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东北三省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用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 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 “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 “被代表”“被平均”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调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 “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1.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C.“打酱油”“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了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D.热词的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在人们的记忆。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培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戊戌,座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记数千言,即知文——属:连缀
    B.抚字稍,辄弄兵犯顺——乖:违背
    C.不烦我清廉官自来——意:意料
    D.玄以祸福,归为理其讼——喻:打比方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欧阳玄才干卓异的一组是(     )
    ①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 ②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 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④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 ⑤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 ⑥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论语》《小学》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诵,一天能记下几千字。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他赋税征调及时,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
    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以自己清廉的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还让他负责编修史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吏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风霜高洁,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 2011年东北三省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的第一只鹅
    [俄]巴别尔[注]
      六师师长萨维茨基远远望见我,便站了起来,他身躯魁伟健美得令我惊叹,他两条修长的腿包在紧箍至膝弯的锃亮的高筒靴内。
      我将暂调我来师部的调令递呈给他。
      “执行命令!”师长说。“执行命令,你想把你安排到哪儿都行,除了前沿。你有文化吗?”“有,”我回答说,很羡慕他青春的刚强和活力,“是彼得堡大学法学副博士……”
      原来是喝墨水的,”他笑了起来,大声说,“还架着副眼镜。好一个臭知识分子!……他们也不问一声,就把你们这号人派来了,可我们这儿专整戴眼镜的。怎么,你要跟我们住上一阵子?”
      “住上一阵子,”我回答后,便跟着设营员去村里找个下处住下。
      设营员把我的小箱子扛在肩上。我面前是环形村道,黄不棱登的,像南瓜。天上,奄奄一息的太阳正在吐出粉红色的气息。
      我们走近一幢绘有花环的农舍,设营员站停下来,突然面带歉意地微笑着说:
      “我们这儿专拿载眼镜的开涮,劝阻不了。功劳再大的人在这儿也会气得肺都炸裂。您呀,给娘们点颜色看看,哪怕是最本分的娘们,那就能取得战士们的好感……”
      他掮着我的箱子倒着脚,走到我紧跟前,又倒退一步,心一横,跑进了第一个院场。哥萨克们正坐在干草上相互修面。
      “喂,战士们,”设营员一边打招呼,一边把我的箱子放到地上,“根据萨维茨基同志的命令,你们必须接纳这个人住在这儿,不得对他动粗,因为这人刻苦读书,很有学问……”
      设营员脸涨得通红,头也不回地走了。我举起手来向哥萨克们敬礼。一个蓄有亚麻色垂发,长有一张漂亮脸庞的小伙子走到我的箱子前,一把提起箱子,扔出院外,然后掉过身子,把屁股冲着我,放出一串臊人的响声。
      那小伙子就这么一点儿并不高明的伎俩,施展完了,便走开了。于是我趴在地上,把散得一地的手稿和几件破衣服放回箱子,拎到院场的另一边。我把干草铺在坏掉了的箱子上,权作枕头,躺到地上,打算把《真理报》上登载的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看完。哥萨克在我脚边走来走去,那个小伙子没完没了地拿我取笑,也不觉得累,我爱不释手的文句沿着荆棘丛生的小道朝我走来,却怎么也走不到我身边。于是我把报纸撂下,朝正在门廊下搓线的女房东走去。
