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5 兰亭集序(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面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
    丑(  ) 稽(  ) 修(  ) 流(  ) 怀(  )
    (  ) 形(  ) 舍(  ) 悼(  ) 虚(  )
  • 解释下列加线实词的含义。
    (1)暮春:_______________ (2)群贤至:_______________
    (3)相与:_______________ (4)映带左右:_______________
    (5)兴怀:_______________ (6)之于怀:_______________
    (7)修短随化:___________ (8)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
  • 解释下列加线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_ (2)可乐也:_______________
    (3)得于己:___________________ (4)世殊事异:_______________
    (5)之兴怀:___________________ (6)致一也:_______________
  • (1)王羲之,字_________,东晋人,善书法,有________之称。又因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_______。《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
    (2)“天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映带:映照围绕,指景物互相衬托。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与:相互结交。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管弦:竹管琴弦。
    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癸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永和九年正值癸丑。
  • 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会议。
    B.群贤至,少长咸集——毕:完毕。
    C.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或者,也许。
    D.之所欣——向:从前。
◎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5 兰亭集序(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的加线字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
    A.当其于所遇,暂得于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况修短随,终期于尽!
    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怀。
  • 下列各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此地/有/崇山峻岭
    C.不知/老之将至
    D.足以/极视听之娱
  • 下面对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
    B.于是与亮情好日密(省略句)
    C.死生亦大矣(宾语前置句)
    D.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
  • 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然后填空。
    兰亭诗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1)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俯瞰渌水滨”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C.夫人之相与(交往)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一也(导致)
  • 下列各项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5 兰亭集序(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B.其致一也
    C.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
  • 下面各项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悟言一室之内
  •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凭借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很快地度过一生。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对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你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最后一句说道:“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的,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注:①劬(qú):勤劳。②窳(yǔ):懒惰。③惄(nì):忧思。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夜往窃梁亭之瓜——搔:通“骚”,扰乱。
    B.楚亭旦而瓜——行:巡视。
    C.此梁之阴也——让:谦让。
    D.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守信用。
    2.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成分,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A.(边县令)与楚邻界
    B.尉以(楚亭之瓜)请宋就
    C.楚亭旦而行瓜,(梁亭人)则又皆以灌矣
    D.因具以(梁亭之为)闻楚王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报怨以德”的效果的一组是
    [     ]
    ①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②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
    ③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④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⑤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
    ⑥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4.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梁亭瓜比楚亭瓜好,楚亭人就趁夜晚到梁亭瓜园捣乱,这反映了一种嫉妒心理。梁亭人打算实施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宋就让梁亭人晚上暗中帮助楚亭人浇灌瓜地,表现了他大度宽容的胸怀。楚令了解真相之后,得意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
    C.楚王知道“梁亭之为”后,又忧愁又惭愧,拿出厚礼道歉,并请宋就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显示出楚王愿意交好邻国的诚意。
    D.文章中引用古语和老子的话,启示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可以从“梁楚之欢”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   怎样理解《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句话的意思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B.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C.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
    D.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没弃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的发展过程。
    B.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文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文”均指同一部书。
    C.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表明,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没弃废”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
    D.欧阳修曾利用其他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