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福建省福州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原文填空。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__________________。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
    ④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⑥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⑨__________________,抱布贸丝。__________________,来即我谋。
    ⑩夫夷以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至者少。
  • 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chà)时  折(qū)   缩(quán) (lěi) 义愤填(yīng)
    B.繁(wú)  (chuán) 沌(hùn) 谈(chǐ) 有成效(zhuó)
    C.(zhàn)动 (gān)禄 使(jì)  咒(zǔ) (jī)博采
    D.砺(dǐ) 细(qiān) (yì)业 (duì)变 然开朗(huò)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风致 幽远 签署 祟山峻岭 摇摇欲堕
    B.萧索 嬉游 渎罪 梳梳落落 安之若素
    C.真缔 巍峨 苍桑 孜孜求学 坚忍不拔
    D.落寞 嘶叫 冶游 没精打采 骇人听闻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演讲辞又叫讲演稿,它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一般具有针对性、鼓动性、逻辑性等特点。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就是一篇极具针对性的、主题突出、思路清晰的演讲稿。
    B.《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是楚辞体的代表作。诗中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是诗人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
    C.“岁在癸丑”中“癸丑”与“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都是一种纪年的方式,其中,“癸丑”属干支纪年法,“壬戌”指宋神宗元丰五年,是年号纪年法。
    D.《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写法的主要特点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作者在对北平的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景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也流露了深远的忧思与孤独感。
  • 下面对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空头支票”喻指林肯签署的黑奴解放宣言,它没有得到兑现,对黑人来讲无实际意义。
    B.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交响曲”是大型管弦乐套曲,多重乐声合奏,比喻作者梦想有那么一天,白人和黑人能像兄弟般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C.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停止思想了”不单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讳饰”的手法,而且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
    D.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予答复。
      “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以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对敌人的诽谤和诬蔑毫不在意,充分表现了马克思的人格魅力。
  • 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悟言一室之内——冯虚御风
    B.蒲苇纫如丝——芳菲菲其弥章
    C.偭规矩而改错——岁亦莫止
    D.放浪形骸之外——佩缤纷其繁饰兮
◎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福建省福州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中有划线词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
    [     ]
    A.少长咸集——渔樵于江渚
    B.孔雀东南飞——顺流而
    C.心而抑志兮——逆以我怀
    D.鱼虾而友麋鹿——余马于兰皋
  • 下列划线词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宁溘死以流亡兮——汝岂得自由
    B.共事二三年——亦将有感于斯文
    C.同心而离居——蹑履相逢迎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足以极视听之娱
  • 下列划线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家来贵门——阿母媒人
    B.举酒客——举匏樽以相
    C.况短随化——余独好以为常
    D.少无俗韵——而吾与子所共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武昌九曲亭记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坡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①齐安,即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州。②陂陁(tuó):高低起伏。不平坦。③乱流:横渡江水。④褰(qiān)裳:提起衣服。
    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瞻迁于齐安,于江上——庐:结庐,居住
    B.方其得意,万物无以之——易:容易
    C.林麓向背,皆于左右——效:显现
    D.要之一饱,而同于臭腐——委:归,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兹欲成吾亭耶/无物相之
    B.譬之饮食,杂陈前/徘徊斗牛之间。
    C.亭成,西山之胜始具/抱明月长终
    D.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孰能讥之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经常游历西山,和山中的几个朋友开心自在地游玩,互相娱乐,朋友们并不觉得子瞻到齐安已经很久了。
    B.作者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山,可以游泳的水流,子瞻总是撩起衣服走在前面,尽显适意快乐之情。
    C.文章叙写了九曲亭的扩建情况,表达了子瞻着意建亭的愿望,也表达了九曲亭建成后子瞻极为高兴的心情。