      “女掌柜的,”我说,“我要吃东西……”
      老婆予抬起她那双半瞎了的眼睛的暴眼珠,朝我看了一下,又垂了下去。
      “我说同志,”她沉默了一会儿,说,“一提吃的事儿,我宁愿上吊。”
      “他妈的,”我气呼呼地咕噜着,朝老婆子当胸就是一拳,“你敢跟我说这种话……”
      我掉过头去,看到不远处撂着一把别人的马刀。有只端庄的鹅正在院场里一边踱着方步,一边安详地梳理着羽毛。我一个箭步窜上前去,把鹅踩倒在地,鹅头在我的靴子下喀嚓一声断了,血汩汩地直往外流。雪白的鹅颈横在粪便里,死鹅的翅膀还在扑棱。
      “他妈的!”我一边说,一边用马刀拨弄着鹅,“女掌柜的,把这鹅给我烤一烤。”
      老婆子半瞎的眼睛和架在上边的眼镜闪着光,她拿起鹅,兜在围裙里,向厨房走去。“我说同志,”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宁愿上吊,”说罢,带上门走了进去。
      院场里,哥萨克们已围坐在他们的锅前。他们笔直地坐着,一动也不动,像一群祭司,而且谁都没看鹅一眼。
      “这小子跟咱们还舍得来,”其中一个议论我说,挤了挤眼睛,舀起一匙肉汤。
      哥萨克们像相互尊重的庄户人那样斯斯文文地吃着晚饭,我用砂子擦净马刀,走到大门外,又回到院场里,心里十分痛苦。月亮像个廉价的耳环,挂在院场的上空。
      “老弟,”哥萨克的头头苏罗夫科夫突然对我说,“你的鹅还没烤熟前,先坐下来跟我们一块吃点儿吧……”
      他从靴筒里掏出一把备用的钥匙,递给我。
      “报上都说些什么?”那个蓄有亚麻色垂发的小伙子一边问我,一边给我腾出了一块地方。
      “列宁在报上说,”我一边掏出《真理报》,一边回答道, “我们各个方面都是贫乏的……”
      于是我像个亢奋的聋子那样扯直嗓门,把列宁的讲话念给哥萨克们听。
      我朗诵着,欣喜若狂。
      “真理能让不管什么样的鼻孔通气,”我念完报后,苏罗夫科夫说道,“要把真理从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里挑出来别提有多难,可他就像鸡啄米那样一啄一个准儿。”
      苏罗夫科夫这话是指列宁,他是师部直属骑兵连的排长,后来我们到干草棚去睡觉。六个人睡在一起,挤作一团取暖,腿压着腿,草棚项上尽是窟窿眼,连星星都看得见。
      我做了好多梦,还梦见了女人,可我的心却叫杀生染红了,一直在呻吟,在滴血。
      [注]伊萨克·巴别尔,俄苏作家。作为随军记者他以人道主义立场和独特的心灵感悟,真切描绘了处于残酷战争中一个个具体的军人、百姓的灾难经历和内心世界。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手法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以小见大,写一位文职人员为得到哥萨克军人的认可而杀死了一只鹅,但对暴力的鞭挞却不亚于对屠杀场面的渲染,读之让人心头沉重。
    B.苏罗夫科夫说道:“要把真理从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里挑出来别提有多难,可他就像鸡啄米那样一啄一个准儿。”就在这一刻,“我”体会到了“革命”对哥萨克这个马上民族的引导的力量。
    C.房东太太是作为背景人物出现的,但寥寥的几笔,已见其魂灵。她说了两次“我宁愿上吊”,两次的意味是完全相同的。
    D.一心想融入歧视“臭知识分子”的哥萨克生活的“眼镜儿”,违背本性残忍地杀死了一鹅的“壮举”,可笑又可悲!
    E.这次凶杀换取了一张带血的门票,哥萨克们从此接纳了“我”,“我”也融入了新的集体。
    (2)一个年轻的戴着眼镜的大学生,却“朝老婆子当胸就是一拳”,又杀死一只“端庄的鹅”,这样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我爱不释手的文句沿着荆棘丛生的小道朝我走来,却怎么也走不到我身边”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本文男主人公“我”的形象特点,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一形象的,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胡大白 安安静静做大事
      讲胡大白的故事,并非仅仅因为她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
      1943年,日本鬼子轰炸郑州的时候,她在父母逃难途中降生。地点是座石灰窑。父亲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却接受男女平等的新观念,在为她取大名时,用了族谱中男孩子的 “大”字——胡大白,这个名字,也许注定了她的人生与众不同。
      在黄河岸边的郑州市,一座占地2106亩、建筑面积37 万平方米的校园里,有26000多名学子分别在52个专业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这就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民办大学——黄河科技学院。这座拥有8亿元固定资产的大学,国家从未有过投资。而拥有这一切的院长胡大白,20多年前还是病榻上的废人。
      1981年,风华正茂的胡大白是母校郑州大学一名优秀讲师。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从胸闷气短中醒来的她马上意识到自己是煤气中毒。她挣扎着要去打开房门时,却碰翻了火炉……滚烫的一大壶开水,使她成了一个重度烫伤面积达30%以上的病人。“我在病床上躺了3年,从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专门读书和思考。”胡大白如今的回忆竟然带着几分眷恋。她说:“一番灵魂的挣扎之后,我想通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找到一个最适合于我能力、又是社会需要的事情做,我就会面对成功。办教育是我的强项,动乱十年的国家需要人才,我的口、脑都没有问题,我能行!”
