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卷(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chà)傺 (qiān)影 写(juàn ) 举世目(zhǔ)
    B.(piē)见 (fēn)围 告(dǎo) 蓊郁郁(wěng)
    C.酝(niàng) (nuó) 据(qì) 自怨自(ài)
    D.伶(pīng) (niù) (shōng) 苗助长(yàn)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寂寞 幽辟 弥望 名门旺族
    B.缈茫 宛然 歧韵 卓尔不群
    C.嘻游 瞥见 镶嵌 耳懦目染
    D.罹难 踯躅 峻峭 世外桃源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几年过去了,她那光滑的脸上平添了皱纹,短暂的青春像流水般________。
    ②名家作品,皆有独特的文章风格,有的朴素,有的色彩斑斓;有的以含蓄取胜,有的则________。我们在文坛上,应当使不同的风格________。
    A.消逝 淋漓尽致 百家争鸣
    B.消失 隐晦曲折 百家争鸣
    C.消逝 淋漓尽致 百花齐放
    D.消失 隐晦曲折 百花齐放
  • 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B.汤三圆子捏着甜腻腻的嗓子,花言巧语。
    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 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

    A.可是突然间水涡全部没有了,原来这都是鲈鱼搅出来的,我的桨声终于把它们吓退到深水中去;我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地消隐!
    B.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
    C.几年的时间,张明不但成为博士生,而且发表了几篇颇有影响的论文,令人侧目而视
    D.老师这几年对同学们耳提面命,谆谆教诲,大家都很感动。
◎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卷(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填到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个句子是
    [     ]
      文学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的汉字等是意音文字。________。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立。
    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的记录。
    B.它们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
    C.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
    D.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
  • 根据语境为下列两副对联选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时,美国作家斯诺撰写了一副挽联,托人送到上海鲁迅先生的追悼会上。挽联是: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______何人领呐喊?先生_______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②1990年,德高望重的徐向前元帅逝世,越共领导人黄文欢即书一联以悼之。挽联是:_______军心暖,威震沙场敌胆寒。
    A.寰宇 已经 叱咤风云
    B.中国 不幸 叱咤风云
    C.中国 已经 身先士卒
    D.寰宇 不幸 身先士卒
  •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匪来贸丝,即我谋(前来,到……这儿来)
    B.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来到……上面)
    C.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D.虽与府吏要,会永无缘(互相)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名的爱国知识分子、民主战士。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B.郁达夫,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兵、张资平等人发起了“ 太阳社”,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沉沦》《茑萝集》等,散文《故都的秋》。
    C.《离骚》是战国时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晚年的作品,是《楚辞》的代表作。
    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它与《木兰诗》齐名,它们合称为“乐府双璧”。
  • 翻译。
    (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卷(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1)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
    (2)___________,二情同依依。
    (3)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
    (4)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
    (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
  • 春天的梦
    苏叔阳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 
      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
      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
      让街道看见了浓阴。
      哦,在这落雪的早晨,
      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春天是可爱的吗?特别是在这里,短促得犹如蜉蝣的生命,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她,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她,像追寻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
      因为再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一切!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外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我那时只有十岁呀。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我真的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后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 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眼光木然的农民,用一小堆枯叶为我燃起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熟的土豆。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梦见妻子温柔的手臂,小儿子的笑脸---他那时刚刚出生不久。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践踏灵魂的岁月。
      又是一个春天。祖国的大地被泪水漂起,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仿佛他带走了所有的人内心里对春天可怜的梦幻。然而,春天毕竟来了,虽然迟了,虽然挟着风沙,虽然难免还残留着严冬的寒气。可她毕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我愿春风把梦吹撒到一切人的心头。
      我们不能苛求春天,因为春天是冬天的产儿。她有母体的印痕,但她不同于母亲。她娇嫩、柔弱,可她有长长的未来,她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希望的种子。严冬所诞生的并不是严冬。因此,人类才向她呼唤,才把她赞颂。
      晶莹的雪花,正在为春天铺下襁褓,阵阵的鞭炮正在为春天催生。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又将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
      啊,祖国的春天呐,家乡的春天呐!就算你短促到只有一瞬,为了这一瞬里所凝集、所包容的未来的一切,我也愿意献出我的生命。
      春天快来吧! (1981年2 月3 日春节前夕 北京)
    1.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 春天”与“ 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削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泉下谢少年。
    1.这首诗抒写了一则寓言故事,请简要概述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叙说寓言故事之前。为什么要写“利剑不在掌”一句?你怎样理解前四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下面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另写四个句子。要求以“珍惜”开头,具体对象和内容不限,表意恰当,富有意蕴,字数与原句基本相同。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则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
      2005年8月22日是一代伟人邓小平诞辰101周年纪念日,21日起,“小平南巡座舰”将停靠长沙湘江杜甫江阁3个月,供长沙市民参观。
      “小平南巡座舰”属037型猎潜艇,称宁明号,舰长59米、宽7.8米、吃水3米,是上世纪80年代国内装备最先进、武器最精良的战舰之一。1984年1月24日,小平同志乘坐宁明号军舰从深圳前往珠海视察,宁明号由此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关键一幕的见证。今年1月11日,南海舰队将已退役的宁明号捐送给湖南湘潭,并改名为“小平南巡座舰”。今年5月12日,海口市政府与湘潭县政府为军舰举行隆重的启航仪式,“小平南巡座舰”赴湘正式启航。6月15日,在历经13个省、市、特别行政区,航行2800海里后,该舰顺利入湘,靠港岳阳。21日下午6时,“小平南巡座舰”抵达长沙市杜甫江阁码头,22日正式与长沙市民见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工、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方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坦礅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礅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分姿采。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也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 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