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七节 记念刘和珍君(三)(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ē)
    B.红(fēi)
    C.练(gān)
    D.落(liáo)
    (dí)
    (hé)
    血(dié)
    薄(fěi)
    (zì)
    杀(mǒ)
    异(chà)
    蔼(hé)
    长歌哭(dàng)
    面面相(qù)
    身不恤(yǔn)
    从容不(pǎi)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七节 记念刘和珍君(三)(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经过精心筹备的小商品博览会,汇集的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达到60000多种,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近期煤炭价格一涨再涨,网友戏称继“蒜你狠”、“豆你玩”之后上演的“煤超疯”,它将会进一步推动消费品价格水涨船高
    C.记者看到,在几家大型卖场,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热销的半大不小的商品,商场不给送货,消费者买后需自己搬回家去。
    D.秋天到了,行将就木的落叶任秋风卷起,到处飘零,而连绵的秋雨不停地下着,这一切勾起了游子们绵绵的乡愁。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七节 记念刘和珍君(三)(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43年前,1966年3月18日,周作人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今日是‘三·一八’纪念,倏忽已是40年,现在记忆的人,已寥若晨星矣。”
    B.“三·一八”中的受难者是以“五四”为开端的中国争取现代民主与自由的伟大斗争而第一批牺牲的。
    C.当时为北师大教务长的林语堂,在悼念刘和珍、杨德群的文章中,说自己“觉得二女士之死不尽像单纯的本校的损失,而像是个人的损失”。
    D.“三·一八”如此地激起公愤的原因,除了因为这是一次爱国的和平请愿却惨遭屠戮以外,更因为被杀害的是未成年或刚成年的青年学生。
  • 将下面打乱了语序的六个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人人生而平等
    ③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
    ④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
    ⑤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所授予的
    ⑥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A.①⑥④③⑤②
    B.⑥④③⑤②①
    C.⑥③②④①⑤
    D.⑥②④①③⑤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空 谈
    鲁迅
      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我只知道他们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能逆料的,大概只有段祺瑞,贾德耀,章士钊和他们的同类罢。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
      有些东西——我称之为什么呢,我想不出一—说:群众领袖应负道义上的责任。这些东西仿佛就承认了对徒手群众应该开枪,执政府前原是“死地”,死者就如自投罗网一般。群众领袖本没有和段祺瑞等辈心心相印,也未曾互相钩通,怎么能够料到这阴险的辣手。这样的辣手,只要略有人气者,是万万豫想不到的。我以为倘要锻炼群众领袖的错处,只有两点:一是还以请愿为有用;二是将对手看得太好了。
      但以上也仍然是事后的话。我想,当这事实没有发生以前,恐怕谁也不会料到要演这般的惨剧,至多,也不过获得照例的徒劳罢了。只有有学问的聪明人能够先料到,承认凡请愿就是送死。
      陈源教授的《闲话》说:“我们要是劝告女志士们,以后少加入群众运动,她们一定要说我们轻视她们,所以我们也不敢来多嘴。可是对于未成年的男女孩童,我们不能不希望他们以后不再参加任何运动。”(《现代评论》六十八)为什么呢?因为参加各种运动,是甚至于像这次一样,要“冒枪林弹雨的险,受践踏死伤之苦”的。
      这次用了四十七条性命,只购得一种见识:本国的执政府前是“枪林弹雨”的地方,要去送死,应该待到成年,出于自愿的才是。
      我以为“女志士”和“未成年的男女孩童”,参加学校运动会,大概倒还不至于有很大的危险的。至于“枪林弹雨”中的请愿,则虽是成年的男志士们,也应该切切记住,从此罢休!
      看现在竞如何。不过多了几篇诗文,多了若干谈助。几个名人和什么当局者在接洽葬地,由大请愿改为小请愿了。埋葬自然是最妥当的收场。然而很奇怪,仿佛这四十七个死者,是因为怕老来死后无处埋葬,特来挣一点官地似的。万生园多么近,而四烈士坟前还有三块墓碑不镌一字,更何况僻远如圆明园。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得哀伤。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请愿虽然是无论那一国度里常有的事,不至于死的事,但我们已经知道中国是例外,除非你能将“枪林弹雨”消除。正规的战法,也必须对手是英雄才适用。汉末总算还是人心很古的时候罢,恕我引一个小说上的典故:许褚赤体上阵,也就很中了好几箭。而金圣叹还笑他道:“谁叫你赤膊?”
      至于现在似的发明了许多火器的时代,交兵就都用壕堑战。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在战士不多的地方,这生命就愈宝贵。所谓宝贵者,并非“珍藏于家”,乃是要以小本钱换得极大的利息,至少,也必须卖买相当。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最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四月二日。
      【注】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四月十日《国民新报副刊》。②贾德耀:安徽合肥人。曾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三·一八”惨案的凶手之一,当时是段祺瑞临时执政府的国务总理。③锻炼:这里是罗织罪名的意思。④四烈士:指辛亥革命时炸袁世凯的杨禹昌、张先培、黄之萌和炸良弼的彭家珍四人。他们合葬于北京西直门外约二里的万生园(即今北京动物园),在张、黄、彭三人的墓碑上都没有镌上一个字。
    1.作者为什么说这次屠杀是“实在没有梦想到”、“是万万豫想不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语句在文中的含意。
    (1)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要将这篇文章定题目为“空谈”?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先生是怎样看待“三·一八”中死难的烈士们的精神的?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