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七单元第二节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的第一部分试题
  •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子于宋东之逆旅——过:拜访
    B.桓公问管仲:“富有乎?”——涯:水边,此为边际
    C.必不短褐而舍茅茨之下——衣:穿
    D.树易生之物,而不一人者——胜:尽,禁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晋近,奚不
      子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
    B.虽远越,可以安乎
      而齐近,鲁患不救乎
    C.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
      桀醉亡天下
    D.其狗不知吠之
      其姑以为多私出之
◎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七单元第二节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的第二部分试题
  • 以下六句话,全部直接表明人性恶的句子的一项是
    [     ]
    ①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子圉恐孔子贵干君也……太宰因弗复见也
    ②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
    ③越远,利以避难
    ④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
    ⑤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⑥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世之所艳羡者,真为美矣
    B.若何以得嫁
    C.君何以知燕王
    D.宋何罪之有
◎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七单元第二节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对《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圉把孔子引见给宋国的太宰,太宰后来问孔子这人怎么样,太宰给孔子很高的评价,希望把孔子引见给国君。子圉怕孔子得到国君的重用而忽视了自己的地位,就劝告太宰别把孔子引见给国君。这则故事说明为国家选才是来不得半点私心杂念的。
    B.狗认不认识杨布是凭着杨布出门时穿的衣服,这暗示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以貌取人,仅靠容貌判断会闹出许多笑话,判断一件事情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不能犯形式主义错误,跟狗生气是不值得的。
    C.鲁穆公为了跟晋国、楚国搞好关系,以便在患难的时候能找到盟军,不惜派儿子们去他国掌管兵权。犁锄一席话击中了要害,这样做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做的努力对鲁国潜在的危急于事无补。
    D.三只虱子为了在猪身上争夺最佳地盘吵吵嚷嚷,最后这些虱子不再争吵一起叮咬猪,猪不胜其纷扰,消瘦了下去。这则寓言表明了人们常常为眼前利益而忙乎,不能为长远利益而筹划。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其族人曰:“晋近,奚不之晋?”庆封曰:“越远,利以避难。”族人曰:“变是心也,居晋而可;不变是心也,虽远越,其可以安乎?”
      曾从子,善相剑者也。卫君怨昊王。曾从子曰:“昊王好剑。臣相剑者也。臣请为吴王相剑,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卫君曰:“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吴强而富,卫弱而贫。子必往,吾恐子为吴王用之于我也。”乃逐之。
      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簋,则必将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盛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则必锦衣九重、高台广室也;称此以求,则天下不足矣。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陈轸贵于魏王。惠子曰:“必善事左右。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矣。至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 
    1.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越——走:逃跑
    B.卫君吴王——怨:埋怨
    C.必不衣短褐而茅茨之下——舍:住宿
    D.夫杨,横之即生——树:栽种
    2.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晋近,奚不
      ②知天下不足也
    B.①因君刺之
      ②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利也
    C.①吾恐子为吴王用之我也
      ②子虽工自树
    D.①纣为象箸箕子怖
      ②树易生之物,不胜一人者,何也
    3.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示例: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
    A.吾恐子为吴王用之于我也
    B.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簋
    C.陈轸贵于魏王
    D.子虽工自树于王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通过阅读“庆封走越”的故事我们可以明白,决定自身安宁与否的根本在于自己心地的善良而不是居地的远僻。
    B.面对曾从子的建议,卫出公首先指出曾从子的目的,继而根据吴强卫弱的事实推断曾从子的不可信和危险性,并断然驱逐了曾从子。这一切能看出卫出公头脑清醒,行动决绝。
    C.因纣王使用了象牙筷子,箕子就推断天下的东西会不够用。箕子的推论虽然很有逻辑性,但就事实而言未免小题大做,危言耸听。
    D.惠子的话启示我们,一个人做事一定要跟周围的人处理好关系,否则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