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学年人教新课标福建省泉州市七中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必修5)的第一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氓》)
    (2)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3)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6)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善刀而藏之
    B、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C、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D、莫春者,春服既成。
  • 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稍异于前。——制:形式,规制。
    B、夫子之。——哂:批评。
    C、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
    D、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太祖善其言,使将骑击备——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
    B、多九土之城郭——青,取之于蓝,而青蓝。
    C、吾见其难——何辞
    D、则秦之所大欲……不在战矣。——至于颠覆,理宜然。
  • 与“函梁君臣之首”中的“函”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
    A、六王毕,四海
    B、项王军垓下
    C、李牧连
    D、负而
  •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洎牧以谗诛
    C、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D、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哺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後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後人至,高祖觉。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巖石之闲。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吕后因之——哺:给饭吃
    B、如父言,不敢忘德——诚:真诚、诚实
    C、自比至皆亡之——度:估计、考虑
    D、于是因东游以之——厌:抑制、镇压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与高祖命中富贵说法有关的一组是
    [     ]
    ①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②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③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④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
    ⑤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⑥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秋波媚
    陆游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这首词写于陆游四十八岁在南郑(今属陕西)任上时。南郑是当时抗金的前线。高兴亭,在南郑城的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内的长安南山。 ②烽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③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均为唐代长安的名胜。
    (1)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哪些复杂的心绪?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2010学年人教新课标福建省泉州市七中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必修5)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为了出游堂吉诃德做了种种准备:头一件事就是花了八天的时间为自己取了堂吉诃德这个名字。
    B、堂吉诃德第二次出游被打得满身是伤,爬不起来,被过路的邻居横放在驴背上送回家。他的家人和朋友痛心他竟被骑士小说毒害到这等程度,就把他积存了一屋子的骑士小说烧掉。
    C、堂吉诃德要与风车交战,桑丘反复说明那是风车,而不是巨人。他不但不听,反而责备桑丘胆小,他横托着长枪就向风车冲杀上去,可风车把他连人带马都甩出去,堂吉诃德翻滚在地,狼狈不堪。
    D、一位路过的理发师把铜面盆顶在头上遮雨。堂吉诃德一见,硬说那是骑士的光灿灿的头盔,举枪冲了上去。理发师以为是剪径强盗,赶快跳下骡背逃走了。堂吉诃德夺得了铜盆,把它戴在自己的头上。
    E、堂吉诃德第二次出外当游侠是在十五天之后。他劝说了一个又矮又胖、满脸胡子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仆从。堂吉诃德允许将来封他做海岛总督。
  • 简答题。(100字左右)
    简述堂吉诃德大战羊群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离娄》下·二九)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禹、稷处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不进去;颜回处在乱世,箪食瓢饮,安贫乐道。孔子对他们都予以称赞。
    B、孟子以同室有斗者的那个人来比喻颜回,以乡邻有斗者的那个人来比喻禹、稷。
    C、此章通过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和颜子以苦为乐的事例,说明事情有轻重缓急的时候要懂得权衡变通。
    D、无论处在何种境况,贤者必能永远坚守仁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因所处而制宜。这正是孟子听说“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的道理。
    (2)简要分析禹、稷、颜回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郭木匠
    斧子是个能人,从小就是。
      斧子是家中老大,下面一溜弟弟妹妹八个,他只能在十岁那年退学。斧子看看家中里里外外没件像样的家什,就想跟着绝户五爷学打草鞋。五爷不想把吃饭的手艺让出去,冷个脸不说话。斧子去清水河的冰上撬开一个洞,蹲在那里等。等来两条鲤鱼,每条一斤多重,晚上提到五爷家。五爷尿盆还没拿进来,斧子将鱼放进水缸里,返回身去茅厕里拿尿盆,放到五爷炕脚。五爷说,小子,明晚来,跟我学打草鞋!
      两个月后,斧子草鞋打的像模像样。拿到集市去卖,都来买。小孩子的草鞋上都染几线红,呈燕子状或小狗小猫样,讨人稀罕。五爷说,这斧子,人精!
