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雇(yōng) 稿(zhuàn) 咒(jǔ) 不拔(rěn)
    B.杂(wú) 白(kōng) 浅(fū) 然开朗(huò)
    C.诽(pàng) (hàn) 要(è) 有成效(zhuó)
    D.诬(miè) 词(dào) (qióng) 心喜悦(zhōng)
  •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嫉恨 诬蔑 驱逐 国家设施 唯物辨证
    B、建树 领域 竟相 浅尝辄止 不可估量
    C、摸索 逻缉 要素 极端民主 非同寻常
    D、爱戴 忌恨 预见 毫不在意 永垂不朽
  • 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1)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学常识填空。
      卡尔·马克思(1818-1883)是饮誉世界的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并将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他和_________有着很深的战斗情谊。
◎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一句为何不用“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而用“停止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停止思想”比“停止呼吸”的说法新颖,给人印象深刻。
    B.为了突出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C.因为这句话的主语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D.运用讳饰的手法,反映了作者的悲痛之情。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揭示全文论述中心的语句是
    [     ]
    A.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B.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C.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D.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   对“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马克思致力于革命工作,无暇顾及敌人的诽谤、诅咒。
    B.对马克思的攻击虽然很多,却十分无力。
    C.表现了马克思坦荡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D.表现了马克思惊人的胆略。
  • 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悼词,从内容上看,也是篇议论文。
    B.感情深沉、含蓄,是这篇悼词的显著特色之一。
    C.本文以抒情为主,与叙述、议论完美结合。
    D.本文是作者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合,以特定的身份发表的一篇讲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请你探究一下,加粗的三个词语分别从哪些方面评价马克思?三个词语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1.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2.这段文字中的“这个基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那样”指代的是
    [     ]
    A.经济基础由上层建筑来解释,即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来解释,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物质决定精神,即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D.精神决定物质,即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4.对上面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述文字是论证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的一个论据。
    B.上述文字属引论部分之一,它提出了马克思在科学研究方面有划时代的贡献这一观点。
    C.上述文字揭示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述文字的推理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雨 果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离开人世时已年登耄耋,他著述极富,肩负着最荣耀也最艰巨的责任,那就是: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在咒骂与祝福声中溘然长逝:被旧时代所诅咒,又受到未来的祝福。这二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他不仅是一个人,他是整整一个时代。
      这位伟人所生活的84个年头,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年代。他诞生时,路易十四尚在王位,他去世时,路易十六已经戴上王冠。他的襁褓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则投射着从大深渊里透出的最初光芒。
      在这轻薄无聊、凄惨忧郁的时世下,伏尔泰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和资本家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强力--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他们专门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犯的邪恶混合体。让我再说一遍,伏尔泰独自一人,向社会上一切邪恶的联合力量宣战,向这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并与之搏斗。他的武器是什么呢?是那轻若微风而重如霹雳的一支笔。
      他用这武器进行战斗,用这武器赢得胜利。
      让我们一齐向伏尔泰的英灵致敬吧!
      伏尔泰胜利了。他发动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战争,一场以一敌众的战争,一场气壮山河的战争。这是思想向物质作战,理性向偏见作战,正义向不义作战,被压迫者向压迫者作战;这是善之战,仁爱之战。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柔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
      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王、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他把黎民百姓提高到尊严的地位。他教化人,慰抚人,播种文明。他承受了一切威胁、辱骂、毁谤。他还遭到了流放。但是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讽刺战胜专横,以嘲弄战胜宗教自命不凡的一贯正确,以坚韧战胜顽固偏执,以真理战胜愚昧无知。
      我刚才说到微笑,我要在这里停一停。微笑,就是伏尔泰!
      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国元首来命名时代的先例。伏尔泰比国家元首更高,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一个新的纪元从伏尔泰开始。从此我们感到,最高的统治力量就是让一切被理性思考。文明曾服从于武力,以后,文明将服从于思想。王权和宝剑折断了,光明取而代之。这就是说,权威已经变换为自由。由此以往,高于一切的是人民的法律和个人的良心。作为一个人,我们要行使权力;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责。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两方面的进步是明确分开的。
      让我们在他神圣的墓前鞠躬致敬。……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吧。
    1.“这二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中的“二者”分别指什么?(各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伏尔泰“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了他哪三个方面的特点?请分点简要回答。(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新的纪元”指的是怎样的纪元?(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两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是雨果为纪念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讽刺作家伏尔泰逝世100周年在伏尔泰墓前发表的演讲。
    B.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法国进入了伏尔泰时代。
    C.伏尔泰独自一人,战胜了他的一切敌人,战胜了宫廷、贵族和资本家,把黎民百姓提高到尊严的地位。
    D.18世纪的思想要比19世纪进步,因此要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
  •   请你以一位当代中国中学生的身份,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联系国际形势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事业,谈谈对马克思人格、学说及其命运(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年2月,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冬季奥运会上,中国双人花样滑冰运动员张丹(女)和张昊(男)这对很有希望获得金牌的年轻小将,在完成重大比赛中尚未有人尝试过的高难度动作——“抛四周跳”时,20岁的张丹不慎摔伤膝盖。在大家都以为他们会放弃比赛的时候,张丹只经过5分种的短暂处理就重新回到冰面上,忍着伤痛与张昊一起流畅地完成了余下的动作,获得了银牌。
      请你根据以上情境,对张丹、张昊说一段赞美的话。要求说话连贯、得体,语言有文采。不超过60字。
      你对张丹、张昊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