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模拟信息优化卷(6)的第一部分试题
  •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归园田居》)
    (2)__________,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
    (3)州司临门,_____________。(《陈情表》)
    (4)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5)住近湓江地低湿,________。(《琵琶行》)
    (6)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已亥杂诗》)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竞陵,支庶家焉。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焉内求交肚牧,欲避世难。会益州刺史卻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并州杀刺史张壹,凉州杀刺史耿鄙,焉谋得施,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
      是时(凉)[益]州逆贼马相、赵祗等于绵竹县自号黄巾,合聚疲役之民,一二日中得数千人,先杀绵竹令李升,吏民翕集,合万余人,便前破雒县,攻益州杀俭,又到蜀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相自称天子,众以万数。州从事贾龙(素)领[家]兵数百人在犍为东界,摄敛吏民,得千余人,攻相等,数日破走,州界清静。龙乃选吏卒迎焉。焉徙治绵竹,抚纳离叛,务行宽惠,阴图异计。张鲁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客,常往来焉家,故焉遣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绝谷阁,杀害汉使。焉上书言米贼断道,不得复通,又托他事杀州中豪强王成、李权等十余人,以立威刑。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由此反攻焉,焉击杀岐、龙。
      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上乘。荆州牧刘表表上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时焉子范为左中郎将,诞治书御史,璋为奉车都尉,皆从献帝在长安,惟(小)[叔]子别部司马瑁素随焉。献帝使璋晓谕焉,焉留璋不遣。议郎河南庞羲与焉通家,乃募将焉诸孙入蜀。时焉被天火烧城,车具荡尽,延及民家。焉徙治成都,既痛其子,又感袄灾,兴平元年,痈疽发背而卒。州大吏赵韪等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诏书因以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以韪为征东中郎将,率众击刘表。(《三国志·蜀书·刘焉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民翕集,合万余人——翕集:依附过来
    B.攻相等,数日破走?——破走:城破而逃
    C.张鲁母始以鬼道——鬼道:道教
    D.献帝使璋晓谕——晓谕:明白地告诫
    2.下列各句能直接表明刘焉怀有异心的是(     )
    ①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②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难
    ③焉击杀岐、龙④焉留璋不遣⑤乃募将焉诸孙入蜀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3.下列各项有关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焉早就心存异志,最主要表现建议灵帝推行州牧制,表面是为朝廷着想,其实是私下打算谋求交阯(极南的蛮荒之地)牧的职位,以躲避社会的混乱。
    B.益州从事贾龙一直带着数百士兵在犍为的东界驻扎,他召集官员百姓,得到一千多人,攻击马相等人,几天后马相城破而逃,益州境内从新安定。
    C.因为张鲁到汉中去隔断谷阁,杀掉汉朝的官吏,所以刘焉不得不上书给朝廷,说米贼隔断了道路,不能和朝廷进行联络了。
    D.刘焉因为制作天子才能乘坐的车具一千多辆,引起了别人的怀疑,尤其是荆州牧刘表向朝廷上表说刘焉就像当年的子夏,意思是说刘焉有自立为王的意思。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焉谋得施,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焉徙治锦竹,抚纳离叛,务行宽惠,阴图异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模拟信息优化卷(6)的第二部分试题
  • 根据名著内容填空。
    (1)《三国演义》中“啖睛猛将虽能战,中箭先锋难久持”的啖睛是__________(人名)。第96回中挥泪斩马谡的是孔明,断发赚曹休的是__________(人名)。
    (2)红楼梦第89回“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中“人亡物在”的“人”和“物”,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雷鸣上战场前,来到吴府,亲自把他和林佩瑶的初恋信物交给林佩瑶,这信物是一本破旧的《___________》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
  •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简述张太太对琴要求上学堂学习的态度变化。(《家》)
    (2)简述堂吉诃德主仆在“驴鸣镇”的遭遇。(《堂吉诃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注]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注]子夏:名商。“孔门十哲”之一。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牛耻其兄弟之行径,认为有失于礼。遂道其没有兄弟。
    B.子夏劝慰司马牛只要做一个君子,就不用发愁没有兄弟。
    C.在子夏眼里,君子是做事严肃认真,没有过失,待人接物恭敬有礼的人。
    D.子夏说:一个人的生与死是由命运决定的,一个人的富与贵是由老天爷安排的。
    (2)请概述子夏的观点,此观点对于“志在四方”的你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模拟信息优化卷(6)的第三部分试题
  •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中国茶道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圆、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荼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荼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荼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荼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1.下列不能作为为“中国茶道”下正面定义的证据的一项是(     )
