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学年人教新课标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必修四)的第一部分试题
  •   所谓吉祥,就是好福气的意思,《说文解字》说:“吉,善也。”“祥,福也。”
      中国很早就有对吉祥的一些理论总结,比如被列为“四书”之一的《中庸》说:“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历来关于祯祥的记录,可真是五光十色、琳琅满目,比如天上出祥云,地下冒醴泉,猛兽忘了撕咬,毒虫不蜇婴儿等等。据说周成王时出现过三块地里的禾苗长成了一个谷穗,这个谷穗大到要单独装一辆车的现象,这个叫做“嘉禾”,如此说来,中国20世纪年代大跃进的亩产神话,3000年前就已经胜利实现了。
      最有意思的是古人创造出一批祥瑞的灵兽,比如龙、凤、麒麟之类,它们代表着天帝对下界盛世的最高奖赏。据说在黄帝时代,凤凰遮天蔽日黑压压地呼呼飞来,栖息在黄帝东园里的梧桐树上,吃着纯洁的竹实,终身都不想飞走。可是多数时间人们并不生活在这么美好的盛世,凤凰们是断断不肯现身的,连孔子都一辈子没见过,所以他抱怨着:“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好不容易见过一回麒麟,还是被无知的人猎杀了的,它实在不应该在那个世道出现,孔子哀哀地哭。
      这些神奇景致是帝王圣人的故事,与普通百姓离得很远。不过普通百姓也自有追求吉祥的办法,大到求神拜佛、磕头烧香,小到一叶窗花、一句口彩、一个数字,都可以作为寄托。北京西郊妙峰山上有碧霞元君的道场,也是华北最大的民间信仰活动地,几百年来,人们在阴历四月初八佛诞日前后大规模朝山进香,面熟的陌生的,见着都互相道声“虔诚”“吉祥”,真有点熙熙融融的大同景象。朝拜完后下山,人们还不忘了摘一朵花(现在不能随便摘,只好买了)插在鬓角、拢在襟边,名义就叫“戴福还家”,微弱无识的花草,就此带上了一缕人间的温情。
      可见,中国的吉祥文化底蕴深厚,在世界范围内看,也显得很有特色,这大概是可以断言的。有人说这映射出中国人对吉祥有着特别强烈的诉求,体现了中国人特殊的性格面向,我颇有点不敢认同。在我看来,人性不远,人情不隔,中国人要趋利避害,外国人恐怕也是一样,只是表现方式有别罢了。
      世界上许多国家,因为有着强大的宗教体系,其教义早已深深融化于日常生活,人们将一切问题都交给同一个上帝或真主就够了,不必为每件事再去寻求趋避的方法,它的代价是:信徒们必须时常做一些规定仪式,用来培植浇灌宗教信念。中国人不是没有宗教,人们不是都在说儒释道三教吗?但是中国人总体上说,从来就没有全民性的宗教情怀,人们习惯于见庙烧香、遇神磕头,即便早就有大慈大悲、有求必应的观世音菩萨,人们在敬拜她的同时,也并不排斥其他神灵,哪怕只是些花妖狐怪的小毛神。儒释道三教很多情况下只是学者的区分,在民间是浑然一体的,反正多一个佑护就像多买一份保险,总没有坏处。所以,中国的吉祥文化才会显得丰富多彩。
      说到底,追求吉祥是人类的本能,中国人的吉祥文化离这本能还很近,没有更多的装饰和提升,因此,中国人很少生出那种庄严神圣的宗教体验,人们在信仰上是多元的、无序的。这或许显得有些功利、有些芜杂,却自有一种平等宽容、质朴丰满的气象,我觉得或许这才是中国吉祥文化的特色。
      打一个比方,假如说宗教体系下的吉祥文化是一部神话或史诗,那么中国人的吉祥文化更像一本民间童话集。(选自《中国国家地理》)
    1.下列说法中,对“中国的吉祥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中国古书中就有关于“吉祥”的解释和一些理论总结,认为祥瑞和国家兴亡有着密切的关系。
    B.古人创造出一批祥瑞的灵兽,比如龙、凤、麒麟之类,代表着天帝对人间盛世的最高奖赏。
    C.每年阴历四月初八佛诞日前后,人们在碧霞元君的道场摘花或买花的行为就是普通百姓追求吉祥的表现。
    D.追求吉祥是人类的本能,中国人的吉祥文化离这本能还很近,不会生出那种庄严神圣的宗教体验,人们在信仰上是多元的、无序的。
    2.下列说法与作者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
    A.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吉祥幸福、趋利避害的追求是不一样的。
    B.中国的吉祥文化底蕴深厚,这映射出中国人对吉祥有着特别强烈的诉求,体现了中国人特殊的性格面向。
    C.世界上许多国家,因为有着强大的宗教体系,人们必须时常做规定的仪式,不必事事追求趋避。
    D.周成王时的“嘉禾”,20世纪中国大跃进时期的亩产神话,都是一种祥瑞的体现。
    3.根据原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哀哭麒麟在郊外被杀,预示当时礼崩乐坏。
    B.中国人的吉祥文化更像一本民间童话集,芜杂、幼稚。
    C.总体上说,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全民性的宗教情怀。
    D.中国人的吉祥文化有一种平等宽容、质朴丰满的特色。
  •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也。氐贼李乌奴作乱,攻白马,公则固守经时,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闻,齐高帝下诏褒美。
