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辽宁省本溪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四)的第一部分试题
  • 植物的智能
      牛津大学的科琳·凯利于1992年进行了一项关键性的研究,特里瓦弗斯说,这一研究显示出植物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凯利将一些单独的菟丝子须(一种不进行光合作用的寄生植物)移植到营养状况不同的山楂树上。结果发现,菟丝子更可能缠绕在营养状况好的宿主上,而拒绝营养状况差的宿主。它在从宿主身上吸取养料之前就显示出了这种接受和拒绝的反应。它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选出哪个宿主值得去缠绕,哪个不值得。
      特里瓦弗斯解释道:“在细胞中一定进行着某种计算,但我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完成的。植物能够对环境进行评估,这意味着它们的行为比人们意识到的要复杂得多。”那么,我们为什么直到现在才意识到植物比我们认为的要能干得多呢?主要就是因为植物活动起来比我们要慢得多。因为我们通常看不到它们在生长,所以很难想到它们能够行动,更不用说有智力了。然而,当你看到它们的活动“快镜头”的时候——想想戴维·阿滕伯勒拍摄的节目——它们看起来更像动物,而认为它们能够进行复杂行为的观点也就更容易接受了。
      植物面临挑战时显示出智能行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它们遭到动物攻击时的反应。以蒿属植物为例,当受到昆虫的袭击时,它会向空气中释放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发出有掠食者出现的信号。这些化学物质会向其他植物发出警告,让它们多产生一种防御剂,昆虫是很排斥这种防御剂的。最近的研究还显示,野生烟草会“偷听”蒿属植物间停递的信息,并以此来增强自己的防御能力。
      植物似乎还有自我识别的能力。在2003年公布的一份研究中,以色列科学家将一株植物一分为二,无性繁殖成两株。在分离几周之后,两株植物的根系也各自分开生长,它们也发现自己已经分别成为单独的植物。特里瓦弗斯说:“显然存在一种个体意识的现象,一个能够识别出每个个体都不同的交流系统。我无法想像它们是如何感知这一切的,因为每一种植物中都有数亿株个体。”
      人类和其他高级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和大脑整合来自其所处环境的信号,并作出反应。但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大脑,因此肯定是通过其他途径做到的。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它们的反应依靠某种激素和电子信号的接收、转换和反馈系统来协调。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植物学家埃里克·戴维斯博士是研究植物远距离传递电信号的主要研究员。戴维斯解释说:“本质上,电信号的产生是因为细胞膜电位(细胞内外电荷的差异)的改变。所以,离子穿过细胞膜的任何运动都是一次电信号传递。如果随后其他细胞发生电传递,就会产生电信号。整件植物的大部分行为反应可能是通过电传活动协调完成,只是现在还不得而知。”
      除了电信号,植物的反应中还涉及了多种激素,这些激素负责促成各种不同的机能。然而,现在还不清楚它们是如何向植物体内各处传输的。在一项关于植物生长素(影响生长和辨识不同种类细胞的激素)的研究中,一种负责调控激素移动的蛋白质和在茎部的某些组织中出现。所以,这可能是植物信号传导过程中的重要结构。
      我们正开始慢慢揭开植物如何与这些信息传递活动相协调的面纱,只是进展很慢。除非我们更了解植物反应中所有路径间的相互作用,否则“为什么我们的叶状同伴像它们所表现的那样聪明”仍将是一个谜。
    1.下列各项,不属于划线的“关键性的研究”结果的一项是
    [     ]
    A.植物具有解决问题的智能活动。
    B.面对不同宿主,菟丝子有选择性。
    C.通过细胞的某种计算实现智能活动。
    D.同一类不同植物间存在个体意识现象。
    2.根据文意,下列各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科学研究所获得的结果证明,植物能够对环境进行评估,说明有些植物的行为比人类的行为更复杂更隐秘。
    B.植物的智能行为多表现为向空气中释放自身携带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向同类植物发出遭受侵害的信号。
    C.经过无性繁殖的同类植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它们根系各自分开生长的现象,说明植物可能具有自我识别能力。
    D.经过对比植物与人类智能活动,科学家发现植物是利用某种激素和电子信号的接收、转换和反馈系统来协调反应的。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面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凯利在进行有关植物的智能实验时,选择的是一种不进行光合作用的寄生植物菟丝子,从实验本身看,具有光合作用的植物并不具有智能活动。
    B.限于目前对植物的观察技术,人类还不能更深入更全面地掌握植物的全部活动,因此人类很难解释植物中普遍存在的智能活动。
    C.研究表明,植物智能反应涉及了多种激素,且不同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因而,只要探明激素的“工作”方式,便能进一步明确植物智能活动的机理。
    D.科学家在植物智能活动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强化了人类对植物世界更高层次的关注和研究,从而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严谨的科学依据。
  •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伟,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光和元年,举郡上计到京师。是时司徒袁逄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逄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曰:“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对曰:“昔郦食其长揖汉王,何遽怪哉?”逄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延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顾谓坐中曰:“此人汉阳赵元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吾请为诸君分坐。”坐者皆属观。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不得见。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陟自强许通,尚卧未起,壹往入上堂,遂前临之,曰:“窃伏西州,承高风旧矣,乃今方遇而忽然,奈何命也!”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侧。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入语,大奇之,谓曰:“子出矣。”陟明旦大从车骑奉谒造壹。时诸计吏多盛饰车马帷幕,而壹独柴车莫屏,露宿其旁。延陟前坐于车下,左右莫不惊愕,陟遂与言谈,至熏夕,极欢而去,执其手曰:“良璞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陟乃与袁逄共称荐之。名动京师,士大夫想望其风采。州郡争致礼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家。(《后汉书·赵壹传》)
