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学年人教新课标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必修5)的第一部分试题
  • “慢生活”流行
    谭敦民
      近期以来,英年早逝者较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连续发现11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脑血管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最年轻的仅37岁,甚为可惜。中年人是社会脊梁,肩挑事业、家庭两副重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废寝忘食、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变成陈疴,加之忽略,极易突变。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等。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这种生活方式提出以后,立即风靡欧洲发达国家。
      如今,法国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过劳死”,即使知道了,也嗤之以鼻。对法国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两不误。他们慢而有序,慢中有乐。他们可以很勤奋地工作,业余时间可以很消闲地去享乐。
      调查显示,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这些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的人群,几乎都是终日奔波劳碌者。许多人是“前40年拼命挣钱,后40年花钱买命”。
      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省生命的价值。终日劳碌,却无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无法享受春阳暖洋洋的舒适,无法体会休闲优游的美好时光,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放弃忙忙碌碌的生活,转而过一种相对较慢的生活方式,对身心而言,生活质量而言,对生命而言,也许比事业成功、加级晋爵更有意义。
      “慢生活”是事业成功、身体健康的关键,“慢生活”有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安排好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对有限生命资源的保护和储备。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生活节奏也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工作要做,但闲暇不能放弃。慢生活提醒人们不要透支健康去拼人生,强调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做事计划 性强一些,清理不必要的应酬,提高生活效率。
      放慢生活节奏,也许会损失金钱,却丰富了生命。太过实际、看重金钱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却看不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1.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生活速度上的绝对慢。
    B.“慢生活”是一种意境,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C.“慢生活”是让人们有时间享受生活,让人们从亚健康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
    D.“慢生活”就是要降低生活效率,强调生活节奏,做事有计划性,清理不必要的应酬。
    2.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快生活”让不少本是社会脊梁、家庭支柱的中年人积劳成疾,甚至猝死。
    B.法国人认为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慢而有序、慢中有乐。
    C.较慢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有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
    D.放慢生活节奏,会丰富生命的内容,不会被生活所累,看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3.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首先实践的。
    B.调查证明,快节奏的生活,使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
    C.享受舒适的生活,欣赏人生的美好,本身也应该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D.“慢生活”是一种能力,放慢生活节奏,就能够使身体健康,取得事业的成功。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知南康军——除:授予官职
    B.为《学规》守之——俾:并且
    C.单车徒从——屏:使……退避
    D.有朱熹者——短:诋毁,指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朱熹“政事可观”和“为学”成就的一组是
    [     ]
    A.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箪瓢屡空,晏如也
    B.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C.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 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D.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所著书皆行于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他就用“不若是,非人也”这句话表明了自己对孝道的认识。
    B.朱熹非常注重教育。政务繁忙之余,他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他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C.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还只身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
    D.朱熹认为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错误很多,于是他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
    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面问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千里梦”是什么梦?“弦断有谁听”抒发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两点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2010学年人教新课标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必修5)的第二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3)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4)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愿醒。 (李白《将进酒》)
    (5)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6)不知乘月几人归,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铁 凝
      ⑴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不知什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城市因为有了雾,会即刻实在地不知所措起来。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着,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⑵我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步行着上了路,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庆幸我对这走的选择,大雾引我走进了一个自由王国,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这气派使我的行走不再有长征一般的艰辛。
      ⑶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像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一个“驾”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雾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⑷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⑸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到了我自己。
      ⑹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于是你和我继续古怪着自己擦身而过,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都朦胧,刹那间你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⑺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欢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我也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的人那样,“正确”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⑻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只因为我们都在大雾里放肆地走过。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意义。
      ⑼然而意义又是什么?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
      ⑽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清晰的祝福。(原文有删改)
    (1)文章开头从大雾对城市与人的影响写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多角度赏析第⑤段的表达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问:“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得意忘形”的含义及其意义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题为“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但大量描写的是“我”的得意忘形,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家电下乡”政策的出台,为正处于寒冬之中的国内家电企业吹来暖风,各大厂商为抢占商机纷纷使出浑身解数
    B.足协方面对可能出现的给中超联赛造成冲击的意外情况,已经准备好了多套应对的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C.涂鸦绘画在中国一直被视作地下艺术,而北京地铁四号线却能以开放的姿态让涂鸦从地下走出,使之登堂入室
    D.借助某些营销手段来提升诚信度,这只是权宜之计,中国电信实在需要完善整个业务体系,通过服务赢得客户。
◎ 2009-2010学年人教新课标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必修5)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们要把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精神贯彻好、学习好、领悟好,明确工作任务,卓有成效地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B.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医学专家戴维?西德朗斯基博士说:“目标明确的新药即将问世,我们得琢磨如何使用它们的途径。”
    C.从2000年我省发现第1例因吸毒引起的感染者之后,艾滋病病毒很快在吸毒人群中迅速传播开来,2001年因吸毒感染的仅4例,到2002年就已经达到54例。
    D.3月17日上午,河北省最高法院对中国最高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贪污、受贿案作出终审宣判,黄松有被判无期徒刑。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李白对古蜀国起源的描绘,引得历朝历代专家、学者不懈地探究考证。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据《明一统志》记载,瞿上城在(双流)县东18里,蚕丛氏所都。
    ②凝视三星堆那尊青铜铸像,蚕丛那大大的耳朵,抿着的嘴巴,鼓鼓的突出的眼睛,自信的神情闪烁出几千年前的光焰。
    ③这个谜团一直环绕着这片天空。
    ④刘琳教授在他撰写的《华阳国志》注释中认为:瞿上城在今新津县与双流县交界的牧马山蚕丛祠九倒拐一带。
    ⑤是谁开启的天府之国?哪里是古蜀农耕文化之源?
    ⑥《华阳国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后有王曰杜宇,教人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自郫邑,或治瞿上。”
    A.⑥①④⑤③②
    B.⑤③②⑥①④
    C.⑤③⑥①②④
    D.③⑤⑥①④②
  • 下面这则文稿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当,请指出四处并改正。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欣喜地告诉您:“新世纪中国”网站创办十周年了。让我们弹冠相庆吧。为纪念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贵网站从即日起到6月7日止开展以“‘新世纪中国’与我”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这十年来与网站共同成长的各位网友撰文投稿,恳请希望得到您的鼎力相助。对您的拙作,我们将聘请知名作家认真评选。
    (1)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前面的句子,仍以“美”为话题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与前句相同,并能与前句结合形成旨意统一的语段。
      美,可以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也可以在坍塌破败的大桥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人格境界,国内某著名大学正酝酿出台“人格证书”,初定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等三个方面,而其他指标,如领导能力等依然需要讨论及论证后最终决定。人格本是无形的名词,如今一旦被实体化了,它的衡量标准会是什么?这样做能否起到提升人格境界的作用?究竟如何提升一个人的人格境界?一时间众说纷纭。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