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必修3)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主辱,臣死有余僇
    B、拔剑切而啗之
    C、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D、无能为也已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活用情况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B、海安、如皋
    C、去今之而葬焉
    D、先破咸阳者
  • 下列句子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而君幸于赵王
    B、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求人可使报秦者,不得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则噪而逐——互相
    B、能而任之——精简
    C、秦伯,与郑人盟——劝说
    D、然微以自于君亲——文饰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以至于永嘉
    B、秋豪不敢有所近
    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保其首领
◎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必修3)的第二部分试题
  •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既东郑——又欲肆其西
    B.晋函陵——三可夺帅也
    C.臣壮也——君薄也
    D.且君尝晋君赐矣——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下列句子中,“焉”的用法归类正确的的一组是
    [     ]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盘盘焉,囷囷焉。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⑦将焉取之 ⑧郑文公亦不礼焉
    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⑩犹且从师而问焉
    A.①⑨/ ②③⑦/④/⑤⑧⑩/⑥
    B.①⑨/ ②③⑦/④/⑤⑥⑩/⑧
    C.①⑨/ ②③⑦/④/⑤⑧/⑥⑩
    D.①/ ②③⑦⑨/④/⑤⑧/⑥⑩
    3.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     ]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⑤夫晋,何厌之有? ⑥是寡人之过也
    ⑦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⑧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A.①④/②③⑦/⑤/⑥⑧
    B.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C.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D.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红(fēi) (quǎn) (mǎng) (guā)呱坠地
    B.音(zhàn) (chá) (mí) 聊以慰(jiè)
    C.视(chān) 头(chàn) (zuò) 虚与委(shē)
    D.(qiàn)绳 骂(lì) (lǚ) 于常理(bèi)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短篇小说,几无精彩之作,顶多有一两篇还差强人意
    B.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
    C.沿着岷江且行且看,既能感受都江堰鬼斧神工、动人心魄的伟大,又能领略沿江两岸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体会别样的风土人情。
    D.南京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从长计议,确定二桥通航标准为满足万吨级海轮和大型平顶推船队安全航行要求。
  • 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报社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将近有80%以上的学校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
    B.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诞生了现在、铸造了过去、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C.在当今商品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D.作为一名共产觉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实践履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办事、想问题都应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 下面是对“美”的哲学定义,请提取表现其主要内涵的三个关键短语。(每个不超过15个字)
      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受其刺激和影响产生了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后,通过反思美感产生的原因,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必修3)的第三部分试题
  • 以下是10月22日央视新闻频道的一段播音实录,阅读后回答问题。
      播音员:今天上午,全运会组委会在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内蒙古女子射击运动员栗杰在18日实施的赛内兴奋剂检查中,检测结果呈阳性。这已经是第二例了!我们不想多做评论。唉!  
      从语境看,你认为“唉!”中可能包含哪些丰富的意思?请用简明通顺的句子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邓晨字伟卿,南阳新野人也。世吏二千石。父宏,预章都尉。晨初娶光武姊元。王莽末,光武尝与兄伯升及晨俱之宛,与穰人蔡少公等宴语。少公颇学图谶,言刘秀当为天子。或曰:“是国师公刘秀乎?”光武戏曰:“何用知非仆耶?”坐者皆大笑,晨心独喜。及光武与家属避吏新野,舍晨庐,甚相亲爱。晨因谓光武曰:“王莽悖暴,盛夏斩人,此天亡之时也。往时会宛,独当应耶?”光武笑不答。
      及汉兵起,晨将宾客会棘阳。汉兵败小长安,诸将多亡家属,光武单马遁走。遇女弟伯姬,与共骑而奔。前行复见元,超令上马。元曰:“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会追兵至,元及三女皆遇害。汉兵退保棘阳,而新野宰乃污晨宅,焚其冢墓。宗族皆恚怒,曰:“家自富足,何故随妇家人入汤镬中?”晨终无恨色。
      更始立,以晨为偏将军。与光武略地颍川,俱夜出昆阳城,击破王寻、王邑。又别徇阳翟以东,至京、密,皆下之。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光武曰:“伟卿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乃遣晨归郡。光武追铜马、高胡群贼于冀州,晨发积射士千人,又遣委输给军不绝。光武即位,封晨房子侯。