      斧子用草鞋钱给娘买针头线脑,给爹买烟叶。每次买烟叶,也都有五爷一份。
      斧子十五岁,清水镇回来了外出十年靠手艺挣钱的杨木匠,嫁姑娘娶媳妇的人家请了去,好酒好烟好饭食招待,还要看杨木匠脸色。斧子要拜杨木匠做师傅,顶着大雪在杨家门口跪了一天。杨木匠怕招人骂,只得应下。
      杨木匠多了徒弟,日子更滋润。饭有人做,衣有人洗,尿盆有人倒,烟叶有人买。他爱吃小鲫鱼,小徒弟也能去清水河里捉,不让他断顿。只一件,杨木匠不用的边角料,斧子总舍不得丢,花番心思用上。背着主家看不见,杨木匠骂过打过,不管用,只好随他。
      斧子十八岁,三年师满,不愿走,瞅着杨木匠手边的画笔。杨木匠说:“咋了,这个也学?猫教老虎还要留一手,我还指望这手艺吃饭呢。”杨木匠送走这个倔头倔脑的徒弟,虽然没人侍候了,却也好像松了一口气。谁知一年以后,竟少有人来请自己做家具。一晚,杨木匠坐在院子里喝闷茶,听街上人跟斧子打招呼:
      “郭木匠,打的家具真结实,姑娘婆家都说好!”
      “郭木匠,明年我外甥结婚,让我先告诉一声,到时候请你。别忘了啊!”
      斧子就答:“结婚的家具我可不敢打,我不会描金花,还是让你外甥请我师父吧。”
      那人说:“金花好看是好看,咱怕用不起。小家小户,省着过呀。”
      徒弟抢了师傅的饭碗,杨木匠骂一声“白眼狼”,恨恨一跺脚,喝个酩酊大醉。第二天醒来,刚在院里梧桐树下泡壶茶,院门吱呀一声,斧子提着两盒精致的月饼进来。见杨木匠坐木凳上慢条斯理地喝茶不理他,也不难为情,将月饼轻轻放石桌上,双膝跪地,磕两个头:“给师傅请安了。”又从腰间解下一个布包,“秋了,怕老寒腿整治师父,给您买了条狗皮护膝,裹着膝盖少受罪。”见杨木匠不说话,放下东西,走人。
      那日杨木匠去姑娘家,见姑娘家新做了时兴的衣柜,还没有上清漆。正要开口骂,姑娘看出了颜色,赶紧说:“爹,我本来要请你打衣柜,师兄怕累着你,抽空给我打了。这不,您说的木料,他除给我打个衣柜,还多打出一个饭桌。就是差您的金花,师兄说这活儿他做不来,等您给描上呢。”
      杨木匠左瞅瞅,右看看,心里叹一声,这小子,比自己打得精致结实,还省木料。那心里的火气,不觉慢慢消了。
      后来,乡里乡亲拿着木料都来杨木匠家。杨木匠和斧子已将西厢房腾出,成了专门加工家具的地儿。斧子做大头,杨木匠只打墨线,量尺寸,再将打好的家具描几枝淡雅的金花。工钱呢,五五开。有人替斧子不平,做的活儿多,凭啥拿钱一样多?斧子笑笑说,我师父那笔金花,让家具有了精气神儿,我描不来。
      杨木匠六十大寿那天,喝醉了。到底是老了,这一醉竟得了偏瘫,半年后才歪歪斜斜拄着拐杖站起来。走到西厢,斧子正在棺材上描金花,还剩最后一笔。斧子见师父进来,吃一惊,讷讷站一边不说话。
      “斧子,啥时候学会的?”
      “……跟着您老学徒的时候会的。”
      “咋一直没描呢?”
      “怕您老生气呢。”
      “咋这就不怕我生气了呢?”
