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吓(dòng) 闻(fěi) 鱿鱼(yóu) 张牙舞(zhǎo)
    B.媚(xiàn) 言(zhēn) 脖子(qiǎ) 颜欢笑(qiǎng)
    C.吝(qiān) 害(qiāng) 尾炎(lán) 角之势(jǐ)
    D.跷(qī) 首(hàn) 长国(qiú) 奴颜膝(bèi)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碧波万顷,群山叠翠,峡谷幽深,溪涧清秀,还有种类众多的生物资源、文物古迹和丰富的土特产品,千岛湖因此成了响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B.“限购”“地王”“蜗居”“史上最强调控”……在这些火爆一时的词条背后,是政策的轮翻调整,是市场的变幻莫测,是中国房地产久治不愈的痼疾。
    C.香港一家旅行社在《明报》头版刊登整版感谢信,盛赞埃及局势骤紧时中央政府包机撤侨是史无前列的完美安排,称这是香港人的福祉。
    D.2010年伴随着微博一起流行起来的“杯具”“洗具”这两个词语,在网络上迅速蹿红,逐渐被赋予了深邃的寓意,频繁用于一些社会和文化事件中。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论文抄袭的事件在学术圈外的领域也频频发生,这就不能不引发我们去反思:不管哪行哪业,动辄将论文作为职称晋升、业绩考核标准,是否完全合适?
    B.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组织部门就是要赶鸭子上架,让他们到基层单位挑起重担,在实践的风风雨雨中摸爬滚打,锻炼成长。
    C.写诗能够不为稻粱谋,只听从心灵的召唤,这样的诗人才称得上是纯粹的诗人;他们写出来的诗,才可能涤除那种习见的铜臭味和酸腐气。
    D.年轻人用一些比较奇特的举动来表达自我、引起他人的注意无可厚非,只要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大家都会宽容对待,毕竟现在是多元化社会。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一些人大代表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公共场所禁烟的管理力度,他们认为公共场所禁烟并非实现不了,酒后禁驾不也在严厉的执法面前得以禁止了吗?
    B.如果将平均主义推广到分配领域,否认人的差异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只会扼杀人的积极性,最终阻碍社会的发展,不利于社会公平的真正实现。
    C.按照签署的协议,双方将尽快开始两岸有关航运公司、航空公司、旅游公司互设机构的进程,为进行旅游、商务等活动的两岸同胞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务。
    D.患有赌博瘾的赌徒经常对平淡的生活失去兴趣,对家庭、亲人漠不关心,而且容易使人的性格发生改变,产生好逸恶劳、尔虞我诈的不良心理。
◎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的第二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①②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贯通,语句通畅。
      21岁瘫痪,30岁患肾病,1998年开始做透析,史铁生在59年的人生历程中,有近40年与病魔抗争,一生与轮椅和医院相随相伴。①___________。他紧握“生命”之笔,饱蘸“心血”之墨,书写了一篇篇坚强的“生命之歌”。直到离去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忘记捐献自己还有用的器官,为人类和社会作贡献。在这物化与浮躁的当今,②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相关信息,得出两条结论性意见。要求分析正确,语言简明、准确。
      在2011年“两会”来临之际,新商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两会”民意调查。在“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调查中,有86%的市民认为应该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完善毕业未就业学生的见习制度;有89%的市民认为应该加强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78%的市民认为应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83%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多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某校春季运动会开幕式上,各代表队依次走过主席台,主持人都作热情洋溢的解说。请你以学生主持人的身份,为教师代表队的入场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语言简明流畅、生动得体。(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宇宙无穷极的能量,因为有了秩序,我们才能看到银河的运转、星汉的灿烂。那失序的星辰,燃烧着、挟持着陨石和尘沙,在大穹拖着光亮的尾巴,消逝到永夜的黑暗中去。宇宙,即时空,不只是一个物质的概念,它同样是人类理性之源,甚至它便是理性本身。人类的悟性,那不待逻辑、实证的睿智,正是冥冥中理性的启示。当它体现了宇宙的秩序时,这睿智便具有了不朽的生命,瓜瓞绵绵、不绝如缕地从远古延伸到今天。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天地之大美,四时之更嬗,万物之荣枯,皆由“悟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 (《庄子·知北游》)的自在之物——理性之源所使然。人类对它的了解甚微,我们除了表示敬畏与虔诚而外,根本无力改变宇宙的大规律。对天地之大美,我们能够奉上的也只是无限的赞叹。
