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必修五)的第一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关山难越,_______________?萍水相逢,_______________。
    (2)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
    (3)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吾生之行休。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5)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门虽设长关 ②举世誉之不加劝
    B、①登东皋舒啸 ②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C、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二虫又何知?
    D、①既自以心形役 ②有鸟焉,其名
  • 选出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屈贾谊于长沙
    A、《齐谐》者,志怪者也。
    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C、遂见用于小邑
    D、且臣少仕伪朝
  •   李邈,字彦思,临江军清江人,唐宗室宰相适之之后。少有才略,以父任为太庙斋郎,擢通判河间府。以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为辽国贺正副使。还,贯将连金人夹攻契丹,呼邈至私第,以语动之,使附己。邈言契丹人未厌其主,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贯不能用,乃乞致仕。叹曰:“国家祸乱自兹始矣!”
      金人犯京师,诏趣入见,邈慨然复起就道。既至,会姚平仲战不利,京师震动。上问御敌奈何,邈言:“胜负兵家之常势,陛下无过忧,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因言:“种师道宿将,有重名,二敌所畏。朝廷自主和议,而尽以诸道兵畀师道,视敌为进退。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使见可击而进,胜固社稷之福:不胜,亦足使敌知吾将帅有以国为任者。”上称善。
      守真定,兵不满二千,钱不满二百万,自度无以拒敌,乃谕民出财,共为死守。民恃邈为固,不数日,得钱十三万贯、粟十一万石,募民为勇敢亦数千人。金人至,邈乞师于宣抚副使,且间道走蜡书上闻,皆不报。城被围,且战且守,相持四旬。城破,邈巷战不克,将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斡离不胁邈拜,不拜,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乃拘于燕山府。
      金人问曰:“集民兵击我,谓我为贼,何也?”邈曰:“汝负盟,所至掠吾金帛子女,何讳吾言敌?”不能屈。久之,欲以邈知沧州,笑而不答,且说之曰:“汝不以此时归二帝及两河地,岁取重币如契丹,以为长利,强尚可恃乎?”金人讳其言,命邈被发左衽,邈愤,诋毁甚力。金人大怒,遂遇害。将死,颜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燕人为之流涕。(选自《宋史·忠义传》,有删节)   
      注:①完颜斡离不,金太祖第二子。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蔡京、童贯,迁知霸州——迕:触犯
    B.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第:但
    C.邈巷战不——克:能够
    D.乃于燕山府——拘:关押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邈有“才略”的一组是
    [     ]
    ①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 ②国家祸乱自兹始矣 ③邈慨然复起就道
    ④尽以诸道兵畀师道,视敌为进退 ⑤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 ⑥邈愤,诋毁甚力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邈言契丹人未厌其主,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负盟,所至掠吾金帛子女,何讳吾言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必修五)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逢康元龙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1)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堂吉诃德说服了邻居桑丘·潘沙做仆从之后,就准备出游的东西。他筹集了一笔钱,从朋友那借来了护胸,扣上了破头、盔,带上了衬衣和其他可能带的东西。在一个夜晚,他和桑丘不告而别地离开了村庄。(《堂吉诃德》)
    B、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被打得满身是伤,爬不起来,被路过的邻居横放在驴背上送回家。他的家人和朋友痛心他竟被骑士小说毒害到这等程度,就把他积存了一屋子的骑士小说以及书房全部烧掉。之后,他似乎安静了许多,也同神父和理发师两位老朋友谈论得非常有趣,但他还是顽固地认为“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侠骑士,而游侠骑士道的复兴全靠他一人。” C、堂吉诃德与桑丘一起干了一系列疯疯癫癫的傻事后,和牧羊人打了一架,又冲犯了一队苦行人,最后被别人锁在笼子里装上牛车拉回家。就这样,第二次出游以失败而告终。
    D、堂吉诃德离开客店,遵守骑士道原则而拒付房钱。落在后面的桑丘被人们揪住了。他们把桑丘兜在床毯里,不停地向空中抛掷,像“狂欢节耍狗那样耍他”。堂吉诃德回马要救他,可是店门被关上了。他隔着一堵墙头看着,急得要命。直到人们气力使尽,才把桑丘放了。
    E、堂吉诃德第一次外出当游侠时,他劝说农民桑丘·潘沙做仆从,并允诺将来封他做海岛总督。桑丘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所以虽然当仆从不赚工钱的,也答应了。
  • 简答题(100字左右)。
    堂吉诃德是怎样赢得了出游以来的第一次胜利的?请简要叙述这个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①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①袒裼裸裎:袒裼,肉体袒露;裸裎,露身。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伯夷不随便与人交往,连别人的帽子戴得不正他都要生气。柳下惠则相反,和谁都能交往。虽则交往,但决不受他人影响。