      迁扶风太守,母忧去官。顷之,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构乱,公则率师进讨。事平,迁武宁太守。在郡七年,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众军次于沔口,公则率湘府之众会于夏口。郢城平,高祖命众军即日俱下,公则受命先驱,径掩柴桑。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京邑。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赖焉。大军至新林,公则自越城移屯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相对,尝登楼望战。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公则曰:“几中吾脚。”谈笑如初。东昏夜选勇士攻公则栅,军中惊扰,公则坚卧不起,徐命击之,东昏军乃退。
      湘州寇乱累年,民多流散,公则轻刑薄敛,顷之,户口充复。为政虽无威严,然保己廉慎,为吏民所悦。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时朝廷始议北伐,以公则威名素著,至京师,诏假节先屯洛口。公则受命遘疾,谓亲人曰:“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虽临途疾苦,岂可僶俛辞事。马革还葬,此吾志也。”遂强起登舟。至洛口,寿春士女归降者数千户。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长史石荣前锋接战,即斩石荣,逐北至寿春,去城数十里乃反。疾卒于师,时年六十一。高祖深痛惜之,即日举哀,赠车骑将军,给鼓吹一部。谥曰烈。
      公则为人敦厚慈爱,居家笃睦,视兄子过于其子,家财悉委焉。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士大夫以此称之。(选自《南史》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母去官——忧:忧虑,担心
    B.高祖众军次于沔口——勒:统率
    C.居家睦——笃:忠诚,厚道
    D.士大夫以此之——称:赞扬
    2.下列句子中,表现杨公则“忠烈”的一组是
    [     ]
    ①陷于寇,抗声骂贼 ②资无担石,百姓便之 ③公则号令严明,秋毫不犯
    ④马革还葬,此吾志也 ⑤遂强起登舟 ⑥虽居军旅,手不辍卷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乌奴叛乱时,杨公则弹尽粮绝被抓,但仍不屈服,假装答应与其共事,最终骑马逃回。
    B.杨公则所率部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帮助。在新林面对敌人的突袭,能够沉着应战,从而取得了胜利。
    C.杨公则对百姓轻刑薄赋,人口发展很快。在选用人才上,他不允许用钱买官,而是征用州郡的大姓做官,得到了高祖的肯定。
    D.在北伐时,杨公则接受命令带病出征,立志要马革裹尸还。在战争中打败了敌人,最后在军中病逝,齐高祖当天就为他的去世而哀悼。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乌奴壮之,更厚待焉,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今国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驱,方于古人,见知重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酬 张 少 府
    王 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王维早年,原也有过政治抱负,后理想破灭。此时虽任京官,但对朝政已经完全失望,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1.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等,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2010学年人教新课标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必修四)的第二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长桥卧波,________________?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3)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食桑葚!(《卫风·氓》)
    (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 雪 夜
    [日]星新一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啰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给警察挂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不是的。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语言生动,对雪景的淡出淡入的处理自然贴切,曲折的情节变化丝毫不让人感觉到唐突,于优美华丽的语言中表现主题。
    B、陌生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与前文“ 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相呼应。
    C、文中用很大的篇幅制造儿子还活着的假象,当警长揭露儿子早已死去的真相时,读者一下子被这种突变震惊了,落差太大,降低了艺术感染力。
    D、小说的情节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如从开篇一直到陌生人抢劫,楼上一直安静,学习也不点灯,这都为结尾真相大白作了伏笔。