      人类自身便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当人文未开时,人类懵懂地生活于自然状态,那时的顺应是天生的,不假意志的,这便构成了“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的境界。人类的智慧渐渐增长,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竭力想表现其自身时,这“间间小智”便会与宇宙的“闲闲大智”相龃龉、相矛盾,人类的一切过错在于违拗宇宙的大智慧。古哲强调“天人合一”,意在指出人类背离这根本规律的危机。
      古希腊先哲柏拉图以为万有乃永恒理念的临摹品,艺术则应为临摹品之临摹品。这种观念不只为新潮、前卫的艺术家们拒绝,为浪漫主义的艺术家们嘲讽,甚至连古典主义大师都以为柏拉图不免有冬烘先生之嫌。其实,在我看来,只要我们在参选先贤妙论时,不要胶柱鼓瑟、作茧自缚,我们是可以从中得到十分有益的启示的。它不会抑制你独特的创造力,也不会束缚你心灵自由的张力,相反,它会使我们过于偏执的理念归于平和,从而去创造符合天地大美的作品。
      宇宙的大美,根本来源于它的秩序;社会的大美,同样来源于社会的契约——秩序;艺术的大美,也离不开美学的大限——秩序。一切失序的,便是毁灭着的如彗星、凋谢着的如残荷、死亡着的如骸骨。艺术家有时也表现残荷之类,那是对秩序的怀恋,包含着蓄芳待来年的企盼。
      然而,倘有艺术家一定要与秩序为仇寇,以脏乱怪丑为追逐,则自古有逐臭之夫、舐痔之徒,有怪力乱神之辈;那也是一种存在,不过它们不是美的所在。
      秩序的标志是纯粹、明确、简捷。如狄拉克之物理学公式、如开普勒之天体学阐释、如八大山人水墨画之美奂,那都是天人合一的典范。这儿是“天人本无二”的至高境界,人类的睿智至此,也就是一种回归,返璞归真,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复归于婴儿。
      “我就是上帝”,毕加索,你不觉得有些出语不逊吗?
    1.下列有关“秩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银河运转,星汉灿烂,四时更嬗,万物枯荣,皆因有序。
    B.秩序是宇宙、社会、艺术等一切大美之所在。
    C.脏乱怪丑的存在,是合理的秩序,尽管它们不是美的所在。
    D.纯粹、明确、简捷,是秩序的标志,也是人类睿智的回归。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宇宙是理性之源。当人类顺应宇宙的秩序并竭力表现自身时,人类便成了秩序。
    B.古哲强调“天人合一”,说明那时已完全没有天生的不假意志的顺应自然了。
    C.古典主义大师的观点使后人过于偏执的理念归于平和,从而创造出大美的作品。
    D.残荷是失序的东西,它不是美之所在,艺术家表现它,是为了怀念和期盼秩序。
    3.作者为什么认为毕加索“有些出语不逊”?请结合本文观点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捕蝶者
      筱敏你痴迷于捕蝶事业。
      你爱蝶,研究蝶,珍藏蝶。你自信你是蝶的知己,蝶亦恍惚成了你的生命,你甚至反复地梦过化蝶了。
      你备好捕蝶网,这种网轻、软,纤维细而滑,不易损伤蝶翼及其鳞片。你把必备的工具缚在腰间:采集盒、三角纸袋、记录本、铅笔、剪刀、镊子,还有毒杀蝶的广口瓶。你把呵护美丽的一切都想得极其周密,你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你出发去捕堞,你去往原野、山林、洲屿的幽寂处寻捕蝶中奇珍。蝶在你眼前飞舞。看那蛱蝶,多美!但比不上风蝶:翅表斑斓七彩,通身闪耀灿烂的金属光泽,飞舞时异彩耀目,体态优雅,尾突飘逸,如飘带,似轻丝,当风起落,若仙若幻。
      你的捕蝶网在操纵你了,神助一般的手感。迎头下网,追尾兜网,网网必有所获。手腕轻抖扭转纱网,封死网口,网中的精灵徒然挣扎,在你手中逃脱的可能已经是零。
      隔着纱网,你清楚地看到你的猎物的处境,清楚地辨别出它们的价值。你一手轻提网底,小心翼翼取出那只眼蝶或蛱蝶,将它两翅朝后并拢,像它停在叶间歇息时的样子,然后用手指在其胸肌上轻轻一捏,非常之轻,然而必须是致命的,你要保持它外观的完整。你感觉到那里有不可挽回的破裂声,这声音除你与它之外,连片刻之间与它双飞双栖的情侣也不能听见。你用质地柔软光滑的三角纸袋把它装好。
      然而有一些蝶你不这样处理,你不要那胸节间的破裂声,你要一个更完整的标本。于是,你并拢了它的双翼之后,轻轻往它的腹部注射一丁点儿酒精。它在你手中战栗了一下,是挣扎吧?它很快就不动了,杀死一只大尾凤蝶只需要0.5毫升酒精。
      但若是命运垂青于你,遇到太珍稀的,太宝贵的,战栗的就应该是你了:一只刚刚出蛹的新蝶,双翅还是润湿的,鳞片鲜丽,纤尘未染,就在你的网里。你激动得几乎昏厥,眼窝潮热,倚着树干大口吸气。你果断地启用了你的毒瓶。它即刻就不动了,即刻。这造物的绝世精灵,连挣扎的瞬间也没有,它完美如初。
      你曾经想过生与死的问题吗?从前有一位远方的诗人,悲恸于另一位诗之精灵被凌虐,他要与帝王谈谈生与死的问题,那就像被你捕获了的这蝶之精灵的伴侣,竞从逃亡之路返回来,停在你的环罗纱网之上,要与你谈谈生与死的问题。你们能以什么方式交谈呢?
