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三课 囚绿记(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见(piē)
    B.细(qiān)
    C.囚(qiú)
    D.弱(jiāo)
    辙(gù)
    芽(nèn)
    (zhí)
    动(zhù)
    热(yán)
    娑(pó)
    (1óng)
    缘(pān)
    (yù)
    菌(xùn)
    郁(yī)
    烟(fēng)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墙壁 嵌着 瞥见 视同至宝
    B.心焦 爽直 安慰 急不暇择
    C.留恋 浆液 剪除 揠苗助长
    D.猗郁 婆娑 悬垂 了接爽直
  •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老张告诉我:“八点钟______,广场上就来了很多人。”
    ②口称人民公仆,却不为人民服务,_______你就一点也不感到惭愧吗?
    ③与会的很多国家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但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______轻率。
    ④院子里种着两棵桂花树,_______还有几棵梅花树。
    A.上下 莫非 失之 另外
    B.上下 难道 有失 此外
    C.左右 难道 失之 此外
    D.左右 莫非 有失 另外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三课 囚绿记(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常常被迷失了自己的双眼,忽略了事实的真相,禁锢了我们的思维:这就是自以为是的悲哀。
    B.当前经济好转还不等于我们的经济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们在对待经济复苏和经济持久发展这个问题还需要持十分审慎的态度。
    C.在重庆打黑战役中,爆出有律师与被抓黑道老大串通勾结,以期逃脱法律制裁为目的的“律师造假门”事件。
    D.孔子学院的建立可以使更多的外国人有机会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促进中西的文化与科技交流。
  •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此次湖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的“应聘”遭拒,能够改善就业环境,能够促使更多的政府官员改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水平,而不是饱食终日,高高在上。
    B.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
    C.卡卡的身体状态一天比一天好,但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还需要一定时间,他的体能还达不到类似于当年击败凯尔特人时那样过五关,斩六将的进球状态。
    D.上至70多岁老人,下到10来岁孩童均加入眼下最热门的网络偷菜,过度沉迷会使人玩物丧志,甚至迷失自我,网络产品对此或需嵌入更多生活常态才好。
  •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A.谈到社会责任,有一些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平时侃侃而谈,然而面对灾后重建的现实,却一语不发,成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一毛不拔”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非常吝啬自私。
    B.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解放思想并不是鼓励“闯红灯”,而是寻找那些规则设置的不合理处,加以改进。“红灯”用了借代的手法,借用交通术语,代指规则。
    C.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界是纷繁无常的,关键是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用了对比的手法,指生活中有难以预料的灾祸。
    D.TCL集团总结了自身在通信设备市场的得失,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了比喻的手法,指没分清主次,得了小便宜,却吃了大亏。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三课 囚绿记(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B.上海电影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 课内阅读。
    囚绿记
    陆蠡
      ①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②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③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④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⑤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⑥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⑦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茵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⑧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⑨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⑩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选自《囚绿记》,有删节)
    1.本文二、三两段详写了公寓的居住条件,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主体部分是如何扣“绿”层层展开的?请梳理出本文的行文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末说:“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说说作者为什么怀念“绿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全文都围绕着“绿”来写,作者没有必要详细交代离开北平的具体原因,如果删去,文章语言会更简洁,线索会更清晰。请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外阅读。
    常春藤
    林清玄   
      在我家巷口有一间小的木板房屋,居住着一个卖牛肉面的老人。那间木板屋可能是一座违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倾斜成一个夹角,木屋处在两座大楼之间,破败老旧,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倾颓散成一片片木板。
      任何人路过那座木屋,都不会有心情去正视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着面摊出来,才知道那里原来还有人居住。但是在那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却默默地生长着一株常春藤,那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许是长久长在阴凉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简直是毫无忌惮地怒放着,它的叶片长到像荷叶一般大小,全株是透明翡翠的绿,那种绿就像朝霞照耀着远远群山的颜色。
      沿着木板壁的夹角,常春藤几乎把半面墙长满了,每一株绿色的枝条因为被夹壁压着,全往后仰视,好像向天空伸出了一排厚大的手掌;除了往墙上长,它还在地面四周延伸,盖满了整个地面,近看有点像还没有开花的荷花池了。
      我的家里虽然种植了许多观叶植物,我却独独偏爱木板屋后面的那片常春藤。无事的黄昏,我在附近散步,总要转折到巷口去看那棵常春藤,有时看得发痴,隔不了几天去看,就发现它完全长成不同的姿势,每个姿势都美到极点。
      有几次是清晨,叶片上的露珠未干,一颗颗滚圆的随风在叶上转来转去,我再仔细地看它的叶子,每一片叶都是完整饱满的,丝毫没有一丝残缺,而且没有一点尘迹;可能正因为它长‘在夹角,连灰尘都不能至,更不要说小猫小狗了。我爱极了长在巷口的常春藤,总想移植到家里来种一株,几次偶然遇到老人,却不敢开口。因为它正长在老人面南的一个窗口,倘若他也像我一样珍爱他的常春藤,恐怕不肯让人剪栽。
      有一回正是黄昏,我蹲在那里,看到常春藤又抽出许多新芽,正在出神之际,老人推着摊车要出门做生意,木门咿呀一声,他对着我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我趁机说:“老伯,能不能送我几株您的常春藤?”
      他笑着说:“好呀,你明天来,我剪几株给你。”然后我看着他的背影背着夕阳向巷子外边走去。
      老人如约送了我常春藤,不是一两株,是一大把,全是他精心挑拣过,长在墙上最嫩的一些。我欣喜地把它种在花盆里。
      没想到第三天台风就来了,不但吹垮了老人的木板屋,也把一整株常春藤吹得没有影踪,只剩下一片残株败叶,老人忙着整建家屋,把原来一片绿意的地方全清扫干净,木屋也扶了正。我觉得怅然,将老人送我的一把常春藤要还给他,他只要了一株,他说:“这种草的耐力强,一株就要长成一片了。”
      老人的常春藤只随便一插,也并不见他施水除草,只接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我的常春藤细心地养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时浇水,同样也在阳台上接受阳光和雨露。
      然后我就看着两株常春藤在不同的地方生长,老人的常春藤愤怒地抽芽拔叶,我的是温柔地缓缓生长;他的芽愈抽愈长,叶子愈长愈大;我的则是芽愈来愈细,叶子愈长愈小。比来比去,总是不及。
      那是去年夏天的事了。现在,老人的木板屋有一半已经被常春藤覆盖,甚至长到窗口;我的花盆里,常春藤已经好像长进宋朝的文人画里了,细细地垂覆枝叶。我们研究了半天,老人说:“你的草没有泥土,它的根没有地方去,怪不得长不大。呀!还有,恐怕它对这块烂泥地有了感情呢!”
    1.作者觉得老人的常春藤“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从文中来看,这株常春藤“美”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赏文中画线句“老人的常春藤愤怒地抽芽拔叶,我的是温柔地缓缓生长”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老人的话作结,请分析其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卖牛肉面的老人种的“常春藤”很像老人自己,“常春藤”就象征着卖牛肉面的老人。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