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十节 游褒禅山记(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 )丽   ②( )语   ③庐( )   ④( )碑
    ⑤吉人天( ) ⑥不( )枚举 ⑦春( )秋实 ⑧王回深( )
  •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也(  )
    ②由此之,王之蔽甚矣(  )
    ③以俟夫人风者得焉(  )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常在于险远(  )
    ⑤古人之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 下列句中加粗字词均有活用现象,解释其用法及词义。
    ①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下平旷,有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其进愈难,而其愈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后世之其传而莫能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火尚足以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在文言文中主要是做代词(有称代、指代等多种用法),有时也可用来表示各种不同语气。试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粗的“其”的不同用法。
    ①以故后名之曰“褒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距院东五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独为文犹可识,曰“花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问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盖又深,则至又加少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孰能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粗的“以”的不同用法。
    ①余与四人,拥火入___________________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夫夷近,则游者众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有志矣,不随止也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十节 游褒禅山记(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①则其好游者不能也( )
    ②火尚足以也( )
    ③不出,火尽( )
    ④然视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
    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段画线部分的两句话,分别隐含了怎样的道理?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百丈山记
    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署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记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垒石为,十余级乃得度——磴:石阶
    B.磴而东,即得小涧——循:顺着
    C.阁其上流——据:拥有
    D.因各别为小诗以其处——识:通“志”,记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十余级得度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B.①乡人凿石容磴
      ②皆好辞而赋见称
    C.①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D.①又以告夫欲往未能者
      ②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3.下面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体现百丈山“最可观”的一组是(     )
    ①右俯绝壑,左控垂崖 ②前瞰涧水,后临石池③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
    ④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⑤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⑥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上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抒发对百丈山的喜爱。
    B.朱子此文,在结构的安排上显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特别指出其不足观者有山庵、壁其后和石台之东等处,反复告诫游人不要前往。
    C.文章通篇状物写景,准确形象,细致生动,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对景物的选择安排,又蕴含了作者的审美理念。
    D.作者以自己的审美判断,对“最可观”与“未可睹”的景物进行描绘。对“可观者”“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目的之一是为了“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   《吕氏春秋·察传》讲述了一个《三豕涉河》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如下,请结合你对《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理解,借助王安石的一个观点,来阐述这个故事的道理。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蚊对
      方孝孺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僭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缔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褰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缊,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蝇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粟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喈,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注】①翣(shà):扇子。(本文有删节)
    1.下列对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形受——质:资质
    B.今人乃自其贵——贵:以……为贵
    C.妻而育子,同也——畜:养
    D.乘其同类之间而之——陵:欺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
      邻之厚,君之薄
    B.尔不谨,褰帷放之入
      宁赴常流葬乎江鱼腹中耳
    C.其食物者,可谓泰矣
      其孰能讥之
    D.而物独不可食人耶
      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烯帷中
    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
    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十节 游褒禅山记(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有删节)
      【注】①司空城旦:司空,管理囚徒的官;城旦,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下不能正言过以尊天子——匡:辅佐
    B.代立南面——践:登上(王位)
    C.乃固利兵,下圈刺豕——假:给予
    D.薛人公孙弘亦——征:(被)征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桀纣之民不之使而归汤武
      ②于是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B.①何?上下之分也
      ②不为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C.①景帝知太后怒固直言无罪
      ②汝之纯明不克蒙其泽乎
    D.①诸齐人《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②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辕固生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
    ①与黄生争论景帝前。②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③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④此是家人言耳。⑤诸谀儒多疾毁固。⑥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辕固生不同意黄生提出的商汤、周武王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商汤、周武王的做法不应当受到指责。
    B.景帝无法评判黄生和辕固生辩论水平的高下,就以吃肉不吃马肝不能算不懂味道来说明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昧。
    C.辕固生因为不喜欢老子的学说而触怒了窦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杀猪。景帝暗中帮助辕固生,使辕固生摆脱了困境。
    D.辕固生具有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汤武非受命,乃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今言“(huā)”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yǎo)然。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shèng)道也哉!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xiàng)之。
  •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之也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
    D.盖其又深,则其又加少矣
  •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始汲黯为谒者,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
      黯多病,赐告者数,不愈。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卷十三)
      [注]①谒者:官名。②告:休假。③贲、育:即孟贲、夏育,两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④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⑤ 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延烧,不足优也——比:并排。
    B.臣请归节,伏制之罪——矫:假托。
    C.责大而已——指:意旨。
    D.亦不能之矣——夺:强取。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持节发仓栗赈之——作《师说》贻之
    B.上贤释之——今人有大功击之
    C.庄助复请告——于是秦王不怿,一击缶
    D.尊宠群臣无二——以勇气闻诸侯
    3.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
    A.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B.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C.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D.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