境,应该时常保持这份清明开朗。
    A.捉摸 不孝 充斥
    B.琢磨 不肖 充斥
    C.捉摸 不肖 充塞
    D.琢磨 不孝 充塞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理想主义只是一种精炼的写实主义,以理想派攻击写实派,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
    B.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C.无论从事什么事业,都要扎扎实实地去干,跬步千里,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就。
    D.对那些荒唐到可笑程度的小道消息,你怎么也相信呢?任何不经之谈,我是绝不相信的。
◎ 2010年4月人教新课标版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必修3)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随着世博会开幕日期的临近,“世博”已经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上海市民口头语,可见人们纷纷以不同方式关注世博会。
    B.在外国同事看来,中国人的手机似乎永远保持“正在进行时”,即使在办公室开会,有的人也不出去接电话,而是坐在座位上小声讲。
    C.据初步分析,已导致74人死亡的山西古交县屯兰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屯兰矿南四采区通风管理不到位、瓦斯治理不彻底引起的。
    D.首都博物馆新馆中,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展品看得观众眼花缭乱,同时被它们所折射出的北京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深深震撼。
  •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平生到处讲学,著名弟子有韩非子、李斯等。
    B.中唐诗人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世颇有影响。
    C.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立的高峰。李白长于古体诗和七绝,诗风清新飘逸,杜甫则长于古体诗和律诗,诗风沉郁顿挫。
    D.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人间喜剧 》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 1954年凭借《老人与海》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C.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D.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才能不及中人
  •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弃甲曳而走——兵:兵器
    B.南取汉中,西巴蜀——举:发动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D.余其能行古道——嘉:赞许
◎ 2010年4月人教新课标版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必修3)的第三部分试题
  •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取材于《说苑卷八·尊贤》)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犹不能其意之所欲至矣——致:达到
    B.故江海者托于船——绝:横渡
    C.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上疏弹劾
    D.不肖而不能去也——贱:轻视
    2.下列各组句子,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长毂八百乘霸诸侯——木直中绳,輮为轮
    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亡何也?——则移民于河东
    C.而天下知齐、秦必霸——师道不传也久矣
    D.遂出见之,授以为相——蒙故业,遗策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正面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     ]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④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⑤因授(杨因)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治理国家的成败与是否能重用有贤能的人关系密切。
    B.弦章希望齐景公胸怀宽广,那样身边会有许多贤才。
    C.杨因五次前去侍奉国君,证明他是一个有贤能的人。
    D.中行氏灭亡的悲剧,是由于他没有用贤才而去不肖。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南 方 有 鸟 焉 名 曰 蒙 鸠 以 羽 为 巢 而 编 之 以 发 系 之 苇 苕 风至 苕 折 卵 破 子 死 巢 非 不 完 也 所 系 者 然 也             ——(取材于《荀子·劝学》)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问题。
    山 行
    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 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 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 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 不惜相随入岛云。
    ①从诗歌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描绘山间村落:枥木已蔚成深林,但并非杳无人烟;有一条溪水流过,被几户人家共同分享着。
    B、颈联写村民如何烘茶和抽茧,茅舍飘出蒸茗的气味,隔着竹篱传来缲丝的声音,从而表现了山村农民生活的艰辛凄苦。
    C、尾联写诗人行走在山路上,邂逅了一位卖药材回来的人,最后随同这位药农一道进入那烟霭茫茫的深山岛云中去了。
    D、末句的“不惜”是抒情的关键:山村风景已然如此明丽,那么山中的景色应该更为迷人吧!这样的结尾使感情更加深蕴而隽永。
    ③这首诗颔联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_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②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③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④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⑤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⑦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⑧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⑨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⑩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 侯 银 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顶花轿。”
      “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
      “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顶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侯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小说的开头既美丽,又浪漫,让读者了解了侯氏父女的高雅情趣。
    B.小说写“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叙事细密。有了这里的交代,下文的侯菊出租花轿“每月都有进项”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C.倒数第三段画线部分的描写意味深长。侯银匠在女儿出嫁后深沉的思念与难言的孤独跃然纸上。
    D.小说结尾处写侯银匠“忽然想起两句錾在银簪子上的唐诗”,是一种变相的心理描写,意在表现他对女儿的深切思念。
    E.小说第二段与倒数第二段有一种对称之美。读者在两段的对比中会获得一种我家有女已长成的快感。
    2.小说第四段写侯银匠“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围绕花轿展开了哪些情节?这些情节对刻画侯菊的形象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题为“侯银匠”,明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两个形象都展现了中国传统的美。请联系现实谈谈你从这两个形象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慎独”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一种自我修身方法,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违背道德观念、做人原则的事。
      其实,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我们都会发现“慎独”留给我们的感悟和思考。“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何尝不是一种“慎独”,奸佞小人中的君子何尝不是一种“慎独”,物欲横流中的洁身自好者何尝不是一种“慎独”,科学探求中的“异见者”何尝不是一种“慎独”……所以说,“慎独”既是一种美德、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
      对于“慎独”,你或许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你或许会有一种独特的感受,你或许会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请以“我在独处的日子(时候)”或“说慎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