      “五爷要咽气了,想要描金花的棺材。”
      杨木匠脸色就缓和下来,从斧子手中接过笔,把最后一笔填上。
      有男人来看家具,刚好撞见,忍不住夸赞:杨木匠,把吃饭的家底都教给徒弟,好心胸哟!(选自《百花园》2009年第11期上,作者郭凯冰,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斧子因生活所迫,打鲤鱼端尿盆,终于拜五爷为师,学到打草鞋的手艺。艺成之后,又因为草鞋生意不好而转投杨木匠学艺。
    B、斧子学艺时,总是把杨木匠不用的边角料,花番心思用上,最终炼就了一手比师傅用料更省,家具却精致结实的好手艺。
    C、对于斧子抢了自己的生意的事,杨木匠一开始很不高兴,后来看在斧子白给自已女儿打了一套家具的份上,终于原谅了他。
    D、斧子是一位普通的木匠,他身上有着许多农民式的纯朴品性,如孝顺师长、心地善良、勇担责任、精明能干等。
    E、本篇小说小巧精致、情节紧凑。具有叙事干净利落,写人形神俱佳,语言长短有致的突出特点。
    2、小说开头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斧子拜五爷为师”的故事,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小说情节、主题,探究一下作者以“有男人来看家具,刚好撞见,忍不住夸赞:杨木匠,把吃饭的家底都教给徒弟,好心胸哟!”为结局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下列句子填在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览中华文化遗产,可以____________,可以触发深沉的思索,可以___________。你看,长城横亘万里,何其雄伟,熔铸了无数人的智慧与血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圆明园断壁残垣,矗立斜阳,饱含了多少历史的耻辱与辛酸
    ②激起无限的赞叹
    ③京剧的铿锵,越剧的柔美,昆曲的绵长,那跨越历史的生命力而今正受到严峻的考验
    ④增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从不同角度概括两点结论。
      美国加州有位女人养了只珍贵的鹦鹉,非常可爱。但这只鹦鹉有个怪毛病,常常咳嗽,声音浑浊难听:女主人十分焦虑,带着它到处看兽医。
      不料,检查结果表明鹦鹉完全健康,没有任何毛病。后来总算弄清楚了,问题恰恰出在这位女主人自己身上,因为她经常抽烟,引起咳嗽,这只鹦鹉只是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女主人的声音。女主人知道后,立即戒了烟。
      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轼有一首《琴诗》,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内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那么,琴声究竟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阅读并全面理解下面的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政权旁落谁之过?
      关于明朝的政治体制,中央的最高权力在皇帝,内阁的作用只是顾问,六部的权力也比较弱。但是这只是明太祖创立这套体制的初衷,并只在洪武和永乐两个朝代执行过。
      事实上,整个明朝,就只有洪武和永乐两朝的政治体制非常接近于后来的满清。到了仁宣之后,因为当时明朝文官治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浓厚,具体的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皇帝的行政权开始逐渐萎缩。必须承认这样的演变不是皇帝的初衷,但是,这是符合一个国家在稳定之后的官员的诉求的。并不是什么皇帝昏庸才导致的。明朝的仁宣二帝会比清朝的大部分皇帝昏庸?相反,在满清即便皇帝昏庸,官员也不敢有这样的诉求,这个朝廷的官员都把自己当奴才,又怎么敢和皇帝逐步地索要行政权?
      这种转移景泰和天顺两朝基本完成,这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明朝的官员敢于直谏皇帝,敢于用礼仪道德束缚皇帝,对皇帝形成了掣肘,所以他们能争取到越来越多的权力。而皇帝不可能一个人就能管理全国的政务,所以需要依赖内阁和六部大臣来帮助自己具体地执行行政权力。这也不是什么皇帝昏庸造成的,而是皇帝实事求是地需要依赖大臣们给自己做参谋。清朝皇帝的能力不会高到足以一个人处理所有国家事务,只是他们死守着他的权力不信任大臣尤其是汉族大臣而已。而清朝朝廷里想争取权力的也就只有汉人大臣而已。所以明朝大臣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如在景泰时,景泰皇帝依赖于谦;天顺时,英宗依赖李贤。
      到了弘治以后,情况就已经是明朝皇帝没有办法控制的了。皇帝已经变成了权力的来源和象征,但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已经没有办法自由了。比如正德皇帝要南巡,权力意识大增的大臣们全体反对;嘉靖的大礼仪事件;万历的国本之争。此时,明朝的皇帝们已经变成了退居幕后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但是行政权几乎已经完全地落在了内阁和六部的手里。这也不是皇帝昏庸和懒惰造成的。明朝中期的很多皇帝都因为要权力和大臣们进行过殊死的斗争。皇帝是权力的来源,他可以给人权力也可以剥夺权力,并且掌握人的生死。这是他唯一可以威胁大臣的地方。但是偏偏明朝的大臣不怕死。而皇帝撤换了一个大臣,会有更多的大臣站出来维护这个集体的权力。所以皇帝也苦于要不回自己作为统治者的行政权力,只能逐渐地退居深宫,做最高的“决议人”。而所谓廷议这种事情已经不太需要皇帝的参加了。就如同美国人在国会开会,基本上是不需要总统出席的。总统的任务只是决定是否同意国会开会所达成的意见而已。
