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永/击/ 头/当 朱/落不羁
    B.邪/征/案 地/躯 宿命/风餐露宿
    C.斗/主 长/察/天/崭头角
    D.帖/烫 游/菜/选 拟/棱两可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地沟油”事件爆出了中国餐饮业的黑幕,凸现了企业良心与道德的缺失,每每看到这些新闻报道,总让人义愤填膺,不忍卒读
    B.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违章建筑,高速公路总指挥路大年急得一筹莫展,只好向乡“文明办”求救。
    C.整个运动场上,彩旗猎猎,叫喊声和助威声不绝如缕
    D.这种作文形式给学生以极大的展示个性的空间,但是有些学生没有仔细研究题目和写作要求,信马由缰,任意为文,结果导致失误。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大约四百多年左右。
    B.“生存美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实践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促进,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C.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会歌《重逢》,旋律优美,振奋人心,充分表达了中国的音乐创作水平和“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精神。
    D.许多人终生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用平实的语言为这段文字进行总结(不超过30字)。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20岁遇到一个与你投缘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啊”;20岁觉得数学难,放弃数学,28岁时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数学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以“掌声响起”为开头,描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吴佑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佑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佑谏日:“令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姑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
      及年二十,父忧服阕,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坦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佑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佑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佑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迁胶东侯相。佑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阁里,重相和解。啬夫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体罪。性惭惧,诣阁持表自首。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佑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佑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佑亦径去。冀遂出佑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田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佑传》,有删节)
      注:①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②薏苡(yìyǐ):一种草本植物。③啬夫:农夫。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父服阕——忧:担心
    B.功曹以佑倨,请之——黜:罢免
    C.佑亦去——径:径自
    D.与冀争之,不——听:采纳,听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恢欲杀青简写经书——作《师说》以贻
    B.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勿言——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C.居无檐石,不受赡遗——登高招,臂非加长也
    D.冀遂出佑为河间相,自免归家——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吴佑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B.吴佑后升迁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闭门自责,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
    C.吴佑安于清贫自立,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D.吴佑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佑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 暮
    杜 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中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与颔联有什么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桂棹兮兰桨,______________。渺渺兮予怀,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廊腰缦回,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5)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 麦 子
    何俊锋
      ①我的脑海不止一次地浮现出麦子的模样,尽管是坐在钢筋与水泥构筑、篮玻璃与铝合金镶嵌的现代气息浓厚的办公室里。当然,办公室没有布谷鸟催收催种的鸣叫,我笔下方格列阵的稿纸也长不出思想的麦子。于是,我就做梦,梦见我跟在母亲身后乐颠乐颠拾捡麦穗的童年。所有这些都只能在瞬间完成。办公室的人和烦俗的事务像麦子一样,一茬茬地等着我收我种,容不下我太多的怀想。
