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人教新课标四川省德阳市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必修三)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括号中对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惩(chuāng) 练(gàn) (cī) 怏不乐(yàng)
    B、婷(pīng) 亮(zèng) (mí) 天真露(qìng)
    C、薄(fěi) (kuì) (shè) 风景(shà)
    D、关(qiǎ) (rěn) 羡(xīn) 长歌哭(dàng)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坐镇 拉家常 德高望重 实至名归
    B、秉赋 享清福 异曲同功 直截了当
    C、端详 辨证法 习焉不察 乌烟瘴气
    D、烦躁 水蒸汽 钟灵毓秀 金碧辉煌
  • 下列各句中划线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当见义勇为者与歹徒拼死搏斗时,置若罔闻的旁观者少了,奋力相助、及时报警的多了。
    B、如果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C、金融危机爆发后,号称“汽车圣城”的美国底特律到处是惨淡经营,冷落肃杀的衰败景象。
    D、世界各地观众对影片《阿凡达》趋之若骛,这加快了3D电视机研发、生产、上市的进程。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日前,冯三镇客运和水温乡客运站的43名农民工脸上洋溢着笑容,因为他们在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帮助下,终于拿到了被拖欠已久的六万余元工资。
    B、全国人大代表、工信部部长李毅中3月8日上午在接待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将会提供帮助,补贴金额高达六万元人民币。
    C、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他们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D、科学研究成果显示,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包含一种源自博尔纳病毒插入的DNA,这种博尔纳病毒式一种RNA病毒,能够在细胞内复制和转录。
◎ 2010年人教新课标四川省德阳市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必修三)的第二部分试题
  •   心理学家发现,潜意识中看到的事物对大脑有着长久影响。由此,科学家认为,无需特别注意,人的大脑也在下意识地接受各种有用的信息。
      据《自然》杂志报道,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工作的日本科学家渡边及其同事在研究中发现,潜意识训练有助于提高人们看移动的点的能力。当某个并不特别令人注意的事物不断地在眼前出现时,很可能会给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渡边的研究小组让被测试者看屏幕上的字母,这些字母周围有很多小点在不停地无规则移动,就如电视节目结束后屏幕上出现的雪花点一样。被测试者并不知道,有5%的点其实是朝着同一个方向运动。经过25天的潜意识训练之后,再次测试表明,相对于第一次观看,被测试者对于朝同一方向移动的点的辨别能力提高了20%。
      这一实验表明,在视觉处理过程中,人的大脑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物体某种特定的特征,比如动作或者颜色,能够使大脑细胞兴奋起来。研究小组认为,通过对潜意识的训练,大脑细胞有可能对某一特定方向的运动尤为敏感。
      在哈佛大学研究视觉功能的日本科学家中山对新发现解释说,我们不能对周围的一切都全神投入,事物不断地从眼前经过,大脑就不自觉地将它们的特征记录下来,这样的学习毫不费力但很有效。渡边也认为,周围环境中有一些不断发生的,但有着重大意义的信息,这种下意识的学习方式能帮助人们将这些信息结合起来并存储在记忆中。
      测试结果也表明,人的大脑无法筛选出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对于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的人们来说,这确实令人担忧。
      但是,专家也警告说,目前尚无法确定这种无心之中的学习是否能使人类掌握更复杂的技能。可以肯定的是,不经过课程训练仅靠下意识,学生是学不好一门外语的。
    1、对渡边研究小组进行的实验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     ]
    A、让被测试者看屏幕上很多作无规则移动的字母,它的百分之五的点是朝同一方向运动的,经过25天的潜意识训练后,再一次进行测试。
    B、让被测试者看屏幕上的字母,字母周围很多作无规则移动的小点,经过25天的潜意识训练后,再一次进行测试。
    C、让被测试者看屏幕上很多作无规则移动但有百分之五朝同一方向运动的字母,经过25天的潜意识训练后,再一次进行测试。
    D、让被测试者看屏幕上的字母,其周围很多作无规则移动的点,有百分之五的点朝同一方向运动,经过25天的潜意识训练后,再一次进行测试。
    2、对测试结果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视觉处理过程中,人的大脑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物体的动作或者颜色能使大脑兴奋起来。
    B、下意识的学习方式能帮助人们将周围环境中不断发生、有意识的信息结合起来并存储在记忆中。
    C、通过对潜意识进行训练可能会使大脑细胞对某一特定方向的运动特别敏感。
    D、在下意识中,大脑能自觉的把不断从眼前经过的事物的特征记录下来。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能在潜意识下接受各种信息,但无法筛选信息的有用作用。
    B、通过潜意识训练有助于提高人们看移动的点的能力。
    C、某个不特别的事物不断地在眼前出现,能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D、能否通过潜意识学习掌握更复杂的技能,目前尚无定论。
  •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 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 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 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 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 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 水师 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下面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水石相,声如洪钟——搏:搏斗
    B、至唐李渤访其遗踪——始:才
    C、有大石当中流——当中:中间
    D、而渔工 水师 虽知而不能——言:说出来
    2、下来各组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
    B、送至湖口——因笑谓迈曰:“汝识乎?