      这是明朝中期以后政治体制不同于封建社会任何时期的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特色。可惜的是我们的许多研究者只把目光集中在皇帝上朝多少次的比较上,以此来判断这个皇帝素质的高低,甚至只会研究皇帝的私生活来给这个皇帝做判断,而一句“皇帝昏庸”似乎成了解释明朝所有政治问题的“万应锭”。 (文章有删改,题目是编者加的)
    1.文中多次将明清两朝进行对比,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除洪武和永乐两朝外,明朝行政权逐渐由内阁和六部掌握;而清朝则是中央的最高权力在皇帝,内阁的作用只是顾问,六部的权力也比较弱。
    B.明朝的官员敢于直谏皇帝,敢于争取自己的权力;而清朝的臣子多安于做奴隶,只有汉人大臣想争取权力而已。
    C.明朝皇帝实事求是地需要依赖大臣们给自己做参谋;而清朝皇帝的能力高,足以一个人处理所有国家事务。
    D.明朝皇帝比较信任依赖大臣,如在景泰时,景泰皇帝依赖于谦,天顺时,英宗依赖李贤;而清朝皇帝比较不信任大臣,尤其对于汉人大臣。
    2.一句“皇帝昏庸”似乎成了一些学者解释明朝所有政治问题的“万应锭”,对他们的这种解释作者进行了否定,下列不属于作者进行否定的依据的一项是
    [     ]
    A.明仁宣之后, 是官员的诉求而不是皇帝的昏庸才导致具体的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因为当时明朝文官治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浓厚。
    B.明朝的仁宣二帝不见得比清朝的大部分皇帝昏庸,可是,在满清朝廷的官员都把自己当奴才, 即便皇帝昏庸,也不敢向皇帝逐步地索要行政权。
    C.景泰天顺两朝,官员为自己争取权利和皇帝在具体地执行行政权力时对大臣的依赖使明朝的行政权转移基本完成。这也不是什么皇帝昏庸造成的。
    D.弘治以后,大臣们的权利意识大增,皇帝们已经变成了退居幕后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但是行政权几乎完全地落在了内阁和六部的手里。这也不是皇帝昏庸和懒惰造成的。
    3.下列关于文章的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正德皇帝要南巡,权力意识大增的大臣们全体反对,这类事可以看出,皇帝已经变成了权力的来源和象征,但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已经没有办法自由了。
    B.明朝皇帝唯一可以威胁大臣的地方是掌握他们的生死,但是偏偏明朝的大臣不怕死,所以皇帝也只能逐渐地退居深宫,做最高的“决议人”。
    C.如同美国人在国会开会,总统的任务只是决定是否同意国会开会所达成的意见一样,明朝中后期所谓廷议这种事情,皇帝也就只有行使他最高“决议人”的权利了。
    D.学界对明朝中期以后政治体制的特色研究不多,是因为我们的研究者们都只把目光集中在皇帝上朝多少次的比较上,甚至只会研究皇帝的私生活。
  •   沈思孝,字纯父,嘉兴人。举隆庆二年进士。又三年,谒选。高拱署吏部,欲留为属曹,思孝辞焉,乃授番禺知县。
      思孝迁太常少卿,御史龚仲庆希指诋之,思孝遂求去,不许。寻迁顺天府尹,坐宽纵冒籍举人,贬三秩视事。
      二十三年,吏部尚书孙丕扬掌外察,黜参政丁此吕。思孝与东之素善此吕。会御史赵文炳劾文选郎蒋时馨受贿,时馨疑思孝嗾之,遂讦思孝先庇此吕,后求吏部不得,以此二事憾已,遂结江东之、刘应秋等,令李三才属文炳。帝恶时馨,罢其官。思孝等疏辨,且求去。丕扬言时馨无罪,此吕受赃有状,思孝不当庇。因上此吕访单,乞归。访单者,吏部当察时,咨公论以定贤否,廷臣因得书所闻以投掌察者。事率核实,然间有因以中所恶者。帝降诏慰留丕扬,逮此吕,诘让思孝。御史俞价、强思、冯从吾,给事中黄运泰、祝世禄,皆为时馨讼冤,语侵思孝、东之。给事中杨天民、马经纶、马文卿又各疏劾思孝,大抵言文炳之疏由思孝,藉以摇丕扬也。思孝屡乞罢,因诋丕扬负国。员外郎岳元声言大臣相攻,宜两罢,似并论丕扬、思孝,而其指特攻时馨以及丕扬。疏方上,文炳忽变其说,谓:“元声、东之述思孝意,迫之救此吕、劾时馨,非己意也。”帝皆置不问。
      思孝素以直节高天下,然尚气好胜,动辄多忤,以此吕故,颇被物议。然时馨、此吕皆非端人,丕扬、思孝亦各有所左右。其明年,御史林培请辨忠邪,又力诋思孝、东之;且言:“丕扬杜门半载,辞疏十上,意必得请而后已。思孝则杜门未几,近见从吾、运泰等罢,谓朝廷不难去言官五六人以安我。此人不去,为朝端害。”帝顾思孝厚,谪培官。乾清宫灾,思孝请行皇长子冠礼以回天心。又以日本封事大坏,请亟修战守备,并论赵志皋、石星误国。其秋,丕扬去位,思孝亦引疾,诏驰传归,朝端议论始息。久之,丕扬复起为吏部,御史史记事复诋思孝与顾天埈合谋欲构陷丕扬。顾宪成、高攀龙力辨其诬,而思孝卒矣。天启中,赠太子少保。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宽纵冒籍举人——坐:因……犯罪
    B.令李三才文炳——属:归属
    C.诘思孝——让:责备
    D.然时馨、此吕皆非人——端:正直
    2.下列各组划线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欲留属曹——吾从板外相应答
    B.大抵言文炳疏由思孝——师道不传也久矣
    C.其指特攻时馨以及丕扬——吾尝终日思矣