    1.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时司徒袁逄计——受:接受
    B.逄望而异之,令左右往之——让:责备
    C.壹往入上堂,遂前之——临:俯视
    D.陟明旦大从车骑奉谒壹——造:到、至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壹倨傲特异品行的一项是
    [     ]
    ①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②壹独长揖而已 ③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
    ④壹往入上堂,遂前临之 ⑤壹独柴车草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述及的几件事,表现赵壹倨傲不驯、玩世不恭的性格和无所作为的结果。
    B.文中对赵壹倨傲特异的品行描述,表现了他既要借权势显扬名声,又不甘心屈颜仕途的特有气质。
    C.文中对赵壹恃才倨傲描述的目的是反衬袁逄、羊陟不计私嫌,爱才荐才的高尚品格。
    D.文中对赵壹几件事的描述,表现其故作倨傲,目的是为了巧借权势显扬名声,并不在于做官。
    4.将上面文言文材料中的画线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汉阳赵元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良璞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面问题。
    送柴侍卿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王诗中诗人不为离别而悲伤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同样表现了别友之情,所表达的情感及表达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试做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辽宁省本溪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四)的第二部分试题
  •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郡县逼迫,________________。州司临门,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 垂 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几艘兵舰在海雾中隐约可见,海雾浓了它们就淡,海雾淡了它们就浓,有时以为它们驶走了,定晴一看还在,看了几天都没有移动的迹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我们在海边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1)第一段当中对海参崴的海的描述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主要是运用哪种描写方法来刻画垂钓的两个老人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妻子对这两个老人的认识是什么?作者本人又是怎么认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bì)佑 (qǐ)祷 茕茕(jié)立
    B.(cén)寂 (chéng) 锱铢(zīzū)必较
    C.付(zǐ) (wéi)杆 (cù)而就
    D.(jǔ)丧 (zhǎo) 天理(zhāo)然
◎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辽宁省本溪市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四)的第三部分试题
  •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 2008年国产影片票房排行________,影片《梅兰芳》以近2亿人民币夺取年票房冠军。
    ② 看到立于趵突泉观澜亭的清代“第一泉”石碑顿生_______,不知道为什么偏偏少了“天下”两字。
    ③ 心理疏导工作一般_______成功的体验,生活的充实和情绪的正确表达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A.出笼 疑窦 包涵
    B.出炉 疑窦 包含
    C.出笼 疑虑 包含
    D.出炉 疑虑 包涵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全国十大创新人物邓中翰对中国人在改变人类生活上的作用言之凿凿,无论唐宋的火药,还是今天的“中国芯”,都令世人瞩目。
    B.以前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土地政策,虽然纲举目张,看上去可以让百姓受益,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陷入尴尬的境地。
    C.实行手机实名制的必要性毋庸置疑,除了建立用户的信用体系,还将有效清除手机上的非法短信。
    D.群众来信对外交部发言人的称谓千奇百怪,有称国家领导人的,有称外交部领导的 ,有称首长的,不一而足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正因为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先进的医疗技术既有可能解除病人的痛苦,也有可能对病症束手无策。
    B.与打电话相比,使用短信可以避免因措辞不当带来的尴尬和窘迫,也不必因害怕失态而刻意控制情绪,因而沟通起来更加轻松随意。
    C.傅雷先生谈到自己十三岁开始学习法文的经历时说,老师既有教的方法问题,也有自己念得不用功的原因,因此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
    D.北京将以何种方式来展示我们古老民族参与国际现代事务的能力呢?刘淇回应奥运场馆崇洋时说:节俭办奥运是我们的一贯原则。
  •   下面是课堂讨论“相貌好坏对人的影响”的正反方发言。请你另选一个论题,按示例仿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50字左右。
      正方:长的好到哪里都有自信,有自信才有魅力,有魅力生活更精彩。
      反方:长的好只是抓到一副好牌,好牌只表明有机会,有机会不一定能成功。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
      在德国汉堡上班的第二天,我坐出租车去公司的路上遇到红灯。等15分钟后绿灯依然没有亮,司机说可能指示灯坏了。我对司机说,既然这样,前面又没有什么车,我们开过去应该没有问题,司机马上就摇头:“不可以,那是违反交通规则的!”又等了一会儿,我要迟到了,就着急地想下车,不想却被他一把拉住了:“请冷静先生!这里没有人行道,不可以下车的 。”他悠闲的递我一张报纸。半个小时后绿灯亮了,果然,警察在交通广播说刚才是信号出了点问题。我匆匆赶到公司,向老总解释迟到的原因。他耐心地听完我的话,拍拍我的肩膀表示理解,说:“我很同情你。但是,没有什么比制度更客观。”说完让我去他秘书那里领迟到罚单。以后老总再没有提起这件事,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可他那句“没有什么比制度更客观”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这句话也让我对出租车司机的固执和死板释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