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福建省龙岩市一中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五)的第一部分试题
  • 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盗(zhí)  (yǎn) 子手(guì)
    B.汗涔(cén) 候(sì) 待(nüè)
    C.罗(qí) ( yè ) 管(qiāng)
    D.公(jǐn) 巾(guān) (bèi)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动地惊天 前合后偃 苌弘化璧 两泪涟涟
    B.脾气暴躁 时过境迁 真知灼见 文过饰非
    C.暮蔼沉沉 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 菱歌泛夜
    D.吟啸徐行 竹扙芒鞋 春寒料峭 披蓑戴笠
  •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错贤愚枉做天(分辨、判断)
    B.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祭,超度亡灵)
    C.怎不将天地也(产生)埋怨
    D.官吏(常常)无心正法
  • 下列语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D.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下列文体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旦,女主角称正末。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C.旧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近体诗根据每首诗句子的多少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限定八句,绝句限定四句。
    D.词盛行于宋,又叫“长短句”。按字数分,有小令、中调、长调三类;按段数分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
◎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福建省龙岩市一中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五)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词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功业有文采)
    B.雄姿英发(英气勃发)
    C.料峭春风吹酒醒(形容微寒)
    D.回首向来萧瑟处(发抖的样子)
  • 下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树绕沙堤
    B、异日将好景
    C、都门饮无绪
    D、廉颇老矣,尚能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倪光南在一封公开信中呼吁中国将于9月举行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上对微软的最新文档格式标准——00XML投反对票,否则国产办公软件企业和用户将面临危机。
    B.对普京来说,2008年既是关键的一年,也是转折的一年。按照俄罗斯宪法,这一年他必须交出总统的权力,而另一方面普京并不准备退出政坛,他声言,还要继续“为俄罗斯人民效力”。
    C.台大中文系教授周凤五就“中国风”流行曲浪潮现象说,古老的中国文化元素能与现代科技结合,重新展现生命力,未尝不是不可喜的事情。
    D.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窗口服务行业,都要制定各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奉献精神。
  •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6.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
    8.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②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此词于公元1082年(元丰六年)六月作。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②平山堂:公元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
    1.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全词描写的重点不在快哉亭的本身,而在亭子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B.词的上片还描写了扬州平山堂的优美景色,表达了江南秀丽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往昔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
    C.词的下片借“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D.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 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2.从写法上看,全词最突出的特点是虚实结合。请具体分析作者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福建省龙岩市一中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五)的第三部分试题
  •   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赠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吾未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睹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我之暴也。”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己,而中乎知己,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婴诚革之。”乃令粪洒②改席,尊醮③而礼之。
      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礼不受摈④。夫子礼之,仆不敢当也。”晏子遂以为上客。
      君子曰:“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骄,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诎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赠:当作“赎”。②粪洒:扫除清洗。③醮:古代嘉礼中的一种仪节。④摈:通“傧”,傧相。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何绝我之也——暴:暴躁
    B.士者乎不知己——诎:屈从
    C.请于世——鬻:卖
    D.免人于——厄:困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因载而与俱归 ②以其求思深而无不在也
    B.①吾乃今日睹赎之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亡秦族矣
    C.①而中知己 ②胡为遑遑欲何之
    D.①故君子不功轻人之身  ②秦亦不城予赵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晏子前往晋国,在途中遇到了越石父,替他赎身,可见晏子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
    B.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十分生气,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胸狭窄。
    C.晏子听了越石父的一番话后,深感愧疚,就以嘉礼相待,这使越石父颇受感动。
    D.君子认为,晏子能远离世俗的偏见,礼贤下士,不居功自傲,这样就可以保全功德了。
    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有关《红楼梦》的叙述中,有误的两项是
    [     ]
    A.《红楼梦》第一回至第五回是小说的序幕。第一回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为塑造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接着通过冷子兴演说、林黛玉耳闻目睹、葫芦僧判案、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等情节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贾府的主要人物,描写了贾府的环境,含蓄暗示了主要人物命运发展和结局。
    B.黛玉初进荣国府,除了拜见外祖母和舅舅外,还见了大舅母和二舅母,年轻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贾赦儿子贾蓉之妻王熙凤,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宝黛二人初见便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宝玉因见黛玉无玉,便砸自己的通灵玉,惹起一场不快。 C.贾雨村在姑苏城乡宦甄士隐的救助下上京赶考,考中进士,选为知府,不想不到一年,因恃才侮上,革了官职。后到林如海家为其五岁的女儿林黛玉做家教。最后在旧友冷子兴的点拨下,借林如海与荣府的关系得以补授应天府。
    D.秦可卿死后,宁府大办丧事,由于贾珍之妻尤氏犯病不能料事,便请来凤姐。凤姐凭她的敏锐干练,很快看出宁国府的诸种弊端,马上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整治,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众人领教了她的厉害,也称叹她的整肃。
    E.宝玉邀请黛玉、宝钗等建一诗社。适值贾芸送来两盆白海棠,诗社就起名“海棠社”。大家兴奋之极,纷纷取个别号助兴。宝钗、黛玉、宝玉、探春分别叫做“蘅芜君”、“蕉下客”、“怡红公子”、“潇湘妃子”,“稻香老农”李纨自荐为掌坛。
  • 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请简述当时的情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晚清学人杨守敬
      杨守敬(1839一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
      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 “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48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20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
      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1904年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裁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引的故实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也多有订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图文互证,相得益彰。
    1.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B.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
    C.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2.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大学还是幼儿园,英语学习热潮汹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英语补习的广告;在我国,任何一种晋级考试都离不开英语;在我国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工作语言全是英语……
      材料二:目前,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程,特别是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的热情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很多国家都是以每年5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长。
    (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目前“英语热”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只陌生的蜗牛在某个路口相遇了,它们彼此碰了碰触角,互致问候,然后继续向前爬去。但不幸的是它俩拥有了相同的想法:对方这么急着朝我来过的路爬去,肯定有什么事,一定是那路上有许多宝贝我没发现。这样想着,两只蜗牛便同时折转头,朝来路爬去。在同一个路口,两只蜗牛又相遇了,它们又彼此友好地碰了碰触角,各自继续往前爬去。忙碌了一辈子的蜗牛不知不觉中又爬回了起点。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