    A.“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B.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
    D.“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和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
    2.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
    B.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其他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为了不损茶的本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
    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
    D.本文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位更高罢了。
    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儒、佛、道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
    C.中国茶道之所以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茶道特别古板严肃,讲究“清寂”,而中国茶道更加重视雅俗共赏,不拘一格。
    D.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后来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悲悯生命
    毕淑敏
      科技发展了,现代人读的是电子读物,乘的是波音飞机。作家,比以前不好当。你能看到的书,他人也能看到。你能参观的自然景点异域风光,别人也许去过得更早更多。从前的诗人,骑一小毛驴,走啊走,四蹄就踏出一首千古绝唱。现代你就是跨着登月火箭,也是干抓一把火山灰阑珊归来。
      也许是不自信,我基本上不写游记,不写历史,不写我的时代以外的故事。我将笔触更多地剖向我所生长的土壤,目光关注危机四伏的世界。
      写作长篇小说,是一个作家的光荣与梦想(绝无贬低专写短篇小说的大师的意思)。几年前,当我决定开始写作生平第一部长篇小说的时候,具体写什么内容,一时拿不定主意。经过多年储备,很有几份材料,是可以写成长篇小说的。它们像一些元宵的胚芽,小而很有棱角地站在我的糯米面箩里,召唤着我,期待着我均匀地摇动它们。让它们身上包裹更丰富的米粉,缓缓地膨胀起来,丰满起来,变得洁白而蓬松,渐渐趋近成品。
      委实有些决定不下。想写这个,那个又在诱惑。放下这个,又觉得于心不忍。后来我很坚决地对自己说,既然对我来说,哪个都敝帚自珍,就想一想更广大的人更迫切需要什么。我是一个视责任为天职的人。这样一比较,对于毒品的痛恨和有关生命的哲学思考,就凸现出来。也许是我作过多年医生的经历,同病人携手与死亡斗争,我无法容忍任何一丝对生命的漠视与欺骗。也许是我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当兵的十几年生涯,使我痛感生命是那样宝贵与短暂,发誓永远珍爱保卫这单向的航程。
      一位屡戒屡吸的女孩对我说,她是因为好奇加无知,才染上毒瘾的。我说,报上不是经常宣传吗,你为何置若罔闻?她说,我们不看报。看了也不信。如果你能写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让更多的人早点读到,也许可以救命。
      我不相信文学有那么大的效力,就像我当医生的时候,不相信医学可以战胜死亡。但生命本身,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过程。我要用我手中的笔,与生命对话。
      整个《红处方》的写作,是离开北京,在我母亲家完成的。有朋友问,你写作此书的时候,是否非常痛苦与沉重?我说,不是。当我做好准备进入写作状态时,基本上心平气和。我知道要走到哪里去,何地迂回,何地直插,胸中大体有数。长篇小说是马拉松跑,如果边设计边施工,顿挫无序,是无法完成整体设计的。
      每天早晨按时起床,稍许锻炼后,开始劳作,像一个赶早拾粪的老农。母亲为我做好了饭,我不吃,她也不吃。在这样的督促下,我顿顿准时吃得盆光碗净,好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大约三个月后,初稿完成了。我把它养在电脑里,不去看,也不去想。又大约三个月后,最初的痕迹渐渐稀薄,再把初稿调出。陌生使人严格。看自己的东西,好像是看别人的东西,眼光沉冷起来,发现了许多破绽。能补的补,能缝的缝,当然最主要的是删节。删节真是个好帮手,能使弱处藏匿,主旨分明。
      书出版后,很多电视台来联系改编电视剧的事,前后大约有几十家吧。天津电视台的导演和制片人,往返多次,同我谈他们对小说的理解,我被他们的诚意所感动。说,那我就把《红处方》托付给你们了,希望你们郑重地把这件事做好。我想表达对生命的悲悯与救赎。
    1.根据文意,谈谈你对“悲悯生命”一词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的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谈“对毒品的痛恨和有关生命的哲学思考”这一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末尾写到“很多电视台来联系改编电视剧的事,前后大约有几十家吧。天津电视台的导演和制片人,往返多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探究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人生的阶梯上能攀多高,自信心_____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个人______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自觉行动的动力______,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质。一个人的自信心,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后天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以及老师有意识的培养______的。
    A.常常 谋取 源泉 休戚相关
    B.常常 牟取 源头 休戚相关
    C.往往 谋取 源泉 息息相关
    D.往往 牟取 源头 息息相关
  • 请简要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20字)。(10分)
    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快乐之道不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在于喜欢自己不得不做的事。”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先前的距离,而是你的加速度”。
      以上几句话摘自某中学“学生凡语”橱窗。请你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