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宁夏自治区银川市银川一中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
      《全唐诗》中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但是对诗中第一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却一直争论不已,我以为应是“黄沙直上”。原诗是: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81年出版的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中,作者从文学角度对“黄沙直上”和“黄河远上”的韵味意境进行了比较,结论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这可能就是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吧。只是这富于美感的“黄河远上”是否是王之涣的原词呢?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同他的《登鹳雀楼》一样,采用的是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寓意于物,寓情于景。玉门关位于甘肃西部沙漠中的疏勒河谷,距黄河最近处(青海共和曲沟)的直线距离有770公里,距凉州(甘肃省武威市)的黄河达1000公里。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风格大相径庭的。这首《凉州词》又称《出塞》,被《全唐诗》收在第17卷“乐府杂曲”中,是供乐工制曲演唱的歌词,是在当地唱给出塞入塞的政吏、商贾和游客听的,有劝人思归之意。采用“黄河远上白云间”这种虚幻的曲词亦与当时演唱的氛围不符。王之涣出生晋阳(今太原),又是当时熟知和善写边塞风光的著名诗人。正因为他有耳闻目睹家乡沙尘天气和西北边关地区沙尘暴天气的经历,才能写出“黄沙直上白云间”这样生动形象的新颖绝句,使整首曲词沁人肺腑,确能使听者感到出塞之悲凉而动容怀乡。
      我国地质学家王嘉荫在1963年编著出版的《中国地质史料》中,已经注意到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大型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史书记载里称这种天气为雨土,如北魏“景明四年(504年)八月辛巳,凉州雨土复地,亦如雾”。在王之涣所处年代及其前后50年间,《旧唐书》上记载的雨土天气有:“德宗贞元十年(794年)三月己亥,黄雾四塞,日无光”……这是一些发生在京师(也可能包括当时比较繁华的北方地区)的雨土记载,由此可以毫不怀疑地推论,当时在沙漠环绕的玉门关地区确有可能发生与“雨土复地,亦如雾”和“黄雾四塞,日无光”相同的“黄沙直上白云间”的天气现象。
      40年来,一些文学家和科学家曾多次指出“黄河远上”之误。1963年,我国气象学创始人竺可桢指出:“现行唐诗集第一句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但古本唐诗原为'黄沙直上白云间'。依照玉门关的气候和地理看,后者是合理的。”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刘永济在1981年出版的遗著《唐人绝句精华》中指出:“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有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1983年10月26日,我国地质学家尹赞勋在《科学报》上撰文指出:“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背离原意,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在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横排简体字《全唐诗》中,《凉州词》的第一句是“黄砂直上白云间”(集作“黄河远上白云间”)。这里的“集”指的是清宫廷内所藏《全唐诗集》,为清初季振宜所编,这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全唐诗》同时刊出“黄沙(在表述微小石粒时砂、沙二字相通)直上”和“黄河远上”两种版本,而且主次分明,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它让人们看到了王之涣身后流传一千二百多年的“黄沙直上”,也看到了近三百年来从出现到取代“黄沙直上”的“黄河远上”。孰实孰误,不言自明。
      研究古代诗文,有时从美感角度提出取舍,似无不可。但是,那种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未必是恰当的。只有当我们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原本变异,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真相的时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选自《中国图书评论》,有删改)
    1.本文不取“黄河远上”而用“黄沙直上”,下列各项中不支持这种观点的一句是(     )
    A.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B.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寓意于物,寓情于景”的风格大相径庭的。
    C.“黄沙直上白云间”流传了1200多年,“黄河远上白云间”自清代开始流传,不到300年。
    D.赞同“黄沙直上”的主张实际上是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只是从富于美感的角度阐述。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清初季振宜编写的《全唐诗集》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
    B.沈祖棻认为,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可能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
    C.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是因为他们在研读诗作时,更多甚至完全考虑审美感受,即将自己主观的东西强加到诗作中,有违作者初衷。
    D.人们对《凉州词》第一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一直争论不休,原因之一是评赏的角度不同。
    3.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凉州词》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原因之一就是“黄河远上”富于美感。
    B.王之涣写出《凉州词》这样脍炙人口的诗作,是个人创作风格、生活环境和演唱氛围共同作用的结果。
    C.竺可桢、刘永济、尹赞勋对“黄河远上”作正误辨析具体角度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分析、研究诗歌要尊重历史实际的思想。
    D.研究古代诗文,应该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原本状态,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真相。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日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培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延中,玄极言无隐。科日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戊戌,座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记数千言,即知文——属:连缀
    B.抚字稍,辄弄兵犯顺——乖:违背
    C.不烦我清廉官自来——意:意料
    D.玄以祸福,归为理其讼——喻:打比方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欧阳玄才干卓异的一组是(     )
    ①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  ②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
    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④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
    ⑤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 ⑥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论语》《小学》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诵,一天能记下几千字。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他赋税征调及时,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
    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以自己清廉的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还让他负责编修史书。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完成下面问题。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两首诗均写了夜景,又各有不同,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试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宁夏自治区银川市银川一中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苏步青
      ①即使是未曾涉足数学王国的人,对苏步青这个名字也不应感到陌生。他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与“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②苏步青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31年4月,苏步青谢绝了亲友和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精培细育勤扶植,不出人才誓不休”的教书育人生涯。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国培养数学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解放后,苏步青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苏步青严格要求学生德才兼备,鼓励学生一代超出一代,被称为“苏步青效应”。苏步青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自觉鼓励学生超过老师,并把这作为四化建设的一种贡献。在总结培养优秀人才经验时,他归纳出三条做法:一是先鼓励他们尽快赶上老师,二是不挡住他们的成长之路,三是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他认为教师的讲课与辅导,不是简单的复述,而要有创造性。为此,他用数学讨论班来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谷超豪、明和生、李大潜院士和一大批优秀教学人才。
