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度人教新课标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六洲中学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必修四)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组词划线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游 服 横赋诗
    B.祈 陪鲤对
    C.佑 孤 路蓝缕
    D.洁 咬文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玷辱 陶冶 良晨美景 安然无恙
    B.拮据 矜持 平心而论 天高地迥
    C.拂拭 迟顿 唉声叹气 兼听则名
    D.鞭苔 狭隘 日薄夕山 唇枪舌箭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1)12月2日,美国加州财政部长安基里德以中石油旗下吉林石化公司上月的爆炸造成污染为借口,要求加州教师退休基金清空所持约值2400万美元的中石油股份。基金界一致认为,这是美国以政治手段______外国公司正常商业活动的又一体现。
    (2)新华网贝鲁特12月17日电,一封电子邮件写道:“在贝鲁特的一家购物中心将发生爆炸,12名儿童和妇女将因此丧生。”消息一经__________,在贝鲁特市民当中引起了相当大的恐慌。
    (3)北京目前规划发展11个新城,都是为了疏解中心城的人口、交通、居住等压力,并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地区。新城基础设施、配套设施_________要完善,这既要靠政策引导,也要靠市场的力量。
    A.干预  传递  必需      
    B.干预  传播  必须
    C.干涉  传播  必需      
    D.干涉  传递  必须
  •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木桥下是一条冬日干涸了的渠道。___________。木桥简陋不堪,_________。黄土下参差不齐的芦苇把子,几乎耷拉到结着一层泥皮的渠底,___________。
    ①渠坝两旁挺立着枯黄的冰草、纹丝不动 
    ②枯黄的冰草,纹丝不动,挺立在渠坝两旁 
    ③来往的大车,已经把桥面铺的黄土碾成了细细的粉末 
    ④桥面铺的黄土,已经被来往的大车碾成了细细的粉末 
    ⑤以致看起来桥面要比实际的宽度宽得多  
    ⑥以致桥面的实际宽度要比看起来宽得多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B.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C.由于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满怀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D.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也是献给伟大祖国59岁华诞的珍贵礼物和诚挚祝福。
◎ 2010-2011学年度人教新课标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六洲中学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必修四)的第二部分试题
  • 何处是江南
      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最为奇妙的应该数“江南”了。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到隋代为止,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
      “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这个地方先是被叫作“江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的习惯,这一地名又被雅称为“江左”,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又将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
      唐朝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可是被举出来进行对比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塞北”总是令人想起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人文环境。而江南呢,从地理位置上它并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此地从南朝以来便是有名的“佳丽地”。
      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区之间大致是平行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区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现。当时较为突出的地域成见是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两地经常相互取笑、斗气。史载唐太宗曾谈起山东人如何、关中人又如何,言辞间颇有“同异”,大臣张行成当即跪奏说:“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唐太宗才猛然醒悟。而在南方,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落差关系,岭南自不必说,因为地多瘴疠,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为僻处一隅,有“蜀道难”之称,杜甫有联著名的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由此可见一斑。
      真正能够让人想起南方的好处来的是“江淮”。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两个地域之和的简称。“淮南”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当时留下来一个著名的口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仅止一处而已。“江南”在上文提到开元二十一年时已有“江南西”“江南东”之分,到了唐后期,“江南西”已经简称为“江西”,照此逻辑,“江南东”该简称为“江东”了吧——可是不,它仍叫“江南”。
      唐后期的“江南”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地说,它指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道(藩镇)的数目增加到几十个,并且转化为事实上的高层政区,此时仍常用贞观十道作为一种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但更常用的是“江南”的狭义,即唐中叶的“江南东道”,“此时它已分属宣歙、浙东、浙西三个观察使管辖。其中,宣歙(今皖南)相对于两浙已处于边缘。而浙东(今浙东,浙南)、浙西(太湖流域及今浙北)的两浙之地,唐人又很敏感于吴和越的区别,在当时人心目中,吴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
      唐代以后,虽然有时人们把扬州也视作江南的一部分,但地道的江南一直稳定地以今苏南、浙北为中心。
    1、下列对“江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江南”得名很古,早在先秦就已问世,所以可称最为奇妙的地名。
    B、“江南”以其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代表与塞北相对的另一极端。
    C、在唐人的概念中,巴蜀、岭南从不属于“江南”,而淮南也不属于“江南”。
    D、到了唐后期,江南西道已简称为“江西”,而江南东道则简称为“江南”。
    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江东”变为“江左”,再变为“江南”,只是把江南的雅称还原为古称。
    B、唐人在南北对比中发现北方各地区大致平行,南方各区域有明显的落差。
    C、从杜甫的两句诗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南北尤其是东北和西南的环境差异。
    D、贞观十道最初是全国行政区划名,到唐后期已变成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正因为唐太宗在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中明显地抱有地域成见,所以他遭到了大臣的批评。
    B、扬州地处长江以北,但富庶繁华,当时就存有口碑,因而唐人已把它视作地道的江南。
    C、安史之乱后藩镇的数目大为增加,因而“江南东道”的管辖范围较玄宗时已有所缩小。
    D、如果唐朝人不敏感于吴越之间的区别,那么当时的两浙之地都可以被看成江南的典型。
  •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悟已往之不——谏:挽回
    B、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
    C、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D、帝乡不可期——帝乡:皇帝的居所,这里指仕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门虽设长关   ②举世誉之不加劝
    B、①登东皋舒啸   ②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C、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二虫又何知?
    D、①既自以心形役  ②有鸟焉,其名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
    B、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C、“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松菊”,既是庭院实景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菊犹存喻坚韧芬芳的节操仍在。
    D、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体现的陶潜那种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的思想,完全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人性弱点的主要表现。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归去来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归去来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陈情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表面上写的是什么?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默写。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2)由“亡羊补牢犹未晚”,我们可以联想到意思相近的诗句,如:《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当益壮,___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度人教新课标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六洲中学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必修四)的第三部分试题
  • 牡 丹 的 拒 绝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象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象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象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象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象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想象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展示给人最后一次的惊心动魄。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甘愿自己冷落自己。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的,更有品位之高低。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选自《语文读本》第一册)
    1.作者为什么极力描写人们对牡丹的倾慕与企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意思考,牡丹拒绝的是什么?坚守的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写了牡丹的拒绝与坚守,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那么,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又应当拒绝什么,坚守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对联有明显不工整的地方,不改字词,请调整语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符合要求。
    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家,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桥下过扁舟,何处问箫声,吹到三更月有人。
    改后的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根据上下文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熟语。
      中国文化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比方说:有“是可忍孰不可忍”,又有“忍一时风平浪静”,有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很难说谁对谁错,应该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切不可走极端。
  •   电脑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字编辑、图片处理、上网浏览等等都离不开它。不知你是否注意,有些软件、网站的名字很有创意。请你对下面两个网站或软件名称的创意进行简单评析。
    (1)百度(搜索网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迅雷(网络下载软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番怒放之后,一片片洁白的苹果花瓣随风飘洒,落在地上。
      蹁跹飞舞的蝴蝶看着这种情景黯然伤神,对苹果树说:“唉,你为什么不留住一朵朵美丽的花朵呢?你真的不知道,没有了花你就一点也不可爱了吗?”
      “这个我完全知道。”苹果树平静地回答,“不过,为了秋天的满枝硕果,我宁可放弃现在的美丽可爱。”
      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呢?请以“苹果树的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