    D.又日本封事大坏——晋侯秦伯围郑,无礼于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沈思孝中进士后等待分配,掌管吏部的高拱想让他留在吏部,沈思孝没有答应。他在任太常少卿时,御史龚仲庆诋毁他,沈思孝于是请求离职,但没被批准。不久,他升职作了顺天府尹,后来因事被贬。
    B.吏部尚书孙丕扬掌管在外官员的考察,罢黜参政丁此吕。沈思孝平时与丁此吕交好,就先庇护丁此吕,然后向吏部求情,但没有成功。蒋时馨以此事攻击沈思孝,受到皇帝厌弃,被罢免了官职。
    C.御史林培请求辨别忠臣和奸邪,谴责沈思孝,并且将沈思孝的行为和孙丕扬半年闭门不出坚持辞官进行对比。他认为沈思孝不予罢免,就会成为朝廷祸害。皇帝看重沈思孝,贬降了林培的官职。
    D.沈思孝在孙丕扬离职后,也称病辞官回乡。过了很长时间,孙丕扬再次被启用任职吏部,御史史记事又谴责沈思孝与顾天埈合谋想要陷害孙丕扬。顾宪成、高攀龙竭力为沈思孝申辩,但是沈思孝已经去世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丕扬言时馨无罪,此吕受赃有状,思孝不当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孝素以直节高天下,然尚气好胜,动辄多忤,以此吕故,颇被物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2010学年人教新课标福建省泉州市七中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必修5)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白 雁
    (明)顾文昱
    万里西风吹羽仪,独传霜翰向南飞。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含秋点素辉。
    锦瑟夜调冰作柱,玉关晨度雪沾衣。天涯兄弟离群久,皓首江湖犹未归。
      注:①顾文昱,字光远,嘉定(今上海的一个市辖区)人,明初官至吴王副相,此诗为诗人随军出征时所作。 ②羽仪:军队仪仗队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类。③霜翰:代指白雁。
    1.这首诗歌的体裁为_________,题材为___________。
    2.末句“犹”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善于借助景物来表达情感,同时,还综合运用了其他表现手法来传情达意。请你结合前两联分析:诗人还运用了那种表现手法来传情达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子曰:“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孟子)
    ③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 (《诗经·周南·关雎》)
    ④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
    ⑤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 (《离骚》屈原)
    ⑥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苏轼)
  • 任继愈:一部大书与一座图书馆(节选)
    余 玮
      1964年,任继愈受命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他没想到,在这里一呆便是20余年,直到1987年调至北京国家图书馆任馆长,且一辈子的研究主要与哲学挂勾。这位中国尚存不多的“国宝”级哲学大师还出任了社科院宗教所的名誉所长。
      建国不久,任继愈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积极地献身到工作当中,在自己的领域中大展身手。195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了北大教授,他对此非常满意。没想到,在1957年一个有关哲学史定义的会议上,他的发言被一些专门打棍子的“学霸”批判为修正主义。当时,他并没有真正将此事放在心上,也没有想到无论对他还是对于整个民族来说,这只是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前兆或序幕。
      接受采访时,任继愈说:“毛泽东对宗教问题始终是注意的,这一点我原来没有领会,和他交往几次,体会比较深。比如,我过去写过的一些有关佛教史研究的文章,毛泽东都看过。”1959年10月13日深夜,毛泽东忽然把任继愈找去,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的书我都看过,接着说:“我们过去都是搞无神论,搞革命的,没有顾得上宗教这个问题,宗教问题很重要,要开展研究。”随即又问他,北大有没有人研究宗教?任继愈说除他搞佛教研究外,还没有人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毛又问,道教有没有人研究,福音书(指基督教)有没有人研究?任答,基督教也没有人专门研究。毛又问,你们哲学系有多少人?任答,师生加起来有500人。于是毛说,500人一个系怎么能没有人研究宗教呢?于是,毛泽东评价任继愈是“凤毛麟角”。
      1963年冬天,周恩来访问非洲14国前,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建议加强研究外国的工作,筹备建立一些研究所,还成立了以廖承志为组长的“国际研究指导小组”。在这个报告上,毛泽东于1963年12月31日作了批示,说这个报告很好,但唯独没有宗教研究,对世界三大宗教,我们没有知识,国内没有一个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研究机构,没有一本可看的刊物,不批判神学,就不能写好哲学史,也不能写好文学史和世界史。因为有了这个批示,任继愈于1964年受命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但不久“文革”开始,任继愈经过几番波折后被送往河南信阳干校接受“教育”。
