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必修五)的第一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兗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
      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委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
      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礼遇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
      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隋书 循吏》)
      [注]①髫龀(tiáo chèn),儿童时期。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遂腐刑,给使殿省——被:遭受
    B. 以叔略有巧思,营构监——拜:授予官职
    C.迥将宇文威来——寇:强盗
    D.周太祖见而之——器:器重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叔略为官政绩出色的一组是
    [     ]
    ①身长九尺,志气不凡 ②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 ③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④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 ⑤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 ⑥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
    A.②③⑥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樊叔略在孩童时就因为父亲的案件被牵累,遭受残酷的刑罚,后在殿省供职。他身高九尺,气宇不凡,被高氏疑忌,他内心不安定,只好跑到关西。
    B.樊叔略为人多智,经常为上级出谋划策,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赏识;而且他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军功,被封高官。
    C.樊叔略为官清明果决,奉命营建宫殿,规划设计都出于他的精巧构思,百姓称赞他智慧无穷,品行端正。
    D.樊叔略虽然没有学问,说话做事都能有所依据,所说的话都能有独到的见解,往往与事理暗暗相吻合。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礼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
    天津桥春望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①天津桥:建于唐朝的东都洛阳洛水之上。②雍陶:晚唐诗人③上阳:指上阳宫。上元年间始建,武则天、唐玄宗曾多次巡幸洛阳。安史之乱后,宫苑遂日渐荒芜。
    (1)具体说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这首诗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必修五)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官渡之战”,曹操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袁绍,一统北方;“赤壁之战”,孙刘联盟战胜曹操,三足鼎立出现;“夷陵之战”,蜀国大伤元气,为覆灭埋下了伏笔。(《三国演义》)
    B、听说关羽在东吴被害,张飞立即起兵报仇。因为丧兄心痛,他经常醉酒并随意打骂军士。末将范疆、张达无故被鞭打,心生怨恨,就趁张飞熟睡之际将他杀死,投奔东吴去了。 (《三国演义》)
    C、公爵夫妇为继续让堂·吉诃德主仆受骗,就让桑丘去做海岛总督,并用了很多办法捉弄他。虽然桑丘执法断案都颇为机智,但是没过多久他终于明白了实情,明智地辞去了总督职务。 (《堂·吉诃德》)
    D、妻子死后葛朗台变了,对女儿倍加体贴,以至于欧也妮怀疑自己从前错怪了父亲。葛朗台只是希望欧也妮能在文书上签字,宣布放弃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葛朗台答应以后每月给欧也妮一百法郎的回报。欧也妮最终签了字。 (《欧也妮·葛朗台》)
    E、德·篷风先生去世后,作为妻子的欧也妮每年有八十万法郎的收入。她保留了父亲在世时的习惯,节俭生活,精打细算地积攒一年年的收入,索漠城的居民都认为她像父亲一样过于吝啬。 (《欧也妮·葛朗台》)
  • 任选一题作答。(100字左右)
    (1)周瑜急忙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是《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中的内容,请简要叙述“赔了夫人又折兵”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述堂吉诃德第三次游侠生活的结束。 (《堂·吉诃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注】①沈同:齐国大臣。②为天吏:奉行天命的天子。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齐国讨伐燕国,是战国中期的一项重大事件。孟子认为,燕国的国政败坏,民众因此遭受苦难,所以是可以讨伐的。
    B.孟子指出,讨伐燕国者必须施行优于燕国的政治措施,否则,伐燕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也不可能得到民众的支持。
    C.孟子认为,燕国的国政败坏,齐人身为天吏,替天行道,可以讨伐燕国。但如果让燕国人讨伐燕国人,则不值得鼓励。
    D.孟子认为,礼乐征伐这样的大事,不是谁都有权力去做的,因此他明确反对让像燕国一样暴虐的同为诸侯国的齐国去讨伐燕国。
    (2)孟子是认为燕国可以讨伐,杀人犯可以杀掉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必修五)的第三部分试题
  • 论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它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低碳消费方式”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B、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地积极实现“三低”的消费方式。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着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低碳消费方式是在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之后,特别关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生态消费方式。
    B、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C、消费从经济学上讲,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所谓非生产消费就是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
    D、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日益恶化和资源短缺问题。
    3、为什么说从“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请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费的午餐
    刘心武
      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
