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知识与能力检测(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担 献 罚 风破浪 人之美
    B.丽 体 酝 力而行 歌声嘹
    C.慎 观 瓶 锣密鼓 衣玉食
    D.怀 糖 醒 途同归 香门第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帐篷 跚跚来迟 对簿公堂 恃强凌弱
    B.肤浅 出神入化 衣衫烂褛 韦编三绝
    C.赐予 耳鬓厮磨 切中肯綮 蛛丝马迹
    D.逡巡 裨官野史 方枘圆凿 戛然而止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_____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蝉的______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③我不得不_______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
    A.幽僻 衰弱 变更
    B.幽静 微弱 改变
    C.幽僻 微弱 变更
    D.幽静 衰弱 改变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B.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C.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D.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 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知识与能力检测(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拟于2007年底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把“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送入距月面200公里的轨道,对讳莫如深的月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分布、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间等进行科学探测。
    B.李政道教授对中国科学发展的痴情简直有些不可理喻,我们从他夫人秦惠莙女士曾说的“为了中国的科教事业,他都快发疯了”一语中便可得到印证。
    C.据美国报纸报道,美国迄今在伊拉克战争上的总体花费可能高达2万亿美元,远远超出了布什政府战前预测的数字,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潭已到尾大不掉的境地。
    D.2006年2月13日11时03分,被誉为“当代毕舁”的著名科学家、北大资深教授王选院士安详地驾鹤西行了,他卓越的贡献和高尚的人品,将永远被后世铭记。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我们将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各项筹备工作,最终实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C.《橄榄树》这首歌十几年前便风靡大陆,它的正式出处是一部著名的台湾电影《欢颜》的主题歌。
    D.作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北京在一段时间 内,在经济和文化领域都会面临一系列挑战。
  • 默写。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荷塘月色》)
    ②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________,却特别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郁达夫《故都的秋》)
  • 文学常识填空。
    ①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__________”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________,被公认为惊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②陆蠡,原名陆考源,字__________,浙江天台人。主要作品有散文集________、《竹刀》、《囚绿记》;译著有屠格涅夫的《罗亭》、《烟》,拉玛尔丁的《葛莱齐拉》等。还写过一些诗歌和有关天文学方面的文章。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知识与能力检测(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两段写槐树的落蕊和秋蝉的残声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画线句子描写了怎样的景色?突出了故都之秋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手法来写?写秋蝉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又见荷塘月色
    吴兆民
      ①今儿晚上,我终于来到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
      ②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就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
      ③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
      ④前面是石拱桥了。站在桥边向荷塘对面望去,近春园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蓊蓊郁郁,白杨树最为高大。它的身影连同高处丛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显得黝黑而错落。
      ⑤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
      ⑥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的历史。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月光在静静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彩,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邈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极目远望,未见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带远山,恐是让长高了的树木遮住了吧。
      ⑦七十五年前的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严。那个夜晚,你一人在这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是几天后以《荷塘月色》艺术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却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实践。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去监督你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成了承载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的人。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但这反而衬托出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
      ⑧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只好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边。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
      ⑨我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明社会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
      ⑩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都作了否定性回答。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为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记取七十五年前那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深情告白,是回复我们人的本性的一剂良药。
      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风采,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选自2004年8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在第⑧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作者采用虚写相间的手法“移植”了朱自清先前描写的美景,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⑩段中说的“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的人的本性”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这是“陈旧而永恒的人生命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从怀着渴望已久的心情来追寻朱自清的足迹
    写起,紧接着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联系史实,评价先生高洁傲岸的人格。
    B.第③段中,作者描写了眼前所见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叶和荷香,显得空灵洒脱。
    C.第⑦段主要运用呼告的方法,将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营造向故人直接倾诉的氛围,有利于直抒胸臆。
    D.文末“荷塘还是那样的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一句的意思是说,荷塘、月色依旧,而我的心思既深切怀念故人,又对在险恶环境里变节投降的文人深表遗憾。
    E.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的表达方式,既评价了朱自清的人格,又结合现实,探求了发人深思的“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湖畔

      曾经在一本画册中看到过一幅题为“湖畔”的摄影作品:大雪初霁,清冽的湖边,薄雪交叠成大片蓬松柔软的积雪。雪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张铁条钉成的长椅,冷铁的墨色凸显在积雪之上。整个画面是静态的、肃穆的,雪梦幻一般烘托着一种意味深长的空寂。
      这样一个简约的画面在瞬间抓住了我的心,并且打开了我与画面之间一条想象的通道。空空的铁椅,它在湖畔经历了什么又等待着什么?
