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学段考试试卷(必修3)的第一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其三)》
    (3)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5)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6)________________,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
  •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1)五十者可以帛矣(  )
    (2)金就则利(  )
    (3)名城,杀豪杰(  )  
    (4)作《师说》以之(  )
  •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学段考试试卷(必修3)的第二部分试题
  •   及项梁渡淮,信(韩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官职名)。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数以策项羽——干:求取
    B.法当斩——坐:犯罪
    C.信何等已数言上——度:估量
    D.亡,何也——若:如果
    2.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汉王入蜀/师道不传也久矣
    B.与语,大说之,言上/冰,水为之,而寒
    C.上怒且喜/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
    D.吾为公以为将/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韩信最初投奔项梁,项梁军败,又投奔项羽,都未得重用,后来韩信又投奔了汉王刘邦
    B.韩信投奔汉王刘邦的早期,也没得到重用,还差点丢掉了性命,幸好他自己的一句奇语让他免遭被杀。
    C.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报告刘邦,便自己急着追赶韩信去了,刘邦听人报告说萧何追韩信去了,大怒,萧何回来后被刘邦痛骂。
    D.刘邦听从了萧何的建议,决定拜韩信为大将,萧何进一步建议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不能草率从事,要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
    4.翻译文段中划线的语句。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代诗歌阅读。
    杂 诗
    唐·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注:著:吹拂
    此诗在写景抒情方面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A.在宝玉宝钗议婚后,薛姨妈对宝玉不像从前一样亲热。宝玉满腹猜疑,去问宝钗。宝钗开解了一番,又借机布疑阵与宝玉谈禅。宝玉最后回答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宝钗听了不作声。(《红楼梦》)
    B.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贾府悬赏万两寻玉,只寻来仿制品。贾政即将外调,贾府决定给宝玉结婚冲喜。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担忧宝玉发现心事落空病情加重,向王夫人道出宝黛相恋的实情。凤姐因此献了调包计。宝玉到洞房中才看到新娘不是黛玉,糊涂得更加厉害了。(《红楼梦》)
    C.老太婆将弗比斯给的银币放进抽屉,她的孙子偷偷地把银币拿走并换上了一片枯叶,而老太婆却以为银币变成了枯叶,这片枯叶后来成了爱斯梅拉达的罪证。 (《巴黎圣母院》)
    D.克洛德刺杀了弗比斯后逃走了,无辜的爱斯梅拉达却被逮捕了。在法庭上,当得知弗比斯死亡的消息后,爱斯梅拉达彻底绝望了,承认了罪行。(《巴黎圣母院》)
    E.隐修女根据小鞋子认出了爱斯梅拉达,为了保护她,将她藏在“老鼠洞”,差点就要成功骗走巡逻的士兵。但爱斯梅拉达听到了弗比斯的声音,不顾母亲的阻拦,冲到了窗口,结果被发现而被抓走了。(《巴黎圣母院》)
◎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学段考试试卷(必修3)的第三部分试题
  • 请简述《巴黎圣母院》里加西莫多刑场解救爱斯美拉达的经过。(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孔子引用周任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意在教育学生在其位就应该尽职尽责,如果不能尽责,就应当检讨自己,引咎辞职。
