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必修3)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gòng)给 (bì) (qiǎo)然不乐 (zhuì)城而出
    B.杀(lù) (chēn)目 (qiè)而不舍 图穷(bǐ)见
    C.车(jì) (yú) (qiào)首回望 (shèng)杯杓
    D.(liào)廓 (jìng) (xún)私舞弊 (gě)争流
  •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提要勾玄 暴殄天物 病入膏肓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B.相濡以沫 纲举目张 秋豪无犯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不胫而走 冰壑玉壶 扺掌而谈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黄梁美梦 睚眦必报 炙手可热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朝而夕设版焉(济,渡河,动词)
      ②阙秦以利晋,君图之(唯,希望,语气副词)
      ③范增目项王(数,几,几个,数量词)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名词)
    B、①问苍茫大地,谁沉浮(主,主宰,动词)
      ②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视……如粪土,意动用法)
      ③沛公车骑(置,摆放,安置,动词)
      ④吾得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名词作状语)
    C、①秦王之金千斤,邑万家(购,购买,动词)
      ②不知计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连词)
      ③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如果没有,连词)
      ④到中流击水,浪飞舟(遏,阻止,动词)
    D、①越国以远(鄙,把……当做边邑,意动用法)
      ②吾还也(其,还是,表示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语气副词)
      ③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原谅,动词)
      ④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呢”)
  • 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夜缒出,见秦伯 ②其人居远未来,为留待
    B.①臣得有以报太子 ②度我至军中,公
    C.①顷未发,太子迟之 ②因击沛公于坐,杀
    D.①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寿毕,请剑舞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必修3)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⑤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⑥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⑦不然,籍何以至此 ⑧因击沛公于坐
    A.①⑥⑧/②④/③⑦/⑤
    B.①⑧/②④/③⑦/⑤⑥
    C.①⑥/②④⑧/③⑦/⑤
    D.①⑤/②③/⑥⑧/④⑦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那动荡的年月,她一个弱女子,面对那些任意的欺凌总能安之若素
    B.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
    C.新中国成立6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繁荣昌盛,祖国处处呈现物阜民丰的景象,老百姓的生活从建国以来的一日三餐“紧巴巴”逐步向“温饱型”发展。
    D.调查表明,解决了全球化语境中自身文化定位问题的中国国产电影犹如明日黄花,依然魅力不减,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截至2月10日,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中已关闭严重违法违规网站1911家,关闭淫秽色情博客269个。
    B.美国宇航局科学家2009年1月宣布,首次确认火星大气中存在甲烷气体,可能来自火星火山活动和生命活动,这一发现将为寻找火星生命带来希望。
    C.按照法律,每个母亲都依法享有被赡养权,但如果赡养的义务要通过法律手段才能得以实现,那么社会缺少了人情味。
    D.在《呼吁书》发表后短短10天里,已有十多个国家的著名学者、教授、记者、报刊杂志领导人、各界人士等500多人签名。
  • 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力量也就减弱了。)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道这件事的太子和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别荆 轲。)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D、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用匣子封好,燕王在朝庭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必修3)的第三部分试题
  •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脩府,拜郎中。
      后羌寇武都,邓太后以诩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引见嘉德殿,厚加赏赐。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抄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
      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诩因出城奋击,多所伤杀。明日悉陈其兵众,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羌不知其数,更相恐动。诩计贼当退,乃潜遣五百余人于浅水设伏,候其走路。虏果大奔,因掩击,大破之,斩获甚众,贼由是败散,南入益州。诩乃占相地势,筑营壁百八十所,招还流亡,假赈贫人,郡遂以安。
      先是运道艰险,舟车不通,驴马负载,僦五致一。诩乃自将吏士,案行川谷,自沮至下辩数十里中,皆烧石翦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于是水运通利,岁省四千余万。诩始到郡,户裁盈万,及绥聚荒余,招还流散,二三年间,遂增至四万余户。盐米丰贱,十倍于前。(节选自《后汉书》)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是
    [     ]
    A.后羌武都——寇:进犯
    B.诩出城奋击——因:趁机
    C.以不虞——戒:防备
    D.诩贼当退——计:谋划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众多行速,必惮追我。
    B.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
    C.明日悉陈其兵众
    D.贸易衣服,回转数周。
    3.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虞诩有“将帅之略”的一组是
    [     ]
    ①迁武都太守,引见嘉德殿,厚加赏赐 ②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
    ③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 ④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
    ⑤皆烧石翦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 ⑥招还流亡,假赈贫人,郡遂以安。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①③④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邓太后升迁虞诩的官职,并接见赏赐他,表现了邓太后的知人善任。
