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七单元单元回眸(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
    B.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
    C.乐羊以有功见疑
    D.而亡其富之涯乎
  •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遽其舟——契:刻,划
    B.其剑舟中坠于水——自:从
    C.请之,月攘一鸡——损:减少
    D.以为无而舍之者——益:增加
  •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用法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     ]
    示例:先以其女胡君,以娱其意
    A.使天下
    B.宋有富人,天,墙坏
    C.而自其益富
    D.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近古之世,桀、纣暴乱
    B.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C.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
    D.于是余有叹焉
◎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七单元单元回眸(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     ]
    示例:宁信度,无自信也
    A.必为鲧、禹笑矣
    B.郑人有且买履者
    C.何不试之以足
    D.宋何罪之有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鸟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1.此诗是典型的边塞诗,请评述本诗的特异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德潜曾云:“句亦吐光”,有人认为“静”字为“诗眼”,请点评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面问题。    
    水调歌头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1.“从淡笔轻写到暗笔意写,再转为明笔直写,最后又加以浓笔重写,层层递进,层层渲染”,请结合上片内容简要说明是如何“淡写”“暗写”“明写”“浓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着重刻画了词人的心理矛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阅江楼记
    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阮之严固,必曰:“此朕栉风沐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馐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阅夫长江而已哉!    
      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馀里而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圣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功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六朝于南唐——迄:到
    B.亦可为天下后世——法:效仿
    C.登览之顷,万森列——象:景象
    D.其有不油然而者耶——兴:高兴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描写朱元璋“登览”所见的一项是(     )
    ①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②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阮之严固。
    ③此朕栉风沐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
    ④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
    ⑤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
    ⑥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馈之勤。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各项内容与文章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文章虽为奉命应制之文,但本文的结构比较巧妙,且言语简洁,写景叙事和议论穿插得比较自然,具有宽阔舒展的气势。
    B.朱元璋于金陵狮子山,察看地形地貌,并高度赞叹其为帝王之洲,应将此地改为“阅江楼”。
    C.作者认为,兴建阅江楼,是皇上用来振奋精神的,且由不同事物而产生不同的感慨,都寄寓着使天下大治的理念。
    D.文章为应制文章,浓郁的歌功颂德之气,且用临春楼、结绮楼、齐云楼、落星楼来反衬阅江楼的磅礴气势。 
    4.将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七单元单元回眸(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适当调整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的下联写在下面横线上。 
      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桥下过扁舟,何处问箫声,有人吹到月三更。(扬州二十四桥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是《月亮之上》的歌词,请根据这段歌词所写内容写一段导引性的文字。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
    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
    昨天遗忘,风干了忧伤
    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苍茫的路上
    生命已被牵引,潮落潮涨
    有你的远方,就是天堂

    谁在呼唤,情深意长
    让我的渴望,像白云在飘荡
    东边牧马,西边放羊
    热辣辣的情歌就唱到了天亮
    在日月沧桑后,你在谁身旁
    用温柔眼光,让黑夜绚烂

    节奏响起,煽动了想象
    让摇曳的身体,开始开始思想
    马头琴悠扬,马奶酒穿肠
    我的爱情,奔跑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你的善良我不能不能抵抗
    你的纯洁将我的心紧紧捆绑
    哦,你的笑容,让我找到最后信仰
    美丽的月亮,你让霓虹暗淡无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下面的句子分别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前人安排景色,皆有设想,其与具体环境不能分隔,始有独到之笔。西湖满觉陇一径通幽,数峰环抱,故配以桂丛,香溢不散,_________,花滋而馥郁,宜其秋日赏桂,游人信步盘桓,流连忘返。闻今已开公路,宽道扬尘,此景顿败。至于小园植树,其具芬芳者,________。_______,故栽于墙根屋角;________,须植于主厅之南。此说明植物种植,有藏有露之别。
    ①牡丹香花,向阳斯盛  ②皆宜围墙
    ③而泉流淙淙,山气霏霏 ④而芭蕉分翠,忌风碎叶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20世纪60年代,金刚砂空中货物公司敢为天下先,最先使用了坚固耐用、规格统一、且可重复使用的集装箱运输货物,开创了集装箱货运的先河。然而,当时负责金刚砂空中货物公司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副总裁爱德华·费尼发现,只有45%的集装箱是完全填满的,其余的往往没有被完全填满,就被密封运走了。为了保证装货质量,爱德华·费尼开始组织工人接受关于装满集装箱的专业培训,并经常派人实地督促检查集装箱是否装满。但是,事与愿违,收效甚微。一位管理学专家建议:在每个集装箱内部画上一条“填满至此处”的横线。
      尽管这个建议看似微不足道,但爱德华·费尼还是采纳了。令他兴奋的是,此后完全填满集装箱的比例竟然由45%上升到了95%。爱德华·费尼有些不解:“一条简单的横线,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激励作用呢?”(《意林》2009.17)     
      读完材料,你有何感想?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