      ②然而,我还是想家,想象自己是农田里的一株麦穗,植根于乡土的沃野,经历漫长冬季的涅槃,用我的成熟和丰腴绘就一幅壮烈的图腾,倒伏在农人的怀里,芳香在岁月的流痕里,沸腾在乡村的月月年年。
      ③麦子,这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千万里田畴之上,开在世代农业的中心。它是农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圣洁的崇拜,和水稻、大豆、玉米一起,构成了亘古至今的农业文明。饥饿年代,麦子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向往;温饱时期,麦子是家人脸上的骄傲;小康盛世,麦子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父亲与麦子的颜色是我生命的原色,我是一株粘着故乡泥土长在城市的麦子。绵绵的根系永远扎在故乡的心里。
      ④麦子,原本是一粒草籽,经过神农始祖的精心打磨,浸润了无尽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成为世间温暖无比的粮仓。麦子流入人间饥饿的口袋,变成满腹沉甸甸的能量。这些能量又最终回到土地,抽出满地金黄灿烂的麦浪,数千年舒展着农人的目光。
      ⑤麦子浅褐色的皮肤,是千百年来土地的颜色,是一种内聚敛收的颜色。虽不金黄高贵,但绝不惨淡平庸;它中间深深的沟纹,是千万条大河流淌的印痕,是无数张木犁犁出简洁的线条,是从神农氏开始的东方农人脊梁的缩影;麦子饱满的肌腹,装载着血汗和岁月所留驻的能量,源源不断地向世人输入养分和热爱。
      ⑥你椭圆的,长吊式的造型,多像伏在炎热的土地上光臂劳作的农人,有时风雨不调,显得不够圆满,但你从不萎缩。你没有拥有高度,却占据了深沉;你没有张扬的个性,却有积淀的深刻。平凡是你的外表,深邃是你的内心。默默地生长在民间,虽没有理想主义的花朵,却有现实主义的麦穗,一如朴实无华的农人,好似他们磨难和意志并行的精神,信念和实实在在的思想。
      ⑦你长在历史和时间的土地上,长在农人的心里,饱含着坚韧、向上、不屈的民族精神。面对时间的衰老,你直直走进现代人亮亮的碗中,打磨着现代人时时冒出的浮躁。
      ⑧我朝麦子走去,一直走进麦子的深处,与麦子对视,一如看见我年迈的父亲,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懂得麦子,可以吃饱肚子和让人活着。父亲的双手满是老茧,粗糙得无法看清掌纹。经父亲抚摸过的麦粒,却是那么新鲜动人。我走进父亲,我说不清,父亲弯腰时,是以怎样一种姿势,面对苍茫的麦子。
      ⑨入夏,呼叫的布谷又一次催促麦杆爬上五月的高度,农人的一滴汗水,压弯了所有成熟的庄稼,成群结队的麦子,又一次占领了我的田地,而我的牵挂和乡思,被一种无法比拟的心潮,冲击到收割的前线。每到这个季节里,我都会听到父亲手中霍霍磨响的镰刀,而我年迈的母亲,此刻就像盼望久别的孩子,为充满希望的麦粒,准备灯火,清点粮仓。我不知道,在麦子丧失生命的成熟里,是阳光的恶毒还是恩典。我明白,沉甸甸的季节,被镰刀割倒,不过是麦子生命的又一次递进。
      ⑩当一条形体高大的秦川牛,在六月的麦茬地上拉动木犁,身后的农事,又卷土重来。
    1.结合全文来看,文章第①段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释“面对时间的衰老,你直直走进现代人亮亮的碗中,打磨着现代人时时冒出的浮躁”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充满深情地赞美麦子,麦子有哪些方面的特点?请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说 “帘”
    陈从周
      ①说起帘,这在中国建筑中是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说得率直点,即所谓诗情画意,而诗情画意又非千篇一律,真是变化无端。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实中有虚,静中有动,因此帘后美人,帘底纤月,帘掩佳人,帘卷西风,隔帘双燕,掀帘出台,等等,没有一件不叫人遐思,引人入画。
      ②“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屏山”,古人在建筑中,帘与屏两者常放在一起,都是起不同的“隔”的妙用,帘呢?更是灵活了,廊子里,窗上,门上,室内,有了它,就不一样。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也要装上帘;外国妇女的面纱,也仿佛是帘。因帘产生了许多故事:“珠帘寨”,“水帘洞”以及一些因帘而产生的许多韵事,真是洋洋大观。我说,帘与恋音通,因物生情,也可说是帘的妙解了。
      ③“隔帘双燕飞”是我在儿时最欣赏的画本。如今城市空气污染,燕子绝迹了,闷人的塑料窗帘,清风畏至。而帘呢?珠帘太豪华,徐森玉老先生告诉我,清代的山西老财家,还是用它。水晶帘没有见到过,那最细的要算虾须帘,如今已入著名博物馆,但就湘帘、竹帘来说,通风好,隔音好,帘影好,遮阳好,留香好,而且分外雅洁……几乎说有帘如无帘,可说是有景与无景,静止的环境,产生了动态,而动态又因声、光、影、风、香……起了千变万化的幻境,叹为妙用啊!
      ④帘的美,还要配合着帘钩、帘架,“百尺虾须上玉钩”,虽未说出什么帘架,想来也不会太寒酸的。至于“草色入帘青”,疏帘听雨,那也必然是很雅洁的竹帘了。“珠帘暮卷西山雨”,只能在滕王阁上方得见。帘上绣花的绣帘,缺少空透,棉帘,布帘,只求实用。而帘上画画称画帘,但我总不太欣赏它,似乎多此一举,用假景来扰乱真情了。素帘起的变化,那真是移步换影了。
      ⑤贝聿铭香山饭店设计建成,邀我小住,窗上装有竹帘,这迷人的山居,添上这迷人的帘影,不愧为出于大师手笔。他对中国文化是有深厚的感情,小至一帘,也不肯轻易放过。我在录音机中放出了昆曲《琴挑》,华文漪那句“帘卷残荷水殿风” 的唱词,正仿佛帘动风来,客中寻趣,我则得之了。
      ⑥今日的建筑师、园林师们,似乎将帘已抛出九霄云外了。我总感到中国人的用帘,不仅仅是一个功能问题,它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在内。
    1、文章第③段提到了“儿时最欣赏的画本”和“闷人的塑料窗帘”,这两者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⑥段中说,“我总感到中国人的用帘,不仅仅是一个功能问题,它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在内。”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深厚的文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多处引用古典诗词,请从内容表达和艺术效果这两方面来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生活的阴影中发现阳光,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奇美,在权威的书报中发现差错……发现美好,让人欣喜;发现高尚,让人尊敬;发现丑恶,令人愤慨……由发现到创新,更是一种质的飞跃。
      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