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二单元基础测试题(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脉(mò) 动(zhàn) 凉(chéng) (chǔ)的妙(chù)
    B.睡(hān) (cī) (nuó) 郁郁(wěng)
    C.点(zhuì) 影(qiàn) (xié) 婀玲(fán)
    D.着(diàn) (sè) 然(wǎn) 着步(dù)
  • 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望风披糜 忧心忡忡 即来之,则安之 世外桃园
    B.糜糜之音 纵横驰聘 弥天大谎 人才辈出
    C.兵荒马乱 戍马倥偬 仓遑逃窜 箭拔弩张
    D.寻物启事 莫名其妙 沧桑巨变 山清水秀
  • 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突然看去)
    D.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享受,多用于否定)
  • 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
◎ 2010-2011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二单元基础测试题(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点明《荷塘月色》“文眼”的一项是
    [     ]
    A.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B.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C.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D.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下列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
    [     ]
    ①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_________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________,萧索的________来的。  
    A.稀稀落落 严厉 感慨
    B.疏疏朗朗 严厉 感触  
    C.疏疏落落 严厉 感触
    D.疏疏落落 严肃 感叹
  • 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项是
    [     ]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C.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D.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了。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
    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 2010-2011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二单元基础测试题(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 1.《诗经》原名《_______》或《________》,共收录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_______首。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诗经》“六义”是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朱自清,原名________,字佩弦,号秋实,他的长诗是________,诗集是________,第一本散文集是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如:________、________等。
    3.____________,体无咎言。以尔车来,____________。
    4.桑之未落,____________。于嗟鸠兮,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6.忧心烈烈,____________。我戍未定,____________。
    7.驾彼四牡,____________。君子所依,____________。
    8.今我来思,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第一节里,“感到十分的秋意”的“十分”的意思是
    [     ]
    A.副词,很。       
    B.形容程度深。
    C.意思即“十二分”。    
    D.程度副词,非常,极其。
    2.对这三节描写的景物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院落秋花 北国槐树 秋蝉残声    
    B.院落秋色 槐树落蕊 秋蝉残声
    C.院落秋花 北国槐树 北国秋蝉    
    D.院落秋色 槐树落蕊 北国秋蝉
    3.联想一般分为四种: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下列各句联想类型和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C.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4.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倒好处。
    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
    5.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6.对三节文字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这三节文字里,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
    B.三节文字,一一对应地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虽然各自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
    C.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作者时不时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节都将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
    D.三节文字,每一节都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行文活泼不呆板。
  • 课文文段阅读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中加粗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     ]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
    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2.对文中画线的三句话的含义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欣赏美妙的月色,内心无限喜悦。
    B.月光一会儿像流水般清明,一会儿青雾笼罩,变幻不定。
    C.月光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阴暗,作者亦喜悦亦伤感。
    D.月光素淡朦胧,作者面对美景内心荡起淡淡的喜悦和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3.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是
    [     ]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
    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
    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
  •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莲花自古以来,一向为我国人民所称颂。历代文人墨客爱莲,称它为“君子花”,推它为知己,颂扬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其实,只是以莲花来标榜自己的超然出世罢了。
      然而,说到莲花,我不禁想起了《荷塘月色》的作者,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他在那贫困交加、饥寒交迫的时刻,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断然拒绝领取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救济粮”,这不正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品格的真实写照吗?
      我爱莲花,爱它那朴实无华的风姿,爱它那不染污泥的风骨,也爱它那顺乎自然的独特美姿。在烈日当空的时候,是妩媚灿烂;在皎洁的月光下,则清影娇绮;风吹,是绿波翻腾,红裳飞衣;雨打,则碧碗倾摇,银珠戏跳。不论是什么时候,不论大自然如何变幻,它总能展示出一幅优美动人的图画,使人心旷神怡。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_______所写的《爱莲说》。
    2.下列词或句子打上引号,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     ]
    ①“君子花”  ②“出淤泥而不染”  ③“救济粮”
    A.①引用 ②强调 ③具有特殊含义
    B.①强调 ②强调 ③引用
    C.①强调 ②引用 ③具有特殊含义
    D.①表示专用名词 ②引用 ③具有特殊含义
    3.由“莲花”联想到朱自清先生,这属于
    [     ]
    A.因果联想  
    B.相关联想
    C.相似联想    
    D.对比联想
    4.“这不正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品格的真实写照吗?”这是______句式。请改写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朱自清拒领救济粮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