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 故都的秋(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一谈(hùn)
    B.着布衣(zhù)
    C.点生活(zhuì)
    D.精神废(tuí)
    沌状态(hùn)
    描写细(nì)
    耗很大(shé)
    笑皆非(dí)
    本(zhè)
    索(xiǎo)
    (lěi)
    适(tián)
  • 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这厮叫的秋虫,简直像是养在家里的家虫。
    B.这俩人一见面,不由分说,就撕打了起来。
    C.这个体育馆从整体上看是椭圆形的,设计特别新颖。
    D.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惨荷等等。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 故都的秋(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_____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秋蝉的_____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③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_______的感触来的。
    A.领略 衰弱 萧索
    B.领会 衰落 萧索
    C.领略 衰落 萧条
    D.领会 衰弱 萧条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B.“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C.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
    D.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 故都的秋(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对偶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对比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对比拟人)
  • 课内阅读。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1.第一段主要写作者怎样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段文字采用的写作手法是____________。
    3.用三个词概括北国秋天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指什么而言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北平的四季(节选)
    郁达夫 
      北平自入旧历的十月之后,就是灰沙满地,寒风刺骨的季节了,所以北平的冬天,是一般人所最怕过的日子。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以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
      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炕,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像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会得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啸的西北风。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若是喜欢吃吃酒,烧烧羊肉锅的人,那冬天的北方生活,就更加不能够割舍;酒已经是御寒的妙药了,再加上以大蒜与羊肉酱油合煮的香味,简直可以使一室之内,涨满了白蒙蒙的水蒸温气。玻璃窗内,前半夜,会流下一条条的清汗,后半夜就变成了花色奇异的冰纹。  
      到了下雪的时候哩,景象当然又要一变。早晨从厚棉被里张开眼来,一室的清光,会使你的眼睛眩晕。在阳光照耀之下,雪也一粒一粒地放起光来了,蛰伏得很久的小鸟,在这时候会飞出来觅食振翎,谈天说地,吱吱的叫个不休。数日来的灰暗天空,愁云一扫,忽然变得澄清见底,翳障全无;于是年轻的北方住民,就可以营屋外的生活了,溜冰,做雪人,赶冰车雪车,就在这一种日子里最有劲儿。
      我曾于这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门上骆驼庄去过过一夜。北平郊外的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现现的不少白峰头,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与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言语来形容。直到了十余年后的现在,我一想起当时的情景,还会得打一个寒颤而吐一口清气,如同在钓鱼台溪旁立着的一瞬间一样。
      北国的冬宵,更是一个特别适合于看书,写信,追恩过去,与作闲谈说废话的绝妙时间。记得当时我们兄弟三人,都住在北京,每到了冬天的晚上,总不远千里地走拢来聚在一道,会谈少年时候在故乡所遇所见的事事物物。小孩们上床去了,佣人们也都去睡觉了,我们弟兄三个,还会得再加一次煤再加一次煤地长谈下去。有几宵因为屋外面风紧天寒之故,到了后半夜的一二点钟的时候,便不约而同地会说出索性坐坐到天亮的话来。像这一种可宝贵的记忆,像这一种最深沉的情调,本来也就是一生中不能够多享受几次的昙花佳境,可是若不是在北平的冬天的夜里,那趣味也一定不会得像如此的悠长。
      总而言之,北平的冬季,是想赏识赏识北方异味者之唯一的机会;这一季里的好处,这一季里的琐事杂忆,若要详细地写起来,总也有一部《帝京景物略》那么大的书好做;我只记下了一点点自身的经历,就觉得过长了,下面只能再来略写一点春和夏以及秋季的感怀梦境,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1936年5月27日
    1.“就在这一种日子里最有劲儿”,这里“最有劲儿”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北平郊外大雪时晴的傍晚,给与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具体指哪些景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可知,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丰富、深沉的,试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