    B.孔子听到季氏将要攻打颛臾的消息,十分生气地斥责了冉有和季路,表明了孔子反对战争,主张文德教化,维护国家稳定的思想。
    C.孔子认为财物平均,就不会贫穷,上下和睦,人口就多起来,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之祸。所以,辅佐季氏要做的是修文德,维护社会安定。
    D.冉有面对老师的指责,先是推卸责任,后是为季氏的行为找借口,这种文过饰非的态度遭到孔子严厉的批评。
    (2)根据上面选段的意思,结合下面语段,用自己的话简述孔子是教育学生怎样从政的。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婉约江南
    素素
      ①几年前曾在一个夏季走进江南。江南是淋在雨中的,乡间的稻田里水涨满了,住在稻田间的人家被水围在汪洋里,绿苔已长到屋顶。城市的街道是水洗过的,街边摊上摆满了被水浸泡得干干净净肉很厚的鸭脚掌,红色塑料桶里装着水珠颤动的凤尾花。我手中擎着一把伞,从上海走到南京,又从南京走到苏州、杭州,每天衣角是湿的,心情也是湿的。那次的江南之行,印象就是人被蒙在了雨中,掉进了水里,找不到高处,看不见岸。我这个来自北方的女人就想,生在江南,不可能不多情不缠绵,所谓才子佳人,是江南的天所造地所设的,这里就应该发生梁山伯祝英台白蛇许仙那样的故事。
      ②这次来江南是秋天。以为秋天的江南是晴的,没想到秋天也有梅雨般的日子,那细细的雨丝,浓浓的雾气,又一次将我的衣角和心打湿。我手中仍是擎着那把伞,走进无锡,走进周庄,走进绍兴,这都是我以前不曾去过的地方。有一个感觉:这次我走进了江南的细节,走进了江南最美最温柔的所在;我仿佛曾经是这里的人,或者这里就是我的老家,在这里面走的时候,脚下一绊一绊的,都是乡愁。
      ③江南让我伤感。六年前也是这样,外滩迷蒙的夜灯,沧浪亭厚重的门,西湖边的断桥,秦淮河两岸的人家,给我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我像是来晚了,又像是刚刚与谁擦肩而过,我为此而伤感。这一次我又重温旧梦似的迷失了,一走进江南的雨中,就想哭,就仿佛掉入深潭,就仿佛我曾在这里失恋。   
      ④那个雨天,我在无锡的寄畅园里走不出来了。当我听说这个园子原是宋代大词家秦观子孙所建的私园,这个园子立刻就成了我的故知。我知道,这感觉与秦氏子孙无关,是因为秦观,确切地说,是秦观词里那一句千古绝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写情的唐诗宋词,没有比这一句更美的了。他已经超越了古典,也超越了现代。我想,千年以前那个在苏东坡门下做弟子的男人,一定是经历了什么,他为生命的相逢惊喜,又为相爱而不相守叹息,当爱不可得,就告诉你以这种方式自救,这是一个浪漫的男人,也是一个理性的男人。他写下的这句千古绝唱,从宋代唱到今天,不知让多少人找到支撑,找到爱下去的理由。他也是一定要这么写的,多雨的江南,就是滋生温情和爱的地方,一代词家,不可能背离爱的主题。让我惊奇的是,时空已是一千多年,却从未落伍,许多人还在如此表达。
      ⑤淅淅沥沥的雨中,走在秦氏明代子孙的园里,怀想的却是他们宋代的爷爷。在我心里,这个园子的背景里如果没有秦观的名字,这个园子就是一般的园子,秦观的词里如果没有那样一句千古绝唱,秦观也和其他的人没有什么两样。生命的意义其实是很具体的,秦观爱了,秦观还写下那么一首词,于是他就和别人不同,就千古流芳。历史其实也是这么连接起来的,他并没有和你要太多,是你想做太多,却什么也没做好。比如爱,你爱了很多的人,却没有真正地爱过,你的生命就不会留下痕迹。
      ⑥也许因为我是女人,走这个园子的时候,我的眼里只有写词的那个男人。每一条小径,每一道门坎,都是他牵引着我的。是他使我仍然相信,这世间存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不在乎形式,不在乎远近,等待是最美的。
      ⑦我清楚地觉出,在北方的时候,我是不安分的,绝望的,江南的雨雾,浇灭了我的焦躁,却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忧郁。走进此园,有如流浪的路上突然看见了归宿,有一种温暖扑面而来。婉约的江南,婉约的秦观,我走了这么远,原来就为听你说那一句我熟读千遍的古词。(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1、作者在“婉约的江南”,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四个词语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写情的唐诗宋词,没有比这一句更美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游历江南都是在雨中,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有的人崇拜娱乐明星,有的人崇拜体育明星,有的人崇拜伟人,有的人崇拜自己身边成功人士。你怎么看待这种偶像崇拜的现象?请以《小议“偶像崇拜”》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