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课堂基础训练第二单元第五课 荆轲刺秦王(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人不敢与视——忤:逆。
    B.秦王之金千斤——购:重金征求。
    C.愿足下虑之——更:更加。
    D.臣左手其袖——把:抓住。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秦王还柱而走
    B.今日往而不反者
    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 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进兵略地 封之 踞以骂曰
    ④樊於期乃 ⑤其人居 ⑥使使以大王
    ⑦太子 ⑧发尽指冠 ⑨群臣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⑧⑨/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⑧/④/⑤/⑥/⑦⑨
    D.①②③/④⑥⑨/⑤⑧
◎ 人教版高一语文课堂基础训练第二单元第五课 荆轲刺秦王(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夫晋,何厌之有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妻子皆收系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D.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下列句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荆轲樊於期头函——奉:捧着。
    B.乃引其匕首秦王——提:掷击。
    C.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陛下:指皇帝。
    D.乃欲以生之——劫:强迫。
    2.下列句子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秦王还柱 ②图穷匕首见
    B.①(秦王)乃手共搏之 ②侍医夏无且其所奉药囊提轲
    C.①使毕使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
    D.①因左手把秦王 ②而右手持匕首揕
    3.以下六个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荆轲“勇猛之士”的一组是(  )
    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 ②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③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④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⑤秦武阳色变振恐   ⑥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③⑥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部分主要描绘荆轲与秦王的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献图时,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
    B.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椹”,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
    C.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的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
    D.作者主要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从而表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质。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一语文课堂基础训练第二单元第五课 荆轲刺秦王(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痰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 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飚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日景侯。(选自《三国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权闻之,即兵西袭公安、江陵——引:率领
    B.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都——徙:迁移
    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其时——夺:改变
    D.护军,吾弗闻斯言也——微:如果没有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的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此事,吾不知人也——此其餍足之道也
    B.帝忿然作色问其故——上官大夫见欲夺之
    C.许割江南封权——乱易整,不武
    D.夫骨鲠之臣,人主之仗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劫哉
    3.以下六个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  )
    ①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②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③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④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⑤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⑥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
    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提出恳切建议,深受人主的器重。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是有关爱因斯坦的情况,请筛选最重要的材料,用简明的语句,写一段介绍爱因斯坦的文字(最重要的材料不能遗漏,不超过100字)。
    ①爱因斯坦1921年发现了光电效应,为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奖。②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相对论。③爱因斯坦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④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⑤爱因斯坦
    1879年出生,1955年去世。⑥英国大物理学家汤姆生激动地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⑦爱因斯坦是一位可以与牛顿媲美的科学家。⑧普朗克发现了量子论,量子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构成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校园里运来了一批大小不一的石头,准备放在路口、墙角、树下等地方。学校决定在这些石头上刻一些富有教育性的句子,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根据示例按要求撰写两条,并说明理由。
      示例:八字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理由:提醒师生要有一颗宽容而博大的心,能够容纳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四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