      ③苏步青七十余年的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栋梁架人间。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浙大时,一天夜里,一名叫熊全治的学生匆匆地来到苏步青家里,说是怕第二天研讨班的报告过不了关特来请教的,可话音未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熊全治脸涨得通红,一声不吭,回到宿舍,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论文总算过关了。熊全治后来到美国成了名教授,四十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不无深情地说:“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苏步青对自己要求更严。微分几何是他的专长,教了几十年,烂熟于心,但他每教一遍,都要重新备课,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
      ④苏步青出生在浙江雁荡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不懂。然而,后来的一堂教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秘的数学王国。
      ⑤那是在浙江省立十中上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有责任。”这位老师旁征博引,随后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⑥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在随后的4年中,他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当年的一本几何练习簿,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⑦苏步青是我国科学界有名的文理全才,他不仅数学成绩突出,文科成绩也非常好。早年他能够完整地背出《左传》和《唐诗三百首》两本书,对《史记》和《汉书》中的名篇能倒背如流,并且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四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以广泛的兴趣、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以门门功课90分以上的成绩毕业。
      ⑧当苏步青以出色的成就蜚声海内外时,他无限感慨地说:“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的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以后几十年,我能吟诗填词,出口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时的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我要向有志于学习理工、自然科学的同学们说一句话:打好语文、史地基础,可以帮助你们跃上更高的台阶。”
      ⑨2003年3月17日,苏老因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1岁。
      ⑩对于苏老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永久的休息,一次不再归来的远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三段通过能熊全治的神态、语言等的描写,表现了苏步青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
    B.苏步青1927年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便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的教书育人生涯。
    C.苏步青备课时,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表明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
    D.教数学的杨老师的第一堂课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这节课改变了苏步青对数学的看法,作者想通过这个内容告诉我们教师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E.从作者对苏步青的介绍中,我们明白了要想成为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必须在文史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苏步青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本,谈谈这篇传记的写作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求学”和“治学”两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苏步青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舞文弄墨,别无长物了。”
    B.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推波助澜,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C.近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上下其手,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D.对教育问题的长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不同观点的广泛涉猎和兼收并蓄,使得他能够高屋建瓴,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 2011年宁夏自治区银川市银川一中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调结构的关键在于启动内需,而启动内需的关键不仅是要让老百姓敢消费,更要老百姓有钱消费。
    B.由于我国义务教育有很大一部分是地方政府在买单,国家应该在宏观层面出台相关法律与措施,比如按接受外来务工子弟给农民工接受地发放一定数量的义务教育费等。
    C.外国友人突然到访我公司,亟需现场翻译,而在场的所有人当中,只有高启明跟陈璐学过德语,能不能完成任务,还真不好说。
    D.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是中国教育转型过程中的崭新尝试,提高了自主招生笔试环节的效率,但同时也使得自主招生的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存有不少争议。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史铁生的离去令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周末记者采访时说:“_______________。”
    ①我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一个个字的。
    ②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投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
    ③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
    ④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
    ⑤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
    ⑥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①⑤④⑥
    C.⑤②④⑥①③
    D.⑤④②①③⑥
  •   下文是某市管理部门致全体居民的辟谣公告,其中表达不当、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共有三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省××市盐务管理局公告
      受日本核电站危机和谣言影响,今天下午开始,我市出现荒唐愚蠢的食盐抢购苗头,为此,我局特公告如下:
      一、目前我市碘盐库存充足,常规情况下可满足全市近3个月的供应量,全市供应的食盐品种以井矿盐为主,不存在海水污染问题。我市货源组织渠道顺畅,能够保障全市各类盐产品正常供应。
      二、食盐是国家定价产品,目前我市盐产品价格稳定,预计不会涨价。对于少数零售网点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盐价的行为,我们将予以法办。
      三、广大群众不要听信传言,根据实际需要理性采购食盐。    
    ××省××市盐务管理局
    2011年3月16日
    (1)不当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当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当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
  • 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和相关文字,按要求做题。
      据《长江日报》报道,今年1月23日、24日两天,同济大学、华东师大等六所上海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其中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这一“学科歧视”现象引起众多考生、教师的关注。80.8%的人确认我们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
    71.1%受访者建议将语文课列为大学必修课。
    (1)为该漫画拟一个题目,6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漫画内容或有关报道有什么看法,写一则短评,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树问大树:“你吃了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一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风为我修饰身材,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世,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