      在干校期间,任继愈显得十分“乖巧”,早上出去参加劳动,晚上回家睡觉,成天很少说话。任继愈为人十分和善,很少有人为难他,但由于在那里光线太暗与劳动过度,他的右眼患了严重的眼疾,左眼视力也受到损害。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经历得太多太多,他自己也懒得花时间去梳理那些点点滴滴的“不愉快”。医生嘱咐他为了保持目力,夜间不能看书和写字。
      “文革”后,任继愈从河南回到了北京,世界宗教研究所逐渐恢复原有的建制。上世纪80年代,他重新提出了“儒教说”,并在他主持的世界宗教研究所专门成立了一个儒教室。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思想界都公认“中国无宗教”时,任继愈挺身而出,试图打破这一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然不可能维系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和民族。”他认为,中国的儒教就是宗教,而教主就是孔子。任继愈从各个方面论证了他的这个观点。从1980年《从儒家到儒教》,1982年的《中国哲学与中国宗教》《儒教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儒家个性与宗教共性》《儒教是人伦日用的神学》到1984年的《佛教向儒教靠拢》,1986年的《重视儒教的研究》再到1988年的《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他在学术著作上,详细地阐述了“儒教是宗教”的观点。他从儒教的发展与演变、个性与共性、历史与现实等各个方面,透辟地分析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宗教性特质。他在文章《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中写道:“儒教作为完整形态的宗教,应当从北宋算起,朱熹把它完善化。多年来人们习惯地称为理学或道学的这种体系,我称之为儒教。”同时他认为,宗教之所以是宗教,有它的本质部分和外壳部分,本质是信仰与追求,外壳是信奉对象、诵读经典的组织形式。儒家作为中国的传统宗教,其本质部分就是提倡禁欲、重“忠孝”、尊“三纲”,这既是宗教思想,也是政治思想,它比较适应大一统国家的生存要求。而其外壳部分则是,它信奉“天地君亲师”,这符合宗教外壳的组织形式。对于一个宗教的认定,重要的是信仰的本质,而不在于形式。/ 任继愈的“儒教就是宗教”的学说,在学术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并由此引发了近20年的哲学大讨论。这个论点已经慢慢被人认同,而这种认同感,直接又与华人的自我文化价值认同紧密相连。
      目前,在学界,公认任继愈对中国哲学的最大贡献是:他认为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并深刻而又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社会各阶层。他力图把中国佛教思想纳入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并认为,道教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决不下于佛教。在他的思想意识当中,始终认为思想文化的研究也要从国情出发,而“多民族统一大国”则永远是中国的国情。当然,他仍然坚信人类走到某一天,有可能便会进入“大同社会”。国家组织消亡,而宗教与哲学依然存在。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学术研究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然而任继愈先生却始终保持了对学术研究的积极态度,并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作为。
    B.建国后,我国的宗教学研究处于落后状态,毛泽东同志对这种情况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做了具体的指示,于是任继愈开始进行对佛教的研究工作。
    C.任继愈先生提出的“儒教是中国的宗教”理论不同于当时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但经过几十年的论证,这一观点渐渐得到认同。
    D.任继愈认为佛教和道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并深刻而又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社会各阶层,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不亚于儒教。
    E.本文通过对任继愈先生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这位“国宝”级哲学大师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学术品格。
