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学年人教新课标湖南省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必修5)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亲(shěng) 合(cuō) 熟(rěn) (qì)
    B.田(chóu) (zhuó) 澈(gú) 马(xiǎn)
    C.优(wò) 护(bì) (chuài) (tà)
    D.象(hù) (chéng) 怨(mán) 水(liǎo)
  •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安祥 抟摇 搔手踟蹰 按部就班
    B.玷辱 熨帖 一筹莫展 日薄西山
    C.殉私 斡旋 莫明其妙 怏怏不乐
    D.啜泣 名望 穷且益艰 陨身不恤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新网北京站消息称,电子邮件已跃升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体
    B.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C.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布什说:“意见不合不影响保持朋友关系。”
    D.民营企业的发展总要遇到融资难、准入市场难等难题,这些难题的“根”在思想上。观念不转变,有好政策,也只能是歪嘴和尚念经——老跑调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B.由于经济的迅猛增长,使中国实际上已经挤掉了美国,成为本次釜山APEC(亚太经合组织)年度峰会的主导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
    C.在赛后拥有与自己知名度相当的代表作,成为关乎选秀歌手成败的生死命题,没有一两首传唱度很高的好歌,歌手的人气终成镜花水月。
    D.随着竞争的加剧,招聘企业不仅注重求职者的工作热情、责任心与沟通能力等“软指标”,也日益看重求职者的学历、文凭等硬指标。
◎ 2009-2010学年人教新课标湖南省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必修5)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B.“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曹操、曹丕、曹植。
    C.在中国古代,天文与地理并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中的“翼轸”是指洪州地处翼轸两星宿对应的地面区域。
    D.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表述,如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梁思成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虽然对于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工艺,已怀鄙弃厌恶心理。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谓西式楼房,或门面,取而代之。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市民毫不觉可惜。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满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近如去年甘肃某县为扩宽街道,“整顿”市容,本不需拆除无数刻工精美的特殊市屋门楼,而负责者竟悉数加以摧毁,便是一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
      市政上的发展,建筑物之新陈代谢本是不可免的事。但即在抗战之前,中国旧有建筑荒顿破坏之范围及速率,亦有甚于正常的趋势。这现象有三个明显的原因:一、在经济力量之凋敝,许多寺观衙署,已归官有者,地方任其自然倾圮,无力保护;二、在艺术标准之一时失掉指南,公私宅第园馆街楼,自西艺浸入后忽被轻视,拆毁剧烈;三、缺乏视建筑为文物遗产之认识,官民均少爱护旧建筑的热心。
      在此时期中,也许没有力量能及时阻挡这破坏旧建的狂潮。在新建设方面,艺术的进步也还有培养知识及技术的时间问题。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杀。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刻不容缓的性质。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
      今日中国保存古建筑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将来复兴建筑的创造问题。欣赏鉴别以往的艺术,与发展将来创造之间,关系若何我们尤不宜忽视。
      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节选自《中国建筑史·序》)
    1. 下列对“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社会在变化中趋向西化,对于民族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
    B.社会对于本国的旧工艺怀鄙弃厌恶心理,常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
    C.当时的一些主要城市大肆拆改民族建筑,将一些刻工精美的市屋门楼改建成西式楼房。
    D.当时社会认识不到传统建筑是民族艺术的大宗遗产,是民族建筑发展的基础。
    2. 下列不属于作者研究中国建筑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自己没有力量能及时阻挡当时破坏旧建筑的狂潮,故而只能埋头研究古建筑。
    B.作者以自觉的民族文化意识,以搜集实物、考证过往作为自己的治学精神,力图在传统的中国建筑里探寻民族建筑的新发展。
    C.两千余年历史的中国建筑本身是一个艺术系统,作者认为其中许多建筑物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表现,是民族艺术的大宗遗产。
    D.作者以为,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对民族传统建筑的重视,有助于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保存。
    3.请简要概括文中作者对中国旧建筑价值的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伶官传序
    欧阳修
      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下列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盛衰之——理:规律。
    B.与吾为兄弟——约:订立盟约
    C.抑其成败之迹——本:原本,本来
    D.忧劳可以国——兴:使……兴盛
    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世言晋王将终也 ②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③而智勇多困所溺 ④必先得成竹胸中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C.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3.下面对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第②为叙事,所举的人物极富形象性,神态如生,如写晋王李克用寥寥数语表现了他愤恨填膺的神态。