      她立即把目光投向一大批由于种种原因进不了大学校园的人。本可以靠国家工资过一辈子清闲日子的胡大白,踏上了一条健康人都难以承受的曲折艰难之路——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30元钱印制听课证、买纸笔、刷广告,她起家了。接着是到处说好话联系听课地点、访问优秀教师、协调各个主管单位,顶住各种因为不理解带来的流言蜚语……
      “从死神那儿回来的人,这些困难经受得住,惟一没有充分准备的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教育事业发展如此之快,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如此之强烈,应该说,是历史推着我往前走而不能停下。”
      学校很快发展成全日制脱产学校,在校人数和师资力量迅猛增长。1994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黄河科技学院面向全省统一招生,成为我国第一所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民办高校,在校生以100%的速度连年增加。为了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胡大白设立了河南省高校惟一人才市场,增设了市场上需要的一些新兴学科和实用性课程,培养复合型开放型人才。连续多年,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都在毕业前就被抢聘一空。
      靠教育发展教育,是胡大白多年来从实践中总结的高校发展有效之路。黄河科技学院先后创办了科学研究所等 8个校办产业。这些企业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力支持了学校的发展。
      如今,胡大白亲手创办了大学,已经在中原大地站稳脚跟,被教育部树为全国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她本人也成为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劳动模范。
      胡大白的同事们说,身为上亿元资产的拥有者,胡大白十分俭朴,一年四季,总是那几套毫不起眼的服装,如果不是她的气质言行,仅从外表,谁都会以为她是一位普通的城市妇女。“我爱节省,也不太讲究穿着。”听我夸她身上的开衫好看,胡大白柔柔地笑着说,“这是两件套,我花了200元在街上买的。”
      她的笑容,把衣服衬托得很美;她的笑容,让我无法看到岁月沧桑留下的任何痕迹。
      “您平常总是这样安静吗?”
      “我喜欢的状态是'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她说,“我的静是休息,也是思考。有了充分的思考,才能够在处理具体工作的时候快速反应,高效运作。”看看她桌上厚厚一叠议案、建议,我想,如果没有平日深入一线的走访调研,没有长时间的深入思考,这些东西是不会有的。难能的是,当选人大代表18个年头,她总是如此。
      宁静,却成就惊人事业;简洁,却又多彩——这就是胡大白。(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父亲在为她取大名时,用了族谱中男孩子的“大” 字——胡大白,这个名字注定了她与众不同的人生。
    B.胡大白从郑州大学一名优秀讲师成为拥有8亿元固定资产的大学院长,也曾经历许多艰难坎坷。
    C.作为上亿元资产的拥有者,胡大白十分俭朴,仅从外表,谁都会以为她是一位普通的城市妇女,而她的气质言行却让她与普通的城市妇女显得不同。
    D.本文生动形象地叙述了胡大白的经历,并对其性格作了简要的概括。
    E.文章说“从死神那儿回来的人,这些困难经受得住,惟一没有充分准备的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教育事业发展如此之快”,表现了胡大白在教育上遇到的巨大困难令她措手不及。
    (2)“讲胡大白的故事,并非仅仅因为她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开篇这句话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简析胡大白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也有人说,机遇决定命运。你认为胡大白的成功是由性格决定的,还是由机遇决定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救助了100名贫苦儿童的事情,是在近期见诸报端之后才昭然若揭的。
    B.岁月行云流水般静静流逝,白发悄悄爬上了他的鬓角,三十多年桃李芬芳的教学生涯成为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C.和这群家伙相处,我说话常常一言九鼎,算是非常讲信用的,因此他们都非常信任我。
    D.巴金先生对许多重大问题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义。
  •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日前,被誉为政坛“黑马”的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宇因贪污国家下拨的抗旱救灾专款和希望工程捐款 220余万元,经中纪委查处而“落马”。
    B.作为朝鲜的邻邦,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不希望朝鲜半岛出现战事,所以不会像朝鲜战争时那样支持朝鲜以武力改变现状。
    C.一个优秀的作家,一个本着良心用笔杆服务世界的作家,要从人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 2011年东北三省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历史上的扬州,属于“贵人多难”一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且每遭蹂躏之后
    ②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
    ③“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④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
    ⑤虽屡遭兵火
    ⑥却不掩其繁华的锦绣的气象
    A.②①④⑤⑥③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②④①⑤⑥
    D.③⑤④②①⑥
  • 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青年人富有理想和负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的特点,_____是优点。___需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____把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____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___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
  • 仿照下列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你看那船,不是随波逐流,而是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搏击;
    你看那船,不是畏惧困难,而是张开翅膀在碧海蓝天中自由翱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双鞋,在地摊上不过几十元,到了商场、专卖店,会涨到一百,甚至几百;
      一双鞋,材料很重要,好的材料才有好的质量;
      一双鞋,样式老的大多很便宜;
      一双鞋,只有让顾客满意才能卖出去。
      这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和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