    E、生活闹剧结束之后,退幕了,“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一切又静静地消失于窗外悠远的雪景中,悠远意境的运用把俗世的生活空灵化了。
    2、小说在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用很大的篇幅写老两口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表现儿子还“活着”,请归纳老人的语言,儿子活着体现在哪几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谜,它有许多种解”,小说的主题也是多元的,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探究这篇小说可能有的多种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街头信笔涂鸦的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尽快制订有关法规。
    B.一场春雨过后,山上的梅花竞相开放,金黄的、粉红的、雪白的,老枝横虬,暗香浮动,真让人感到如花似锦,春意盎然。
    C.萨达姆的一生可谓轰轰烈烈,曾经纵横捭阖,然终究难逃沦为美国战略棋子的命运。
    D.这一段股市暴涨暴跌,一张一弛,他随时准备一有机会就把手中被套住的股票抛出去。
◎ 2009-2010学年人教新课标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必修四)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
    A.在第十个记者节即将来临之际,《丹阳日报》社本着开门办报、服务读者、打造品牌、提升影响,举办记者节暨首届读者节系列庆祝活动。
    B.界牌镇镇政府对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户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并使土地流转后从事规模经营的承包大户全部实行机械插秧,镇政府要求镇农服中心在机械购置、种子供应、机手培训等方面与农户做好对接工作,全力服务“三农”。
    C.沈纯德认为,不仅在比赛中服用兴奋剂破坏了竞赛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对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健康也将带来极大的伤害,而且严重破坏了田径运动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印象。
    D.“飞人”刘翔以13秒34的战绩,延续着复出后的奇迹,一举夺得十一届全运会110米栏冠军,同时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三夺110米栏冠军的第一人。
  • 把下面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恰当的一段话,填在横线上。
    中国有句老话,“胜者王侯败者寇”。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中国,败者会被人遗忘。
    ① 这是中国和美国价值观的一大区别
    ② 许多人把它当成人生信条,这说明中国人很在乎结果
    ③ 还有一句名言:“历史由胜利者书写。”
    ④ 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取胜,没人会记得你
    ⑤ 在美国,迈克尔·乔丹和查尔斯·巴克利都是英雄,虽然巴克利从未赢得过年度总冠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在,有些超市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且在醒目处贴有 “每一个摄像头都是一双监视你的眼睛。”“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样让人很不舒服的标语。请你另拟一条提示语,既能表达同样的意思,又语言得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仔细观察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给上面漫画命一个不超过5字的标题(不可用“无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上面这幅漫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上面这幅漫画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树苗浇水。而老人等到树苗成活,就来得很少了,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把,不浇一点儿水。过了两年,两片胡杨树都长得有茶杯粗了。忽然有一天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树几乎都被风刮倒,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问其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而我的树栽活后,就不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恨不得把自己的根一直扎进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暴风刮倒?”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