      晨好乐郡职,由是复拜为中山太守,吏民称之,常为冀州高第。十三年,更封南變侯。入奉朝请,复为汝南太守。十八年,行幸章陵,征晨行廷尉事。从至新野,置酒酣宴,赏赐数百千万,复遣归郡。晨兴鸿郤陂数千顷田,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明年,定封西华侯。二十五年卒。乘舆与中宫亲临丧送葬。谥曰惠侯。
      注:①元:光武帝刘秀姊,邓晨妻子。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甚相亲爱——亲爱:关系亲密
    B.而新野宰乃晨宅——污:污秽
    C.王郎反——会:适逢
    D.流它郡——衍:扩展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邓晨对光武帝刘秀“有情”“有义”的一组是
    [     ]
    ①舍晨庐,甚相亲爱 ②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
    ③最终无恨色 ④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
    ⑤晨发积射士千人,又遣委输给军不绝 ⑥晨兴鸿郤陂数千顷田,汝土以殷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蔡少公从面相学的角度,认为刘秀将来会成为天子。在座的人都认为这只是说笑,只有邓晨相信并感到高兴。
    B.在汉军起事时,邓晨就带领宾客响应。汉军兵败后,妻女遇害,家庭及祖先冢墓都受到牵连,宗族的人都为他感到不值,但邓晨却没有怨言。
    C.光武帝从蓟到信都后,邓晨主动到巨鹿要求跟从。但光武帝认为他与其一人跟随,不如回到郡中,成为光武帝北方道路上的主人,能为光武帝提供更大的帮助。
    D.邓晨喜欢担任郡守的官职,在光武帝时期,他先后担任过常山太守、中山太守、汝南太守等职务。特别是任中山太守和汝南太守时治理有方,获得赞誉。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自富足,何故随妇家人入汤镬中?”晨终无恨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九华山: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②的的:明亮、鲜明的样子。③旆,旗帜。
    (1)首联叙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第二联两句写景的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联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全诗表达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5)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6)所谓_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亦义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7)____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8)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________。(《礼记》)
  • 古村的雨
    贺振钟
      这样的村庄,已经不多了。它们的日渐消失,几乎必然。无论人们再怎样刻意保护,还是敌不过时间的力量。当然,古老的村庄现在在江、浙、皖还有几座,但是它与周围的一切显然已失去了时代的联系。它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它陈列在那儿,每一块砖瓦,每一块石头,甚至每一棵树,都表达了某种静止和停滞的含义。
      沿着兰江南行,不久就可以到达郭洞村。村庄周围有石头垒成的围墙,出入村庄需要通过一道石门,这是村庄设置的关隘,不仅说明村庄在过去为了安全而壁垒森严,而且说明村庄封闭式的生活特性。村庄与外界的关联是隐藏的,采用一种不敞开的保守姿态,过着自足的生活。掩藏村庄的还有围墙外繁茂的树木。这些树木中不乏千年以上的樟、槐、榆、松,它们对村庄长年累月的遮蔽,使村庄更加隐秘在一种古老氛围之中。这是某种具有审美性和理想的乌托邦式的遮蔽,它让我们想起当年的武陵桃花源。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世界交通,这不是“桃花源”的范式吗?难怪这个村庄又叫做郭洞村,所谓“洞在青溪何处边”,外面的人要想走进村庄,莫非亦要打探哪儿才有幽密的通道?
      不过,我们走进村庄毫无困难,而村庄的情形也并不像桃花源。它里面是一群精心修筑的明、清风格的民居,大多白墙青瓦。高高笔直的风火墙,连成一片,隔断了村庄上面的天空,下面则是狭窄的巷道,巷道连接了村庄每一座门户。由于这些门户总是长久关闭着,巷道便空虚而冷寂,因此在村庄我们能够看到“屋舍俨然”,却不能看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人们囿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这样一来,村庄无疑增加了更多的私密性质。于是,我们只好将眼光流连在村庄的外表形式上。我们的手指指着白墙上面各种形状的漏窗,还有镶嵌在一座座门楼上的砖雕,以及无数的镂花木刻,我们完全明白了,所有这些无一不是通过能工巧匠的机杼之心,在乡民们封闭幽深的心情和趣味态度外面装饰了一层“艺术”,从而借了这精致典雅的形式,来蕴藉他们自己紧闭的生活理想。也许,我们就这样不经意地走进了村庄的本质。
      自从这里成为外来者观看之地,村庄的功能就日渐萎缩了,它不再具有生活价值,而成为观赏对象。似乎这一二百年的精雕细作,全为了今天观看和欣赏的需要。甚至连村庄自身也愿意将村庄当作一件古旧的艺术品,连同隐藏在它背后的心情和趣味态度,一起博得一种叫做“文化”的评价和青睐。因此,它不会主动拒绝外来者的进入,这不仅说明它与“桃花源”不好相比,而且也与它那幽闭的本质产生了矛盾。因此,我们最后将看到,人在这样的村庄中,已不像往昔那样被隐藏,而是退出了村庄之外。没有气息,没有生活表情,没有人的日常活动,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这时候,村庄正好以“文化”的名义,命名为“原始生态村”。外来者为了一种“文化”而来,他们长驱直入,到处探头探脑,然后带着餍足的心情,回到现代世界中打几个文化饱嗝。
      只有那个春天的早晨,村庄上空,开始飘落微雨,通往村庄的石子路上,一位穿蓑衣戴箬笠的老农民,牵扯了他惟一的那条耕牛走向村外时,身后留下了一串湿漉漉的蹄声,村庄才真实得让我们多一点感动。
    1.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那些古老村庄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说,村庄是“隐藏”的,请结合上下文,概括村庄是通过哪些方式隐藏的,并说明隐藏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反复提到桃花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只有最后一段写到雨,而大部分内容却是写古村的环境和生活,作者为何以“古村的雨”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
      告别了懵懂青涩的少年时代,高中生正张开双臂拥抱五色斑斓的青春。一路走来,是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时候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惑着你……
      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还是知识的指引,美丽的憧憬,或者是……
      在成功的路上,一路有你。一路有你,我的心中有春天;一路有你,我的天空有阳光;一路有你……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立意自定。⑵符合记叙文文体规范。⑶不少于800字。⑸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