    C、事不目见耳闻,臆断其有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D、曰此鹳鹤也——师焉,或否焉
    3、下面对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声有形,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文中极力渲染阴森恐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后文的议论和批评“士大夫”埋下伏笔。
    C、所谓“古之人不余欺也”是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D、作者指出石钟山命名的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在于“士大夫”和“渔工水师”不能共同考察。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 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 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1)这首诗开头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怎样运用反衬手法来抒发诗人的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默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妾当作蒲苇。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3)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天上人间。
    (5)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送我至剡溪”;王维《_______________》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
    (7)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____。
◎ 2010年人教新课标四川省德阳市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必修三)的第三部分试题
  • 家园如梦
    唐书颖
      它不能改变日子的快慢进程,却把岁月凝聚成影集;它似乎只是一种礼仪,却让生活流淌着淡淡的温情。当我们和家被时空相隔时。
      人生的各个路口,感情至纯至真时,也许就是与亲友离别的那一刻了。时间和空间在那一瞬、那一站显示出跳跃前的热烈和沉郁。我常想,那古之长亭,今之站台、码头、机坪有知有觉的话,能承负起亲情、友情、恋情诸多的离愁别绪、远思长情吗?当秋雨缠绵时,当暮雪飘洒时,当晨风微拂时,当星云游移时,汽笛响了,那个温暖的天堂--家正一尺一寸地作着位移。
      许多人一别永难相逢,于是那个有形的家便成了永恒的伤痕,勾勒出斑驳记忆。许多人又会久别重逢,于是家便凝聚起了双倍的柔情。
      每当想起那些含泪微笑,挥手跟跑的人们,总觉得心头有什么被搅起。从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不知家在何方,到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不知家在何时;从荆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从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到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家就成了思念和牵挂开始的地方,梦想和希望也从此起航。
      在那里有“衣带渐宽,为伊憔悴”的等待。在那里有“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的守望。在那里有“此行须珍重,不比阿娘边”的叮咛。在那里有“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的壮志。在那里有太多的情节……
      又一个春节将至,返乡的人群如蚂蚁般来回穿梭。我知道他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家园。我也知道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是如此地让人魂牵梦绕;我知道那熟悉的乡音、那可口的饭菜是如此地让人牵念挂记。于是乎有了“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的偏执;有了“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惆怅。
      现如今,亲人之间的心灵沟通不再为时空所阻隔。但每当我放下电话,擦干泪水;每当我接到家信,一目数行;我的思绪就被拉得很长很长。我不只是想听听声音,我也不只是想看看影像,我想亲手触摸父母那曾经熟悉而日渐淡忘的脸;品呷那随处可见却又难以寻觅的家乡菜。我想念家园;更想念家园里我那含莘茹苦的母亲和身挑重担、思儿念女的父亲。
      在儿时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自己攀援成了一株不忘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个角落。
      家园是一件厚实的袄,温暖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家园是一把恒新的伞,为风雨兼程的游子撑起无雨的星空;家园是一双不破的鞋,托起代代英才,同铸美好未来!
    1、第一段中划线句子“它不能改变日子的快慢进程,却把岁月凝聚成影集”,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的各个路口,感情至纯至真时,也许就是与亲友离别的那一刻了。”,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四段引用了不少古诗词,目的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现如今,亲人之间的心灵沟通不再为时空所阻隔。”,现在人们的思乡之情还像过去那样强烈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儿时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自己攀援成了一株不忘的牵牛”。是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根据下列语句,给“博客”下定义。要求必须是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
    (1)博客是一种简便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2)博客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
    (3)博客能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4)博客能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下面三位出版界专家的评论,用短语的形式概括出造成短篇小说创作衰落现象的三个原因。(每条短语不超过8个字)
      目前,小说创作出现了长篇兴盛,短篇衰落的“长盛短衰”现象。对此,出版界专家有如下评论: (1)很多作家一开始就是写长篇,但是众多中外优秀作家都是从短篇写起。其实短篇更难写,水平不高,短篇是遮掩不住的。
    (2)写一个短篇才多少稿费,可费的工夫并不比长篇少。稿酬是作家身价的体现,长篇动辄几百万,短篇就区区几百几千元。
    (3)文学发展到今天,前辈作家已写了太多好的短篇,相比之下,创作长篇更容易生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教育家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只要是真的,也必然是自然的,是好的,而且我也认为必然是美的。”在是社会生活中,一个“真”字难能可贵。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