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必修五)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然/船 佑/穴/蜂 将/点
    B.窈/水/浼/怨/
    C.观/不 回/慢/照/
    D.划/田 积/连/停 据/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李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引导,为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和调整分配关系搭建信息平台,国资委决定自2008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开展职位薪酬调查工作。
    B.在汶川大地震中,有那么一群普通人,他们在那最危急的一刻,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他的良知,用鲜血甚至生命呵护着每一个幼小的生命,他们铸就了伟大的师魂!
    C.今年台风频繁“光顾”我国,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全球气温上升,容易形成气旋,导致极端天气现象增加;二是因为今年西太平洋海温升高,气压偏强,导致台风西行,频频在我国沿海登陆。
    D.在新形势下,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选出填入横线处上下应衔接最顺畅的一项是
    [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①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②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③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④情感还没有凝炼
    ⑤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⑤④③②①
    D、⑤④③①②
◎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必修五)的第二部分试题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
    B.百里者,宿舂粮——适:往
    C.云气,负青天——绝:断绝
    D.彼且恶乎哉——待:凭借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则其负大舟无力 ②《齐谐》者,志怪者
    B.①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②而御六气
    C.①抢榆枋止 ②三餐
    D.①彼奚适也 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3.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而后(鹏)乃今培风
    B.(大椿)以八千岁为春
    C.(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
    D.(列子、宋荣子)犹有所待者也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B.第二段以冥灵、大椿等为例,说明物的寿命都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C.第三段作者认为宋荣子还是“有所待”,而列子达到了真正逍遥的境界。
    D.作者认为只有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5.(1)翻译下列语句。
     ①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斜线( / )给下面划横线的句子断句。
      太祖克采石,诸将见粮畜,各欲资取而归。因 令 悉 断 舟 缆 推 置 急 流 中 舟 皆 顺 流 东 下 诸 军 惊 问 故 太 祖 曰 成 大 事 者 不 规 小 利 今 举 军 渡 江 幸 而 克 捷 当 乘 胜 径 取 太 平 若 各 取 财 物 以 归 再 举 必 难 大 事 去 矣 于 是 率 诸 军 进 取 太 平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泊歙浦
    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1)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按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 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____。
    (3)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奚惆怅而独悲?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6)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两项是
    [     ]
    A、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各不相同,它完全取决于某一建筑大师的设计理念。
    B、古典建筑体系都是从木材结构开始的。
    C、中国建筑往往是用木材结构,而西方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说明这两种建筑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D、为了更好地说明建筑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作者巧妙地用语言和文学打比方。
    E、各民族的建筑之间存在相通之处。
    2、作者打算提出一个各名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必修五)的第三部分试题
  • 面包
    沃尔夫冈·博歇尔特
      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人相遇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她打开灯。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①“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到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真是老了。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她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②“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失去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大概没什么事。”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走,睡觉去。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子。“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常常碰墙壁。这肯定是檐槽之故。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两个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是有风,”他说,“已经刮了一整夜了。”当她睡在床上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风。刚才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里。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说着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真冷,”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我可钻被窝了,晚安。”
      “晚安。”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随后就是寂静无声。许多分钟后她听到,他在小心、轻声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匀地呼吸,使他不致发觉,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她慢慢进入了梦乡了。
      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说着离开了餐桌。“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③他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他没有抬头。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两片面包。”他对着盘子在说。
      “够了。晚上我吃面包消化不好。你吃吧,吃吧!”
      过了一会儿,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灯下。(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包智星译)
      注:①活尔夫冈·博歇尔特: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说《面包》写的是一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
    1、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张毅 周英峰)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经中国国务院通过并于16日对外公布,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这一《办法》,从明年起,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从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办法》规定,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为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为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是2005年与2006年高考古典诗歌测试材料类型比较图,请用简明的文字概括这两年古典诗歌测试所选用材料类型的不同点。(不超过45字)
      2006年较2005年高考古典诗歌测试选用材料,有以下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下列要求,仿写句子。
      因为有黑夜,我们才珍惜白天的阳光;因为有阴霾,我们才珍惜晴朗的开阔;因为有孤单,我们才会读懂欢聚热闹;因为有相思,我们才感动于瞬间的相见;……。
      生活中,你一定有这样的亲身经历,请以“因为……才……”为思考原点,仿写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诗人说:“面对泥土,谁能够肆无忌弹地高声喧哗?”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不计回报,功高盖世不张扬个性,然而泥土却被我们忽视,面对泥土你会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你以“泥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