      濒临一湖静水,独对空漆苍天,横卧一片野地,裸露在季节中的筋骨被风雨雷电、日月星光穿过。铁椅只是固守,等待一个人,一个与之冥冥之中有着某种联系和默契的人。在某一天某个时辰来临,它渴望承载起这个人生命的重量。
      透过积雪,我看见了铁椅上的斑驳的锈迹。这是掩埋在时间后面的伤口和幸福的印记。在这椅子上,也许曾演绎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场撕心裂肺的生死离别,一次别去经年后重逢的狂喜;或是黑暗中的沉思与独白,初春时节的朦胧与渴望,秋光里的寂寞与怀想,夕阳西下时淡淡的感伤……
      曾经在椅子上坐过的人,有不同的年轮,从黑发少年到白发老人,分别来自人生的四个阶段,他是椅子的过客,因为时光的河流要载往更远的前方,他在这里被停留片刻,留下了灵魂的芬芳。过客远去,铁椅就被落叶和霜雪覆盖。
      更多的时候,铁椅融进暮色,像一叶在怀想中沉湎的孤舟泊在时间的岸边。它以执著与时间抗衡,等待一个摆渡的人。纵使时光老去,等待不老。椅子空空,唯其空着,才承纳了一种博大和无限。有什么比守望不息的生命更加久远的呢?
      而生命与生命的交织演变出来的刀光剑影与金戈铁马的荣辱兴衰是一些变幻的场景,深入它记忆的最深处。在时间的滴答声里追溯逝水的源头,遥想从前的天空与河流,如血夕阳与铁骨苍鹰,一马平川上的猎猎战旗与浩浩大漠上的烽火硝烟,以及万丈英雄豪气与方寸之间的似水柔情……如此,又是一部横卧在时间岸边的汗青史册。那些在册页上留下生命痕迹的过客随流云远去,复有后来者,以此连绵不断,又渺若尘沙。但生命不息,这一部史册在缄默中向未来的岁月敞开,等待一个人携着风雨挥毫着墨。
      我不知道这幅摄影作品的作者是何许人,最初的创作意图是什么。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深入了画面中充满寓意的空间,读懂了人与时空、永恒与流逝之间的一种内在关联。
      现在,把这张铁椅搬至我心灵的湖畔,像它在画中以白雪为背景对生命展开阔大的等待一样,我要让它远离红尘的喧嚣与浮躁,在我的内心日复一日地坚守,等待那种生命的极致。比如灵魂与灵魂相遇时燃起的一把火,裹藏的心灵被狂飙痛快地揭开屏障,踏遍千山万水阅尽人间沧桑后的积淀,梦想的蓓蕾在灿烂的一刻极尽辉煌……也许,这样的生命极致一辈子都不会到来,而等待却永远继续。唯有给拥挤的心灵一片渴望中的空白地带,生命的空间才不断地延伸和扩展。
      从《湖畔》中走出来,我已成为铁椅上的一个过客。踏雪无痕,我心灵的湖畔却留下了一行清晰的脚印。(节选自《散文》2003.3)
    1.第一段中,哪些词语体现出画面是静态的、肃穆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四段到第七段,作者借助椅子展开想象,请对这些想象内容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说明以下两句话的含意。
    (1)打开了我与画面之间的一条想象的通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心灵的湖畔却留下了一行清晰的脚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借助想象和联想,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画面,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B.本文内容丰富,感情深沉,抒写了对那些绝对不会再来的生命极致的希望。
    C.默默固守和等待的铁椅,是能承载起生命重量的精神的象征。
    D.本文结构严谨,以摄影作品《湖畔》起笔,又以描写亲临湖畔之景收笔,首尾呼应。
    E.本文对《湖畔》画面的描写,生动细腻,极富艺术感染力。

  •   四季轮回,春华秋实,登高望远,临风把酒。自然的造化总是带给我们丰富的情感体验。请你以某种自然景物为对象,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主选材,注意情感体现。(2)景物描写要生动,刻画细微。(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