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九节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戊戌________  主________ 叱________ 显________
    临________  异________ 精________ 谦________
    ________  箜篌________ 畅________ 北________
  • 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戊xū____  
    ②jiǒng____异
    ③舞dǎo____ 
    ④hàn____卫 
    shù____守    
    dòng____族   
    tāo____略    
    电hàn____  
    jiān____默   
    dòng____体    
    dào____穗    
    hān____畅  
    róng____马生涯         
    jiǒng jiǒng____有神    
    白浪tāo____天           
    短小精hàn____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九节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景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激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谦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叱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莅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捶胸顿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短小精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屏息以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学常识填空。
    (1)梁实秋是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____,文学评论集____,译著____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2)梁启超是中国近代____派领袖。字卓如,号任公,又号_______。其著作合编为____。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九节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1.第一段中画线语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二段可以看出梁任公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段话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任公的开场白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梁任公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一句中“谦逊”和“自负”矛盾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东南大学时期的梁启超
    黄伯易
         我在旧制中学曾读过康有为、梁启超不少文章,随着时代转移,思想也起着变化,然而对这两位在近代史上曾起过启蒙作用的大师始终怀着敬仰之情。1921年,我在南京进了东南大学。听说梁启超受聘清华、燕京作教授,住在清华园,闭门看书,不问政治,我心想他真是无比清高。1922年夏初,我一到学校就听到梁启超、杜威、胡适受聘到南京讲学的消息了。
      我第一次见到梁启超,是在暑期学校的欢迎大会上。大会开完,同学们挤到食堂,对大师们的仪表品头论足。有人说想不到杜威不过是一个瘦老头,并给江亢虎的高扣胡适的矬起了外号,说胡适不像一个学者,倒像花牌楼的商人。我注意到许多同学对梁启超却具有较好的印象——首先是他的谦虚态度,不似胡适等人讲话那样目空一切。有人学着他夹带云南口音的普通话说:“我梁启超一定要学习孔子‘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与同学们一起进行攻错。”梁先生广额深目,精力充沛,语音清晰,态度诚恳。
      连续几个星期日,我同几个听课的同学到成贤街宿舍看梁先生。他治学勤恳,连星期天也有一定日课(工作计划),不稍休息。他精神饱满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右手在写文章,左手却扇不停挥,有时一面在写,一面又在答复同学的问题。当他写完一张,敲一下桌面,让他的助手到另室取华文打字机的打印稿,一篇还未打完,第二篇稿又摆在桌面了。无怪梁启超是一个多产作家。其实还不止此,他每天必得看完《京沪日报》和一本与《新青年》等齐厚的杂志,还得摘录必要材料。每天固定要读的日文和中文书籍纵在百忙中也全不偷懒。他好像善于五官并用,不但不致令人感觉冷漠,反而从他的一颦一笑的问答中流露出热情。他经常以“万恶懒为首,百行勤为先”来勉励同学。在勤恳治学方面,梁先生确是做到了以身作则的。
      梁启超在南京第一次专题讲座,讲题是《为学的兴趣》。在这次讲演时,听众挤满了一字房会场,超逾预期的效果,不是偶然的。在他讲词的结构上,直接采用了古文《七启》《七发》的谋篇布局——从批判一切生活烦琐,最后表达出自己的高超趣向。例如:“有人说吃酒有兴趣,醉了怎么样?又有人说赌钱有兴趣,输了怎么样?……把我梁启超烧成灰来作化学分析——也只有一点为学的兴趣。”(节选自《中华文史资料文库》,原文有删节) 
    1.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在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题目是“东南大学时期的梁启超”,为什么在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中还要写到杜威、胡适等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节选的这段文章看,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梁启超先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样是回忆梁启超先生的文章,两文在语言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中学高一年级文学爱好者组织了一个文学社,特向同学们征求社名。请你参照示例的形式,为他们拟个社名,并说明理由。
      示例:社名:浅草
      理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别小看了自己,大地正由小草来装点。
      你所拟的文学社名:__________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