    (2)文章三、四自然段两次写到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宗教学研究的指示,这在文章内容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大多数国家的思想界公认“中国无宗教”时,任继愈却认为,中国的儒教就是宗教,而教主就是孔子。任先生这样说的依据有哪些?请分条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革期间,任继愈显得十分“乖巧”,成天很少说话。80年代,他却提出“儒教说”试图打破思想界公认的“中国无宗教”学说。对于这位哲学大师自己的人生哲学,你有何评价,请结合文章简要论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有学者称:任何主讲人都挽救不了“百家讲坛”的命运,这个影响巨大的节目在进入风雨飘摇期的同时,也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B.数千年的世界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的原因——掠夺资源,从未改变过,因为资源是第一位的,所以战争似乎就必不可少了,甚至一次次演化到穷兵黩武的地步。
    C.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生产力低下,经济基础薄弱,人们疲于奔命,再加上人口失控,嗷嗷待哺的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D.张居正作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柄政十年,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危机四伏的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的局面。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政策及天然气利用政策,将有计划地加快天然气的价格水平,提高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B.据搜房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看,目前,北京打折促销的项目已达到75个,折扣力度也从9.9折、9.8折扩大到9折。
    C.入选“2010年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援助计划”的大学生们,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将安排他们到相关的企业参加实习。
    D.“网络问政”制度的设立,不仅有利于政府随时接受舆论监督,提高行政效率,而且有助于民众更加便捷地参政议政。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我国现在的古村落大多依山傍水,宁静淡远,但又因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风情。湘西的古村落依山而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村落与周围的群山碧水组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①建筑物沿山坡依次向上排列,错落有致
    ②村落沿河呈带状分布
    ③或者缘水而建
    ④有拾级而上的村道,富有特色的马头墙
    ⑤村内有众多的小桥以及临河的吊脚楼
    ⑥民居随地形高低起伏
    A、③⑤②④⑥①
    B、⑥①④⑤③②
    C、①④⑥③②⑤
    D、②⑤③⑥④①
  • 阅读下面一段新闻短评,概括出作者的两个观点,每点不超过20字。
      如果我们的文化传承只停留在“有什么”的认知层面,说明真正的民族文化精髓已经流失了,只剩下一些古物被今天的人们挖掘、争抢、利用,搞个“名正言顺”的建筑项目,办个展览,陈列一番,美其名曰振兴旅游业。一个注重文化传承的民族,发展到广晒已有的珍藏去挣观瞻费,多少显得文化品格在丢失,人文精神在堕落。
      文物出土之后会怎样呢?显然,依托着文物让经济再上新台阶是“开发”的动力。前一天刚刚是“曹操墓珍宝出土:口含稀世明珠价值超千万”,明天就可能有人质疑“‘曹操口含翡翠价值千万’消息不实”;一幕幕闹剧纷纷上演,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乱人耳目而已。其实,这正是商业逻辑压倒文化逻辑的必然结果,文物搭台,经济唱戏,一切为了GDP。可惜的是人们手中攥了点挖来的、骗来的、炒来的钞票,却听任社会价值和人文精神不断流失,经济效益不能持续发展。
    观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另外选择三个事物,写一组排比句,通过某种情境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悟。
    例句: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次,撒旦召集手下的魔鬼商议如何让人类放弃努力,从而消灭人类的希望。
      有的魔鬼说:我们向人间播撒疾病,那样人类就会自顾不暇,从而让人类陷入绝望。
      有的魔鬼说:我们告诉人类,他们的努力是无效的,他们根本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还有魔鬼说:我们向人间投放更多的恶,如奸诈、卑鄙、嫉妒,让人类自相残杀。
      ……
      撒旦说,你们的提议都行不通,因为人类对这些已经麻木了。其实捉弄人类也很容易,只需要告诉他们“时间有的是”。
      同学们,你觉得撒旦的建议怎么样?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角度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