      你想谈谈美,谈谈你全身心的珍爱,谈谈你的贡献和牺牲。这是你的宗教,你坚信这是世上唯一的宗教,决然的美和决然的虔诚。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珍稀标本名扬世界,还是默默耗损掉美丽终老山林?
      你隐身树丛等了许久,那只精灵的伴侣到底没有回来。
      你想着毒瓶内的那只蝶,你急不可耐,取出一支细小的钢针,自蝶的胸背中央插入穿透,将它固定在凹槽内的软木条上。蝴蝶有没有心脏?你是专家,你清楚。如果有,这一针正好就从它的心脏穿过。谁会听到那破裂之声?
      现在,趁它的翅膀还未僵硬,你用拔针轻轻将它们左右展开,使前翅的后缘与身体成直角,后翅前缘脉与前翅的后缘相称。那宽大透明的翅膜何等完美,翅膜内贯穿的纵脉以及横脉,唯上帝之手能创造出来。刚刚羽化成蝶,还没来得及振翅,还没有经风吹拂。鳞片呈砌瓦状密密排列在翅膜之上,洁净、流利、鲜亮,没有丝毫磨损。在你的展翅板上,你用拨针为它展翅,是它平生第一次的展翅,也是最后一次的展翅,这或许就叫做永恒吧?它娇艳的色泽之上,覆过一层银质的灰色,像是由外而内镀着溪涧的月光,也像是由内而外渗着绝世的悲伤。
      你用拨针将蝶的触须拨正,左右对称摆在头的前方,轻轻把长纸带压覆过蝶翅的基部及外缘,远远用虫针固定好。这是一个绝好的标本。在你珍藏的标本盒里,它将走遍世界,赢得无尽的惊叹。它将永远栩栩如生。它价值连城。它属于你。
      现在你掏出记录本,写编号、采集地点、时间、海拔高度、采集人……蝴蝶名称那一栏你空着。空着!午时的太阳穿过丛林,在你周边溅起一道道光芒,像在布置一个祭奠。这是蝶类专家最辉煌的时刻,你感觉自己如同帝王。那一栏空着,那意味着这绝世的精灵将以你的名字来命名。
      那位远方的诗人来了,带一个很瘦很长的影子,现在他要与你谈谈生与死的问题。是生与死,而不是美、价值或声誉。
      你们对峙良久。你一时有些恍惚,分不清那是诗的精灵还是蝶的精灵。然而有一个信念在你是明确的:
      你是胜者。
      这事实不再能改变。无论它是什么精灵,你已建立了伟业,它已失去了生命。
    1.“它即刻就不动了,即刻。”句中连用两个“即刻”,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捕蝶者“痴迷于捕蝶事业”,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蝴蝶有没有心脏?你是专家,你清楚。如果有,这一针正好就从它的心脏穿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午时的太阳穿过丛林,在你周边溅起一道道光芒,像在布置一个祭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采用第二人称来写,请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末尾说:“你已建立了伟业,它已失去了生命。”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方山子
    [宋]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日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注]①方山子:即宋陈慥,字季常。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间里之侠皆之——宗:尊崇
    B.晚乃于光、黄间——遁:隐居
    C.余既然异之——耸:通“怂”,惊讶
    D.见方山子两骑——从:跟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见其所著帽,方屋高——吾尝跛望矣
    B.过岐亭,适见——激于义而死者也
    C.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亦足富乐——奚知其然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是个隐士,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文中几次写他的一些旧时往事,作者有意识地通过前后两种生活的对比来丰富其形象。
    B.作者描写自己与方山子一起射猎和论兵的情景,旨在表现方山子并非真正的隐逸之士,随时准备驰骋于当世。
    C.末段以光、黄间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衬托方山子,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同类异人的生活的向往。
    D.作者与方山子之间有微妙的情感联系,“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一句与苏轼被贬黄州相照应。本文也可以说折射了作者在黄州的一种心态。
    4.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位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②太华: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③中条:山名,一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
    1.“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录及孔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君子”与“小人”是经常出现的两个词,我们经常拿这两个词来评判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人说:君子对事不对人,好求同存异,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而小人则对人不对事,好结党伐异,喜欢掩饰自己的过错。
    2.上述的文字是否符合孔子的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_____________。养生丧死无憾,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碧云天,_____________,西风紧,__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5)去年元月时,_____________。月上柳梢头,_____________。(欧阳修《生查子》)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要求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有人说,“没有借口”太绝对,不公平;有人说,“没有借口”就是要求我们直面问题,反思自我,承担责任。
      请以“没有借口”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你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