    B.虞诩在理论上懂得活用战例,在实战中能以少胜多,的的确确有“将帅之略”。
    C.虞诩把自己的兵力完全暴露在后羌人面前,这种做法虽有迷惑敌方的作用,但其实是一种冒险之举。 D.虞诩在治理武都郡的时候发展了武都郡的经济,表现了他出众的管理才能。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3)题。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 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1)“天仙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__;从风格上看,这首词属于___________。
    (2)试解释“送春春去几时回”一句中,两个“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弄”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 (以上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6)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秋 赋
    从维熙
      ①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相依是匆匆的。惟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
      ②果实成熟了,在枝杈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A]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春夏季节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③树若有知,是感伤的。果实如若有情,也是恋栈的。  
      ④但是自然界的别离--无论是游云告别天空,还是果实坠离母树,在感伤的别离中,还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记得儿时听过的童谣中,对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就有如下的描述:“长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随风满天飘;可爱鲜红大蜜桃,为它送情把核抛。”草籽被风吹到四面八方,桃核被人们抛向新的地域,它们在秋天虽然死了形体与灵肉,但到来年春时,那桃核又从大地上萌发出树苗,各种草木历经枯黄以后,再一次轮回生长,萌芽、拔节、开花,果实便在来年秋日,又一次眩目于枝头,因而那落叶与落果抒写的秋韵,是一首“长相思,永不离”的恋歌。  
      ⑤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秤是倾斜的。母亲从分娩后代那天起,便盼望着儿女们快快长大,期望着男儿成为挺拔伟岸的山,女儿成为碧波粼粼娟秀的河;岂不知儿女们长大一天,她们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儿女们像燕子出巢,飞向天南地北的时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们的发鬓。  
      ⑥我走在街上,每每见到白发染鬓的老人,我总是联想起果实坠地的老树,想起那飞絮已去的芦苇。她们空了枝头,死了当年曾有过的美丽,像是天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云霞,_____________,但是不同于云霞和落叶的是,大自然永远不知疲惫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  
      ⑦那儿是寂寞的冬季,是白雪覆盖着的荒原,如同是一张无限大的冰床,[B]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之后,丛立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几次的美丽轮回,而是生者为悼念死者而树起的墓碑。这就是人类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赋,如果也把它谱成一首歌,那该叫做“长相思,永别离”。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写在秋天,但其中的每个音符旋律,都充满了秋色的悲凉。  
      ⑧惟其人生如流萤般的短促,人类才更加珍惜生命自身。中国文化格言中,有许多是警示人们热爱生命的。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曹孟德当年在江涛滚滚的赤壁横槊赋诗时,吟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同是这个曹孟德,也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诗章。这些格言和诗章,都是激励人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以不负来去匆匆的人生。
      ⑨时至秋时,眺望窗外,在秋雨迷离中遥见枝头绿色凋零;对镜自视时又见发鬓添霜,便有感而发,涂鸦此《秋赋》短章,用以自勉自励。
    1.纵观全文,作者用哪两句话概括比较了自然之秋与人类之秋的不同?(每点限用6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为什么说“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请联系上下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第⑥段的横线上写一个句子,要求语义连贯,语句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个划线句中,请结合语境分析“醉”和“咀嚼”两个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那个句子与第⑧段所抒发的情感最为接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C.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 长歌行》)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 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出正、副标题来。要求:正标题不超过10个字,副标题不超过15个字。
      4月3日,日本政府文部省正式宣布,由日本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主持编写的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该教科书将于2002年投入使用。
      成立于1997年的“编纂会”以现行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带有“民族自虚”性质为借口,编写了否认侵略战争、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并于2000年4月送交文部省审校。在日本国内舆论的压力下,文部省要求“编纂会”对书稿中137处明显篡改历史、美化战争的记述进行修改。可是,“编纂会”只做了一些文字修改,没有改变书稿中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的实质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茫茫历史长河中,谁是英雄?是在兵临城下之际,不计个人恩怨以老迈之躯夜缒出城屈人之兵的烛之武,还是在强秦铁蹄踏碎中原之时,诀别易水朝堂刺秦慨然赴死的荆轲?楚汉相争鸿门一宴,是光明磊落兵败身死的项羽堪称英雄,还是能屈能伸终得天下的刘邦算得英雄?亦或是八十五年前,伫立在湘江水畔那欲主宰大地沉浮的坚定身影才是真正的英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英雄”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同学们,对于“英雄”,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请以“英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