    B.选文第③段为议论。“可谓壮哉”“ 何其衰也”两句大起大落,紧紧抓住一兴一亡进行对比,十分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C.第④段与第③段在论述上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提供庄宗小看“忽微”、沉溺于逸乐的史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证的力量。
    D.文章主要论述后唐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历史教训,侧重阐明国家的盛衰在于“人事”, 意在告诫当朝者,要吸取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励精图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给第④中无标点的句子断句。
      故 方 其 盛 也 举 天 下 之 豪 杰 莫 能 与 之 争 及 其 衰 也 数 十 伶 人 困之 而 身 死 国 灭 为 天 下 笑。
  • ①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
    ②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④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 2009-2010学年人教新课标湖南省永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必修5)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1)《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代人整天龟缩在高层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火柴盒”里,走在人们比肩接踵的柏油马路上,呼吸着被污染的混浊空气,听各种机器的嘈杂轰鸣;于是有一天,在你的内心深处会突然泛起一股奇怪的情绪,一缕乡愁猛地袭来,你恨不得马上一口气跑到荒野僻静处,在荷花池塘边坐下;光着脚,躺在绿草地上,闻泥土的气息,听蛙声一片,看第一颗星星闪烁在天边,发誓要去寻找生命的根,渴望着返璞归真。
      这种情绪,就是寻找家园的冲动,就是本来意义上的哲学活动。它在全球生态危机的今天,显得尤其迫切,尤其使人心灼。
      法国哲学家谢林曾给他自己的精神哲学命名为一篇《精神还乡记》,一篇《精神漂泊记》,我觉得是意味深长的。
      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或者换言之,凡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于是,科学、艺术创造活动都可以看成是一种哲学活动。
      在生活中,往往有一种不安感和无名的烦闷感会突然弥漫了我们的心头。每当夜幕徐徐降临,这种朦胧的情绪便会吞没一切。这种连自己也说不清楚的一团茫然的情绪,其实也是种寻找归宿感在心中蠕动。精神的归宿因为是无形的,所以更不易觅得。在寻找归宿和家园的过程中,人们还常常会表现出一种犹豫、恍惚和反复的思绪。唐朝诗人贾岛的《渡桑干》便绝妙地表达了这种思绪: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诗人的感情,可以说具有普遍的人生哲学意义。
      爱因斯坦一生(从早年到暮年)中便时时深感人生的孤寂和“无家可归”的苦闷。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50岁的爱因斯坦吐露了这种莫可名状的情绪:“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从来就没有全心全意地属于一块土地或一个国家,属于我的朋友甚至我的家庭。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种莫可名状的距离并且需要回到自己内心,这种感觉正在与日俱增。有时候,这种孤寂感是很痛苦的。”
      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内心深处,居然有这么深沉的非理性主义的情绪,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它说明人们寻找归宿和家园之感是何等地迫切,何等地热烈,何等地痛苦!它也说明通往家园的归路是多么不容易寻找得到!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选自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
    1.文章开头描写现代人的生活,并说“于是有一天,在你的内心深处会突然泛起一股奇怪的情绪,一缕乡愁猛地袭来”。
    (1)为什么会有“一缕乡愁猛地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段画线处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处引用古诗。
    (1)引用“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一诗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用诗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法国哲学家谢林曾给他自己的精神哲学命名为一篇《精神还乡记》,一篇《精神漂泊记》,我觉得是意味深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能从多方面给我们以启示,请结合现实,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 费  
     美 雪莉·凯撒   
      一天晚上,我正在准备晚饭,我的10岁的儿子走进厨房递给我一张纸,他在纸上写了一些东西。我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仔细地看了看,上面写着:
      割草,5美元;
      这一周整理自己的床铺,1美元;
      去商店,50美分;
      你去购物我照看小弟弟,25美分;
      倒垃圾,1美元;
      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单,5美元;
      还有打扫院子,2美元。
      看着他满怀期待地站在那里,千万个记忆一瞬间闪过我的脑海。我接过那张纸,翻到背面,在上面写道:
      怀你9个月,免费;
      为你熬夜,请医生为你看病,免费;
      多年来花在你身上的时光、为了你流过的泪、抚养你成长所付出的一切,免费;
      日日夜夜为你担忧,将来还要为你操心,免费;
      给你忠告和教你知识,供你上学,免费;
      给你买玩具、食品、衣服,为你擦鼻涕,免费;
      儿子,当你把这些都加到一起时,妈妈付出的所有的爱都是免费的。
      看完之后,儿子的眼睛里噙满了大滴的泪水。他望着我说:“妈妈,我真的很爱你。”说着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很大的几个字:“账已付清”。
      请联系现实,探究这篇小小说最大的社会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联系自己的经历、理解和感悟,以“品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