      那是20世纪20年代初,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他也实在是有应考的才能与气数,竟每回都能高中。但是他从那些私雇他冒考的少爷手里,每回也得不到几个钱,用不上多久便又一筹莫展。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纳学费。就算学校爱才如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无法应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惟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款,毕业后尽早归还。谁能贷给他款呢?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的,应在祖父所交往的伯叔辈中。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去应考,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放榜录取,这令他万分兴奋,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既是祖父对他的期望也是他自己的夙愿,于是筹措入学读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向自己的一位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并且从小看着他长大。父亲找到了那位名人,他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该人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了很多同情的话。父亲听了非常感动,原来这位伯伯很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来。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听打出了几个电话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无妨一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
      父亲跟着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菜馆”,这是当时显贵名流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而这一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天在席间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有的是社会活动家,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学者、教授。刚进入餐厅时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但那位名人牵着他的手引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子,显然祖父在众人心目中也是有相当分量的,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来。 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的一次高档、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也不禁神往。父亲没有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点那是交代得很清楚的: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
      我问父亲:“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能要求他借给您钱呢?”
      父亲说:“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
      我再问:“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出呀?”
      父亲说:“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下一站。我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
      我还问:“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
      父亲说:“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
      我说:“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
      父亲正色道:“不!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那顿午餐,人家让我一起去,是出于真心真意的!”
      我说:“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
      父亲说:“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别人不欠你!在你一生中,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别人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但你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出来!”
      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样对待过别人。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可是,要我付出相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下去。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祖父的朋友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又带父亲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但最终也没有给予父亲想要的帮助。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B、起初,“ 父亲”代人投考,并不是他自己不想上大学,而是他知道即使考了第一名,他也没钱交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只能把替别人考试作为谋生手段之一。
    C、这篇小说以“免费午餐”作为题目,因为“免费午餐”既是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同时又是行文线索。
    D、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这里表现了父亲淡淡的悔恨。
    E、父亲给“我”讲他的故事的目的是希望“我”能成为像名流伯伯那样被别人求助的人,而不要成为向别人求助的人,即希望“我”成为一名成功人士。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通过写“父亲”叙述自己的经历以及“父亲”与“我”的对话,能让你悟出哪些生活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一则广告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三处不当之处,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个性选择,创意分享;雅虎工具条闪亮登场。雅虎工具条是全新的一款免费客户端软件,集合了雅虎360度全能搜索、一站式登录服务、动态提醒等。雅虎工具条在打造优质水平的同时,传递了分享互联网的精神。
    (1)_________修改:_________;
    (2)_________修改:_________;
    (3)_________修改:_________。
  • 以下是香港大学2009年在内地招生的部分面试题目,请认真阅读并答题。
      迈克尔·杰克逊为什么受欢迎?甲型流感爆发,不少香港孩子们停课回家,但他们的家长却因为要上班不能照顾他们,是否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政策保障孩子的利益?如何评价达尔文的贡献?怎样看待男生和女生的地位?你怎样看待上海闵行一座新楼的倒塌?你怎样看待器官捐赠?如何引导国人接受器官捐赠?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试题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这样的试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理由。(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一艘货轮卸货后返航,在浩瀚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巨大风暴。惊惶失措的水手们,急得团团转。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仓,立刻往里面灌水。”当船舱里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货轮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生命之船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法国思想家薇依说:“重负是神的恩典,许多负重的生命结出清香四溢的花,结出累累硕果。”适当地给自己的生命负重,这样的人生会更精彩。
      请以“生命因负重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