    B.对待不良倾向,伯夷是“望望然去之”,而柳下惠则“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两者都十分可贵,十分难得。但孟子认为两者都不可取。
    C.柳下惠不羞辱国君,也不小看下面的官员;他为官就竭力提拔贤士,一定重用他们,不因为官小而抱怨,处境困厄而不忧伤。
    D.柳下惠的信条是:“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玷污)我哉?”就是说,他也爱惜自己的清净洁白,不与伯夷异趣。
    (2)孟子在这里实际上批判了哪两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必修五)的第三部分试题
  •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这一连串的自我追问是长存于每个人心中永恒的哲学命题。家谱,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同宗共族的血缘集团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私修?因为缺乏记载,至今不得而知。据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宗法制度的体现。上古,尤其是实行分封制的朝代,如西周,统治者的儿子们谁能封王、袭爵,一排家谱便一目了然。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到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的现象。
      中国古代是宗族社会,家族关系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根”,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的体现就是在家谱中占有一个位置。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共同组成的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其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正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视的,这一点与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
      家谱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四个层次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资料。以前人们更多关注王侯将相,但是家谱把目光投向了普通人,对于研究民风民俗、民族迁徙、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流行病和遗传病研究等都很有帮助。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百姓家族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这些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平民化的寻根意识,正以不可小觑的力量,从精英阶层走进千万普通家庭。在泛着岁月光泽的历史黄卷里,古旧家谱中附着的诸多人文价值正日益显现……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对生命本体的回溯和关照中,生命变得更加具有质感。在这种真实的触摸中,一扇扇记忆之门渐次打开。人文人文,有人,才有文。家谱不是人口统计表这么简单,而是一部人的学问。家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家谱的内核。家谱是符号,真正重要之处在于这一符号背后的文化认同。有人这样说:“家谱是什么?是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给每个人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浸润了血浓于水的寻根之情,不管过多少年,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每一个生命叶片,都因了“根”的滋养,而愈发油翠和充满生机。除了名人传记、大人物传记外,家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
      家谱是活的精神,涵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家族的情愫。继往事知来者,家谱体现着生命与生命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对一个家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谱寻根的过程中,前人的奋起、磨砺、责任,成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家谱的使命就是“承前启后”,把精神代代相传,其中的家风、家训更有强大的教化作用,让一个家族不偏离主线。
    1.下列对“家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家谱为解答人对自我追问的哲学命题,提供了答案。
    B.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我国第一部家谱出现在先秦时代,开始时为适应政治与社会需要,主要是官府修谱。
    C.家谱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家谱这一符号的背后附着了文化认同。
    D.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同时由家谱形成了宗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
    2.请根据文章的3-7段,分条概括家谱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后一只碗
    张鸣跃
      莫非补碗的手艺很高超,补过的碗就象加了一枚精致饰配,更显得完美一些。
      莫非是一个事事追求完美的人,每一次补碗,他都要养足精神并换上新衣,有如请神般将碗请到补碗的密室,细细打量慎重下手,精补巧镶一丝不苟。有时,一个裂纹他要修补几天几夜。他补碗收银甚微且有定价绝不多收,日子清苦,但也快乐,碗主取补好的碗时大声叫绝称妙,他就和大家说说笑笑,都很快乐,莫非觉得这是他人生最美满的时刻。
      莫非名气大了,不断有外地的补碗匠来看莫非补的碗,与之切磋,村人也常拿出莫非补的碗,相互之间争长道短,都说自己的碗是最完美的。也就从这时起,莫非变了,他不再接待任何补碗匠,和村人之间也不再谈笑风生,闭门不出苦苦补碗,有活儿时他更加精心,没活儿时他就补他自己的那只根本不用再补的碗。
      有一个人人敬重的老者猜到了莫非有心事,提醒他:“你已经做到完美了!物极生反,你已走过头了!”老者说,莫非补碗几十年,从没失过一次手,这没人能做到,算得上完美了。莫非苦笑,也说了实话:“我要补出一只十全十美的碗,要美到极限,成为天下最后一只碗,再也不生争议,再也没有碗可以超越!”老者长叹-声说:“我正是担心你这样!真这样,你的完美就要结束了!”