    D.文章以“武昌九曲亭记”为题,着力描写了西山的胜景,展现了子瞻“游于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特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作者通过哪些物象来写暮春之景?其中寄寓着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怜幽竹山窗下”中“怜”字颇有意味,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甘果瓦误入圣迹区,爱斯梅拉达为了救他,答应嫁给她,并教他按规定以__________的方式确认婚事,和甘果瓦做四年的__________,从而救了他的性命。
    (2)居第尔和爱斯梅拉达凭借__________母女相认了,可克罗德却喊来监狱长和军警包围了________。居第尔把女儿藏起来骗过了搜查。但是听到弗比斯的声音,爱斯梅拉达却大声呼喊她的心上人,被逮个正着。居第尔竭力抢回女儿,不幸__________身亡,于是相认成为永别。
◎ 2010-2011学年人教新课标福建省福州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简述。(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甲)简述爱斯梅拉达一夜之间变成杀人凶手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请简述伽西莫多搭救爱斯梅拉达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拜谒高原
    庞天舒
      ①我对西藏不陌生,尽管从未踏足那片高原,却在不少电视片中领略过它迷人的雪域风光。
      ②雪山、朝圣者、无边无际的藏北高原、滚滚的牦牛群、酥油茶和糌粑……西藏在我心中永远站立在亘古的静止中,离现代社会那样遥远。
      ③我执拗地认为高原在等待我,终于,一个好时节,我向着高原行去。只是我不是一个孤独的不知路在何方的旅人,我们有一支队伍,有一台大客车、充足的氧气瓶,有医生和数位经验丰富的“老西藏”,东道主为我们这行人选择了一个绝佳的旅行路线:由格尔木踏上千里青藏线。
      ④高原就这样迎面扑来了。
      ⑤此时,我就在这片高原上。
      ⑥当客车在兵站短暂地小憩时,我终于将双足立于高原之上,高原却在刹那间击溃了我,我成了这一行“高原反应”最严重者之一。心跳过速,头痛欲裂,呼吸艰难,简直到了需人搀扶才能站稳的地步。那真是一种无法躲藏的痛苦,在这无限广袤之中,你逃不掉,跳不开。高原真的贯穿了你的身心,强迫你面对它,拜谒它,让你承认自己的渺小。我展目凝视着,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确有一种难以言传的美丽,再配上纯净的湖蓝色的天穹和低低悬浮的白绵羊似的云彩,那份诗意的画面无与伦比。这里有一个优美的名字:可可西里草原,缓缓的是楚玛尔河。我记得我就这么站立了很久,阳光跳跃着强烈的色泽,刚硬湛蓝的高原之风吹来掠去。除了风的声音,一切是那样宁静,但是,不!你的目光四处触摸着,心中会突然撞进一个感觉:高原其实不静,它在腾动,它是活生生的。看了那连绵起伏的山脉,你会感到那巨大的生命的表情,山群裸着自己粗砺的骨骼,并且都是一副俯冲升腾的雄姿,一块块山岩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那些著名的山脉:喜马拉雅、昆仑、唐古拉、冈底斯仍在生长着。然而,天空却不容许它们再向上冲了,你还能感到那美丽的蓝湖一样的天穹气压极低,这可恨的低气压造成了我剧烈的头痛,让我的身子摇摇晃晃的总想仆倒。但我知道天空实际上压制的是高原。在地球的这一隅,蓝天在与高原抗衡着,天在按压着山,山一步步拱出天。
      ⑦当你在内地生活久了,目睹一条条清澈河流被工业废水污染,一片片森林被砍伐殆尽,人类入侵所有海洋使得鲸鱼们涌到海滩自杀……当你听到耕地以惊人的速度沙漠化,许多物种永远消失,你绝望透顶,你觉得自然是如此脆弱,人类世界这样轻易地就摧毁它占有它,地球毫无希望了。这时,你走上青藏高原,就会获得一份崭新的感觉,那高原以它自己独有的方式隆升着,它博大、莽苍、遒劲,什么也奈何不了,人类的侵占意识开拓意识只能贴近它,却不能征服它。我知道高原上有许多城市,但更多的是地貌原始的广阔土地和一座座人类难以逾越的雪山。
      ⑧高原之上,人的形体渺小而微不足道,但是人却能够从心底蔓延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博大的精神和情怀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以“拜谒高原”为题,意在表明对雪域高原的向往和仰慕之情。
    B.文中描写了青藏高原的雄姿和美景,为下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思作了铺垫。
    C.文章以“我”对高原从仰慕到畏惧的情感变化为线索,逐层深入地揭示了高原给予人的种种启示。
    D.作者多次采用拟人手法,不仅使高原形象更加鲜明,而且也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E.文章第⑥段结尾句“在地球的这一隅,蓝天在与高原抗衡着,天在按压着山,山一步步拱出天”,意在表现高原顽强向上、敢于斗争的精神。
    2.作者在第⑥段中写道:“高原真的贯穿了你的身心。”那么,高原贯穿身心的是什么?根据文意分三点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简要说说你对文章第⑧段中“人却能够从心底蔓延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博大的精神和情怀”这句话含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偷梁换柱”“画饼充饥”“ 班门弄斧”“ 旗开得胜”四个成语中任选两个,分别为它们对出上联或下联。
    (1)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或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或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   古人常以花草树木来比喻人的美好品德,请仿照“君当如兰,幽谷长风,宁静致远”句式,从竹、菊或梅中任选两个喻体,仿写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达上存在一些毛病,请找出文中的3处毛病并改正。
      ①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②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曾披露:“③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④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⑤中国水利部部长钮茂生日前发出警告:⑥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⑦在30年内,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⑧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⑨饮用水质已经成为12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⑩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序号
                  改正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你已经经历了十几回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找出你最喜欢的季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可以从《春天——美丽的季节》《夏季——我的快乐》《秋天——收获的季节》《走过冬季》中任选一个题目,也可自拟题目。用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描绘季节的独特景色以及你对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