      莫非没能悟透老者的话,继续修补“最后一只碗”,要让这只碗成为艺术绝作且永不破裂,永远无需修补也没人可以修补,权做他一生的功名之最。
      那天,有一个碗商前来拜访莫非,老者引荐,莫非不得不接待。碗商说他也是爱碗如命,听说莫非能修补出天下“最后一只碗”,特来请教。莫非让碗商看了他尚在修补过程中的那“最后一只碗”,表示他说到的就一定能做到。不料碗商看罢就摇头,遂大笑说: “你的完美就从这只碗结束了!”莫非脸色大变。
      莫非受到强烈刺激,大病一场,尔后闭门补碗,拼命要把“最后一只碗”提早修补出来。这只碗已缀满了绝妙的饰配,有如一顶绝世无二的皇冠。就在做最后打磨时,莫非没想到的事发生了,碗一下子破裂成一堆碎片,他愣住了,补碗的声响就此停息了。就在这时,莫非听到一种乐声,很奇妙的乐声,从各家响起,很清脆,很随意,很快乐。他正在纳闷,老者进来了,怀抱一大摞碗,笑嘻嘻放下,又一个一个摆开,摆了一炕。莫非大惊,几十个碗,几十种样式,几十种材料,金银铜铁瓷木玉石,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琳琅满目,他一个也没见过,实在不知这碗竟繁衍进化到如此程度,其上的镂花辍景都比他的修补更加奇妙!老者笑得象个顽童,拿来一双筷子敲打起来,碗声叮当抑扬顿挫。老者的表情和“碗乐”终于把莫非逗笑了,孩子般红了险。老者就拉莫非一起来敲,直敲到执手大笑,老者这才发问:一一“莫非,碗有何用?” “吃饭。” “吃饭何用?” “活命。” “活命何用?” “这……”
      “这就对了,你不知活命何用,就是你大错之根了,我来告诉你:活命不是为了补碗,不是为了虚荣和功名,更不是把一只碗补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活命是为了快乐,是做每一件事情时有一个快乐的过程,就象你当初和大家说说笑笑时一样,是快乐成全快乐,快乐相伴快乐,快乐只有这携手共存的过程而没有什么最后!”莫非始露悔悟,老者带他去各家走了一遭,让他吃惊的是:各家不断拿些传统破碗让他修补,竟不是为了使用,只是为了让他修补,只是让他营生不断而有所快乐!
      莫非由此彻悟了。人生追求快乐的过程即是完美,当完美成为一个人无休止的功名奢望时,人生就只能从痛苦走向破败。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莫非每一次补碗都要换上新衣,将碗请到密室,细细打量慎重下手,精补巧镶,这些表明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B.莫非名气大了以后,开始自负起来,不再接待任何补碗匠,也不再和村人之间谈笑风生,因为名气给他带来了烦恼。
    C.莫非不听老者的话,使尽所能,用最好的材料和绝技,一意孤行要修补“最后一只碗”,表现他执著狂傲性格特征。
    D.小说写人们不断拿些传统破碗让莫非修补,并非为了使用,而是为了让他营生不断而有所快乐。
    E.从小说的主题上看,文题“最后一只碗”中“最后”一语双关,既表现莫非对完美的执着追求,也是莫非原有补碗追求的结束。
    2.碗商说莫非的碗“不日即破”,果然,莫非磨碗时“碗一下子破裂成一堆碎片”,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说,“人生追求快乐的过程即是完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感触听不懂自己孩子常用的词语,交谈时如同听外星人讲话;越来越多的孩子埋怨父母跟不上时代,无法和他们勾通。当大家都在抱怨对方的时候,英国13岁少女露西出版了一部包括了300多个新词、怪词的新新人类专用词典,使家长破译青少年“语言密码”提供了便利。这种创意和实际行动实在叹为观止。
    (1)_________修改:_________;
    (2)_________修改:_________;
    (3)_________修改:_________;
    (4)_________修改: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首款以孔子以及《论语》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发行。这套名为“中华名人--孔子”的彩票,票面选取了三幅作于明清时期的孔子画像,将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名言警句用作奖符,对应不同级别的奖金。如一等奖奖符为“礼之用,和为贵”。中奖者可领取30万元的奖金,最低第八级能够拿10元奖金,奖符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彩票发行一个星期以来,销售额已经超过200万元,表现好于其他同类别的即开型彩票。中心最初设计彩票的理念其实十分简单,希望在销售彩票募集公益金的同时宣传儒家文化,但不少人认为发行“孔子彩票”与弘扬儒家学说和孔子思想没有任何关联,这是借文化之名行敛财之举。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孔子彩票的发行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于是,雨果把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了湖里,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写作,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
      是的,在漫漫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当我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地前行时,不妨也采取一些斩断退路之举,逼着自己全力以赴地寻找出路,走向成功。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